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長征的意義
送交者: 郎居胥 2004年08月27日10:10:4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長征的意義

·郎居胥·

①聚集力量

中國雖然表面上走出了王朝周期興亡的帝制時代,但“打天下”這個活計卻並沒有方 法論上的根本改變。聚集人才實力仍為第一要素。與帝制時代所不同者,僅僅是不再口稱 “主公”而改稱“主席”罷了。老蔣靠他當校長的黃埔,老毛靠的就是長征倖存者。

由於時代的進步,武器日漸精良,通訊交通系統日漸發達。打天下單靠一個沛縣或者 一個淮西集團的精英力量已經遠遠不夠了,甚至一代人里的精英都不足以奏效,必須集中 幾代精英的力量共同奮鬥才有希望。但怎麼個集中法呢?

集中同一代精英不是很難。因為同一代人畢竟有大致相同的閱歷和見識,較容易取得 一致意見。即使意見不同,也僅僅分成既得利益和既損利益兩派而已。但要想集中兩代以 上的精英卻是困難重重。

我們知道,牛頓被阿西莫夫定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家。他一個人的成就足可以 得四個諾貝爾獎。但他當年的發現成果現在僅僅是大學一年級的課程而已。這裡說明一個 問題,即“發現”確實是太難了。而“學習”卻容易得多。笛卡爾以前的人類全部科學知 識成就只夠如今高中生學的。

同樣的道理,從來沒有哪一朝開辦免費公立造反學院,培養自己的掘墓人。揭竿以前 ,無人有經驗可談。特別是後帝制時代,連以前各朝反叛的經驗都已經過時。所以打天下 的人必須從頭摸索起。第一代摸索者拼著夥伴的犧牲和漫長的時間消耗取得一星半點經驗 時,他們大多已經人到中年,“可憐白髮生”了。

下一代精英只消得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幾個時辰,就能把前幾代人探索幾十年 ,精華糟粕各半的經驗看完。然後罵聲“鳥”,把前人經驗里的糟粕連同精華一起扔掉, 自己再從頭干起。前輩的經驗無從積累。各代精英的力量無從聚集。大家都這般豪情滿懷 地從頭再來,誰也看不起前人。而對面卻有積累剿除經驗和剿除力量的舊王朝國家保安系 統高效運作著。即使“造反有理”,但指望成功的力量又何在呢?

世界各國共產黨絕大多數都沒有象中共那樣取得成功,原因就在於此。他們每一代精 英都不買前人的賬,各自都野心勃勃,而又根本不懂得積聚實力。甚至蘇聯的十月革命也 不過僥倖於國家軍事上大敗,沙皇退位,新的民選政府剛剛上台,既無經驗,也無實力之 際。故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認真研究了十月革命的歷史後得出結論,認為列寧只是個“幸運 的瘋子”而已。蘇聯能夠支撐七十多年主要靠的還是斯大林當政時用鐵腕打下的基礎。

至今社會主義陣營崩潰,連蘇聯老大哥都易幟以後,竟然“世界革命中心東移”。中 共政權屹立東方,巋然不動。與其他各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不同處,就在於中共有一個艱 苦卓絕的長征。

②長征

老蔣的北伐集中了國共兩黨的精英,但也幸運地遇到北洋政府渙散無力到了極點。所 以北伐軍興,一鼓而勝。但在北伐初勝的當即就被剿除的共產黨再想重新打自己的天下, 可就難上加難了。面對國民黨江浙集團的西式現代化軍事裝備和政治經驗,要想憑藉兩湖 貧農取勝是難以想象的。

成功地驅逐紅軍出南方根據地的是國民黨方面聘請的一個德國軍事顧問想出來的“步 步為營”戰術。紅軍方面想出“拒敵於國門之外”戰略,節節抵抗的是奧地利人李德。而 那時奧地利和德國已經合併。所以說,第五次圍剿實際上是兩個德國人的戰爭。

單單兩個德國人在那裡較量倒也還罷了。又加上紅軍內部頻繁的肅反,從內部淘空了 紅軍的實力。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

江西中央紅軍總兵力達到過九萬。到雪山之後,草地之前和四方面軍會師之際只剩下 大約八千多人馬了。十停里去了九停。四方面軍首領張國燾驚問毛澤東,部隊如何損失得 如此之慘?毛答曰:“飛機大炮厲害呀!”

紅軍之所以選擇了這麼一條極其艱苦的行軍路線,其主要的軍事目的是為了躲避到飛 機的巡航半徑之外,並專走大炮輜重運上不去的偏僻地方。長征路線的選擇一要遠,二要 險,雖然躲開了飛機大炮,但紅軍將士死於艱苦行軍道路上的總人數並不見得少。只是暫 時隱蔽了紅軍的去向才真有軍事意義。

外國史家評論長征,其征程與艱苦程度遠過古人。漢尼拔、拿破崙、黃巢、白狼都無 法與之相比。長徵實在是太苦了。由此一役,凡經歷過長征的倖存者便自然有了他人無法 比擬的可居之功。只要把“長征”二字亮出來,別人不管如何,都會自動退避三舍。

長征時,首先到達陝北的是紅四方面軍的一支。徐海東率領的紅二十五軍在張國燾率 主力西去以後,又堅持了一段時間,才從鄂豫皖北向突圍,卻率先和陝北紅軍會師。紅二 十五軍押解著一批肅反嫌疑分子長征,一路上遇敵則讓他們參加戰鬥;戰鬥結束則重新回 到看押狀態,一直把他們押解到紅軍最後的大會師。

徐海東見到毛澤東時問這批肅反嫌疑犯如何處置。毛很乾脆地回答:全都平反釋放。 經歷過長征就是最有說服力的鑑別。然後毛澤東下令,凡經過長征還沒有入黨的人,一律 發展入黨,沒有比長征更嚴峻的考驗了。這批人便成為中共的凝聚核,終於聚集起幾代精 英,打下了天下。

③王實味“擊鼓罵曹”

西安事變以後,國民黨停止剿共,大批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投奔延安。這批新一代知 識青年和其他各代沒什麼兩樣。第一是輕狂,第二是看完前一代人的經驗以後,馬上表現 出不屑一顧。如果聽憑他們自做主張,則兩代精英便會分道揚鑣,聚集不起力量來。毛澤 東適時發動“延安整風”運動,兼併中共內部各山頭的力量。而為了兼併白區來的大小知 識分子,需要典型。王實味首當其衝。

《三國演義》裡有個禰衡“擊鼓罵曹”的故事。禰衡是名士,在曹操慢侮他的酒宴上 擊鼓,裸體罵曹。曹操硬派他去荊州劉表處當說客。他也譏諷劉表。或勸劉表殺之。劉表 曰:“禰衡數辱曹操,操不殺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於我,欲借我手殺之,使我受害賢 之名也。吾今遣去見黃祖,使操知我有識。”於是又把禰衡送到江夏黃祖處。禰衡亦酒後 傲黃祖,終被無才黃祖所殺。

王實味和後來各代知識分子一樣,沒看懂毛澤東發動“延安整風”的真實意圖。傻不 愣登地寫了篇《野百和花》,指責共產黨和紅軍內部的等級待遇,所謂“衣分三色,食分 五等”。經歷過長征的紅軍將領一看到牆頭的大字報,立刻火冒三丈:“我們在前方打仗 ,你們在後方罵共產黨。”於是王實味便挨了批鬥。後來又給他捏了個“托派”罪名,開 除黨籍,關押起來。毛澤東不肯擔殺名士的惡名,把王實味輾轉押送到賀龍的防區,終為 所殺。

“解放後”毛澤東還曾過問此事,大叫“還我個王實味。”賀龍出面承擔了殺王實味 的責任(見戴晴的《王實味和野百和花》)。這裡毛澤東當了曹操。王實味當了禰衡。賀 龍則當了黃祖。(根據師哲的《康生其人》說,是康生直接下令殺的王實味)

毛澤東用“延安整風”把抗戰一代的精英兼併進來,憑藉的就是長征的威名。在“長 征”面前,後邊幾代精英只有俯首聽命的份。如果下一代有人投奔共產黨以後看不順眼, 想另起爐灶從頭再干的話,經過長征的人即使把他斃了,別人也無話可說。這當然專制, 但唯其經過長征的人才具有這種權威,能用專制手段強行聚集後面幾代精英的力量,成功 地打下天下。

葉劍英在毛澤東身後說:“如果沒有毛主席,我們黨現在還在上海租界裡爭吵呢。” 此話絕非妄言。

④長征就是合法性的基礎

世界上一切政權的合法性今天看來仿佛只有選舉認可一途。其實不然。長征生還者十 不足一,其經歷之艱辛,舉世公認。這種公認便是合法性的基礎。長征固然使中共損失了 百分之九十的軍隊和黨員,但卻歪打正著、因禍得福,由此建立了不可動搖的權威。直到 今天,也沒有人對此提出過挑戰。這便減少了中共革命的無窮內耗,一代人統一了幾代人 的意見。這是中共成功推翻國民黨政權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這種靠著超人的艱難困苦取 得的合法性比之從選票上得來的合法性更能持久。所以中共早期領導人得以居長征之功而 終身穩坐天下。他們的精華總數大約八百到一千人之間。

胡耀邦剛上台時特地沿著長征的路線重走了一趟。這是在做秀,表明自己也是長征生 還者之一,以便取得合法性的認同。

中國至今還由長征那批人控制著,抗戰一代也就始終沒有出頭之日。這正是毛澤東成 功的訣竅。後人不但無法模仿,怕是能見識到這一點的也不是很多。世界上各國共產黨之 所以沒有取得中共式革命成功的原因,後一代人否定前一代人,始終建立不起一種公認的 權威,乃是最為重要的一條。一代人建立起來的組織規模,如果沒有後來者持續擴大戰果 ,很快就會自動消失掉。

我們說共產黨的氣數盡了,是因為它立國沒有朝綱,全憑長征立的威。而如今這批人 太半已經作古。下一代沒人再有長征的資格可以服眾了。華國鋒、趙紫陽的輕易倒台就是 明證。如今的江澤民總書記不過是靠了長征最後幾個倖存者的呵護,才得以登大寶。將來 沒了這棵大樹,他的合法性肯定會受到質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毛澤東的理想和他的人性--回 ‘咱老百
2003: 只有“漢奸賣國賊”可以救中華民族
2002: 中國需要的是奴隸!
2002: 為什麼討厭朱鎔基超過討厭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