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彼得建議搭“三座棚”的言外之意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3年12月12日05:35:57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彼得建議搭“三座棚”的言外之意


文 | 馬多
生命季刊專稿


音頻為郭光明弟兄朗讀:

 

 

彼得、雅各和約翰很幸運,親眼目睹了耶穌登山變像的榮耀情景。這是馬可福音第9章開始階段的記載。除此以外,還有幾次耶穌也只帶他們三人一起,在祂特別的事工中成為目擊者和受教者,三人是耳聞目睹的見證人。在彼得後書中,彼得見證說他們親自見過耶穌的“威榮”,並且聽到從天而來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彼後1:18)馬可福音的記述是: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祂。”(可9:7)馬可福音的原始資料,正是來源於使徒彼得的親身經歷。

 

在變像山上,耶穌的形象顯為“衣服放光,極其潔白”。沒有一點點的瑕疵。“放光”又“潔白”,這是唯獨天國才有的榮耀形象。其聖潔之美,有限的人只能在想象中發出比之“此曲只應天上有”更大的驚嘆。經文只用一句話表明其榮耀的超越性在地上是不可得見的:“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可9:3)彼得的反應則是——這裡真好!”接着他向耶穌請求: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可9:5)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象,彼得的第一反應是不想下山了,他想就此“賴”在山上不走了。

 

“搭三座棚”,在以色列的文化傳統中,“棚”可以讓人聯想到三大節期的“住棚節”。這是一個歡樂感恩的節日,猶太人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條”並住在棚里,紀念耶和華神救他們出離埃及為奴之地的大恩。這是歡樂感恩的日子,也象徵神的同在。想想,其節慶的氛圍也滿有童話故事般的色彩——溫馨、快樂、合一。人記憶和思維的方式,就像從一個盒子裡揀出東西來,當這個記憶和思維的“盒子”打開時,人就憑本能和習慣推動他的心思意念一個一個地流出來,也許還要裹上一層後天習得的知識的包裝。其重點往往都帶着人性中的本能傾向。彼得剛情不自禁地驚呼完“我們在這裡真好!”接着就說要搭“三座棚”,這三座棚也當涵蓋着他老性情中一個本能而頑固的意念——遠離苦難重重、爾虞我詐的世界,獨享清福、獨善其身。對於耶穌前不久剛預言的祂將被殺、死而復活的道理,彼得和他的同伴們還是不甚瞭然,也不怎麼上心。一定程度上,他們內心深處可能還存留着一個願望,希望他們的主像地上的王一樣帶領他們奪取地上的榮耀和輝煌。

 

降為至卑,才能升為至高 。這是神國度愛的秩序和道理。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生馬槽,傳道救人,死而復活,萬人景仰,正是這個道理完美的演繹。彼得“搭三座棚”的意願自然落了空,重又回到世界去,好像從“聖”入“俗”了,繼續他們當走的道路。耶穌基督在地上所經歷的,他們這批學生也該經歷,因為“學生不能高過先生”。直到最後與主在天國相會。那時,天國的帷幕將完全向他們打開,而不只是看到舞台的一角,像剛才他們在變像山所僅見的那樣,天國超乎人所求所想的“美的匯集”將向他們展露無遺。

 

一個天一個地,天壤之別。這是形容事物間不可同日而語的巨大差別。神的國和地上的國,也是這樣不同的境界和維度,一個屬靈,一個屬血氣。耶穌帶着祂的門徒重回這個世界——一個人心被罪所捆綁、迷茫、失望、尋求刺激、然後死亡的世界——正是要行醫治和拯救的工作。當鏡頭再次對準人間受壓疾苦的這一幕時,有關這個“天壤之別”的聯想自然就躍然心間了。

 

耶穌走到哪裡都有慕名而來尋求幫助的人,祂非同一般的名聲早已傳遍周圍地區,甚至達到了推羅、西頓等外邦人的地區。這次帶着啞巴兒子來求助的、他兒子從小就被邪靈所附、捆綁壓制,受盡了折磨,屢次被“扔在火里、水裡”,情形很悲慘。耶穌憐憫那孩子,當場就醫好了他。當耶穌扶着孩子站起來的時候,孩子宛若獲得了新生。與此同時,耶穌也用這大能醫治的事實幫助了孩子的父親——之前他曾對主耶穌坦言:“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即便到了這個時候,耶穌已多次向人們顯出祂慈愛、公義、聖潔的本性,並神奇超然的能力。但囿於人性混沌、軟弱的門徒們,依然不能正確理解耶穌作為救贖主的偉大使命——替人贖罪、死而復活、救人靈魂。耶穌拯救那孩子的故事:魔鬼要置孩子於死地,使那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陣風”,耶穌卻救他於“水火”。這情形多麼像一個“生”與“死”激烈交戰的場面。正當眾人都以為那孩子“是死了”,耶穌卻“拉着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可9:27)猶如“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主耶穌賜給那孩子新的生命。

 

這個故事之後,耶穌第二次預言祂的死和復活,但門徒們的反應仍然是懵懂無知,與變像山下耶穌提及這一話題時候的反應幾乎一樣。那時他們彼此議論“從死里復活”是什麼意思(從人的角度,他們心裡可能覺得難以理喻),這次似乎長了一點兒心眼,雖然還是不明白,但沒敢再出聲相問了。這說明蒙在他們心底的那一層阻礙認知的“帕子”仍未揭去——靠恩典、因信得義,與主聯合的道理他們仍舊不甚明白。

 

所以照着舊的思維習慣,當耶穌第二次預言祂的受難和復活後,門徒們竟然爭論起將來在耶穌的國度里誰為大的問題了,都希望坐一把好交椅。他們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也沒能跳出“論功行賞”、“遠近親疏”的那一套關係模式,這套模式在人世間是習以為常的。因為在人性的束縛中,人跳不出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的思維窠臼,這是出乎血氣的,也是人本性中的深層意願。在神國度的秩序里,人的心思意念是改換一新的(雖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愛人如己”成其為基本的行為特徵,是“降為至卑,升為至高”的一個曲線過程,這也是“新生命”和“舊生命”內在動機上的區別。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門徒們的反應。當耶穌的名聲被大大傳開後,有人就打着耶穌的旗號趕鬼、行異能。在馬可福音9章38到41節這個段落中,門徒發現這一情況之後,就不高興了,他們的理由是“因為他不跟從我們”。“我們”——這是他們首先的反應。由這個“我們”出發,他們的心裡就產生了排他感,他們或許以為,他們才算是耶穌的嫡系部隊呢,怎麼能擅自脫離他們而去使用耶穌的名號做事呢!這也是“自我中心”心態的一種流露,如果此一心態在人們中間任其膨脹,什麼“你的”、“我的”,明爭暗鬥、拉幫結派的現象就必定會蔓延開來。可以說,“自我中心”就像是一個潘多拉盒子,無數的麻煩、苟且、紛爭都會由它引發出來。在保羅時候的哥林多教會,也出現過這種典型的紛爭現象,彼此拉幫結派:“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林前1:12)人世間的矛盾,明爭暗鬥,甚至流血衝突,追根溯源,往往都會窺見到“自我中心”運行的蛛絲馬跡。耶穌擴展他們的心胸,不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可9:40)這是神國里的人一個最起碼的眼界,不隨意排斥和論斷別人。其意思與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7:12)這條處事待人的黃金律是一致的。

 

馬可福音第9章最後這一部分,其實是從反面襯託了天國的寶貴和美麗,與第一部分“耶穌顯榮”時,在彼得他們心中引出“搭三座棚”的不舍,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性質。人若知道什麼是最寶貴的、最美好的,以及最有價值的,在人的理性評估和取捨里,就必然知道捨車保帥、舍次求好、甚至於捨身取義。耶穌用極通俗、有力,甚至令人不適的比喻啟發門徒們,如果人被他視為極寶貴的東西所拖累和阻礙,不能進入最美好的境地,就該勇敢地丟棄那“寶貴”的阻礙物,以便能順利地抵達美好之境。倘若你一隻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來。你缺了肢體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手落到地獄,入那不滅的火里去。”(可43-44)主耶穌在這裡強調的是,寧可肢體殘缺,也要保持靈魂的完美。不徹底解決罪的問題,就不能進入永生。

 

馬多 中國大陸基督徒。

 


 

請點擊參加禱告👇:

為教會復興守望禱告(Zoom)

守望禱告時間: 

北京時間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點開始,晚上10點結束

每天禱告16個小時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國中部時間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4點開始,次日清晨8點結束

周五:4點至8

 

 請轉發守望禱告Zoom鏈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主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里程信仰問答之62】沒有聽過福音的人
2022: 研究表明,通過閱讀《聖經》中關於創傷
2021: 出埃及記第十五課(13:1-16):長子名
2021: 降臨節靈修第十二天 Leaped就歡喜跳動
2020: 違背聖經有害教會實踐的神化論應該擯棄
2020: 古教父篇(二):亞他那修 尼西亞信經
2019: Who are the children ofAbraham
2019: 12月12日 有主同在的應許
2018: 上周主日講道正好有這麼一段分享
2018: 成都 秋雨聖約 教會遭拆毀 王怡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