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解讀大鐘寺隱含的重大秘密
送交者: long 2002年02月09日14:23:0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大鐘寺坐落在北三環西路,毗鄰中關村。因其地處交通要道,繁華地帶,在北京生活過一年以上的人應該都知道這裡。但真正遊人不算多,據管理者估計,正月裡來趕廟會者大概占全年的三分之一,餘下大部分都是旅遊團,國內外各半,真正來這裡的散客很少。

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多年來從未進去過,因寺院不大,每過三環主路盡收眼底,雖知裡面是古鐘博物館,但感覺鍾都一樣,放多少也大同小異。就這樣路過無數次卻從沒有想進去的願望,估計人同此想。相比北京古文化的標誌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眾多的寺廟院觀很難吸引觀光客的目光。

冬訪古蹟夏遊名山是我一貫作為,尤其今年這樣一個暖冬,每日天空明亮,十分難得。大鐘寺作為首站本屬偶然,沒想到一入即留連忘返,直至閉館被保安請出,大改舊日觀念,頗感相見恨晚。了解北京甚至於古代王朝,這裡是很好的敲門磚,就好象進入了時空隧道,明清盛世浮現在眼前。

遊歷大鐘寺,首先要講這寺的由來。1733年,康熙的第四個兒子雍正在位已十一載,親自下令建此寺廟,並御筆——敕建覺生寺。當時這裡是遠郊,沒有今日的繁華,是“右隔城市之囂,左繞山川之盛”的“寂靜清修之地”。按當時城市規模,這裡相當於現在的五環以外,書中記載那時候還是茂密的樹林,甚至於沒有耕種的農田。

覺生寺是典型的明清建築,中規中矩,遍布全國的古寺名剎大抵如此,所以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是以前認為不過如此的主要原因。但走遍寺院深處也沒找到建寺的原因,初建時應該不是為了專門放鍾。其象傳統寺院坐北朝南,前殿兩邊有鐘樓鼓樓,中有大雄寶殿,後有後殿,再後是藏經閣,按說一般寺院這樣就十分完整了。但最後面卻是大鐘殿,這樣格局稍有些費解,估計不是一期工程,而是後來準備遷入大鐘時專門建造的,這也是本殿和大鐘十分默契的原因,但本寺的整體就顯得過於狹長,相對於當時四周的空曠,格局上就有點不完美了。大鐘殿為青石基座,看起來十分宏偉,下方上圓代表天圓地方,這樣的形式一般廟宇不能使用,由此可見大鐘在當時的地位。

中國的封建王朝重視農業,而古代是靠天吃飯,北方常有久旱無雨的年景,當時又不能人工降雨,所以皇帝祈雨是大事。乾隆末年,覺生寺成了正式祈雨場所,地位堪比先農壇。後來的皇帝,大都到過這裡,所以名氣甚大,百姓的香火也就十分旺盛。逐漸每年都有廟會,這裡也就成為了京城八大廟會之一,最著名的活動就是打金錢眼。民間認為能在新春將銅錢擲進大鐘頂部碗口大的洞裡就代表來年財運亨通,十分吉利。

從帝王到百姓,都把未來的前途寄託於天地神佛和迷信不能說不是一個悲哀,當時的西方注重科學,歷經變革,政治經濟空前發展,已經有了現代社會的雛形,而中國還是千百年不變,封建專制越發完善,方方面面都能得到體現。百年之後中國就遭到列強侵略,可以說也是一個必然。

再說說鍾。自古以來,鍾是一種皇家重要禮器,原用於典禮奏樂,後演變為報時工具。早年間並非圓形剖面,形體也不甚巨大,宋之後,逐漸演變成垂直桶型,到明朝,鐘口外張成喇叭狀。

大鐘寺供奉的是千古一絕的“永樂大鐘”。永樂是明成祖朱棣的年號,為公元十五世紀初葉。朱棣是現代北京格局的奠基人,可以說北京真正成為中國的首善之都,離不開這位奪了自己親侄子江山的朱元璋第四子。有時覺得歷史十分巧合,建大鐘寺的是清朝第三個皇帝,而寺中的大鐘又是明朝第三個皇帝鑄造的,兩人排行相同也都奪嫡即位,又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傑出君王。大鐘寺正是這兩個皇帝留給我們的傑作,由此可以領略到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盛時的縮影,從中也可以看到衰亡的伏筆。

大鐘寺的永樂大鐘並不是最大的,其重量46噸,而現在北京鐘樓上的永樂大鐘重量有63噸。千古第一的大鐘並非以重量取勝,而是其鑄造工藝的精美,藝術價值的輝煌。朱棣鑄鐘尊佛是因早年腥風血雨殺人無數,天子雖至高無上,但心中還是充滿恐懼,可能是害怕鬼魂,超度亡靈,所以他就鑄造大鐘以求安心。經文鑄於鐘上,每敲擊一下,字字都算發出聲響,等於將經咒全部誦念一遍,這樣偷懶的辦法卻被正而重之,傾舉國之力,也算是自欺欺人的典範了。

大鐘全高近七米,最大直徑三米多,壁厚處達六寸,耗銅材五立方米,最重要的是鐘體內外全部鑄有經咒,近代統計,一共二十三萬字,全部手寫,工整雋秀難以言表。可惜的是,通篇都是佛經,僅朱棣親編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的前二十卷字數就達到了十三萬七千個,而這部經的內容幾乎全是佛菩薩尊者神僧的名號。好在沒把全部內容鑄在上面,否則就成了一本最沉重的書,而研究這成千上萬的名字確實對現代沒什麼大的意義。就好象現在一本書內容的一半以上全是編委名單職位,這麼摻水的東西只能叫人生氣,可見當年鑄鐘最大的目的就在於為自己消業,相對於明朝的氣數,這個目的也算達到了。可惜的是他另外一項偉業《永樂大典》就沒有大鐘這樣幸運,末年的戰亂使之散秩不全,假如當年將一部分精華鑄在大鐘上,這份功績就更大了。

這大鐘的鑄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歷時十餘年,但確是傳世珍品,集冶金、鑄造、聲學、力學等等於一身。即使現代,想要鑄造這樣一個大物件都不容易,而經過今人科學測量和分析,得到的一些參數和現代方法精密計算得出的沒什麼出入,而那時根本沒有現代的數學物理化學知識,全憑工匠的經驗和感覺,套句俗話,這大鐘再次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明朝的鐘移進清朝的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初比較務實,所以不勞民傷財造這麼大的鐘,且並不忌諱前朝法器,自然要利用起這在明末就閒置的大鐘。這鐘本來是在鐘鼓樓旁邊的鑄鐘場造的,一直放在景山附近的漢經廠,萬曆年間移到京西紫竹院邊萬壽寺(萬壽寺也牽扯了很多明清典故,現號稱北京藝術博物館,主要放置金屬佛像,今後會詳寫一篇遊記)。明末清初動亂頻生,自然就沒人顧及到這大鐘了。經歷了順治入關一統中原,康熙平靖四邊文治武功,雍正年間可以算是太平盛世了,重禮事佛也就成了必然,當然也是為了沾滿鮮血的家族消業。

然而移動大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拆不能卸不能磕不能碰就算是現在也不簡單,雍正年間就準備把鍾移到覺生寺,可十幾年後的乾隆年間才真正移走,還是參考了明朝的辦法,我當時在想這鐘是怎麼搬的,就向管理人員請教,遭到人家表揚,認為我提出的這個問題很有水平,這確實是古代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比鑄鐘的難度不低,這裡先賣個關子,最後在說。

鍾進寺後,大鐘寺的名字就此流傳,漸漸超過覺生寺,至今二百五十年有餘,可能是大鐘保佑,連年的戰火動亂天災人禍沒傷本寺片瓦,可以說在北京諸多的寺廟中並不多見。而這片地方也歷經滄桑,由林而田,由野而城,從荒涼之地變成人聲鼎沸,喧囂中難再覓清靜。每天路過何止萬人,而大家渾沒感到其存在,寺中照樣門可羅雀,甚至有房地產商看中此地皮,言這裡是整個中關村最沒“效益”之處,白白浪費,不如開發云云。靠,世風日下,可見一斑,心中有氣,難以言表,這也正是我查經閱典兩入古寺寫此文的直接動因。

了解越多越覺得自己知識貧乏,很多資料沒有查到十分遺憾,但限於精力,也難以刨根問底。我一直就很喜歡雕鑄器物(重金屬情結?!),只是對於材質及式樣一知半解,寺中值得一觀的還有四尊真人大小菩薩銅像,但不知為何門神一樣漏天放在兩邊辦公室門口左右,好象又不是正式展品,看其風吹日曬覺得十分可惜,估計不是什麼貴重什物,然其花紋之精美令我駐足良久。永樂大鐘九萬餘斤的分量竟然是用一根六厘米粗一米長的銅釘懸掛在梁上,舉世讚嘆其鬼斧神工。鐘上可觀之處難以盡述,我知道了鐘紐上的圖案是“龍生九子”中的“蒲牢”,而其他幾個有馱碑的,有裝飾於兵器的,也有蹲在房檐上的。讚嘆中國古典文化想象力的豐富,虛幻的龍的兒子們各司其職,更有等級層次之分。古代把這些東西搞的這麼清楚真不知道有多少現實意義。被全世界學者們讚嘆的大鐘確實是當時最先進科技產品,但實際上也只是最高級專制皇權的象徵,這些當時最優秀的工藝如果使用在槍炮輪船機械上該有多好。那時候是十五世紀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有差不多一百年,而我們就在研究龍子的等級與神佛的名號中把這些寶貴的時間度過。

我們沒有能力扭轉過去,了解歷史更多的是不犯同樣的錯誤,不要讓後世子孫“為古人擔憂”,哀之不幸怒之不爭。

現在再說大鐘的移動,我本以為利用的是北京城內水系,但其時河道並不能經受百噸之船,且景山到萬壽寺,萬壽寺到大鐘寺並沒有直接水路,為了挪鍾而開河太過勞民傷財。我們偉大的祖先真是無比智慧,寒冬里在所經過路面澆水造冰再滾木拉動而行,全靠人力。說來簡單,實則不易,但比我想的辦法也好多了。

我仿佛看到幾百年前的某個寒冬時節成千人喊着號子拉動着古鐘,必然是當時全城轟動的一大新聞。想象着當時北京古樸典雅的風貌,卻不能親眼目睹這壯觀宏大的場面,只能在同樣的冬季里對祖先進行深表敬意的緬懷。

張角 二月三日夜 於 肖河元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