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教会的布道事工(福音大会视频重播)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4年05月14日00:06:38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教会的布道事工

 

讲员 滕张佳音师母

生命季刊专稿

 

 点击观看滕师母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vyGq_8G0Bek?si=JmVZ8Xte0PjUVL4z

 

国内读者观看滕师母信息视频👇

以下为滕师母信息音频:


 

各位平安,感谢赞美主让我们有下午这个时间来探讨,有关教会的布道事工。我想如果人数不太多,我就可以坐下来,有一个小时十五分钟。我希望最后一段时间有可以问答的时间,中间大家需要提出的问题,请各位记下来,最后的时段我们就可以公开讨论。因为明天会讲到教会的宣教事工,最后第三天也会讲到教会防备异端,所以有关布道宣教可能有一些重点不一样,所以我把两方面拿出一个重点,大家可以集中的思考。

 

一般来说evangelism,布道,我们都是比较着重同文化跟这个次文化方面的布道事工,我们慢慢解释。教会的宣教事工包括了近文化跟跨文化的宣教事工,可能你碰到不同的讲员,不同的宣教的学者、前辈,他们可能有不同的定义。

 

我1995年来三一神学院进修宣教/跨文化系的硕士,后来前后达十年,我才完成宣教学的博士。硕士的论文,我就专门处理这个定义的问题,宣教的定义。所以,我搞了好长时间,所以我明天有关教会的宣教事工,可能在定义方面讲的更清楚一点。

 

感谢上帝给我有机会,九五年来进修的时候,在整个三一的校园,我有一些华人的基督徒同学,我参与的时候,我看见他们都是台湾背景,香港背景,我就问他们有没有中国大陆背景的同学在三一呢?

 

那个时候,他们就告诉我有一对夫妇,那个王峙军屈儆聆牧师夫妇,但是他们那一次刚好没有出席我们的校园团契,他们自己在家里面有一个小组,那么我就主动去出席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通过王牧师夫妇,我就学习、了解更多中国大陆的情形跟家庭教会,中国教会的情况。我是香港背景,所以好多不太了解,好多事情慢慢学习。所以我随着王牧师夫妇在香港有两届的中国福音大会,5000多人,都在亚洲博览馆,那个很大型的,后来因为办这些大型的聚会很吃力,反而就改成一年一度的借用一些营地,办一个礼拜的密集的传道人培训,几百人而已。

 

那么我就谢谢他们的信任,所以我每一次参与的时候都分发一份问卷。起初这些问卷设计得不够仔细,所以有一些收集的资料用不着,后来慢慢改进。而且在早期,很多中国家庭教会肢体不习惯填写什么问卷、填写什么量性研究,所以我们设计的问卷都不是科学性,就几条问题。但是后来我们动员了一般的义工然后帮助量性化这些数据,做了蛮长的时间。无论如何,这一个从2010年到2019年,用了八年一直收集这一些的数据,然后就有一些分析。

 

这一个QR库,大家可以上网有时间慢慢看,我就不在这里详细的讲整个,但是这三个工作坊,我都稍微提一提,根据什么有这一个分析和背景。因为我的问卷主要都是问中国家庭教会,大部分都是家庭教会背景,他们在布道、宣教、异端三个范畴回应的。

 

所以今天下午,先讲有关布道方面。通过2011年在香港的亚洲博览馆举行的中国福音大会,后来有传道人培训会一共八年,一万多人次出席,每次分发问卷,然后收集回卷一共有3000多,大概三成多一点,所以只能够反映出席的人的情形,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家庭教会,请大家明白。

 

为保护这些填写的人,我们没有收集个人的名字及资料,只是问他属于哪一个省份,也为着保护那一个大概的省份,所以我们分析的时候就化成七个区域来做分析。那么收集起来的其实最多就是华东地区出席生命季刊在香港的培训,然后就是华南,所以其他地区的人次不多。为什么我说人次呢?就是因为可能同一个人出席了八年的中国传道人培训聚会,所以我们就用人次。所以以下的情形,只能够代表生命季刊联系到的中国家庭教会,而且比较集中在华东跟华南地区。

 

在布道方面,其实都有类似的一种情形,就是经常传福音的、个人布道的,其实每一个聚会,他只是反映他自己聚会的那一个地方弟兄姐妹的情形。然后,有问他:你观察你教会大概有多少人会时常在工作期间做见证(别人认识你是基督徒,你有机会也跟别人分享福音那一种),但是,都不是普遍的情形。而且问他们:运用什么模式、方法来传扬福音呢?一般的回应,优先都是聚会布道的形态,就是请人来,请他们来他的聚会点,或者他的家,或者怎么样,聚会形态;其次就是个人分享福音。

 

这个问卷里面收集的有关布道这一块不算太多,但是明天下午有关宣教的比较多一点,可能大家觉得为什么宣教反而多一点?因为我们就是在定义方面。好多时候要大家沟通了,免得误会了所问的问题。所以我们一般来说就是传福音,传福音,就是无论你在本地向华人,或者在海外向非华人,明天呢,我会告诉你们,其实在本地都有非华人,在海外都有华人,所以这些定义越来越比较多元化,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讲得清楚的。

 

无论如何,今天下午我们要反思一些问题:就是我们不是中国大陆这个处境的家庭教会了,我们现在已经大部分都来了自由世界,来了北美洲,那么你反思自己所属于的北美的教会,弟兄姐妹,你有什么期望呢?你自己反省自己是一个旁观者、评论者、还是一个参与者呢?好多时候在一个非常限制的地区,我们争取机会来传扬福音。但是在一个自由世界里面,可能反而叫我们不警醒,不觉得那么迫切。而且我们来到这边也有压力,要好好工作、好好赚钱、好好提升自己的专业、好好带孩子……一样很忙,没有时间投入教会的服事。

 

你所参与的教会,你去观察并反思一下,香港背景的,台湾背景的,中国大陆背景的,热心起来事奉的多不多呢?无论你有没有“转会”,即把你的会籍从中国大陆转入北美洲的本地教会,或是从在北美的你原先受浸的堂会转去另一个堂会,身为教会的一分子,你有没有责任和怎么来回应“大使命”呢?这个命令大家都很熟识,甚至在座的领袖们,在教导、讲道时已经提过好多次,所以你就当作一个温习好了。耶稣基督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以下我通过这个“大使命”点出七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已经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太28:18)

 

 

要去”是个命令,不是可以去、可以不去。为什么主耶稣有天上、地下所有权柄的总归,却要我们去呢?为什么主自己不搞定呢?这真是值得我们好好的思想。“大使命”是一个使命,无论你用布道、宣教、差传等什么词汇来说,都是传扬福音,去跟别人分享这个福音。而在教会之内呢?耶稣基督临离开我们之前,为门徒洗脚,是提醒我们有一个“大诫命”,就是彼此切实地相爱。彼得后来再次提醒我们,现在是末世了,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彼前4:8)因为世界的末了的时候,人的爱心冷淡、教会冷淡,这种现象圣经一早就说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切切实实地彼此相爱。在这个爱心冷淡、彼此猜疑的世代,这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耶稣基督说: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人就看出你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所以有时候不一定不断地说我们要出去传传传,但是回到教会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听惯了前门进后门出,溜走了。因为在教会里面待不住,这个跟世上的一般的组织更差。这个真是很可怜,很让我们伤心。这个是命令!你们要去,每一个。你说:不是啊,十一个,没有犹大,十一个去。但是你知道要吩咐他们遵守、直到世界的末了。那十一个人不会长命百岁,是需要一代一代的基督徒,传承下去。我们很容易争辩的就是:啊,我没有这个恩赐。这个是使命!

 

我在进修硕士的时候,跟教授们,他们都是宣教学的学者或者宣教士,非常有经验,我跟他们就是讨论啊,争辩啊,就是说mission和missions“s”,搞得一个课堂的讨论;大家都明白,mission是使命!missions,加S,plural number,复数形式,就是因着这个使命,发展出来好多不同的宣教事工。我们说:我们没有恩赐,没有负担,不是我的强项。但是这个是使命!单数,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这个大使命在我们身上。我2018年第一次退休的时候,我就用了半年住在耶路撒冷,我去观摩今天的犹太人跟圣经时代的犹太人有什么不一样?后来有一个我认识很多年的宣教士,他在以色列拿了旅游证,旅游牌照,做导游。他用希伯来话来考牌照的。他已经在希伯来大学念了好多年,一直用学生身份,后来做导游;后来打官司跟内政部以色列,结果二十几年都不能留下来。你知道中间很多困难。

 

无论如何,他仍然跑到附近另外一个国家,常常回去,他的孩子留在以色列。但是他爱这个地方,他说:你来半年你一定要去,不要待在耶路撒冷。因为我待在犹太人区,我要观摩体验他们的文化,跟圣经时代的差异。我有我自己退休之后的兴趣,涨涨自己的退休领悟,不是做事工。那个宣教士一定找我去加利利,他就游加利利湖的时候,指给我看,这一个应该就是耶稣约定门徒的使命山。哇!我就在船上跳起来!我真是非常的感动!主啊,二千多年前,你就在这个使命山上颁布这个大使命,我们每一代的基督徒无论我们的性格、无论我们的恩赐、无论我们觉得我现在热心一下,明天就不热心了、无论我感觉什么样,我已经领受那个使命,我感谢祂信得过我们!十一个门徒,那个时候其实仍然还有人疑惑,主仍然颁布这个大使命,信得过他们。

 

今天,我们是软弱的人常常辜负主的托付,但是,祂仍然信得过我,感谢祂!所以我们很多借口,我说联系过他了、记忆不好了、身体不好了。其实呢,整个布道宣教的事工,可以按我们不同的恩赐才干,来发展我们的一些传福音的模式跟方法。如果你不习惯外展的,不习惯跟别人面对面挑战confrontational,挑战性的布道,你可以友谊布道(friendship evangelism),你可以生活布道(lifestyle evangelism),你可以跟别人做长期的朋友,显出你基督徒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每一件世界发生的事沟通讨论的时候,显出我们基督徒有什么看法,有什么跟世人不一样的。好多好多都身证、口传你所信的信仰,我们觉得我们体能不行,我们可以代祷,我们可以奉献,穷寡妇两个小钱主耶稣都看重。所以在乎我们有没有这个使命。

 

第三,大使命就是要我们不单单是来了,来,是基本的,但是好多教会慢慢的将教会增长发展成为量数,megachurch,就是大型教堂,就是成功、就是被上帝大大使用,所以慢慢就用program节目,他请来一位魅力的讲员,他的背景,讲什么见证啊,很震撼啊;他杀人了,以前吸毒的啊,做奸犯科的,就是鬼附的,总之,我们越来越走那个program,就是节目吸引人。有时候我们责备那一些基督徒,说他们是要求教会是客户服务,consumer,你是要享受这一个,享受那一个。但是我们的approach,我们的进入,我们呈现出来的如果不是一个使命的教会,我们一面只是想多人、大礼拜堂,很多服务。那么,这个循环呢,我不是说所有这一些都不对,质与量并进的增长,这一个是使徒行传给我们看见,数量的增长一定也要有质量的增长。如果只有数量,降低了那个质量(质素,素质)就会有很多问题;而且办那个节目,好多人力、物力、行政,很不简单的,灯光、声音,就是跟世界的水平比。

 

传福音呢?是不是每一个弟兄姐妹都有福音的负担?是不是每一个新朋友来都明白他相信的是什么?是不是耶稣基督的生命吸引他们?大使命的确是去外展,不是在被四面墙壁围着教会,跑不出去。以弗所书第四章,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就是我们要装备圣徒Equip the Saints;教会的责任是好好地装备,但是要差遣他们出去。所以我1995年到2006年大概10年,在这一个Chicago Deerfield Trinity进修硕士、博士,我如果没有去华人教会讲道的话,因为当时是30多间的华人教会,不太多的,所以我就去观摩不同的美国人的教会。在Chicago真是一个blessed city,一个蒙福的,好多都是解经的西方的美国人的教会,而且他们的benediction这个最后的祝福是差遣,他们每一次都是让信徒来聚集,不是要福气啊,要所有的blessings啊,你还需要出去,回到你的家里面,回到你的工作间,回到你的社区,好好地为主做见证。每一个礼拜不一定有宣教士,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聚会,都是这个benedictioncommissioning,让我非常地感动、学习。

 

耶稣基督自己成为肉身来到世界,都是走遍各城各乡,祂到那个格拉森人的地方,赶出污鬼之后,这个格拉森人穿回自己的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他要跟随耶稣。耶稣怎么说?不一定要跟着祂。有一些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里面、亲属里面,来将主在你身上做何等大的事,怎么怜悯你,你分享出来。主走遍低加波利,你看看那个地图,低加波利在哪里?找来找去,原来是约旦河东至少10座城那么广阔的地方;祂每一次做见证不是录音机,重重复复地讲到自己都不要听了,乃是众人就都稀奇。每一次讲都是新鲜的,每一次讲都感受到上帝的恩典在祂身上。

 

弟兄姐妹,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恩赐、才干,但是最重要的是有这个使命,你要主动的出击,你要想办法。主啊,你使用我。我是电脑专业的,我是医药届的,我是工业届的,我是工程届的。不同的行业,你想想看主可以怎样使用你?我在建道神学院,整个短宣训练系统里面,我就有一门课叫《职场宣教》。就是不单单弟兄姐妹来到教会,周末的时候,才参与一点服事就已经完成你的事奉。你回到教会是装备,差你出去一个礼拜,或者五天六天。大部分时间你在家、你在工作时间,你就为主做见证。职场宣教这个科目就是研究你是哪个行业的工作人员,不是你的牧师、你的传道人、你的传教士可以跟着你,去帮你向同事、同学、上司、下级或者客户传福音的。你就是那个行业的宣教士,你知道那一个行业的词汇、文化、习惯、聚集的方式。用什么模式策略可以把你的同事同学带到基督里面,这个是非常重要。

 

现在西方的神学院宣教这一系,开了其中一门课就是Urban Missions城市宣教,已经研究到职场宣教Market place mission,就是城市宣教非常重要的策略。如果每个基督徒大部分时间站在你的工作间,你不好好的善用这个平台做见证,你就是浪费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宣教平台。你要反思这个宣教策略怎么样?所以如果主感动你做全职的宣教士传道人,感谢赞美主。如果主没有呼召你,你仍然有这个使命在你身上。回到你的家,回到你的工作间,回到你的社区,好好想想主可以怎样使用你的生命。

 

我举例:过去三年,神学院邀请我讲一个题目,什么都停下来了,连上课都要用网络。是不是停工、停课、停聚会,就要停布道、停宣教呢?大概疫情期间,我才完成我的第二个教学的合约,到七十岁就停了,都是用网络上课。为什么做生意的人用网络,上课学校用网络,传福音不行吗?教会的聚会用网络,传福音不行吗?我们就开始用手机、用电话,然后加一些小组,用电话小组视频来传福音,用Zoom来小组,来探望一些亲戚朋友。想不到反应不错,有一些人很孤单、很需要人聊天,听听他的诉说、他的痛苦,然后为他在网络上祷告。

 

调整策略

 

我特意找了一两张照片,就是疫情期间,这一个韩国的异端一样非常地主动积极来香港发展,他们有一个母亲上帝,这个异端的上帝是女的。东方闪电之前派发末日船票,又过了他们认为世界末日的时间,然后他们就摆摊位在地铁出口,香港人不理他们,他们就卖广告在很多很多的报纸,花很多金钱,别人不看,知道这些是异端。我们纯正的教会不断发声宣布他们是异端。然后他们还要积极地传教,所以我们疫情期间要开一些聚会用网络来提醒弟兄姐妹,他们怎么渗透。可能我第三个专题,也讲讲他们的策略。他们为什么可以继续地传教呢?他们为什么那么热心?他们有他们的使命。我们纯正的教会就待在那一边,什么都不做,不行哪!我们调整我们的策略,如果实体聚会困难的话,我们善用网络、手机、打电话、视频……好多方面我们要努力,不要停下来!

 

但是教会复常了,疫情慢慢算是告一个段落,无论是北美的教会、香港的教会,可能其他地方都是,聚会的人数仍然没有完全的恢复,很多人已经习惯在网络上browser看这个、看那个,哇,很精彩,不来了,来不来都一样。如果你不参与,你不彼此地来相交、彼此地激励、实际地去探望一些有需要的人,你慢慢就封锁自己,你慢慢就会随流失去。求主帮助我们!

 

其实我们发现,我最近在不同的教会讲一个信息,都是有关末世,很多征兆、预言都应验,一步一步地。这些那么可怕的地震、饥荒、灾难、瘟疫、异端邪教,教会爱心冷淡,但是耶稣基督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末期才来到。弟兄姐妹,一定有一帮基督徒站稳他的位置,不随流失去,仍然继续地为福音努力,在这个困难的日子里面,因为人的心已经预备好了—人的心田因为灾难末世,已经柔软了。基督徒啊,要起来呀!

 

我在2003年SARS期间在香港,有呼吸道的感染。那个时候连吸一口气都怕会感染。所以你在街头发单张传福音,别人都逃走了。后来我写了这两张单张,试试看,鼓励印刷分发,在石云泾、在海滩、在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人家愿不愿意接?真的,都愿意,不是那么可怕啊,仍然可以印刷28万份,免费的,分发。真是主的恩典!Covid(新冠)的时候,我鼓励一些单位的弟兄姐妹,按你的恩赐才干,设计了一些纸巾包,有祝福,基督徒的彼此的“常存盼望”、“彼此祝福”的口罩等等,都是由基督徒一个个设计的,也印刷了16万份可以分发。

 

生命季刊昨天晚上也有报告了,在那一个时候,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候,家庭教会在武汉封城不封爱,很感动!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传扬福音。还有热线电话、还有心理辅导。做医护的一定要上班,很大压力,所以生命季刊寄一些卫生(防护用品)消毒的口罩等等东西给他们,他们就穿起来。家庭教会的基督徒就在超市门口,一个礼拜总要出来超市买东西,所以就带领广传福音,连公安都跑过来了,没有拦阻,反而拿了口罩,他都需要。

 

我们在自由世界,在芝加哥这个地方,也有“耶稣爱芝城”。你说,“哇,美国那么大,不是有很多华人聚集在唐人街;那么大的地区,华人分散居住,很难传福音的。”但我们继续做,分区做,一区一区的,粤语区、国语区,几个教会合办。在一些华人的超市,有基督徒老板的,我们要去,有福音的真理报在那里分发,你总要思想怎么传福音。

 

这是我30多年前创立的“短宣”,现在我做义工了。就是鼓励每一个城市的华人信徒传,传福音不是传道人,宣教士的专利。平信徒,一般的弟兄姐妹你都可以练传福音,在你的所在的地区,跟教会的弟兄姐妹一起。所以现在已经发展到12个城市了,九个短宣中心,三个短宣布道团。感谢赞美主!去,主动地,积极地。

 

第四,要使万民做主的门徒。怎么“使”啊?这就是策略。保罗说,用诸般的智慧,各样的办法。有教导、有劝诫,也可能有责备。总之,将人完完全全带到上帝的面前。运用上帝给你的恩赐、才干、技能,也可以争取装备的机会。

 

现在神学教育普及化。很多宣教的训练、布道的训练,也是普及化。在教会有好多主日学训练班,我们都可以接受装备的。On job training(在职培训),一面好像耶稣带着使徒们,分发七十个人出去,都是一面做一面回来检讨,提醒他们改进。

 

这个是我在去年设计的一个十个科目的网上的专门训练“布道与宣教”。那么多年在宣教训练的地方,在神学院,我教的课程里面,怎么把不是那么高深、,乃是落地的一些布道宣教必要的科目,跟信徒的领袖们分享。信徒们可以好好做领袖,教会的一些推动传福音的人成为教牧同工、宣教士的助力。课程包括福音人生的塑造,布道学的真要,教会布道事工,布道宣讲跟试讲的实习,宣教学的真要,教会宣教事工。福音神学,不单单有系统神学、教会神学、圣经神学,还有专门是搞清楚这个福音神学,辨识异端跟新兴宗教。民间宗教,我们所有念那个宣教系的都要学民间宗教。因为不单单华人有民间宗教,每一种不同的种族都有它本身的民间宗教。属灵争战跟辨明事工。这些课程都是很落地的,我们有好多训练,求主帮助我们。

 

第五,要去,使万民做主的门徒。我明天都会跟各位提一提这个。圣经有用万邦,有用万民: All Nations, All Peoples. 圣经告诉我们,不一定要越洋过江,现在整个世界全球化,流散各地的。所以要用文化,不同的未得之民可能都在你的城市里面。好多人很想去佛教国家,原来美国就有好多佛教徒;有些人很想去印度教的国家、佛教的国家,但是在美国也有不少。如果上帝没有带你去老远的地方——办签证也困难,留在那个国家也困难。但是,在美国你可以向他们传福音,美国也有本土的跨文化宣教工作。

 

大使命是整全的大使命。主要的字眼是disciples,discipleship。做门徒不单单信停止在“我信”“我相信”,但是生命没长进。乃是照主的吩咐,好好教训他们遵守。这个栽培工作,布道栽培,两样并重。然后,是一个整全的福音。本来是一个提摩太跟着保罗,受培训之后,提摩太成为保罗,可以培训其他的提摩太。门徒就是有传承性的。所以做门徒不是有什么好处才来教会的。我有些亲戚朋友在其他州,他原来在国内的教会。有一些国内跑(run)出来的人很不容易。所以,来到教会了,他讲明了说:“教会可不可以帮我办身份啊?”“教会会不会帮助我这样?证明那样?”有一些教会帮你;有一些教会说:“我们都是传福音的”。他就不客气了,就跑到另外一个教会了。我们有不同的需要。教会的门打开,尽量帮助。来的人很多,不同的复复杂杂的动机,不一定单单为身份:有一些是为感情;有一些为打发时间;有一些是觉得好人——你们都是好人,我喜欢跟着你们去玩……好多不同的动机。

 

但是,你要知道信耶稣是做门徒——天天背十字架,付代价。所以你信的一段时间,你要明白,你要回应这一个使命。

 

第七,就是应许性的——“就常与你们同在”。(太28:20)“我很想主常常跟我同在”——你传福音!你传福音,上帝就跟你同在!赐你口才,赐你感动,赐你恩赐。你本来不知道讲什么,圣灵感动你的时候,你就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这样讲啊,自己都很惊讶。经历了抢救灵魂的喜乐:一个迷失的羊回归羊圈,天上的使者都一同欢喜快乐。主一定与传福音的人同在。传纯正的福音,不是传你自己那一套啊。

 

所以弟兄姐妹,这个天上地下一切权柄总归的主,祂已经有所有的权柄,但是祂要差遣我们去,要我们经历祂的同在。感谢赞美主!求主使用我们没的。所以我们再一次反思:你在教会的角色、在布道事工上,是旁观的、批评的、还是参与的?

 

滕张佳音 资深宣教学专家,生命季刊创刊董事,现任生命季刊香港董事会主席。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谁能救“约死群”的孩子?
2022: 男孩与海的故事
2020: 以经解经(霍顿)
2020: 请问本版的加宗
2019: 高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