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從西方的鷹派言論說起
送交者: 牧馬天山下 2002年12月01日18:49:1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11月23號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中國經濟增長成為亞洲各國隱憂”,我附在了後面,大家可以看一看。文章以看似中允的口吻,在描述了一個日漸強大的中國的同時,不露聲色地向讀者描述了一副令其他亞洲人氣餒甚至絕望的前景:那就是亞洲其他國家在過去50年中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富裕和 繁榮,必將隨着中國這條巨龍的騰飛而日漸勢微。亞洲國家將不得不面臨着選擇,即要麼在這場註定失敗的競爭中無望地堅持下去,要麼重新依附於中央帝國,變成在龍的陰影下苟存的附屬國。

其實,文章中還有一個選擇沒有列出來,那正是作者最期望亞洲國家作出的選擇,也是美國的鷹派人士們期望全世界都能作出的選擇:那就是加入到美國的陣營里來,躲到白頭鷹的羽翼之下,作山姆大叔的乖孩子。

誇大中國的力量,是美國鷹派人士爭取國內外支持者和達到目的所慣用的伎倆。在以前,他們往往是在中國的軍事力量上作文章,他們試圖讓人們相信:那個野心勃勃的中央帝國絕不是向“表面”那樣友善和忍讓,中國的軍事力量強大到足以輕而易舉地幹掉美軍,而且還會更加強大。所以美國為了自衛,就必須擁有比中國高出十倍的軍費開支,就必須把第七艦隊駐紮在中國的眼皮底下,就必須把導彈部署到中國的家門口。

中國的政治制度也是他們攻擊的主要藉口,他們說:“看吧!有誰能相信中國那些躲在陰森森的紅牆後面的領導人們不會作出一些瘋狂的事情來!?”他們認為中國這種“不透明”的政治體制必將導致其領導人會象個鹵夫那樣任意作出一些草率甚至可怕的舉動。在他們看來,中國那些領導人們即使經歷再多的磨難,受過再好的教育,擁有再高的智慧和韜略,也是無論如何不能和他們那民選出來的小不屎相提並論的。

接下來的矛頭就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一本《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恨不得給中國滿身刻上魔鬼的烙印,仿佛西方自由衛士們遲早要重披祖先的十字軍戰袍抗擊來自東方的惡魔,那近乎宿命論的口氣就象是大片兒里必定要撞到地球的隕星。

此後就是“資源論”。他們說地球上的資源無論如何是不能再容納新富裕起來的十三億中國人的,就象本來三個人分一塊餅,現在又有一個大漢闖進來,那原來的三個人只好要挨餓了。原來美國人也知道“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規矩,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代享用全地球的資源為他們供養着的現代物質文明那叫理所當然,而你們這些Chinese們如果也想分一杯羹,那就是掠奪了!

現在他們又找到了新的藉口。你看!中國再這樣發展下去,遲早會搶了你們這些亞洲小國的飯碗。什麼四小龍,什麼亞洲奇蹟,你們都要通通玩兒完!就算中國不想對你們有敵意,他那越來越龐大的軀體遲早也會把你們從現在的椅子上擠下去。真是巧舌如簧!只是記性偏偏不大好,似乎亞洲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過去幾百年被西方打着機會均等的旗號掠奪的歷史都不存在了。

鷹派人士們如此苦心積慮,大有“不亡中華誓不休”的氣概。其實也不難理解,設身處地地為他們想一想,本來他們借着這二百年來的好運,很是大撈了一把,這一把真是賺得杯滿缽溢,以至於他們的子孫即使狗屁不會,當個垃圾工,也比你中國人苦苦熬了個學士碩士過的還滋潤!可現在眼看着東風日盛,中國漸漸又強大了起來,他豈不要為自己的未來有些發愁?在看着中國這樣發展下去,恐怕以後的日子就沒有這麼好過了吧?難道叫子孫們真的硬着頭皮去考什麼漢語托福?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人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要阻止中國的強大。這樣的動機和行為,就象草原上的獅子自會為了領地而戰一樣,完全是天生的本性。我們倒不必驚訝。

現在問題就擺在了中國人的面前。我們曾經擁有這個世界眾望所歸的文明,怎奈一時疏忽,被人家拉了下來。其實過去的幾百年中我們不是沒有過機會。當鄭和的艦隊漂洋過海的時侯,當康熙和乾隆在紫禁城的大殿裡玩賞着西洋精玩的時侯,當北洋水師擺開陣型準備與日本艦隊決戰的時侯。甚至,就在我們的父輩們高喊着“打倒打倒”和“萬歲萬歲”的時侯,我們還有比現在好得多的機會。

然而我們的祖輩似乎註定要讓機會一次又一次地從身邊溜走,就象命中注定我們這一代人要見證中國千年文明的偉大復興一樣。我們的機會並不是很好,有利的地盤已經被人家占光了,我們不得不一邊向西方學習,一邊同西方競爭,在打交道的同時還要防衛那些或暗或明的攻擊。我們面臨的對手遠比我們歷史上遇到的一切對手更強大,也更狡猾。但是我們別無選擇,要麼我們縮回去,端着西方恩賜的殘羹剩飯苟且度日;要麼我們就迎頭而上,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去創造讓世界再一次仰止的巔峰。這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新的巔峰,也必將人類文明的新的巔峰!

興之所至,如有不妥之處,還望指正。

附紐約時報11月23日原文:============================================亞洲國家面對中國崛起

  美國《紐約時報》2002年11月23日文章:中國經濟增長成為亞洲各國隱憂(作者:埃里克·埃克霍爾姆 / 約瑟夫·卡恩)

  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驕傲地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自那時起,中國周圍的各個鄰國就在小心翼翼地等待着中國釋放全部潛力、變得強大無比的那一天。

  對於大多數亞洲國家來說,這一刻已經漸漸來臨了,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明顯的經濟支配能力,以及仍然不甚明朗的軍事願望,這些對於亞洲各國來說猶如惡夢一般可怕。有報道顯示,在日本經濟萎靡不振的同時,中國經濟卻保持了8%的年增長率,這令日本人惶惶不可終日。在屬於中等收入國家的馬來西亞,各種重要的工業區里都充滿了“待售”的標誌,因為大多數高科技產業的國外投資者紛紛撤資,轉投中國,這自然令馬來人恐懼不已。

  “你在關注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嗎?一方面它像一隻大象,而另一方面它卻又像是一隻老鼠。”新加坡的前任總理李光耀說,他毫無遮攔地向外界表示,亞洲各國必須適應中國的崛起。

  儘管中國政府一直在盡力撫平其他國家的敏感和不安,但是亞洲各國仍然認為中國不斷增長的實力將會最終導致權力的摩擦和轉換。一個不斷強大的中國必將損害日本在該地區的控制力,並且影響到美國在該地區的“監工”角色,還會迫使南亞各國重新改寫自己的經濟、政治政策。

  在上周舉行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上,中共對國家形勢進行了全面、客觀的評估,評估的結果使中國的領導人有足夠的理由對未來抱定樂觀的態度。但是他們所要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是怎樣在充分發揮自己的經濟政治潛力的同時,不至於令亞洲其他國家結成敵對同盟。李先生本人確信,中國政府已經改變了自己的行事方式。“他們把重點放在了如何擴展自己的經濟影響力上,”他說,“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來說,他們更傾向於在對外政策中儘量使用外交策略,而不是動用武力。”

  實際上,亞洲一些國家對於中國的恐懼,顯得確實有些杞人憂天,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不久之前,日本也曾經被人認定為“下一個世界超級大國”。

  除了收回台灣的堅定決心之外,中國政府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擴張主義傾向;同時,她還必須得應付國內的貧窮以及其他社會問題。但是亞洲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恐懼感卻已經根深蒂固,這樣的恐懼來自於歷史上的對立,也來自於中國目前給各國帶來的失業壓力。在談起這些問題時,亞洲各國常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我們是否會再一次成為中國王朝的附庸呢?”[是啊,山姆大叔多麼希望而等繼續作他的走狗啊!]

一位日本官員曾經發出過這樣的疑問。“對於日本來說,中國變得越強大,日本與美國的安全聯繫就會越緊密。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去年,在馬來西亞的工業中心之一的檳榔嶼州,在報酬較為優厚的電子工業領域裡有近1.6萬人失去了工作,這其中甚至包括很多經理以及工程師。“他們的公司鼓勵他們去中國,幫助公司建立工廠,”某工會領袖史蒂芬·帕金斯在談到技術工人的失業問題時說,“當他們再次回到檳榔嶼時,公司又告訴說,他們已經失業了。” [不提東南亞在金融風暴中得到了來自中國怎樣的慷慨相助,而只提這種事,居心何在?]

  中國人對亞洲各國的擔憂不屑一顧,他們不斷地強調,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而且中國的經濟增長將給所有人帶來好處。“現在,中國與整個世界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中國政府認識到只有以經濟手段——而不是軍事——才能實現國家的發展。”北京清華大學的國際問題專家賈慶國說。賈先生與中國政府的想法不謀而合,即是所謂對中國的恐懼實際上是源自於那些敵視中國的人,他們最終的目的便是要遏制中國。

  今年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亞洲各國高峰會議上,中國最新的對外戰略最終浮出水面。中國與東盟的10個會員國達成了一項協議,雙方承諾在爭議頗大的南中國海地區盡力避免衝突的形成。如果該協議的精神得到充分實施的話,該地區的緊張局勢無疑會得到緩解。但是各國還是可以注意到,在官方出版的中國地圖上,有爭議的海域仍舊被劃到了中國國界以內。 [這就叫挑撥]

  中國與東盟各國還簽署了一項協定,即是雙方在2010年將以中國為核心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該協定實質上意味着中國將讓亞洲其他國家來分享自己的經濟增長。該項協定的簽署過程出人意料地順利,這令日本成為了目瞪口呆而又憂心忡忡的局外人。

  縱觀整個亞洲,有關中國經濟的增長是否會給亞洲其他國家帶來危害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平息過。在最近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馬來西亞的總理默罕邁德說,“中國似乎汲取了所有的”國外投資。

  儘管有這麼多的呼籲和恐懼,但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東盟的所有成員國都在過去的兩年內不約而同地增加了對中國的出口,因為中國不斷發展的工業急需從鄰近的區域內收購原材料和工業配件。但是人們又越來越擔心中國會在一夜之間將自己的競爭力擴展到中高科技產業領域,而這一領域仍然還是亞洲較為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點,比如說所謂的“亞洲猛虎”。

  此外,各國對於國際投資的爭奪也愈演愈烈。中國的順利入世必將會為國際投資淘金中國的風潮推波助瀾,中國很有可能在今年吸引到創紀錄的500億美元國際投資。但是與此同時,亞洲其他國家得到的國際投資卻在銳減。

  自178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馬來西亞的鼓浪嶼州設立貿易港口之日起,那裡就成為了一個貿易、工業中心。20世紀70年代起,鼓浪嶼成為了科技產業的製造中心,英特爾、戴爾、摩托羅拉、惠普等公司紛紛投資該地,設立大型工業園區。但是最近,流向鼓浪嶼的投資已經大大減少,因為上述公司將自己的擴張目標轉移到了中國。以至於鼓浪嶼工業區內的近十幾家工廠如今只能停產待沽。鼓浪嶼技術發展中心的執行主管Somchit說:“每一家跨國公司都告訴我們,中國是他們現在所嚮往的地方。”

  新加坡的李先生曾說,隨着時間的流逝,東南亞各國將不得不承認,自己只不過是中國、日本和韓國的低端產品供應商。即使是已經成為服務業和高科技製造業中心的新加坡也能夠感受到“中國熱潮”的灼傷感。失業率在上升,房地產業發展停滯不前,這至少部分地是因為投資的分流以及就業機會向中國的轉移。

  “如果中國決心介入我們所擅長的工業領域,追趕並取代我們的話,我們無計可施,”李先生說,“實際上,中國正處在她的趕超階段,而我們自然會為最終結果的逼近而惶恐不安。”

  無論是對亞洲地區來說,還是對於全世界來說,亞洲兩大巨人——中國和日本之間雙邊關係的發展都是至關緊要的。而中日之間的雙邊關係更多地應該從中、日、美之間三邊關係的角度去考慮,這不僅是因為美國和日本之間的軍事協定,還因為美國在韓國、日本以及太平洋其他地區的駐軍,以及美國與台灣之間的微妙關係。

  在最近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周年慶上,中日兩國政府都努力地強調了兩國在過去幾十年中的友誼與合作。但是雙方之間的猜疑日益加重,這主要是源於雙方幾個世紀以來歷經風雨的交往史,尤其是20世紀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以及近期接連不斷的摩擦。如今在日本,日本人以中國不斷增長的傲慢心理為由,越來越對中國不滿,雪上加霜的是日本人目前的自信心危機,以及中國在歷史遺留問題上的原則性堅持。國家防禦的規劃者們為傳統的地緣政治和戰略問題以及現實的經濟平衡而憂心不已。

  “隨着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雖然他們也許不會直接威脅到我們,但是他們更容易讓我們感到恐懼,”橫須賀軍事基地的“國際防禦學院”院長西原雅史(Masashi Nishihara)說,“他們將變得更加傲慢。”北京的國際問題專家賈先生反擊說,日本具有這樣的擔憂完全是其自身的不安全感和負罪感的寫照。“我認為,這些憂慮來自於目前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距以及日本人對歷史的耿耿於懷。”他說。

  除了朝鮮半島之外,東亞地區最大的“閃光點”是台灣問題。中國政府已經轉為利用台灣的經濟需求推進海峽兩岸的距離。但是中國官員擔心,台灣島內毫無遏制的台獨運動將會使北京方面不得不發動一場連自己都不願意看到的戰爭;同時中國政府極力譴責美國政府售台武器的問題,他們將此稱為“和平統一的絆腳石”。

  儘管日本與美國一樣,在官方口徑上一直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支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但是諸如西原一類的防禦專家卻總是在有關台灣島未來地位的問題上提出令人不安的言論。他說:“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如果台灣落入北京方面的軍事控制的話,整個東亞的海洋走廊都會受到威脅,中國的軍事力量也會離沖繩島越來越近。”

  一位前美國高級官員也同意這種觀點,他說:“我們當然更願意看到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但是如果北京方面的軍事力量登上台灣島的話,那畢竟不是美國和日本的國家利益所在。東南亞的海洋走廊現在正處於一種中立的狀態,不過中國方面一直堅持南中國海屬於中國的領土。”

  北京的很多學者和防禦問題專家都把日美軍事聯盟看作是一個人為的產物,最終將難免走向瓦解。但某位日本官員在談起“中國王朝”的問題時,強調日本政府並不會謀求遏制中國,但是他認為,日本將會做好最壞的打算,即是不斷加強自己的防禦力量,並且維持自己與美國之間的軍事聯盟關係。

  “日本期望看到一個更加穩定和民主的中國,”該官員說,“但是一旦中國共產黨開始失去社會的穩定,甚至失去自己的執政黨地位,抑或是中國經濟走向崩潰的話,中國將很有可能由一些極端的民族主義者掌權,並且推行一種冒險主義的對外政策。” [狼子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