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落基山人: 開國後毛澤東的歷史貢獻2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09年12月20日17:17:5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開國後毛澤東的歷史貢獻2




政治家干任何事都是一石數鳥,一箭數雕的。老毛的打朝鮮戰爭也是如此。


第一隻鳥當然就是給蘇聯的斯大林一個見面禮,一個投名狀,一顆人頭,意思是說,兄弟我夠意思,在朝鮮小弟危難的時候,我出手相救,為大哥斯大林你立下了汗馬功勞,那大哥有什麼賞賜沒有呢?我對大哥那可是忠心耿耿呀。這個目的,老毛是達到了,蘇聯在後來幫助中國完成了中國的工業化。在這一點上,老毛居功至偉。


第二隻鳥當然是為了緩衝,北朝鮮沒有了,對中國當然沒有好處,所以老毛也大談什麼唇齒相依的道理。何況這個朝鮮在大清國的時候,一直是大清國的藩屬國,其朝鮮王都要大清國冊封。老毛當然也要控制這個小國。後來朝鮮確實也受到中國一定的控制,一直到今天,只是老金家祖孫幾代有時候還不太聽話。


第三隻鳥是為了揚威。因為共產黨取得天下,打的都是內戰,外人根本不知道,既然老毛對打局部戰爭有把握,那中國能拿下美國,就算打個平手,那也一定是要震驚世界的。這個目的老毛也達到了。老毛對世界的震撼,連遠在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感受到了。李光耀說,朝鮮戰場一開打,他出國都受人家尊敬了。因為他自稱中國人。老毛的畫像也數度出現在美國的第一大期刊《時代周刊》的封面上。朝鮮戰爭對美國的震撼和威懾一直持續到越南戰場。在美國打到三八線的時候,中國人說,美國你不要越過三八線,可美國只當中國政府是在放屁,根本不理,可在後來60年代末的越南戰場,中國人說,你美國人不要越過17度線,美國人就乖乖地聽了,不敢將陸軍越過17度線。美國的陸戰一師,在太平洋諸島與日軍的爭奪戰中,連拼日軍幾個師團,威風八面,可在朝鮮戰場,差一點就被中國人包了餃子,回不了家,要不是他們的裝甲機動性較強,就全軍覆滅了。


第四隻鳥,當然是國內,國內因為剛剛解放,非常的混亂,這也是當時中國大多數領導人不願意打朝鮮戰爭的一大原因,因為國內的事情還沒有搞定,如何去外戰?可他們不懂,轉移了目標,國內事情反而好搞了,這是老毛的戰略思想,是帝王之術,是其他人不明白的。


有了這四隻鳥,老毛打朝鮮戰爭雖然花了一些的代價,但利大於弊,那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現在還是先來看第一隻鳥,也是最重要的一隻鳥,即中國的工業化。


老毛給斯大林交了投名狀,斯大林當然明白老毛的心思,當然也要論功行賞。因為老毛的出手,的確幫了大哥斯大林的大忙,因為斯大林當初鼓動那個二百五金日成去打南韓,其目的就是要拖美國下水,這樣在遠東開打,吸引美國的力量到遙遠的東方,好減輕蘇聯在歐洲與美國軍事對峙的壓力。可那個二百五金日成是太不經打了,開局還好,用閃擊戰打垮了南韓的軍隊,又迫使兵力不足的美軍第八集團軍處於防禦。可好景不長,很快就被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給斷了後路,北韓軍隊幾乎全軍覆滅,也可惜了中國送給他們的那三個朝鮮師。


這個時候,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蘇聯自己出兵,一是中國幫忙。蘇聯出兵的動靜太大,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爆發了。何況美國還打着聯合國的招牌,16國的聯合國軍,有點後來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意思。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中國幫忙,在前面賣命,蘇聯在後面做後台老板,打一個有限的局部戰爭,吸引了美國的力量即可。這一招後來老毛也如法炮製到了越南戰場,越南在前面打,中國在後面做後盾。


老毛為斯大林如此賣命,當然要有回報,那回報就是蘇聯要全力支持中國的工業化,尤其是重工業與軍事工業。只要有了這兩個東西,中國就有了鋼筋鐵骨,就能支撐起來。斯大林果然也很夠義氣,還真的很大方,中國是要什麼就給什麼,毛成了斯大林的心腹愛將。毛後來去見斯大林,斯大林將毛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地位遠高於其他共產黨國家的領袖,給足了毛面子。


可毛是劉備,劉備投靠曹操也是權宜之策。自己弱嘛,沒有辦法。但一旦自己的身子骨硬朗了,那就拜拜了您吶。毛當然是心懷二心之人。以老毛本人的個性氣質來看,投靠一個主子是很傷自尊心和傷面子的事,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暫時委屈一下也無不可。到了赫魯曉夫時代,老毛的身子骨已經硬朗了,原子彈都有了,就不把那個赫魯曉夫放在眼裡了,於是當然就有了中蘇論戰,最後在珍寶島與蘇聯是兵戎相見。


還是回到我們的主題,老毛在開國後的第二個貢獻就是僅用了20年的時間,就建立起了中國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體系,把中國真正的支撐起來,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家。這個貢獻非常的偉大,無論怎樣說都不過分。


中國近代的工業化還是應該從清末的洋務運動開始算。李鴻章,張之洞他們搞了很多的洋務。李鴻章除了花錢買軍艦,買洋槍洋炮之外,還自己造軍艦和槍炮。在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在福州的造船廠已經能造小型的軍艦了。李鴻章還在上海開辦了江南造船廠,這個廠現在還在,正在建造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張之洞在湖廣總督的位置上,幹了許多的事,開辦了鐵礦,煉鐵廠,還有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漢陽槍炮廠,這個廠後來可以生產中國有名的步槍,漢陽造。


只是,在大清國垮台了之後,洋務運動幾乎就停了,中國自己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幾乎就沒有怎麼再發展了。後來所謂的1927-1937年的黃金時代,中國的經濟和財富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幾乎都是在輕工業方面,在紡紗方面,在化工方面。中國自己在後來再也不能造軍艦了,槍也就只能造質量很差的漢陽造,在抗戰的時候,出了一種中正式步槍,質量還不錯,與日軍的三八大蓋可以一拼,可惜數量有限。機槍,重機槍,迫擊炮,山炮,重炮,汽車,坦克,飛機,都不能自己造,只能花錢買。蔣介石在抗戰前,先是買德國的武器裝備,給自己的嫡系搞了十幾個德械師,在淞滬會戰時,這些的德械師表現不錯。


蔣介石為什麼與日本人開打了那麼多年都沒有對日宣戰,其一個主要原因是,一旦中日宣戰,那德國是日本的盟友,德國就不能再賣武器給老蔣了,還有歐洲的許多國家都不能賣武器給中國了。所以老蔣就忍着,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中國才對日宣戰,因為美國一參戰,中國就可以搞到美國人的武器,不再需要德國與歐洲的了。


所以,當中國軍隊出現在朝鮮的時候,幾乎還是萬國造的武器,什麼牌子都有,跟一幫叫花子差不多,連北朝鮮的敗軍都看不起中國軍隊。但到了195910年大慶的時候,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完全是自己造的,當然是仿製,但已經成體系了,什麼都有,從步槍,衝鋒鎗,迫擊炮,重炮,到汽車,坦克,都可以自己生產了,軍艦也有了,連自己造的飛機都有了。那可真是鳥槍換炮的感覺了。


蘇聯,在二戰前,就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斯大林那時候抓得很緊。蘇聯也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也是靠搜刮農民來搞錢,用這個錢來搞工業。蘇聯在二戰的時候,一年可以生產5千輛坦克,2萬架飛機,其工業生產能力非常的驚人。這也是蘇聯能最後打敗德國的原因。日本人的工業化比中國早了50多年,在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和中國差不多,都是買別人的武器和軍艦來打仗,幾乎就是歐洲武器商的演兵場。因為北洋海軍的兩艘鐵甲艦,中彈千發,而仍然不沉,所以後來世界的海軍都走大艦巨炮的道路,即以戰列艦為主力艦。日本在二戰中,還很頑固地恪守戰列艦,還造了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其實,那個時候誰都知道,二戰的海戰是航空母艦的天下。


只是到了2030年代,日本便快速完成了工業化,自己可以造任何的武器,包括軍艦,汽車,坦克,飛機,甚至航空母艦,把中國遠遠甩在了後面。而且,其飛機,軍艦的性能都是世界一流的了。當然,日本人搞工業化是有中國人支持的,那就是中國的戰爭賠款。


可老毛搞中國的工業化手中有什麼呢?什麼都沒有,只有農產品。老毛就是靠出口中國的農產品來掙錢搞中國的工業化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老毛搞什麼工農業的剪刀差,搞城市農村分離的二元體系的原因。其目的就是為了剝削農民,而搜刮農民的目的是為了搞工業化。這是中國和平崛起的代價。


英國當年搞工業化,一是靠海盜,靠搶別人的錢,二是靠殖民地。日本也可以靠打仗賺錢,就是賺中國的銀子來搞工業化。可中國一沒有海盜,二沒有殖民地,三也沒有得到戰爭賠款,連最後的機會,即得到日本人戰爭賠款的機會都喪失了,那就只能勒緊自己的褲腰帶了。


老毛為什麼要搞大躍進,就是要發展農業,發展農業是為了出口掙錢。本來中國那幾年,即所謂的困難時期,天災並不太嚴重,可中央收上去的糧食都到哪裡去了呢,本來可以返回來的嘛,沒有了,去了哪裡,去了東歐了,出口了,去換錢了。換錢是為了搞重工業,也是為了搞原子彈。後來竟然餓死了那麼多的人。


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充滿了血和淚。這與蘇聯當時搞工業化是很相近的,蘇聯也是靠搜刮農民搞工業化的。這是蘇聯的不幸,也是中國的不幸。斯大林被人抨擊也是搜刮農民太重。而中國搜刮農民,其原因也是中國的工業化起步太晚了,老毛也是真的急了。所謂落後就要挨打。沒有辦法。


許多人攻擊老毛,都是拿餓死農民這件事來說。筆者在這裡也沒有為毛解脫的意思。這件事,老毛當然要負責,而且是主要的責任。只是,歷史上的秦朝和隋朝迅速的滅亡,其實也跟統治者心太急,改革力度過大,或有大的工程有關。改革的力度過大,工程過大,都會使老百姓一時承受不了,最後會搞得民怨沸騰,朝代也就覆滅了。只是,他們所搞的事情,從歷史上看,還是對的,並不能因為他們朝代的覆滅而被全盤否定。


比如說,秦始皇,因為搞了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用秦國的國內法來當成國際法來治理天下,用中央集權制來治理萬里之大國,最後16年便覆滅了。其實秦國很虧,如果秦國不統一天下,那秦國在關中那個地方還可以存在很久,也不至於16年就將秦國數代數百年的努力毀於一旦,連老家都丟了。可秦始皇幹的事,是錯的嗎?還是對的,因此始皇的影響力才能直到今天。隋代的創新和改革力度都非常的大。比如,影響中國歷史很長久的三省六部制度,租庸調製度,科舉制度,都是隋代發明的,隋煬帝還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鑿直接導致了隋代的滅亡,因為這個工程,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可大運河開鑿錯了嗎?大運河利在千秋,一直使用到清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對中國的發展貢獻非常的大。可是隋代卻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開國僅37年便亡國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唐代繼承了隋代制度,又沒有耗費民力,因此唐代才有了如此輝煌的成就。


老毛僅用了20年的時間,便建立起了中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體系,使中國能迎頭趕上,代價很大,但貢獻也很大。被人罵,還是輕的,老毛的朝代還沒有完全毀掉,農民還沒有起義。

到了70年代,中國已經完成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化,已經可以自己製造和發射兩彈一星,可以造核動力潛艇,可以造萬噸巨輪,可以造各種飛機。中國用短短的20幾年的時間,便迅速追趕上來了。中國那時候的GDP 也排在世界的第7位。農業也很好,人口從開國時的45千萬增長到8億多,幾乎翻了一倍,但人們還可以吃飽飯,不再餓飯,很不簡單了。人口的平均壽命也從解放前的35歲增長到了60幾歲。還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普及了衛生防疫,也沒有任何國家敢輕易欺負中國了。中國還可以與超級大國的蘇聯一拼高低,也不懼怕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了。


這就是老毛在開國後的又一歷史貢獻。沒有老毛的這個底子,老鄧能幹什麼?什麼都幹不了。我們後代不要太忘本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屢不痿:為什麼說毛澤東是史上最惡毒之
2008: 馬悲鳴: 民運不得人心的關鍵
2007: 中國投降美國的大好時機到了
2007: 中國男人的陽剛和野性哪去了 !!!!!!!!!
2006: 美國--讓世界充滿希望
2006: 流沙河的抗戰回憶
2005: 大尾巴狼:領導為何愛大米?
2005: 神化毛澤東撒下多少謊言
2004: 大姑娘被強行上避孕環
2004: 楊振寧祖孫配--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