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國能夠在新世紀超過美國
送交者: 數學 2003年01月05日17:16:1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漢陽造先生轉貼了一系列文章來唱衰中國的經濟前景。本文就是針對這一點寫的。我為什麼不說是漢陽造先生本人寫的呢?因為時間長了我就知道,他這個網友沒有別的屁本事,就是知道轉貼其它地方的文章,可是又不說自己是轉貼,搞得好象是他自己的觀點一樣。

比如那篇《競爭是很激烈的》完全是繁體字,我就不相信漢陽造先生能夠一會兒用簡體一會兒用繁體地自己寫作。無非也是從什麼地方的混帳和平演變刊物中轉載而來。

此文一開始就說:“統計局的許憲春司長已經指出:中國的經濟規模在本世紀還趕不上美國。”這句話就表示一個惡習,即崇拜當官的,好象當官的發了話其它人就不許吭聲了似的。而且,說的不明白的就是,是統計局的哪一個司?也不講清楚,原因也是在於提高一個當官的威力,好象統計局的最大官兒是司長似的。

但是我還知道1999年美國時代周刊就認為二十一世紀最大的新聞就是中國的經濟總量世界第一。我還知道新加坡的李光耀認為中國趕上美國需要五十年的時間。我還知道香港恒生銀行總裁認為中國只需要二十年就能夠趕上美國。我還知道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新千年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和印度將在新世紀起主導作用。這些權威比起許司長的權威怎麼樣?

但是,用摘引別人的話來為自己的觀點辯護也是一種惡習,使人喪失獨立思考能力。比如說我認為漢陽造先生就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因此他肯定沒有辦法反駁我下面的一個推導。

我的推導將表明,中國遲一些會在約五十年左右,早一些會在約三十年左右,經濟規模就趕上美國。請注意我說的是總量,而不是人均。如果說人均,我就同意中國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追趕。但是總量就足似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強國了。而人均不多反而對於戰爭更有利,勞動力便宜軍隊也就便宜。

現在中國的經濟規模是美國的十分之一。因此假設中國的經濟為1,美國的經濟規模為10。假設中國年增長最低也保持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之間,而美國年增長將保持在零增長到百分之二增長這個範圍。我認為美國未來幾十年的平均增長速度能夠達到百分之二,美國人民就會樂開了花了。

那麼,下一年的經濟規模,等於這一年的經濟規模乘上增長的百分比加1。比如說,這一年中國經濟規模為1,如果下一年增長百分之七,則下一年的規模就是1.07。再下一年呢?就是兩個1.07相乘,再下一年,就是三個1.07相乘,等等。當然,如果平均年增為百分之八,當然就是連續地1.08相乘了。如果平均年增為百分之二,就是連續地1.02相乘了。因此,數學問題就是,假設中國年均增長百分之七,美國年均增長百分之二,則1.07的多少次方,將等於10乘上1.02的相應那麼多次方呢?假設是m次方,即1.07的m次方正好等於10乘上1.02的m次方,算出這個m,就知道中國能夠在多少年之內超過美國。

大家手頭都有視窗系統的計算器,在附件一欄中。不妨可以算一下,1.07除以1.02得1.049几几幾,再對此數開常用對數log得0.02078幾,再取倒數,得數48多,因此算得,當中國年均增長保持百分之七,美國年均增長保持百分之二,則用48年中國能夠趕上美國。這已經是中國很差,美國很強的情況了,何來中國這個世紀都趕不上美國呢?就算中國再笨一點,有七十年或者八十年也都趕上美國了,怎麼會要到下個世紀呢?

江澤民也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長遠計劃是要在本世紀的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如果是這樣,則總產值就必然是世界第一,否則人均怎麼能夠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呢?

而最好的情況,就是美國一會兒負增長,一會兒正增長,平均的增長率為零,而中國則保持年增百分之八以上,則1.08開常用對數log得0.03342幾,再取倒數得29.9幾即約三十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就超過美國了。

現在的黨中央給出的目標是在未來20年內再番兩番,也就是20年經濟規模增加4倍,計算一下,用4開20次方得到1.071幾這麼個數字,即未來20年中國的年均增長率為百分之七,我認為這個數字是保守的,當然也就是能夠達到的。

至於印度,只要它的年增長率不超過中國,它的和中國的距離就是不斷拉大的,我就不擔心它。當然,如果哪一年印度的增長率超過中國了,比如說印度年增百分之八,我卻只有百分之六,我就會喊大事不好了,中國需要反省自己了。

為什麼中國的經濟規模在趕上美國時,還是會達到年增百分之七左右呢?這是因為中國即使總量趕上美國,人均也還是比美國差得多之故。即中國的人平均比美國笨五倍的時候,就已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了。

處於追趕之中的國家,主要的任務是技術複製,即將別人的技術學過來,推廣,由此而產生的生產力增長。而處在前沿的國家,主要的任務是創新,即想辦法找出新的技術,才能夠引起生產力的增長。而創新是要比複製慢的,這也就是處於前沿的國家年增百分之二就不錯,而追趕的國家則年增百分之七也不算多的緣故。

那麼,會不會有可能在追趕中就出現接近零增長或者負增長的情況?即出現經濟危機?當然有可能。但是,如果是這種情況,中國共產黨就應當深刻檢討這生產關係是否適合生產力發展了。

比如說,我們可以考察一個居住在美國的,生活水平處於平均狀態的美國人,看他每天吃多少蘋果,幾個雞蛋,彩電的尺寸,電腦的型號,等等,然後制定一個計劃為十三億中國人民也按這個水平進行生產,行不行呢?障礙有幾個,一個是地盤不夠大,地面上跑不了那麼多的汽車,也蓋不起那麼大面積的房子,但是彩電和電腦和飲食應當是能夠享用的。另一個障礙就是生產規模,即要為全國十三億人民將這些東西都生產出來有困難,生產能力不夠。那麼就要提高生產力。

而最荒唐的一個障礙,就是生產能力也有,完全可以生產出讓全國人民享福的財富,但是全國人民沒有錢買,因此廠家的東西也賣不出去,一邊因為缺少東西而受窮,另邊因為賣不出去東西而要倒閉,這樣的情況才真的叫做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的發展。

前一些日子深圳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個家電公司宣布降價,結果一大早門口排了老長的隊,出現了搶購的風潮。因此並不是說人民沒有對家電的需求,而是說人民沒有錢買這些家電。那為什麼家電企業還要唉聲嘆氣呢?情況不對頭。

我還是建議大家都學一點數學,無非也是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對數,什麼事情也都算一算帳,這才是理工科思維中最重要的東西。有一些事情不算帳根本就是怎麼爭都不清楚的。圍繞着數字算帳就會清楚得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袁世凱不比今人落伍
2002: 老公,我冷了,被子已經鋪好了--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