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再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送交者: 数学 2003年12月19日08:49:3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这我是支持的。但是对于人类历史上已经产生过的计划经济,进行一下研究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我以为,现在的经济学家一提到计划经济,说的就很不对,不是当年计划经济的那个样子,没有把当年计划经济的真实的运行图象给描述出来,这是无助于进行研究的。

这是中国文科学术界研究的恶习,就是如果一件事情已经被定义成“坏”的,则怎么攻击怎么造谣污蔑怎么丑化都是对头的。而理工科的思维,则是不去管它的“好”与“坏”,只是研究一个系统结构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

比如说吧,现在的一些上层的经济学家,甚至能够在中央电视台就这样污蔑计划经济,说计划经济是连你一天抽几根烟都安排好了的。但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比如说,我当兵的时候就有津贴费,那津贴费买什么,是我可以自作主张的。当时班里的战士主要是将津贴用在抽烟上了,而我则不抽烟,到现在也不会抽烟。而抽烟的人也有抽得凶的和抽得不太凶的人,在这方面,当年的计划经济并没有去设计每一个人每天要抽多少烟的。

当然,这些经济学家可能认为,反正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反正是被否定了的,既然否定了,那么怎么污蔑丑化都是正确的。而我认为,一个严格的搞学术的人,是不应当如此的。事实的真相是怎样就是怎样。比如一个人如果只杀了一个人,那么就实在地描述他只杀了一个人,没有必要将他污蔑为杀了一百个人。“这有什么区别吗?反正他是要被判死刑的”,搞文科的人就这样天真地睁大了眼睛这样问。当然有区别,区别就在于了解事实真相如何,建立严谨的学术作风。如果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计划经济的弊病所在,则也就更增强了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否则的话,人家看到你在造谣污蔑,反而会导致怀疑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一个“申请-批准”的机制,也就是说,下面的人申请,上面的人汇总,汇总之后安排计划,将各款项下拨。

比如我当年在军队是雷达修理工,雷达的部件坏了,比如磁控管坏了,这是很贵的东西,因此从仓库里领,因此就要申请,就要领导批准,一个领料单有三个人签字后,就从仓库里领到新的磁控管给雷达装上。在这个过程中,事先是没有办法计划磁控管是什么时候坏的。

而仓库里发现磁控管的库存少了,就向上级打报告,要一笔经费,去厂家把磁控管买回来。而厂家也向上级打报告,要经费生产磁控管。

和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更加灵活的,是“投资-回报”的机制。即投资者发现什么东西有市场,就自行决定投资生产,生产后的产品投放市场,获得利润。

打一个比方。假设一个地区缺少澡堂,如果按计划经济的办法,就是那个地区的头儿注意到了这一点,或者群众向头儿反映了洗澡难的情况,因此头儿就向上级打报告,说要申请多少多少钱建一个新澡堂,获得上级批准后,就实施施工。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于,那个头儿是个官僚,注意不到这一点怎么办?如果这样,那个地区的洗澡难就总也解决不了。那么,头儿也要洗澡,如果头儿的洗澡是在专门的特殊的澡堂,他就有可能关注不到群众洗不上澡的问题。苏联就是这样的毛病,那些当官的都属于特权阶层之后,当然就不关心下层人物有什么需求了。而毛泽东的解决办法就是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和群众的生活基本一样,没有专门的干部使用的澡堂,如果这样,当官的自然洗澡也难,他也无权专门解决自己洗澡的问题不解决群众洗澡的问题。不过这里有一个“等不及”的问题,即当官的生活要和群众的同步地上升,当官的受不了,等不及,因为经济的发展年增也就是百分之几,而人家好容易当上了一个官,总是想要享受一些特殊的生活。

而市场经济解决这个问题就简单得多,某投资者注意到办澡堂能够挣钱,于是就自行投资办了澡堂,这完全是他的自作主张,不需要向上级申请。

市场经济有许多事情都是无须向上级申请的,比如饭店打算炒什么菜,工厂打算开发什么产品,都是自作主张的,根据市场的行情进行生产的,因此就灵活得多。但是一个大公司的内部,“申请-批准”的机制也还是存在的,所有的下层的申请,最终需要上层的投资者或者投资者集团所研究和批准。

讲到这里,市场经济的好处已经很明显了,而计划经济的弊端也很清楚了。但是,还没有研究完。下面我要讲讲计划经济的“好处”和市场经济的“危险”了。

市场经济的潜在危险,就是经济危机,就是市场的突然性的崩溃。而计划经济则不会有这个问题,计划经济能够做到“永远发展”。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也还是来打一个比方。

就说住房这件事情。我们知道人的住房可是一件大事情,花的钱也很多。许多人留学到美国,也要花很大的力气,通过按揭来分期付款地买房。可以说人这一辈子如果有房子住,那是很幸福的事情。

那么,如果按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则仍然是“投资-回报”机制,即投资者注意到了房地产的行情,因此投资盖房,然后出售给消费者。而行情则是根据有多少人有钱购买房子而确定的。但是,完全有可能是这样,就是所有人都是需要房子的,缺少的只是买房子的钱,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一方面社会上的穷人缺钱根本就没有房子住,而另一方面则是房地产的行情不好,大量的房子卖不出去,形成经济危机。

而如果按计划经济的办法来,则是“申请-批准”机制,即领导注意到了群众没有房子,就向上级打报告申请建设房子,上级批准后,款项拨下来,房子就建成,群众就入住。

但计划经济是这样,上级批准的,通常总是比下级申请的要少。比如下级申请每个人四十平米的住房,而上级只批准二十平米的住房。这在原理上也很简单,就是生产能力不够,物质并不能够都用在住房上,而要统筹安排,其它方面也要用钱。

从这个例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是“永远短缺”的经济,即永远是什么东西都不够的。就说现在,如果想象中把中国现在的社会改成计划经济的社会,那么下级给所有人民每人申请一百平米的现代化住宅?那建筑公司忙死也干不完。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是永远有活干,因此工人永远不失业,物质也永远短缺。就算生产力的发展真的到了每个人有一百平米的现代化住房,可是下一步每个人要申请五百平米的住房呢?建筑公司不还是要忙死吗?

另一方面,我以为计划经济在未来的时代,有可能发挥作用的是,未来的时代有可能有超长远的投资。超长远的投资是市场经济不可能通过反馈来实现的。

比如说,制定一个跨度达三百年的工程,从远处的一个星球引来大量能量,有任何资本家会想到干这样的事情吗?当然不可能,除非他能够活一千岁,如果他只能活一百岁,就不会对三百年以后才可能开始挣钱的工程感兴趣。

其实,现在也有超长远的投资,比如说航天工程,一开始是根本不挣钱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挣钱,这也没有办法用市场经济来进行调节。

还有就是公共投资,比如说建立一个地球的空气净化工程,使得地球上的空气都很干净,但这么一来所有人不论穷富都能够享受得到,这也没有办法通过市场调节,使富人吸好空气穷人吸差空气。

再谈上面的“申请-批准”程序中的官僚主义弊端问题,即负责申请的官员和负责批准的官员们偷懒的问题。我以为有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来解决问题。已经存在过的计划经济,是没有计算机应用的计划经济,因此全靠人脑计算,是忙不过来的。而计算机是没有什么官僚主义的问题,每个人要想获得住房,服装,食物,等等任何物质,在网络上直接申请即可,计算机程序编制好了就不会偷懒,按即定的程序进行汇总和统筹安排,发出生产指令。

也就是说,我以为遥远的未来的计划经济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全面的实现和管理。即那个时候是没有官僚的,计算机完全取代了官僚,因此没有特权阶层。在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能够向计算机发出自己需要什么物质什么服务的申请,计算机按即定程序通过统筹安排来应对申请,或者批准,或者拒绝,或者部分批准。而代价就是,计算机向每个人发出“劳动”的指令,任何人的上班,也是按计算机的指令来进行,而计算机根据你的劳动效果,来决定你对于自己的生活上的申请批准到什么程序,即“按劳分配”。

那么,人类受计算机控制是不是很可怕?其实也不会可怕,计算机的程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还是人类的产物,人脑的延伸,有什么可怕的呢?

上面的设计中要每个人服从计算机的指令,这专制的味道过大。那么修改成这样,就是每个人可以从计算机中“寻找”劳动指令,以挣取自己的“分数”,这样一来劳动就成了网络游戏。比如说其中有一个选项是到大西北的山区去工作两年,但是获得的分值则是在普通大城市花上十年也搞不到的,则也还是有人会去。这种“分值”不是由交换获得的,而是由计算机根据总的系统工程的计划来设定的。

也就是说,未来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游戏社会”,劳动就是游戏,通过游戏挣取分值,但是提出的申请和分值有关,却不是特别紧密的关系,一个人就是没有分值或者负值,也是可以提出申请的,一般的生活用品计算机都是可以满足的。人类的游戏天性一旦被开发,则劳动就真的成了“生活第一需要”了,就如现在的一些上网迷们不玩游戏就活不成一样。

劳动一旦成了游戏,你就不必担心人会不会偷懒了。见过玩游戏的人偷懒吗?打起麻将来几天几夜都可以不睡觉的。 *****************************************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从太上皇的命运看江泽民的下场
2002: 中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
2001: 周易预测: 江泽民的运气及在中国政坛
2001: 有关草庵居士在美国政府登记的真实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