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建议将国防工业更名为军事工业.
送交者: 直心 2002年01月02日15:51:22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文章作者:[数学]

我国今年提高军费开支仅百分之十七,这是我非常不能够满意的。考虑到中国的军费开支有日本的百分之三十,因此翻一翻也不算多。其实,政府也不应当害怕“友邦惊诧”,因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国家主席也没有权力否决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人民如果要求军费增加,根本就无须管什么外国人的大惊小怪。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军费增加,会有人指责说教育投资不够,许多人民还生活困苦,有什么理由穷兵黩武呢?这样的批评将会是有效的。

因此我突然想到,中国目前的国防工业名称十分不妥,应当改为军事工业或者军火工业才对。

因为,中国国防的现代化必不能依赖于购买外国的先进武器,而是着眼于自力更生地造武器。而制造武器并不与国防有必然的联系,完全可以制造武器卖给外国嘛。

因此,军费开支和对军事工业的投资是两个概念,前者是耗钱,而后者的目标是赚钱。而中国目前的不合理在于,国防工业的投资也算在军费增长上面。这是不对的,军事工业生产的东西,军队也可以买,也可以不买,当然是用军费买。

但军事工业本身则是一个赚大钱的买卖。

另一方面,对军事工业的投入也应当从长远考虑,不秘急功近利。一些外企高科技企业在中国投资时,都曾经打算三年以内不挣钱。而对于自力更生发生的军事工业,也是应当有准备五年或者十年不挣钱,光投入。而以后一旦打开局面,财源将滚滚而来。

比如说现在的中国海军不打算购买航母,这件事原本和军事工业部门是否决定生产航母是无关的。军事工业部门如果看中长远看来航母可能卖得出去,就可以大量地投资五到十年,研制出航母,即使解放军的海军不要,买不起,也可以让员工们作为广告宣传而开着,也许就可以卖给东南亚国家或者印度一艘呢。

以色列能够在一片什么资源都没有的不毛之地发了大财,主要靠的就是军火生产。那么,中国有什么理由不在长远上作这种打算呢?

这样一来国家对军事工业的大量的长远的投资就根本不算在军费开支内,也就不必担心什么友邦惊诧了。

比如说印度现在眼看就要设计出远程战略导弹,那我们就干脆卖给它好了,或者如果人家要面子有“民族自豪感”,也可以战略导弹还是由印度自己生产,但其中的关键部件由我们提供。

如果各国用的都是中国生产的军火,我想中国的国防应当相当安全了。拿我们生产的军火来打我们,这胜算是很低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