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國內法學教授文章:不容忽視的司法民怨問題(ZT)
送交者: 張三一言 2004年02月27日11:17:0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國內法學教授文章:不容忽視的司法民怨問題(ZT)

張三一言轉貼

盤點互聯網民意:政治強權下的司法舞弊激發民怨


原題:不容忽視的司法民怨問題
作者:顧肅(南京大學哲學與法學教授)
來源:作者惠寄


最近,幾個案件引起了輿論的極大關注。一是瀋陽劉涌案從死刑、改判死緩、
再由最高人民法院改判死刑。二是哈爾濱蘇秀文寶馬車致死致傷眾人案的判
決,弄得沸沸揚揚,群情激憤。還有一個是湖南湘潭市黃靜案從拖延立案、催
促火化到強判病死,為責任人免除了刑事責任。這三個案子的共同特點:判決
在先,立即引起民怨,表現在互聯網上的論壇和消息版點擊和響應率極高,這
才引出了印刷媒體跟進報導,相應的司法或行政部門出來解釋,承諾或着手進
行再調查審理。

這就是民怨的價值所在。一些人蔑視民眾,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智慧超群,
因而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的法外特權辯護,耍的是把常人當兒童的小聰明。群
眾輿論在這些案件上的基本傾向是對頭的,他們只要求司法公正,要求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刑不上大夫的時代已經過去,平等對待每個公民,已經成了現時代
公民的普遍願望,也是保障人權的最低要求。

中國的明君尚且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前蘇聯東歐的
執政黨大廈傾覆、眾叛親離的慘痛教訓。民情民怨永遠是統治者的治國明鏡,
也應當是司法公正的參照。不錯,法治需要司法獨立,法官們或陪審團們獨立
斷案,不受輿論所左右。但這裡指的是具體辦案中不受有錢有勢者、特權者打
招呼、遞條子、塞錢所左右,不受特殊關係和受操縱的特定輿論所左右,而不
是說,法官可以永遠不聽從大多數人的民意,逆潮流而動。程序公正並不只是
盲從幾個法官的當場投票,而是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擁有法律
普遍規定以外的特權,得到特殊的對待。因此,法有法的精神、公共理性,這
是決定程序正義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內容。為劉涌改判為死緩而呼籲的法學家們
只抓住所謂是否存在逼供信的情節,卻忘記了同案從犯判死刑而主犯卻可從輕
這一太重要的例外,直接觸犯了民眾要求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普遍願望。民眾
可能有時候會因為被人煽動和操縱而失去理智,但在一般情況下總是最重要的
判斷尺度。

以美國為例,其法治傳統強調司法獨立,聯邦法官在其職權範圍內甚至可以判
定在任總統違憲。但這並不表示聯邦法官可以永遠不聽從民意。諸如禁止人工
流產、容許種族隔離的傳統做法,曾經被認為是合法的,但隨着民意的變化,
最高法院也進行重要的改判。甚至由陪審團判決的案件,如黑人羅德尼•金遭
白人警察殘暴毆打案,在判決以後由於大量黑人不滿而引發暴動,也不得不重
新審理,改判當事的白人警察有罪。

當前的中國並不存在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群情瘋狂的危險狀態,也鮮有人能夠
借一兩個大案而激起群眾騷亂,因此民眾所表達的不滿基本上是理性的、公正
的,這就要求各級官員和法學家認真對待民怨,制止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以
錢權任意干預司法、擴大法外特權的惡劣行為,真正對人民負責,維護公道。
因此,我還要再呼籲:千萬不可蔑視小小的互聯網,蔑視其中反映的深刻的民
情民意。前車之鑑,催人警醒。(文化先鋒網www.whxf.net)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CBS丹拉瑟: 訪問薩達姆
2003: 困惑:到底應該反美還是親美?
2002: 關於浙大危機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2: 清長之戰 值得炎黃子孫自豪和紀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