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星光灿烂的天穹
送交者: 天穹 2002年03月05日16:37:47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谢选骏:星光灿烂的天穹《谢选骏著作选编》

现代世界最大的精神危机,起源于这样一种混乱,无法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公正的、富于创造性关系。文明,很少能建立这一协调的关系。能建立,就兴盛;不能建立,就衰败。个人主义的原则、个体化的原则,在有些人看来是万恶之源;在有些人看来是历史发展的必备条件。

共同利益的理想,在有些人看来是人类幸福生活的保障i在有些人看来是停滞的可怕口实。大多数人于此甚为冷漠,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而这对立的两造之伺又无法达到一项统一甚至妥协。

世界规模的分合之势,是这一文化对立的背景。除非统一的世界秩序来到我们中间,否则,文化上的较量不会有决定性的结果。因为,思想的分歧不是理论的证明可以解决的问题。

现代世界的一切矛盾、冲突、混乱、光辉,乃至力量和升华,都以上述的焦点为其核心。现代世界的一切光荣和腐败、伟大和受难、圣洁和刁钻,都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展开。关键在于:社会虽是个人的母体,但它的存在却离不开个人;它的生动发展,更离不开有价值的个人。离开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社会"还剩下什么?连那玄妙莫测的"关系"也不复存在了。"社会关系"只能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角逐与合作上。否则,"社会"就仅仅停留在概念的水平上。而卢梭大言不惭的那些"正义"和"集体的意志",就成为纳粹式集中营和斯大林的古拉格群岛的"精神先导"。就是这样讽刺性的,"启蒙运动",以极为曲折的方式,为独裁政治准备了一种文化精神上的气氛。对此,罗素在《西方哲学史》曾有一段引人入胜的分析。

个人主义虽有种种,但它们却共同信奉一种更根本的原则:权能至上。在这一点上,他们不愧为北欧海盗在种族上或精神上的儿子。

对力量的崇奉、对权能的信仰,产生于一种简陋而庸俗的"现世主义"。它说:"既然没有来世,每个人都只有这一次生命,那就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活一番,尽力争取在这个世界上的优越地位吧广于是,起了分化,起了厮斗,起了不遗余力的"竞争"。

在印第安人那儿,则没有这类情形。对于原始民族颇富永恒意味的宇宙景观来说,"时间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所以,附属于紧迫感的权能崇拜也就显得浅薄可笑了。我们应该从我们的亲兄弟印第安人那儿学得一点智慧。就像我们正在欣赏他们的神话与美术、吸食着他们的烟草一样…¨而不要学习那些残杀他们的欧洲海盗。

权能崇拜的魔法必须解除。因为不这样做,全体人类就有惨遭吞并和奴役的危险。以此视之,以绝对的、短视的人本主义为其核心的现世主义,应该遭到"文化纠正"。因为它正侵蚀着当代人类生存的基础,它正肆无忌惮地毒化着我们的环境。

构成现代世界文化主流的西方文化,正趋于沉沦。我们,生在20世纪末叶的文化废墟上。犹如那在原子弹爆炸过后的一片烟尘中,无力摇摆或疯狂痉挛的小草。现代工业社会的奴隶们,所能"选择的自由"除了"沉沦式的生活",就是"升华式的死亡"。而许多糟糕的情况还会导致"又沉沦又死亡"的惨淡结局。一种致命的"锈蚀感"侵袭着无望的现代奴隶。

然而,我们是有灵性的动物。我们是有智慧的生灵!我们为什么不奋起呼唤我们自己的精神风暴呢?我们缺乏起码的自信力吗?

"鲍吉亚(鲍吉亚: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之子,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中理想王子的原型)关于法军征意一役曾经这样说过,他们只是手执粉笔前来画出自己的寓所,并不是使用武器来打开自己的进路。我也愿意使我的学说同样平平静静地进入那适于接受它和能够接受它的人心之中。因为,凡分歧是发生在第一性原则和概念自身、以及甚至是在论证的形式的时候,驳辩总是应用不上的。"(新工具》第1卷35节)

我们如此重视培根思想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他与我们在"文化大时代"上,不乏相似性。培根是从中世纪进入近代史的,而二十世纪末叶的中国人也是如此!虽然从培根到现代,西方文化已由弱小而臻于强盛;但在西方已经过时的培根,却正适合中国当前的需要!

例如,培根所倡导的近代学术方法,在西方世界已经由反击性的角色,变成了统治性压制性的角色。但在中国则恰恰相反,它还没有获得统治地位。

全方位地看,西方文化的步伐,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画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圆,实现了它的历程。如果说,培根的时代是西方文化系统的"起点",那么,现代西方已到了接近"终点"的文化阶段。尽管,培根立足于他那时代的种种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化的环境中,只要稍稍变换一下角度,就获得了格外深刻的启发性。

雾霭中冉冉升起……在这种深沉而激动的企望中,有着多少真纯、多少幻丽。我们没有权利、没有力量,去寻觅我们自己梦寐以求的精神故乡?

不。我们已经看到了!那是比康有为的佛教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更有活力的民族家园。而新的综合哲学,真正的21世纪的哲学,只能是"动力的综合哲学"。只能建立在对动态世界和动荡社会的观照上--因为它力图应付(即所谓"解释")的当代的全球化世界,乃是一个信奉动力的世界,乃是一个被各色各样的暴力驱迫着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比浮士德博士还要狂热好动的没有心肝的世界。

然而,崇拜各种暴力的当前世界,本与追求宁静的哲学静观,互不相容。不是哲学的静观扭曲动态的世界,便是动态的世界碾碎了这一静观。

在这之前的"综合哲学"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它不是凝固的体系,而是被某种强烈的幻想热烈激动着的"一片智慧海"。

它的狂涛将随着世界的统一而逐渐平缓--最后凝成博大精深的"综合哲学"。

"生物圈"里的生态平衡,仿佛是当今地球上至关重要的事。因为我们全都生活在这一平衡态中,而且,没有"超脱"于它的真正希望。这一事实,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理解、接受。这是新希望和新哲学迅速崛起的有力前奏。

单单这一事实,就足以使我们从绝对的现世主义及其绝对的权能崇拜下,解脱我们业已横遭毒化的心灵。如其不然,绝对的权能崇拜将进一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为子孙后代着想" 将成为某种新的基本信念的内核--就像古代的祖先崇拜,曾经有力地支配了中国数千年的半文明史;对未来的希望、对后人的殷切关心,也将给这焦渴的世界遍施甘霖。否则,现代世界过度的紧迫感,它的权能至上的信仰,它尊崇暴力的习气,它"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善"的偏执狂,将通过无止境的军备竟赛和环境污染,沉沦性的道德原则和唯我独尊的人本主义,毁灭我们寄生的文明世界。

"生物圈是圆的"!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周密的"绝对封闭性体系"中。既走不出去,也不会真正迷失掉。但是我们的精神还没有悟出这种处境的价值。我们的哲学,还没有找到一个与生物圈的现实,协调无间而又莫逆于心的新范畴。我们,还缺乏"圆融的心灵之光"。对生物圈这个包揽一切思想、文化、科学、生活以及人自身的"大圆"而言,方向是没有的。方位观念,本来起源于"大地是方形的"这一古老的信仰……人生的真正方向,从根本上说,不是"一次直线型"的,而是"不断回归型"的。是随右这"大圆"的自我运动而不停旋转的"反复其道"。《易经》的《复卦》,对这一真理作出过有力的阐述。

我们的哲学热望,是生发一种与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大圆世界"、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相互匹配的新的"回归式再生。"不是用原始质料进行创造的物质化创造,而是用现代文明世界再创甘泉。这是非功利的、非权能的、非目的论的"回归运动"。

我们,并不来铺陈一套算卦式的"综合哲学"(决不像卡尔马克思的老师黑格尔那样用什么自然哲学去"推算"行星的运行或"指导"宇宙的秩序-- "绝对精神")。

我们所欲陈述的,不是一个封闭性的体系,而是四通八达、无拘无束的思想。这些思想也许不乏矛盾之处,但它是真实的。它不力图掩盖这个全球划时代日益混乱的世界状态。在这个商场原则和金币目的受到无限尊崇的时代,还有什么比诚实更罕见因而更可贵的呢?

在我们的梦中,我们悄悄看见:两个心灵纠缠一起……

这个是骚动着的、"艺术的心灵"……

那个是升华了的、"信仰的心灵"……

前者以后者为表象,后者以前者为动力。

这是20世纪的最后综合,也是21世纪的最初闪电。

我们,难道不是这综合的最初闪电?

我们,不敌视科学也不拒绝科学;我们,来自对待科学"的人性化努力。敌视科学、拒绝科学的心灵,是老化的心灵。青年的心,则在科学的基础上,力争摆脱各种现成之物(包括"现成科学理论")的诱惑与束缚:它,向往着寥廓无际的自由时空,而不是被人为地规定好了的"科学XX主义王国"。

不断更新着的科学结晶是这两个心灵之间的媒介--是那多彩多姿、难以描述的"反馈通道"、"奇妙导体"。

我们的哲学是"星空的哲学"。

它明明暗暗、斑斑斓斓;它不系统、不规则,但却暗含着天生的系统、天成的规则。谁能说,伟大肃穆的天穹所映现出的众星之图,没有一种庄严的秩序在?谁又能说,在它忽闪忽闪莫测高深的微笑里,没有一道深刻的寓意在?

星空,无奇不有、万珍俱备,又空灵透彻、难以捉摸。

但是,在几亿光年之外看来是如此和谐与如此宁谧的众星世界--如果潜近其旁就会发现:那里同样遍布着混乱,矛庙、敌对、甚至暴动。那里有着更大规模的疯狂、更彻底的荒谬及不可思议的一切……甚至还有黑洞、白洞和超级太空。

我们的哲学也是这样:你要从远处来看它。

21世纪的一切光景,还处在摇晃不定的样态里。这一样态,固然提供不了什么"静观"的可能性,却激起了对大自然"超然大圆"的深切感悟和由衷礼赞。一种无言的顿悟,代替了繁琐的分析。尽管,为了表达这一顿悟,现在还不得不借助于分析式的描述。正如为了仁慈的目的,现在还不得不借助于相反的方法。

而回首20世纪的种种罪恶和非人倾向,也并不使人消沉。反而,激起了对大宁静和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是这情感的如此虔敬,充满敬畏。它发自肺腑深处,丹田之底。这向往是如此恳切,它透过纷扰的现象世界,看到了明净澄彻的时间隧道那边的世界。它透过现代地球犬牙交错的分裂倾向,感到了天人合一的宁谧可能就在眼前了。

只要我们敢于伸手去取那甘泉,她就会欣然涌入中国焦渴的心里。

她,向中国发出神秘的微笑。一种完全不同于蒙娜丽莎的微笑……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