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論反戰幼稚病
送交者: 龐忠甲 2003年03月31日11:54:08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一種類似肺炎,稱做SARS的致命傳染病正在四處蔓延,疑為某種未知過濾性病毒肆虐。

一種現代反戰幼稚病正在世界各地流行。針對美英主導的反對伊拉克候賽因政權的戰爭,從紐約到舊金山,安曼到達馬士革,墨西哥到馬德里,吉隆坡到布魯塞爾,馬尼拉到到約翰納斯堡,反戰示威如火如荼,參加人數規模數以千萬計。

“萬物人為先,萬事和為貴”,“反戰”天經地義,何來幼稚病?只緣這場反戰邉拥幕咎蒯缇故牵翰环磻馉幯u造者,大反戰爭終結者,許多參與者惘然不覺倒薩之戰的歷史定位,意識不到自己正在扮演的反派角色性質。

黑格爾說過這樣的氣話:“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人類從來就不會從歷史中學到什么。”事實差不多就是這樣。人之所以為人的相處之道也者,尋尋覓覓成千上萬年,好比還是膠著在找不著生門的八卦迷魂陣裏,脫胎不出那纏綿不盡的你死我活、弱肉強食叢林法則(Law of the Jungle)。人稱“二十四史”為“相砍書”,普天之下世界通史何嘗不然?一部文明史,何嘗不是野蠻史。不論炎黃子孫,同源同種,或諸夏夷狄、非我族類之辨,無不反反復復,互相殺伐不止,凶殘暴戾,無所不用其極,絕非獅虎熊豹一切非靈性猛獸類所能望其項背。十八世紀法蘭西有心人伏爾泰研究了他以前九百年的歐洲史,發現“不斷的戰亂使千百萬人死于非命,把許多城市毀為廢墟,代價如此可怕,報酬卻微不足道。”“史書里沒有多少和平安定的年月,只見破壞和災禍。”憤世嫉俗的德國人叔本華說,“歷史所記錄的全是戰爭和革命;和平的年月不過是零落短暫的停頓或間歇而已。”于是他認為,“人與人必然彼此競爭,因此永遠會相互仇殺乃至殘殺。”悲天憫人的俄羅斯作家契可夫看法大同小異﹕“在人的心目中,生存的主要意義是廝鬥,歷史是一系列戰爭。”

另一位憤世嫉俗的大師馬克思不像他們那樣消極,他把人類尚未獲得徹底解放的全部歷史稱為人類的“史前史”,以為這部“史前史”有朝一日結束後,將有真正的人類的歷史開始。

人之所以無愧為萬物之靈,當善用天賦特秉創造性思維能力,總結豐富的歷史經驗,發現、領悟和貫徹符合自身最高利益的人間“正道”,全面取代非靈性生物叢林法則,在互惠互利的良性競爭中持續發展進步,互相殺戮的戰爭行為終要走進歷史。

歷史事實顯示,只是在現代民主共和政治體制形成以後,奉行中庸決策之道,在民主國家之間凡有爭端自可通過和平理性途徑,哂锰熨x靈性智慧,“討價還價”折沖協商智髢灮鉀Q之道,無需採行超越和平制裁措施以外的動武下策,甚至不必要以武力威脅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人類世界終於出現了以相互合作和良性競爭取代戰爭的希望和可能性。

二次大戰以後,經過近半世紀核恐怖平衡冷戰,世上戰火幾乎從未止息;但西方民主體系國家相互之間,包括昔日一對對歷史世仇,也一律轉化為一派祥和的君子之交。例如法國和德國歷史上曾進行過七十多場戰爭,對立隔閡至深,若非共此民主體制美景良辰,誰能想象今天關系友好密切?

現代民主國家與非民主政體國家之間如果發生戰爭,一般說來,前者的中庸決策路線限制了從事戰爭的目的性,主要局限于制止侵略行徑,解除武裝威脅,恢復原有秩序(通常指事變前的界線和狀態),然後智蠛推绞侄谓鉀Q剩下的爭端,而不是為了通過戰爭消滅對方、擴大領土或奪取資源、財富、戰利品,所以一般不必采取“剩勇追窮寇”的極端方針,並且全力防止殃及無辜平民。

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如是說,“美國的力量應該始終哂迷跒槿祟悹幦〉揭粋盡可能清除國家間彼此繼續使用武力的最後和平。”二次大戰後美國實行振興歐洲的“馬歇爾計劃”,惠澤戰敗的德國,並扶植無條件投降的日本迅速恢復經濟;美國主導的韓戰、越戰、海灣戰爭,武裝干涉波斯尼亞再造多種族民主,科索沃之戰重建巴爾幹地區穩定局勢等,都以不同方式體現了上述非戰意圖的“有限度”軍事行動特點。

儘管世人對於西方體系民主國家以人權和正義名義強勢干涉的行為多有霸權主義的批評,但我們畢竟看到了基於非戰意圖的戰爭觀的興起,以1991年海灣戰爭為突出近例,一種被譏為“打不贏政策”(No-Win Policy)的“有限度”戰爭模式漸次成型,由此展現了最終消滅戰爭的前景。

常常聽到有人指責美國充當“世界警察”,其實,在叢林法則依然大行其道的今天,世界需要警察,以對付強盜、小偷和各種破壞公共秩序的罪犯,每一個進步國家都有充當“世界警察”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最大的國際協調機構如聯合國力猶不逮,美國作為一個最強大和最具公信力的國家,既有資格和能力,自然責無旁貸。美國以舍我其誰的姿態主動承擔“世界警察”這個非常不討好的艱難任務,維持世界必要的秩序和基本的正義,為整個世界能夠長時期維持一個相對和平、穩定和發展的狀態,不惜犧牲珍貴生命、鉅量財貨,忍辱負重,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就近期言,波斯灣、索馬里、波士尼亞和科索伏等戰事,都是美國主導和支持下成功的正義行動。三年多前南斯拉夫米洛舍維奇政權對科索沃人民進行種族清洗、屠殺;聯合國和整個歐洲遲遲不採取任何正義舉措。是美國帶頭果斷行動,打擊了實行種族滅絕的塞爾維亞基督徒政權,挽救了許多科索沃穆斯林人的生命,為巴爾幹半島帶來了和平和希望。世界需要美國和更多值得信賴的實力派主持公道,不然,我們很難想像這個世界會像現在那樣充滿理性和希望。“世界警察”這一頭銜,是冠在美利堅合眾國頭上的崇高榮譽。

後冷戰時期,全球政治民主化蔚成潮流,經濟一體化勢不可擋,一度洋溢著好事連連的樂觀氣氛,首度出現了疑似人類史偉大轉折臨近的美妙跡象;怎奈滾滾紅塵積重難返,返祖傾向逆潮洶湧,以2001年911事件為標誌,國際恐怖主義公開挑戰人類進步文明,極大地干擾了歷史的航向,世情更其險象環生,危機四伏,前程叵測。

世界上還有不少專制獨裁政權,施行暴政,踐踏人權。按照尊重國家主權的傳統原則,這些國家的內部問題主要依靠本國人民自己解決,國際社會只能進行適當關注,不容越俎代庖,除非出現像科索伏那樣嚴重違反人權的種族滅絕事件,方才可能引起軍事干涉。然而,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以後,一旦事涉恐怖主義,這種制約條件勢必要因應反恐鬥爭的特點而改變。

911災難告訴人類,基於恐怖主義極端邪惡的特點,如果把大規模國際反恐鬥爭視為一場戰爭,顯然是一場性質迥然不同一般的另類戰爭。對於非常隱蔽、無所不在而且無所不用其極的恐怖主義,任何訴諸理智和道德的非暴力方式都不起作用,寄希望於綏靖或談判,自限於“後發制人”的武力自衛,不但沒有明顯的防治恐怖主義勢力的效果,反將進一步縱容和激發恐怖分子的狂暴鬥志;因此恐怖主義的受害者根本無從實行上述解除對方武裝威脅,恢復原有秩序(通常指事變前的界線和狀態),然後智蠛推绞侄谓鉀Q剩下的爭端的“打不贏政策”或“有限度”戰爭模式。為了對付國際恐怖主義,現代社會的安全觀念、安全戰略、防範目標、國際合作以及相關配套措施,或者說世界警察的治安之道,有必要及時調整和更新。在這種情況下,“先發制人”(Preemptive strike)的主動攻擊,和除惡務盡的堅定徹底戰略方針,就成了預防和自衛的不得不然的必要的合理的選擇。

國際恐怖主義勢力要想形成大氣候,無論從財力、物力、組織能力、後勤基地、庇護條件,武器供應,尤其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咻d工具來源看,都不可能沒有國家級實體或明或暗的支持。換言之,長遠而言,沒有後台國家,就沒有堪以威脅人類進步文明的國際恐怖主義勢力。不幸的是,今日世界,除了已經被摧垮了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外,還有薩達姆.候賽因統治下的伊拉克正在積極充當這樣的禍源要角。

伊拉克的薩達姆.候賽因政權對內實行專制統治,以非人道手段包括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殘酷鎮壓本國人民;對外無視國際關係準則,繼發動兩伊八年戰爭之後,1990年悍然侵佔鄰國科威特,併為自己的一個省,翌年為美國主導的聯合國武裝力量擊敗,被迫接受聯合國制定了嚴格的管制措施,特別是禁止發展生化到熱核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十二年來,候賽因政權藐視和戲弄國際社會,不斷違反武器管制措施,甚至驅逐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聯合國為此進行制裁,作出過十七次針對伊拉克問題的決議,都被視同廢紙。尤其怵目驚心的是,候賽因政權公然充當恐怖主義後台,為恐怖組織提供訓練基地,資助、鼓動殘害無辜平民的自殺攻擊,對每名自殺攻擊人員提供賞額二萬五千美元(911事件後提高至四萬美元),挑戰國際反恐鬥爭,隨時可能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提供給國際恐怖分子。一旦這個政權與國際恐怖主義者聯手揮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大肆活動之時,就是人類進步文明萬劫不復之日了。

解決伊拉克政治惡性毒瘤的最好方法,當以和平的政治手段為上,戰爭只是無奈的最後的選擇。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已經耐心與候賽因政權周旋了十二年,在國際恐怖主義公然大舉挑戰的今天,豈能無限期拖延下去,讓這個政權有足夠機會從容生產沙林毒氣、VX神經毒氣、炭疽病毒……以至熱核武器,增加恐嚇、威脅其他國家、包括美國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清除這個毒瘤的代價將急劇上升,甚至達到無可奈何的地步,無論美國和整個人類大家庭都承擔不起這樣因循自誤的致命風險。

2002年11月,在美國堅持努力幹旋下,聯合國通過1441號決議,重新派出武器檢查人員,給予候賽因政權遵守約法,免於懲罰的最後機會。如果這個政權仍然不能懸崖勒馬,難道今日世界還不能接受綏靖主義的慘重歷史教訓,放棄人間正道是非原則,再開姑息縱容,鼓勵罪惡,貽誤蒼生的惡例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派反戰喧囂聲中,英國首相張伯倫簽署了慕尼黑條約,把波蘭、捷克拱手讓給德國,意圖換取納粹政權停止侵略。由于缺乏“世界警察”功能,在國際綏靖主義姑息縱容下,德國法西斯瘋狂茁長,日本軍國主義肆無忌憚,終於再度導致世界大戰浩劫。二戰以後,在美國主持下,國際社會對德國和日本等原軸心國家實行嚴格管制,防範侵略戰爭悲劇重演,導向發展經濟的良性進步之路,成效卓著,造福人類,功莫大焉。近年來美國主導一系列抵制侵略的國際軍事行動,並堅持執行防範再犯的管制對策,克服重重阻力,將戰犯送交國際法庭接受懲處。但這樣的原則立場並沒有得到目光溄撩栽诟髯匝矍袄娴脑S多人贊同,更為政治鄉愿和投機客引為可乘取巧之機,致使美國步履維艱。

張伯倫的綏靖主義放縱希特勒,醞釀成功一場曠世浩劫。現代綏靖主義者無限遷就以伊拉克候賽因為代表的邪惡政權,如果耽誤了國際反恐鬥爭,人類大家庭勢將面臨千百個希特勒都不足以相提並論的沒頂之災。到了“世界警察”也無能為力的那一天,今日激昂慷慨、義憤填膺,或是嘉年華式表演的男女反戰勇士,早就“徹底舒服”,無論從什麼意義上看,總是無影無蹤的了,還有誰來指望誰承擔這個歷史責任?

伊拉克的石油儲量估計佔世界第二,許多人指陳美國對待伊拉克的強硬立場必有其石油利益的考慮,據以貶低美國政策的正當性。事實上,維護公平原則以及相應的國際秩序,今天已經成為超強民主國家最大利益所在,也是人類大家庭共同發展進步的根本利益所在。如果說石油利益與這樣的最大利益客觀上存在一致性,難道“世界警察”就必須“避嫌”而放棄維護公平原則以及國際安全的努力嗎?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伯克(Gary S. Becker) 最近在《商業週刊》上撰文認為,對伊拉克戰爭的這種經濟分析(為了石油)在歐洲很普遍﹐但是毫無說服力,因為﹐如果布什政府的強硬派是出於控制伊拉克石油供應的目的而發動戰爭的話﹐那麼避免戰爭可能是獲得石油控制權的最合適的辦法。伯克指出,伊拉克戰爭不是為了石油,而是因為薩達姆.侯賽因對伊拉克鄰國,對伊拉克人民,對全球所有全球其它國家構成的威脅。(

美國從來沒有打出過虛矯的“無私”旗號,它必然要在符合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行事,制訂對外政策,總是公開宣稱首先立足國家利益,出諸保障人民熱愛的社區生活方式。現時美國的價值觀和抉擇原則,決定了它的全球政策基點,在於共襄政治民主化,奉行以自由市場經濟為主的經濟制度;因此在利己的同時,不是損害他人,而是一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共享萬物之靈發展進步美好成果的世界主義合作機制;意味著人類世界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景:一個處於超級強勢地位的國家在全球格局中雄心萬丈的利益追求,靠的不是打擊、傷害對手,不是掠奪、犧牲弱者,而是在公平競爭中互利互惠,共同發展進步。世界上許多國家早已發現或正在發現,美國的目的其實符合而非威脅、損害自己的根本利益。

今天人類大家庭享有歷史上最為優越的發展機遇,包括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空前豐富的科技成果,暢通便捷的貿易渠道、穩定可靠的能源和原料供應、以及全球化市場經濟提供公平、合理、優惠的自由開發、經營和競爭條件。客觀而言,美國努力主導的,正是人類世界榮景維持與發展發展所必需、但各國自身尚無力維持的國際體系和秩序。如果實話實說,我們的星球幸虧有了美國,應不為過。

“反戰”政客動輒指責美國“霸道”、“單邊主義”,其實似是而非。

美國儘管為調處爭端不惜代價,貢獻良多,樂此不疲,但歷史局限性必然導致不同程度的片面性,限制了對付紛至沓來的超級難題的能力和效果,總要出現種種決策失誤,走彎路,出差錯;何況世人對於西方強權出於歷史淵源的疑忌、戒心尚存,美國不免受到出於各種複雜動機的交相指責。美國不僅動輒得咎,被指為智笏嚼⑹澜鐟棻詸嘀髁x;爭端各造中多有失利者遷怒美國,譴為偏袒一方,禍亂之源,甚至把自身貧窮落後挨打的一切悲情賬都算到了首富美國的頭上。在美國國內,左派視“世界警察”為上世紀的帝國主義一樣的罪惡根源;右派則相信海外的一切事務都與美國無關。

“民主的文化是批評的文化”。世界上恐怕沒有誰家的決策過程比美國更加公開、透明、可以批評、反覆辨析、集思廣益、以及多重制衡,因此美國要走極端實行霸道和“單邊主義”也難。美國的敵人所能找到的攻擊點,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美國人自己提供出來公諸於世的。美國是全世界受批評最多的國家,也是受自己人批評最多的國家。幸叩氖牵绹w制的中庸優化決策之道善於從批評中吸取有益的營養,卻無損它堅定的原則性和持續繁榮強大,也不可能因而退卻到“孤立主義”的韜光養晦境界中去。

美國對伊強硬政策,不僅得到英國全力支持,歐洲的大多數國家和亞太地區的發達國家,也多認同。事實上美國一直全力爭取聯合國的支持和更廣泛的合作行動。在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分歧嚴重的情況下,美國仍然與英國等一起,反反覆覆努力解釋,盡其所能說服安理會成員。美英提出的1441號決議,獲得安理會全體成員國無異議一致通過。

聯合國1441號決議通過以後的三個多月來,反對美英堅定立場的人們以為近來候賽因政權有所表現合作態度,武器檢查正在起作用,一些違規武器開始銷毀,應該繼續哂谜蔚亩俏淞Φ氖侄卧O法解除武裝。事實上候賽因政權拿捏“合作”的程度,表面上有所進步,只是美英武力制裁壓力和大軍壓境現實形勢下的一種迴旋策略,根本不是所謂政治手段奏效的凱歌。正如武檢負責人布立克斯一再指出,伊方遠未提供應有的充分合作。候賽因政權十二年如一日,仍是步步為營,與武檢人員捉迷藏,時不時為安理會內外的“反戰”力量提供口實,散佈煙幕,以制肘美國、英國等“世界警察”而已。

姑息漫無止境,候賽因和國際恐怖主義者已經得到了太多值得慶幸雀躍的錯誤信息。時至今日,美國不得不堅決主張以動武警告強制候賽因政權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特別是防止提供給全球恐怖網絡,以維護美國和整個人類世界的安全。三月初美國、英國和西班牙聯合醞釀向安理會提出的新的決議草案,為伊拉克徹底解除武裝制訂最後期限,候賽因政權必須按照安理會的決議銷毀其全部不可擁有的武器,除非聯合國認定伊拉克已在這個日期前表明“全部、無條件、立即合作”,否則伊拉克將“錯失最後一次機會”,面臨戰爭。但在這個決議案付諸表決以前,美英仍將尊重安理會成員的不同意見,進行適當修改。

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法國,帶頭反對三國提案,表態比伊拉克還快,明白宣告了否決任何含有可能導致動武結論的決議案的立場。於是美國不得不在沒有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向候賽因政權發出按照聯合國1441號決議解除武裝的最後通牒,在這個政權錯失最後機會後,組成了規模超過上次海灣戰爭,有五十多個國家參加的志愿聯盟(Willing Coalition),展開了“義薄雲天”的對伊倒薩戰爭。

這場被命名為“自由伊拉克行動”(Operation Iraqi Freedom)的倒薩之戰直接目標有三:1,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終結候賽因政權;3,解放伊拉克人民,建立符合伊拉克人民意志的新政府。

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越來越逼近巴格達的時候,許多人對戰后伊拉克的重建表示關注。美國副總統切尼曾任最高職位的哈利伯頓公司日前贏得了一項扑滅伊拉克油田大火的合同,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有人懷疑美國和英國的大型跨國石油公司正試圖打通在美英政府當中的關系,以便在戰后瓜分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

美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屬於伊拉克人民,它隻能用來為伊拉克人民造福。戰后的伊拉克政府不太可能改變石油國有化體制,外國公司也很難哂酶偁巸瀯莨戏帜茄e的石油資源。戰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經費,它的石油工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創造足夠收入,事實上倒是美國的納稅人不免承擔戰后伊拉克重建的大部份巨額費用。“卡內基基金會”一位專家指出:指責美國英國的石油公司試圖以不光彩的方式瓜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實在是很滑稽。美國和英國的公司當然對參與戰后伊拉克的重建有興趣……但是這些公司一直在非常嚴格地遵守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過去的十年中倒是包括法國在內的幾個反對美英堅定對伊政策的國家,不顧聯合國的制裁決議,跟伊拉克簽訂了石油開發合同。雖然這些合同因為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而不能得到履行,但是他們起碼違背了聯合國的精神。

許多人以“拋開”聯合國,不顧全球範圍反戰示威,攻打一個“主權國家”為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有人將美國總統喬治‧布什與薩達姆‧候賽因相提並論,一樣比作戰爭危險製造者,甚至稱布什為法西斯或帝國主義侵略者;許多本來擁護“倒薩”的人們,也為之疑疑惑惑,甚至理不直氣不壯了。

對此,中國儒家有很好的解答。孟子有言:“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離婁章句下》)義確立了禮,禮出于義,義高于禮,為了取義,可以不必拘泥於既定的規矩。(當然,這不是說可以不重信和果,若不合於義而不信、不果,則妄人爾。)

孔子云,“大德曰生”。孟子曰“殺一無罪,非仁也。”儒家反對戰爭的立場如此鮮明,卻非墨家那樣不分青紅皂白的非戰論者。“禮之用,和為貴”,但有時戰爭成為“求和”的不得已而然的選擇,這種選擇的正當性,當然只能來自歸仁的追求。除了孟軻所說,或為制止和消弭戰爭,儒家不以為有發動戰爭的任何正當理由。

對付極端無道暴君,《周易》有道:“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孟軻曰﹕“偃收咧^之佟Y義者謂之殘。殘僦耍^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梁惠王章句下》)也就是說,不得已而哂梦淞Ω餆o道暴君的命,順天應人,正當合理也。“主權國家”觀念,如果掩蓋了這個合理性,還有什麼真理痕跡可尋呢?

對付候賽因邪惡政權不得已而為之的“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戰爭,就是保衛美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維護人類社會免於恐怖和死亡威脅的超級特大義行,既是撥亂反正當務之急,又有自覺最終消滅戰爭,“天下歸仁”,結束“史前史”,開創“人類史”的非常指標意義。

一百九十多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成員國體制和規模差距之大,至今還沒有找到在不同中求和的適當決策之道,以致在重大議題上總是顯得無能為力。聯合國對伊決議可以被渺視十二年之久,約束作用何在?授不了強制執行對伊決議的權,是安理會道義和功能上的失敗。這個建制妨害了義,自己矮了一大截,就不應該也不足以成為義行的桎梏。而且,安理會一致通過的1441號決議,原已為必要的“倒薩”之戰確定了“義行”的性質。如果有人一定要把美英義無反顧斷然決然的行為加以霸名,那麼也只能說是天字第一號善霸。

反恐鬥爭背景下為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在人類戰爭史上尚無前例,沒有一種現成的明確的解釋模式可循,也許這就是極多爭議,反對呼聲高漲,現代國際綏靖主義聲勢浩大的重要背景條件。連美國前總統卡特都以美英對伊拉克發動的戰爭為不義;第二次大戰中與希特勒劃不清界限的羅馬天主教廷,近日也傳出了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抱憾,聲稱危及人類的命摺?

今日世界各地打著“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的口號,反對這場對伊倒薩之戰的政治勢力,組成因素相當複雜,包括地緣政治衝突背景、歷史性老大難糾紛淵源、沿襲冷戰思維方式的既得利益集團、各種各樣逢美必反媚俗取寵之輩,以及職業化“和平主義”邉拥鹊龋芏嗬盟^民族主義或宗教情懷妝點道德形像,作為搧風點火的催化劑。至於群眾性追隨者,大多可同楊朱“唯我主義”對上號,專注溄檬В瑹o視整體長遠利益,以大而化之的廉價正義幻覺掩飾懦怯自私,陶醉於自欺欺人的虛偽激情之中,竟無所警覺自作之孽不堪設想的惡果,只能姑且歸類為現代反戰幼稚病了。

三月二十三日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授獎典禮如期舉行,冠蓋雲集、星光璀璨中,手捧小金人誇誇其談炫耀反戰立場者有之;對照伊拉克前線沙塵中以身相許無畏挺進的戰士們,這些天之驕子顯得何其猥瑣不堪?

有些自作聰明的政治戰略家以為可以在美國擇善固執、步履維艱的當兒,揮舞非戰大旗,借尊重聯合國美名,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抬高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身價,甚至藉機向忙著火中取粟的美國敲詐一番,無形中與國際恐怖主義勢力心有靈犀一點通了。

法國曾經是國際綏靖主義的最大受害者,也是美國保護傘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只是拿破崙一世情結揮之不去,歷來經常“逢美必反”。當前希拉克總統帶頭阻繞美英決議案,可能以廣大民意支持為辯,須知人民選舉比自己來得高明的“上智”當公僕,並非要來導之以“下愚”而已。比起英國首相布萊爾黨內外奔走呼號,上MTV,決不遷就“逢戰必反”的大流;亞速爾島三國會議後,布萊爾在國會十小時辯論中,努力証明“如果英國現在就退縮,那將對世界造成巨大傷害。”解釋對伊強硬政策不遺餘力;如果前者原非沒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此時行徑何異於孔夫子期期以為不可的“鄉愿”(“德之僖病保?

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頗有人將美國的“見義勇為”歸因於美國總統布什和他周圍鷹派人物違反民意的個人立場,這就是對美國政治的真正無知了。美國總統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布什現時固然是勇於決斷的當代首席義人,但是只要他離開了民意,就一無所有了。對伊倒薩戰爭得到參眾兩院絕對多數票通過授權。大家知道,美國的參議員或眾議員沒有一位是靠著給總統抬轎得票當選的,所以布什政府的決策具有確鑿無疑的民意勇氣支持為後盾。《時代》雜誌三月二十八日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民支持對伊軍事行動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十八,認同總統任職表現的比例也超過三分之二,並呈穩步升勢,這些回應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由意志該絕不遜於街頭反戰示威者。

不少人指出,美國總統布什仁勇可嘉,但牛仔作風、口無遮攔、策略粗糙,難以恭維;一些盟友和法蘭西站到了一起,很像是給美國的不當策略推過去的,因此要為自己的義行付出較大的代價。美國需要學習,布什需要學習,但畢竟瑕不掩瑜。“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在決定性抉擇的緊急關頭,智慧與真理比巧飾和面子更加重要。當仁不讓,“惟義所在”,進步人類當為美利堅主導倒薩背書。

孟子觀史,相信周武王奉天征暴,“以至仁伐至不仁”,得到人民的擁護,可收“前徒倒戈”之功;不必要“血流漂杵”(除非是商紂鎮壓部下和民眾的暴行)。事實上我們看到了美英聯軍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小心翼翼愛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大進軍。由于候賽因政權長期高壓、嚴密控制和殘酷的恐怖手段,特別是上次海灣戰爭後因“不忠”慘遭“秋後算賬”的教訓,使得戰爭初期“前徒倒戈”非常困難。“君子可以欺其方”,候賽因政權利用聯軍避免傷及民眾的宗旨,以醫院、學校、清真寺、人口密集的居民區和婦孺人肉盾牌掩護自己的軍事力量,殘殺不滿騷動的人民,假扮平民或詐降襲擊聯軍,千方百計引誘和構陷聯軍誤傷平民,作為對抗聯軍的主要策略。按照往昔常規戰爭慣例,聯軍憑其高科技強大軍事實力優勢,如果不顧傷及民眾,破壞電力、橋樑、水源、交通樞紐、公共基礎設施,攻略城池,全殲守敵,可謂易如反掌;但是聯軍除了保護伊拉克人民主要財富石油基地安全,必須佔據伊南港口地區外,盡可能避免強攻城市傷及平民的戰鬥,不顧舊日軍事學上的兵家大忌,長驅直入逕取候賽因政權核心所在地巴格達,供應民眾食品、飲水和醫藥的人道救援幾乎同步迅即投入咝小B撥妼㈩I在每天的記者會上,總要耐心回答記者們關於伊拉克平民傷亡的詳盡質詢,任何危及平民的事件都要進行檢討和追究。在這樣的非常規戰爭中,美國的軍事優勢受到保民任務的嚴重制約,給聯軍帶來了戰爭史上見所未見的困難、風險和犧牲,這就是為最終消滅戰爭而戰必須承擔的困難、風險和犧牲。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三月二十六日在接受阿布紮比電視台的採訪時說:正在盡一切努力最大限度減少平民傷亡。他說“有人以為那天晚上巴格達受到摧毀,可是第二天醒來時才發現我們打擊的不過是特定的軍事和指揮控制目標,那些可能在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設施。”鮑威爾說,軍事行動的勝利毫無疑問,但美國無意作為“征服者”留在伊拉克。他還談到1991年美國採取行動解放科威特,以及為解放阿富汗和科索沃採取的行動。他說,美國“過去六十多年的記錄表明,我們盡一切努力堅決果斷地開展作戰行動以完成使命,而且在戰後幫助人民改善治理,重建家園。”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万木春。”這場前所未有的為終結戰爭而戰,開導人類歷史新階段的非常戰爭,將在充斥誤解、指責、貶辱,特別是反戰幼稚病者大肆詆譭、阻撓下,破雲撥霧,艱難前進,義無反顧,取得輝煌勝利。

“仁則榮,不仁則辱。”(《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人類大家庭每一個成員,不免都要在這場不尋常的較量中作出自己的榮辱選擇。“仁者無敵”,天命在我。仁道“倒薩”勝利之光普照天下,獸性叢林法則黯然失色,國際恐怖主義氣數窮盡之時,解放了的伊拉克人民將享有人類應有的自由發展權利,當不失為最大的直接的受益者,並將為中東地區和整個世界樹立起一個由極權暴政體制轉向和平、民主與進步國家的重要表率。 2003年3月30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美国输得起
2002: 中国进入谎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