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兩岸的“祭孔”是中華文化的悲哀
送交者: 潘一丁 2002年09月30日15:44:1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又到了“祭孔”的季節。這是那個老人家最“風光”的季節,因為在這期間,不僅海峽兩岸,表現出絕無僅有的“一致”(儘管動機和出發點可能完全不同),更體現出在其它方面從來沒有做到過的 “和平競爭”的精神。只是,每當看到或想起在兩地的“孔廟大院”里奏出呆板而七音不全(古代中國的樂譜上只有五音)的調子,跳起木訥機械的(舞蹈)動作時,卻令人有在過“愚人節”的感覺,因為其所希望示範或宣揚的內容,離今天社會的現實距離,足以拿來和我們離“天堂”的距離來比擬了。

這就難怪每當筆者堅持“中華文化優秀”的文字發表後,不僅“唱和”者很少,反而往往要受到質疑和批評了。說老實話,要是這些玩意兒的確代表“中華文化”,筆者自己早就接着“文革”去繼續當 “(中華)文化造反派”了!

可惜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本來那種文化所具有的深刻而豐富的內涵,足以激發我們的“積極進取,發奮圖強”的精神,而且方向也絕對正確,既不是為了發財去進取,也不是為了戰爭去圖強,而是“成家、立業、治國、平天下”。只是因為受當時客觀物質文明條件的限制,也缺乏可以用來參考對比的歷史。加上包括孔子本人在內的任何人,都同樣可能犯“矯枉過正”的錯誤。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看到社會需要領袖和秩序,卻不知道如何在提高提高民眾的水平上,來得到更優秀的領袖,反而拼命想人為製造出“上智下愚”的環境來維持不高明的統治。終於“物極必反”地製造出今天這樣完全“事與願違”的結果,反而讓中華文化背上“落後”的“黑鍋”,還要將這種錯誤的“始作俑者” 奉為圭臬,頻頻獻上讚美、吹捧的花環,不僅極不公平,更使那種文化成為“代人受過”的替身,形成一種特殊而不正常的文化現象。正是這樣的現象,是中華文化不能真正發揮作用的原因,才會出現今天這樣在其它文化影響下,居然理直氣壯地,將“返祖”當前衛,將刺激當快樂,將墮落當光榮之類的認識錯位。而本身除了只能發出一些諸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之類似是而非的哀鳴,在五光十色的當今世界上,突顯本身的迂腐無能之外,毫無生氣和力量可言。令人替那種文化感到既憤怒而又悲哀!

可以認為,只要這種現象不加以克服或改變,中華文化的復興,就一定遙遙無期,世界也只能奔向看不到希望的“越墮落越快樂”了!難道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嗎?根本就不是。

請看99年在“多維觀點上”發表的老文:

孔夫子和模特兒

這個題目的確有對聖賢“大不敬”的嫌疑。不過筆者並不介意可能受到的攻擊,甚至更希望有人為此將筆者告上法庭,以便賺回可以苟活它一年半載的美金。即便因請不起律師輸了,也可以先進監牢吃幾頓“免費午餐”,好在“精神自由”根本無處能禁,能禁的“行為自由”又根本不希罕(否則早跑到森林裡去從新和猴子為伍了)。就算自己的“言論自由”被禁了,那也只是別人不能“聞道”的損失,不“瞑目”的不會是自己(有曰“朝聞道,夕可死矣”)。不過,想打這個主意的人,最好看完這篇文字再作決定,除非他比我還着急地想爭吃那“免費午餐”!

在封建禮教中,將人的職業高下分成九流(上中下各三流),而演藝人員則和娼妓一樣,都屬於被人看不起的“下三流”。而今天的各類模特兒,不僅有由演藝人員兼任, 而且大多時間要穿著單薄, 翹首弄姿地拋頭露面,甚至要做出“男女授受不親”的動作,當然要歸到同一等級。可惜這老夫子的歷代許多學生門人,不但不能遵守“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規矩,雖然看不起“中三流”的工匠、商人,卻反而和妓女、藝人打得火熱,還被當“佳話”留傳後世(比如明末的那些只知在妓院裡廝混的 “愛國文人” 和有關作品 “桃花扇”)。如果不是職業本無高下之分,那就得按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觀點,將這些人歸入“下三流”之中。那我把教出無數“下三流”人的祖師和模特兒並列,也不能說過分的。

不過,這篇文字可不是因為自己沒錢、又沒有才氣或俊貌去吸引“三陪小姐”,被迫至今“守身如玉”,為舒怨泄憤而寫的“酸葡萄”文章。這是一篇嚴肅、認真呼應“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五十周年大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二次會員大會” 的文字。

據報導,一位國家領導人在會上指出,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創建的儒家學說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經濟、哲學、倫理、教育、藝術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張,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對民族的形成、繁衍、統一、穩定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有着超越時代、超越國界的深遠影響。儒學的許多重要論著,特別是做人、處事、立國的至理名言,至今還被人廣為引用。他還指出,當前,人類社會正處在世紀之交,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而兩千多年的歷史充分證明,儒家學說可以為我們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提供有益的啟示。我們要採取科學的態度,運用科學的方法, 對儒家學說進行挖掘、 整理總結、研究,取其精華,剔其糟粕,即不抱殘守舊、照搬照抄,也不數典忘祖、全盤否定。要結合新的時代情況賦予其新的意義,並使之有機地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為現實服務,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這些話是如此的正確和全面,讓我對他或他的秘書班子十分“嫉妒”(因為即使給我一萬美元去做那個報告,也肯定說不了那麼全面的)。但不幸的是,這偏偏又讓我聯想起報導“服裝模特兒秀”的文章。在那些文章里充滿着“美麗”“賢淑”“端莊”“活潑”“性感”“大方”“現代”“先鋒” “前衛”“領導服裝潮流”“預測未來方向”等,能夠用得上的詞彙,大概也是“掛萬漏一”了。而這兩者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和現實有一段距離。甚至連有距離的理由都相同-又愛又怕,就像筆者希望街上所有女人都穿模特兒那“好透明”的上裝,卻又不願自己的太太和女兒也加入其中而不敢鼓吹一樣。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最能證明的一點,就是中國人對儒學就像“走江湖的把式”-只說不練,這是中國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沾到儒學“實惠”的主要原因。

中國人對儒學的態度,有點像作家巴金筆下的描寫,一方面把馮樂山老太爺推舉為“德高望重”的代表,不知情的人以為他“知書達理”“道貌岸然”,知情者卻知道他一肚子“男盜女娼”。以這樣的人為師表,只能產生出更多的“偽君子”,或刺激出三少爺覺慧那樣的革命“叛逆”,而這兩者都不可能去宏揚真正的儒學。直到離孔子出世已經兩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們還是只會對着儒學大唱“讚美詩”;在孔府大院重複那七音不全(過去只有五音)、迂腐不堪的音樂舞蹈,卻不設法去那怕是一條一條地開始整理、釐清孔子思想中的精華和糟粕。最近這個會議就是證明,因為除了一堆全面而不着邊際的美言外,根本看不到真正想學以致用的決心。而本來我們的確有必要、也有條件這麼做了。今天的世界已經要進入一個所有國家不能不密切交往的時代,在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的文化中,找出合理而能為大家普遍接受的準則已經是“當務之急”,也應該是中華文化當仁不讓的義務。比如:

當今世界普遍存在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社會精神文明崩潰。我們在享受現實,卻又擔心未來,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和正常發展。這已引起各國領袖的重視,紛紛提出應對的策略,從加強傳統道德觀念、宣傳宗教、恢復家庭價直到“學雷鋒”和“五講四美”“心靈改革”...,真是眾說紛雲、各出“奇招”。其實這些充其量也只不過是片面或治標之道,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在考慮高級精神層次的問題時,忽略甚至忘記了人類社會中,制定一切“遊戲規則”時必須遵守的一條最基本的原則-權利和義務的相輔相成性。現在全世界都在關心和提倡包括個人自由在內的“人權”,卻沒有人去確定享受這個權利時所必須遵守的義務,居然當成了是上帝送來的“免費禮物”!正是這種有意或無意的誤解,成為社會問題產生之根源。而只從西方“實用主義”的層次出發,也是絕對找不出真正的解決之道來的。

要是我們將“克己復禮”就解釋成:“自覺約束自己的一切行為,使之符合或不超越社會法制和道德的規範” 。 這難道不正是和人權相對應的、最恰當的“義務”嗎?如果我們按照“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常識,在堅持“人權”的同時,也強調對應的“克己復禮”,要求每一個人都在遵守這樣 “義務”的前提下去充分享受“權利”。那時,法律才有可能理直氣壯地對待躲在“人權”後面的 “罪行”,所有的人都將重新獲得那些實際上已被恐懼“剝奪”了的各種最基本的自由。也許不難發現,現階段的很多社會問題,是並不需要“絞盡腦汁”就可以解決的。那麼,這種解釋即使並不符合孔子的原意(其實誰也不知道他真正的原意,否則就沒有學者間那麼多的“文字官司”可打了),是否卻能更好地達到“以中華文化造福人類(那怕先造福中國人自己也好)”的宗旨呢?

今天,不少人感嘆中國人如“一盤散沙”,但有沒有想到,這孔老夫子是始作蛹者呢?他的一句話 “道不行,則乘桴浮於海”,成了中國讀書人逃避現實和責任的“教唆犯”及最佳託詞。在美國,要是有人對現實不滿,大多會千方百計地爭取改變,很少有人因此離開跑去別的國家,所以自己國家就會越來越好(儘管好的內容未必正確)。但是在中國,讀書人總是被譽為“國之棟梁”,更是“道” 的制定者。要是“道不行”,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自己怎麼能夠反而“乘桴浮於海”去了呢? “大廈之將傾”,“棟梁”不僅不鼎力支撐,反而抽走,這大廈當然要倒得更快了。這難道不也是中國的現狀嗎?中國人敢於把自己的國家主席“打倒斗臭”,卻不敢批判一個明顯錯誤、後果嚴重的觀點,豈非咄咄怪事!還能奢談光明前途嗎?

中國古人的“天下大同”說,至今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卻始終像“地平線”一樣地可望而不可及,居然沒有人真正去找一找原因,反而一個勁地鼓吹“大公無私”,沒有發現這才是阻撓那個“大同”的拌腳石。因為人類的自私是天性,是不能改變的,連道德家、領袖、牧師、神父、教主和“心靈作家” 等都不例外。所以一定要推行“無私”,只能造就越來越多的“口是心非”而已。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承認人人都有自私的前提下,要求每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受到別人的照顧而去照顧別人的孩子;為自己老來有快樂的晚年而去善待別的老人。那麼“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就變成像買“個人保險”一樣的問題,為什麼一定不能實現呢?

以上僅僅略舉數例,以證明我們的確是有許多具體事可以做的。而不是像現在那樣自以為是“設計師”,時不時開個“展示會”,拿孔子當模特兒,把“儒學”穿到他身上,推着他在世人面前的“天橋”上炫耀地走一回,搏取一點掌聲,來滿足自己那可憐的虛榮心。

現在,還有人想“控告”我嗎?那就請吧。不過,要是他能找到孔老夫子,請其作為原告來簽名的話,我想夫子一定更願意簽出一張“請柬”,邀請我去和他“切磋”,並分享那供桌上的“冷豬頭肉”的!有誰敢和我打賭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