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从《日本可以说不》到《日本沉沦》
送交者: ddddddf 2002年02月11日15:00:17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从《日本可以说不》到《日本沉沦》

樊弓

前几天林思云贴了篇好文《日本沉沦》,读了之后,忽然想起十多年前读过的盗版《日本可以说不》,找遍几台机器和硬盘软盘,终于把它翻出来,再瞧了一遍,觉得很有意思。

《日本可以说不》(The Japan That Can Say No)按严格语法似应译为“会说不的日本”。由于前几年爱国愤青如法炮制了一本《中国可以说不》,轰动海内外,因此还是译成《日本可以说不》为好。该书有两个作者:索尼(Sony)公司总裁Akio Morita 和自民党要员 Shintaro Ishihara。老樊除了“巴格呀鲁”以外,倭语一个字也不会。所以林思云先生看看能不能把这两个鬼子的名字给咱翻过来。

《说不》大约出版于1988年左右,据说轰动日本。对谁说不呢?当然是要冲着美国大老板啦。可作者和出版商实在是没种,跟老美说不也不肯用英文说,拒绝出英文版。美国人听说有人敢说不,偏偏又想听,于是同时有几个盗版流行,其中还有替国会议员翻译的中央情报局版。老樊当时从网上弄到的是无名氏译文加译者按。本文末尾有一个链接,谁有兴趣自个儿看去。

《说不》出笼之时,日本人正处在得意洋洋的极点。所谓“日本模式”甚嚣尘上。连美国鬼子也在怀疑亚当·斯密那一套到底还灵不灵。一个简单的比较:当时日经指数是4万点,道·琼斯不足三千。“不”字的话音未落,日本就进入了连续十年的衰退。今天,日经指数是9686,缩水至不足那时的四分之一,道·琼斯却差不多四倍于当年。《说不》声称,日本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上领先美国5年,且断言这个领先还会继续扩大。可按林思云的说法,今天日本反而落后了5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答案就在《说不》里面。

索尼总裁在书中对他的“日本模式”津津乐道。什么是“日本模式”呢。总裁的意思是(1)政府支持企业;(2)员工终身雇佣。

总裁讥笑美国人:你们美国怎么连个“工业部”都没有?咱们日本政府就是好,积极协助、指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哪象山姆大叔,光知道收税。

显然索尼公司从日本政府得到了大量优惠,而且还用拍马屁的手段继续谋求更多的好处。那些没捞着油水的公司肯定气得咬牙切齿。事情很简单,如果政府一视同仁帮助所以企业,则跟谁也不帮是一回事。市场经济里面商场如战场。两兄弟打架,当爹的要么劝架,要么偏心眼,要么袖袖手旁观。没听说可以帮老大挥一拳再替老二踢一腿。政府“帮助”企业等于裁判参加打球,跟咱们“假A”的“黑哨”是异曲同工。

于是,政府的“协助”扭曲了竞争的结果,使得本来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老爹的袒护之下胜出。这恐怕就是老林说的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真正原因。政府扶持还有个毛病,就是政府只会去扶持大企业,很难去扶持那些满地都是的中小企业,更不用想政府能去扶持还没出娘胎的潜在企业。所以日本的大企业20年前是那几家,现在还是。而美国已经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微软,斯科,AOL 等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怎么也不是政府“扶持”出来的。可以想象,日本政府要是养出个微软,打死不会去反它的垄断。

的确,政府扶持在短期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远上说遗患无穷。中国政府不惜工本扶持国企,可国企竞争力最低。这个道理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所以呀,政府还是老老实实当裁判,球来了就靠边站,别瞎搀和。

索尼总裁最得意的论断,跟咱东土愤青一模一样:你美国佬口头上成天骂别人不讲民主人权,实际上自己最没人权。美国公司有钱挣就招工人,稍不景气就裁员。把工人当成是盈利的工具。完全不尊重工人的工作权。《说不》第七章的标题就是:“美国是一个保护人权的国家吗?”总裁的结论当然是“不”。

总裁说,日本工人上班不仅仅是挣工资,公司为工人提供“生命的意义”,而工人以公司的兴旺为使命。他要是发现一个员工不称职,首先责备自己没眼力,不是那懒汉的错。总裁会送他去学习、培训,或换岗。只要五个懒汉中有一个浪子回头,就把损失涝回来了。

总裁继续讥笑美国:你们美国有工会领袖进入公司管理阶层的吗?咱日本工人跟公司一条心,工会领袖最终常常晋升公司总管。

索尼总裁断言,日本模式将为全世界效法。

对于社会主义流毒没有肃清的东西方人士,这种“日本模式”的确充满诱惑。老樊当年已经彻底背弃马列主义,对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一看就知道是胡扯。

懒惰和自私一样,是全人类的天性。人之所以会努力工作,绝大多数人是生活所迫,少数人是在追求某种可能的回报或某个人生目标,如果两者都不是,那一定是神经病。企业给员工铁饭碗,则消除了努力工作的第一原动力:生存。索尼总裁的希望,是员工把公司作为生命的一部分。这从长远来说,是绝对违反人性的。中国人煮大锅饭会夹生,日本人也在劫难逃。

即使人人都努力工作,铁饭碗也不适合市场经济。如果一个公司有一万员工,只有八千人的活儿,那么养着两千人对社会是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全社会丧失了两千人的产出。如果这两千人被裁员,为生活所迫,自然要去想方设法出售各种服务,则全社会得益。

第二,养冗员扭曲劳工市场。日本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低于美国,而美国实际上找不到工作的人极少,所谓找不到工作其实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一般认为,日本的实际失业率远高于美国。公司人浮于事给市场提供错误的供求信息,不利于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扩张。

第三,两千冗员的存在压低了八千生产者的收入。资本家没那么大公无私,不会从自己的腰包掏钱养人吃闲饭,羊毛还得出在羊身上。

第四,公司困难的时候不能裁冗员,则公司兴旺时也不敢大胆扩张。请神容易送神难,结果就是干脆不烧香。

所以说公司把闲人养起来对社会没有什么好处。除了上述弊端之外,索尼总裁根本没说出问题的实质:终身雇佣的实际上是对工人更恶毒的剥削。

日本的人均GDP跟美国相当,但普通日本人的购买力远低于美国。美国公司的确是想裁员就裁员,可同时是想招工就招工,而且按市场价付给员工的工资。日本各大企业一方面用终身制套住员工,另一方面相互勾结,互不雇佣对方跳槽员工,以便压抑工资水准。相反,在美国公司工作的中国人这几年很少有没跳过槽的,每一跳就给自己加一次薪水,其乐无穷。

要明白所谓“终身雇佣”是更恶毒的剥削还可以用本教授的例子说明。美国只有两个职业是终身制,一是法官,二是教授。为什么呢?法官铁饭碗是为了让他们在断案时不受外界压力,教授终身制据说是为了保护学术自由。其实教授终身制还有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就是为了用低于市场价争夺人才。本教授找工作的年头,起薪3-5万。那些不想当教授的师兄弟,恶补两门 C++,进公司的起薪是 6-9 万,高出一个数量级。美国常有好事者鼓吹取消教授铁饭碗,俺说好得很。你要是不付给我铁饭碗,那你就得付票子,天下没免费的午餐。

所以说,到底美国日本谁更讲人权?当然是美国啦。美国公司把员工当成盈利的工具,日本何尝不是!反过来,美国员工把公司也仅仅是当成实现美国梦的工具,互相利用,谁也不欠谁,下班以后吃喝嫖赌跟公司无关。哪象那个索尼总裁,当婊子还自立牌坊,剥削得更狠还硬说是给工人提供“生命的意义”,见鬼去吧。卖给他八小时嫌不够,还想要人家把“生命”都搭进去。

更可恶的是,日本公司操纵了工会,还津津乐道说是工人跟公司一条心。工会领袖摇身一变进入管理阶层,这是典型的叛徒内奸工贼。美国没这种事是因为美国的工会比日本工会更能真正代表劳工利益。工会跟资本家穿一条裤子那还叫工会?这简直跟伟光正的所谓“工会”一个样。

所以老樊当年好奇读完《说不》,当即就跟师兄一口咬定,日本这一套行不通。只不过谁也没料到的是,“日本模式”竟然垮得这么快。

林思云先生的好文如林如云,常有独到见解。《日本沉沦》中的很多论点,咱也同意。不过在下还是要砸老林几砖头。思云先生把日本失业问题归罪于“全球化”,因为日本把零部件生产转移到中国。这没有多少道理。

制造业迁移国外,恐怕谁也比不上美国。可美国在输出产业的同时,仍然做到了经济学上的全民就业(95%)。因此,并不是老林所说,“把劳动密集型工作转移到中国,必然减少日本国内的就业机会。”这个“必然”显然是不必。林先生断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并没好处。因为国际分工把低收入劳动分配给穷国,就等于把穷国钉死在贫穷柱上,不会有富裕翻身的那一天。”老林说这话时肯定没好好想想,亚洲四小龙可都是从打小工开始的,现在他们产业升级,轮到中国大陆而已,怎么是“不会有富裕翻身的那一天”?老林又说,“如果穷国不听话,富国就要收回订单”,这好象跟“资本主义企业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标”相矛盾嘛。实际上,只要能挣钱,资本家就会下订单,鬼才管你不民主没人权。

再一个,老林的文章好象在说,如果中国工人愿意以年薪3000美元接一个粗活,日本人反倒是应该嫌弃中国人,去花两万美元雇个日本鬼子才合理,如果是这样,那才是真正的“种族歧视”。日本工人如果不想失业,就应该跟中国工人公平竞争,中国人愿接那活儿,你日本人敲盘子哭穷不干,失业活该。中国人拿那工资能活,你日本鬼为什么不能?你天生命贵些不成?

老林最有意思的一段是:“…由于资本主义企业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标,资本家并不关心国家的失业问题,也不想牺牲自己公司的利润来缓解国家的就业问题,所以日本大公司向中国定购简单零部件的风潮越刮越盛,今后日本的失业人口还将进一步向上攀升。”老林的意思显然是,资本家·应该·有点共产主义觉悟,应该牺牲利润去解决国家的失业问题。中国的螺丝钉5分钱一个,日本的两毛一枚,则日本资本家应该去买那个贵的。

老林过去的众多文章流露出很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马列主义水平,请问老林肯不肯出两毛那价?

一个资本家根本就不应该去关心国家的失业率,那是政治家的事情。还是亚当·斯密那句话,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最大贡献。“看不见的手”总是比政客的赃爪子灵验。

日本的问题是经济“模式”和经济结构的问题。日本的政府开支是GDP的 38%,这简直是荒唐。美国政府开支只有 GDP的 18%不到,阿根廷也只有 1/3。日本完全是国家资本主义。日本公债已经达到GDP 的130%。阿根廷崩溃时外债才是GDP的一半,而且日本还在梦想通过政府花大钱的方式走出萧条。这好戏还在后面呢。兴奋剂只对健康人有用,给癌症病人挠胳肢窝只会让他死得更快。

对日本的“沉沦”,咱是一点同情心也挤不出来。俺外祖父母都死在日寇的刺刀下。外祖父是共产党地下邮差,让日本人抓住杀掉也就够了,外祖母完全是个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这日本人凭什么连她也一起杀?对这个至今死不认错的野蛮民族,没什么好说的。

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报私仇行为,老樊部分响应张贤亮的号召,找着工作第一辆新车是福特,第二辆是雪佛莱,以后也绝不买日本车。

樊弓 2002.2.11dr_fan_gong@yahoo.com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