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台湾经济日报:中国的竞争力是什么
送交者: 落英缤纷 2011年08月30日07:12:37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2011-08-30)

  台湾经济日报社论指,两位大师,奈思比(John Naisbitt)与福山(Francis Fukuyama),最近先后在台湾发表演讲,谈的都是中国;当然,也可以与台湾有关。

以谈“大趋势”着名的奈思比及其夫人桃乐丝指出,未来就是中美竞争。奈思比说,所谓的“金砖四国”只是个虚幻故事,未来十年一定是中、美分庭抗礼、双雄并起的局面。桃乐丝表示,在中国,可以感受到“开放的心胸”,美国则永远不会向中国取经,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是“说教”的社会,但中国则是“学习”的社会。她又说,世界竞赛规则已经改变,西方过去的财富主要是透过殖民、剥削而来,现在则要看国家竞争力。换言之,就是回归到竞争的基本面。所以,国家心态与行为应该要变得像“公司”。 

  桃乐丝以公司为喻,美国有一个执行长,却有两个董事会,一直在花力气想尽办法证明对方是错的;欧盟没有执行长,却有27个董事会,而且每个董事心里想的还不一样;相对来说,中国只有一个执行长,一个董事会,一旦拍板定案就贯彻执行。

  无独有偶,福山的演讲也与此有关。福山以《历史的终结》一书而扬名,这位日裔美籍学者当年在柏林围墙推倒后即指出,人类有关意识形态间的斗争历史正走向终结;冷战结束,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被定于一尊,象征西方阵营的最终胜利。福山的论点对解释现象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引发一些争议,特别是冷战结束迄今为止的20年,所谓后冷战时期一些国家的表现,折射出福山的判断似乎过于武断,也可能失之过早。

  福山日前在台湾的演讲,看来就是为他的“历史终结论”做出修正。福山以东亚地区民主发展为主题指出,东亚民主发展的弱点在于社会欠缺制衡力,不具责任政治的传统;欧美则是制衡太多,甚至是过度制衡,影响政府的决策。就此而言,他与奈思比及桃乐丝的观念相当接近。妙的是,他也以公司治理比喻中国大陆的政治形态。他说,中国政府由上而下,层层控管,显示威权政府推动政策效率高;但他也说,过多的制衡虽使决策受限,但不能否认民主的价值,因为透过民主程序,决策速度虽慢,但通常能做出最好的决定。

  福山的论点,很容易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中找到例证。例如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速铁路,不但车速快,发展速度也快,这即是威权政治的效率。然而,高铁的腐败与出轨事件也同样证明了威权政治的缺失。正是“成也威权,败也威权”。

  很明显,“历史尚未终结”,因为一个更完善、有利于竞争力与经济的政治体制仍有待探索;欧美模式的制衡民主政治与中国模式的威权政治,似乎各有优劣。奈思比夫妇所言,更多的是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弱点与中国威权政治的优点;福山则从过去(写《历史的终结》之时)更多地看到西方民主政治的优点,到今天似乎可以更平衡地比较欧美与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长短,说明未来全球面对的共同的挑战课题,是如何将两种体制成功地通过扬长补短来修正。

  于是,我们就可以谈到两岸关系了。在政治体制上,台湾无疑是更多地接近西方模式,自然也因此拥有西方模式的优点与缺点,效率略低,但风险与问题也较少。如果桃乐丝的观点可供参考,未来世界的竞赛规则是比竞争力,各国竞争力又取决于各“公司”的决策体制,那么,“台湾公司”与“大陆公司”之间,“中国公司”与“欧美公司”之间,如何撷长补短,就成了两岸及全体人类共同的历史作业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韓国出口第一品種52個,中国呢?
2010: 林奎成:“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是伪造的
2009: 美国必胜!驻阿富汗美军单月杀敌人数再
2009: 毛泽东, 5000年一遇的旷世其才!
2008: 连环画《西游记》【27】计盗紫金铃
2008: 给智商,风行线,三藏等同志转一篇学习
2006: 冰点:酷热中的重庆
2006: 谁能告诉我:改革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