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小事忠心的使徒(Andrew-The Apostle of small things)(2)
所有這四人都想要成為領袖。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對其他門徒進行了某種集體領導。如前所述,彼得毫無疑問是這群人中的主導者,也通常是所有十二個人的發言人——無論他們是否喜歡。在這個核心層中,顯然所有的人都想要成為領袖,有時就會陷入誰為大的爭論中。
他們渴望當頭,這在作為團體一起相處時固引起了很多的衝突,但當這些人在早期教會中以使徒的身份被差往各處傳道時,則變得非常有價值。耶穌也對他們的領導能力作了卓有成效的訓練,以至於最終他們在早期教會的創立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是為什麼聖經把他們比作教會的根基:“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20)。
但是在這個核心四人組裡,安德烈是最不惹眼的。聖經很少談論他,你可以屈指算出福音書總共才提到他幾次(事實上,除了十二個人都被一一提及以外,提到他的新約經文就只有9次,而且大部分只是順便提及他。)
安德烈一生都生活在他著名兄長彼得的陰影下,不少經節在提到他時都要冠以彼得的兄弟,似乎這樣對於他更有意義些。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兄弟在某種程度上比另一個兄弟遜色,那麼通常會產生怨恨、兄弟鬩牆,或者是相互隔閡。但對安德烈來說,看不出任何他對於兄長彼得有任何抱怨。更何況,是安德烈首先將彼得毫無遲疑地引見給耶穌的。他當然對於彼得的領導欲是很清楚的,他從開始就知道,當彼得一進入這個門徒的群體,就會充任領袖的角色,而自己一定退求其次。但他還是把兄長帶來了,這適足以說明安德烈的性格特質。
-選譯自約翰 麥克阿瑟《十二凡人》第三章《安德烈-小事忠心的使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