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传"福音”为什么一定要讲"罪”?
送交者: Mengy 2024年05月17日15:58:50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一:"福音”的定义和内容

1."福音”的定义是什么?

保罗对信徒们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哥林多前书15:3-4)

这是使徒保罗对"福音”的一个最简单、最精确的定义,也是”福音”的核心和本质。

如果衹是从字面理解,"福音”的意思,就是"好消息”。但是,为什么保罗要提到"罪”和"复活”呢?"福音”与其有什么关联呢?。

2:"福音”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罪”被赦免、得永生

"福音”必须讲"罪”,否则,就不是"福音”。

有人可能会困惑:既然"福音”是"好消息”,而"罪”是坏消息,两者怎能可以相提并论呢? 

a) 什么是"罪”?

基督教信仰所谈的"罪”的定义,就是人一切偏离神心意和标准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

圣经说:”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翰一书3:4) 这里所说的"律法”,指的是神的律法,而非人制定的法律。

圣经说的"罪”,针对的是人的"罪性”而言,不是"罪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传福音指出人有"罪”时,大多人之所以拒绝承认、甚至反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基督教信仰所讲的"罪”的意思,以为是人触犯世上法律的"罪行”,如杀人、放火、偷盗等。

b). "罪”是怎么来的?

圣经说:”罪从一人入了世界。”(罗马书5:12a)

亚当悖逆神的命令,犯罪堕落,”罪”就进到人的生命里,以致沿袭到世世代代,人成了"罪”的奴仆,不得不犯罪。因此,并非人犯了罪才是罪人,而是人在母腹里就已经是罪人了,"罪”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

大伟在诗篇里说道:”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篇51:5) 

大卫又说:”恶人一出母胎,就与神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诗篇58:3)

观察一下小孩子,就会发现,没人教他们,他们天性就会撒谎、自私、嫉妒、好胜等。人的外在"罪行”,源于人里面的”罪性”。如:"猥亵淫行”,起因于人里面的"淫念”;"贪污受贿”,起因于人里面有"贪念”;"图谋杀人”,起因于人里面有"恨念”,等。

c) "罪”的结局是什么?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6:23a)

起初神用地上尘土造亚当,又”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那人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世纪2:7) 所以,人有了”肉体生命”与”属灵生命”。

然而,亚当夏娃违背神的命令,听信撒旦的谎言,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犯罪堕落,人的"灵”与神断开、不能再与神交通。虽然亚当夏娃的肉体生命没有立刻死去,亚当活了九百三十岁才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归了尘土。

”罪”不但使人肉体的生命会死亡,”罪”也使人属灵的生命死亡,即与神隔绝。圣经说:”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祂掩面不听你们。”(以赛亚书59:2)

"罪”使人落在神的震怒之下,"死亡”是神对人犯罪的惩罚。摩西曾在神面前这样祷告过:

”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象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 谁按著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诗篇90:7-11)

圣经说:”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9:27)

圣经里说的"死”指的是”身死、灵死和永死”。

身死”:摩西祷告中讲的“一声叹息”,指的是”身死”;

”灵死”:保罗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叫你们活过来。” (以弗所书2:1) 保罗讲的是"灵死”,与神的生命断开,对“罪”没有感觉;

"永死”:指的是末日终极审判时,凡是没有接受耶稣救恩的、名字不在生命册上的人,都会被扔进到硫磺火湖的地狱里、永远灭亡。

重生得救基督徒是两次”生”,一次”死”:

从母腹里所生,是第一次肉身的"生”;信耶稣基督,"死”了灵活过来,神赐新生命,这是第二次"生”;基督徒祇有一次死,就是肉身的死亡。


非基督徒是一次”生”,两次”死”:

从母腹里肉身生一次肉身死亡一次;终极审判时,因为拒绝主耶稣的赦罪之恩、不在生命册上,必永远灭亡、与神隔绝。这是第二次的死。圣经说:”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 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示录20:14-15)

第二:在世度日,有盼望

神不但藉著人的悔改,赦免我们的罪,拯救我们脱离"罪”的权势和”死亡”咒诅,而且我们在世的日子,可以靠著神的恩典和圣灵的帮助,走一条正路、过一个敬虔有盼望的生活。

常听到一句俗语:"人死如灯灭”。此言道出没有神生命的人,活著无目的、无价值、人生充满了无奈和绝望。没有神赐"永生”的人,衹能活在今生,想抓的东西一样也抓不住,没有盼望,祇有绝望。想想这些东西可以依靠么?


金钱? 生带不来,死带不走;

财富? 堆金积玉,仍无满足;

事业? 拼其一生,徒劳无益;

爱情? 海誓山盟,化为泡影;

儿女? 养儿防老,梦想成空;

健康? 年衰岁暮,难以抗争;

………

没有神的人,活在"日光之下”,即使在世上活得再"精彩”,最终都是”虚空的虚空”

基督徒的盼望是什么? 他们在不认识神以前,与不信的人一样,活在世上也是没有盼望。

保罗说:”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以弗所书2:12)

然而,因著神的恩典,凡是愿意认罪悔改、接受耶稣拯救的人,"灵眼”被打开,不再为世上短暂之物患得患失;而且有神的话语做生活的尊则,有圣灵帮助摆脱罪的诱惑,虽然并不富有,也无权力和地位,身体也不强壮,但仍可以过一个喜乐丰富的人生。

所以,祇有与"日光之上”独一的真神链接,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有盼望 。虽然处于患难、环境恶劣,仍 ”是欢欢喜喜,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马书5:3-4)

我们的肉体虽然衰残,但里面的新生命,却日日更新,盼望主耶稣再来的日子,身体全然得赎。这是基督徒的盼望。保罗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16-18)

保罗还说:”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著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 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马书8:18;21-25)

彼得说:”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得前书1:3-4) 而且这盼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希伯来书6:19)

如果认识耶稣,罪得赦免、有永生、活在世上有盼望,这是不是"福音”? 是不是"好消息”? 

第三:身体复活、得拯救

这里讲的"拯救”,指的是主耶稣再来时,基督徒的"全然得赎”。那时神会赐给属于祂的儿女一个不再朽坏,不再衰残,不再生病,不再有任何疼痛的身体;是一个可以承受天国的身体,因为"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哥林多前书15:50)

保罗说 : "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 。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 ( 哥林多前书15:42- 44)

所以,当主耶稣再来时,所有已死的、信与不信的人都要复活,接受终极审判:信的人在基督台前,按照各人在世所做的,接受不同的赏赐或责备;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是神对每个人一生的所言所行,祂要用自己的圣洁的标准来审判。信耶稣的,虽然曾有过失,但因有主耶稣宝血的遮盖,神不再定罪;而不信的,神就按照他们所做的定罪和惩罚。审判台前展开的"生命册”,记录著所有重生得救人的名字。如果名字没有被记录在册的,就是不信耶稣的人,会被扔进硫磺火湖里,永远灭亡、与神永永远远隔绝。(参见启示录20:15)

主耶稣复活是一个事实。祂曾经向矶法显现,然后向十二使徒显现。后来又有一次向五百多个弟兄显现。他们中间大多数在当时还健在,也有些已经睡了的。以后也向雅各显现,再后又向众使徒显现,最后也向保罗显现。(参见哥林多前书15:5-8a)

保罗告诉信徒说:”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 因为明天要死了。”(哥林多前书15:13-19,32b)

因此,"福音”也关乎到信徒将来"复活”、”身体的”全然得赎。这岂不是极大的好消息?


二: "福音”必须讲"罪”

由此看到,让人认识自己的"罪”,是得"福”的必经之路。

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又说:”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人,世上实在没有。”(传道书7:20)

如果看不到自己的败坏,或不承认自己是个"罪人”,人就得不到主耶稣的赦免和拯救。"罪”不被赦免,其结局就是永远沉沦灭亡。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6:23)

所以,传"福音,如果”不讲"罪”,不让人知道"罪”使人落在"圣洁”神的震怒之下、结局是永远灭亡,就没有”福音”可言。

有一次周六团契小组聚会,查考马太福音第四章,耶稣受魔鬼试探。之后,有人特别提到施洗约翰和主耶稣出来传道讲的第一句话:"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马太福音4:17) 提醒说给不信的人传福音,不可以讲”发财致富、万事顺利、心想事成”的福音,但不能忽略讲人的"罪”,因为没有认罪悔改,罪没有得到主耶稣的赦免,就得不到”永生”,也进不了天堂。有个姐妹听了很不赞同,说:”跟人家谈罪,有点太严肃了吧? 会让人聼了很不舒服,不愿意来教会了。....”

也曾听过一个在教会服事多年的年青弟兄,遇到同样"难题”。他在大学校园做传福音和牧养的工作时,常聼有人说:”为什么你们总讲人的’罪’,却很少讲神的’爱’?” 

其实他们不晓得,不知"人有罪”,就不明白"神的爱”。原因:

第一:如果人看不到自己的有限和与生俱来的”罪性”,人就不会谦卑下来;

第二:如果人不谦卑,不肯认罪悔改,就得不到主耶稣宝血的遮盖,也得不到神的生命,就是"永生”;

第三:如果"罪”没有被赦免,人每天活在"罪”中,最终结局就是永远地沉沦灭亡;

第四:如果不了解"罪”所带来的结局如此地可怕,人就无法了解神的爱何其大、何其深。

就如保罗所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7-8)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约翰福音3:16-17)

如果一个本该判死刑的罪人,因著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悔改、弃邪归正,他的"罪”就被赦免、而且永远不再被定罪,也不再有"死亡”的刑罚,这岂不是最好的消息么? 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消息”? 还有什么爱比”神的爱”更大的呢?

所以,不客观认识自己的"罪”,就不能明白神的爱。这是事实,这是很多蒙神拯救基督徒的真实经历。

"神的爱”,不是满足人在世上的欲望,也不是赐给人”短暂”的可见之物。”神的爱”,是要把人从罪中拯救出来,使人回到起初被造时的"本位”,在"伊甸园”永远享受与神同在的美好。


三:如何传"福音”呢?

传"福音”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口传”和"身传”。但是,如何传正确的"福音”呢?

1.”口传”

第一:切勿避开"认罪悔改”

主耶稣给撒玛利亚妇人传福音时,用水的比喻,来切入她生命上的需要。这位妇人不断寻找爱情,以填补内心的孤独和空虚。所以,主耶稣单刀直入地指出她的问题,使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参见约翰福音4:1-30)

圣经也记录了一位年青的财主,有一天他来见耶稣,寻求如何靠行为讨神喜悦、得永生、进天堂。他以为靠好行为可以得救,而且自认为神的话他都做到了,衹是让主耶稣指点他还差些什么。然而,主耶稣立刻指出他对钱财的看重和内心的骄傲,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罪”,使他无言以对。(参见马太福音19:16-22)

当然,我们没有资格指出对方的罪,因为你我都是"罪人”。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分享自己信主的经历,自己起初对罪的认识;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软弱和失败,等等,见证神如何改变你我的生命。

圣经清楚地吩咐:人要悔改。人要对"罪”有认识,才会"悔改”。据有人统计,新约圣经里提到"悔改”有五十多次。例如:

1).施洗约翰在犹太的旷野传道,呼吁:”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3:23),而且”他在旷野给人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马可福音1:4);

2).主耶稣出来传道,同样向世人呼吁:”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4:17)

当”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1:14-15)

主耶稣说:"无病的人用不著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31-32)

3).彼得受圣灵感动,跟听道的人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使徒行传2:38)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使徒行传3:19)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

4).保罗传讲福音时,说:”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传17:30)

第二:切勿”一步到位”

热心传福音,使更多人归主,动机很好。但言语过于简单,一步到位,说:”信耶稣上天堂,不信耶稣下地狱”,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省略了"为什么”的解释,就会让不信的人轻看基督教信仰,反而认为基督徒可笑、愚昧、想用恐吓的方法逼他们信耶稣,使有些不信的人胆大妄为,甚至公开轻蔑主耶稣的救恩,说:下地狱有什么不好? 还可以继续喝酒、打麻将、花天酒地.....。

第三:切勿”急于求成”

实际上,一个人能信主,完全是圣灵的工作,因为人无法开启人的"灵”,也无法改变人心。人,衹是神手中的"器皿”,神借此"器皿”把"福音”传讲给近处和远处的人。

如果在谈话中找到机会传福音,之后,要给聼的人一谢时间思考,然后再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如果对方没有想好,不要急于让对方决志,更不可以"强人所难”,劝人决志。这样做很多时候适得其反。神的救恩不是"廉价"强塞给人的,而是让人自己看到生命的光景,发自心里愿意接受的。

曾跟一个姐妹探访一个慕道友。一进门,这个姐妹就开始连篇累牍地背诵一些传福音的相关经文。对方客气地点头,看得出她是在应付,完全不明白所讲的是什么。讲完半个多小时后,这个姐妹就要求对方跟她一起做决志祷告,甚至让对方一起跪在地上。祷告又花了将近半小时,两个幼小的孩子和丈夫在客厅另一边一直等著我们离开。这个慕道友的确做了"决志”,但却再也没来教会。

如果一个人衹是口里承认有神,但心里不相信主耶稣是为承担世人的"罪”而死的,不相信主耶稣死后三天复活,即使做”决志”无数次,都不能得救。圣经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罗马书10:9)

第四:切勿"匆忙施洗”

很多教会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鼓励人做了决志了后,希望他们尽快受洗,似乎受洗比清楚明白救恩更为重要。所以,在教会常听到有人说:"我是基督徒,我已经受洗了” ,或"我还没有受洗,还不是基督徒”。这种人多数对”认罪悔改”没有概念,可能也没人告诉他们。有些牧者觉得讲"罪”,会把人吓跑,或也不觉得讲"罪”很重要,反而重视"受洗”人数,而非"得救”人数。

如果一个没有认罪悔改的基督徒,徒有虚名、没有重生得救,对个人和他人都毫无益处。

第五:切勿"投其所好”

有些牧者和信徒为了使教会人数增多,投其所好、传讲使人得好处的"功利福音”:病得医治、事业发达、心想事成等。

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约翰福音10:7,9) 

所以,任何"旁门左道”的"福音”,都不是真"福音”。

有一个老妈妈来美探亲,主日有人带她到教会来。有机会跟她聊天,自然问到她是否信主。她说她在国内礼拜天都去教会。

”你为什么会去教会?”我问她。

她告诉我说:”我经常头疼,看医生吃药都不管用。有一次在公园乘凉,有一个妇女跟我聊天,听说我有这个毛病,要我去教会,说如果信耶稣,身体很多病都可以医好。...”

"所以,她就带我去了教会。” 她说。

"那你信耶稣了吗?"

"信了,但是还是头疼,可能因为我不识字,看不懂圣经,不能通过考试,也没有受洗吧?"

记得那天,我跟她很简单讲了信耶稣是怎么一回事儿,告诉她耶稣不是来给人治头疼脑热的,祂是来赦免人的罪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罪性,等等。时间短,无法让老人家一下子清楚明白。后来老人家回国了,衹能求神派对"福音”清楚的弟兄姐妹把正确的"福音”传给她。

有一次经历,让我愧疚至今。那时本人刚刚信主受洗不久,对基本信仰模模餬餬。得知一个同学得了晚期癌症,手术后效果不佳,癌细胞很快扩散到全身,不断地进出医院。每次住院去看望他时,总想给他传福音,但却不知道该怎样讲,衹是对他说:"出院后一定要去教会啊”,因为他知道我是基督徒。

有一天再去看望他时,发现他病房的墙壁上贴了一张白纸,上面用红笔写著一句话:"我将来要站在天安门广场,给万人传福音。" 

"这是谁写的?”我问他。

"我写的。”他说。

"你怎么会这样写呢?”

他告诉我说,他太太邀请教会的一位牧师和几位同工过来为他祷告。牧师说,衹要他相信,神必医治他。有一天神要叫他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做见证,给万人传”福音”。

看到他"信心”十足的样子,虽然心里有些怀疑,但是想到那是出自牧师之口,是在神面前的祷告,岂敢说不对? 

可不幸的是,牧师给他的”期许”并没有实现。之后十几天,他就撒手人寰。

这件事一直让我自责。假如自己当时信得清楚明白,在他临终前告诉他:神爱他,神会赦免他的罪,衹要他承认自己是罪人,愿意接受主耶稣做他的救主,他就到天堂与神永远在一起。如果他从心里做这样的祷告,不就可以了么? 

2.”身传”:

虽然口传福音很重要,但基督徒用生命影响生命更为重要,因为是把"福音”活出来,让人对"福音”有真实感,使人信服"福音”、愿意归主。否则,"福音”不但被拒绝,甚至绊倒人,让不信的人认为基督教信仰很”虚伪”。

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3-16)

有一对基督徒夫妻吵架,而且吵得不可开交,彼此指责,谁也不肯让步,多年来都是如此。俩人"战争”愈演愈烈,有一天请牧师过来调节。牧师一进门,就看到他们家墙上挂了一个"匾”,上面写著"耶稣是我家之主”。牧师一脸严肃,对那对夫妇说:"请把那个’匾’拿下来,不要再挂在墙上当作’摆设!’”

多年前在一次团契聚会上认识了一对夫妻,俩人对圣经"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当时分享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令我非常敬仰羡慕。不久有一次聚餐,看到弟兄一个人来,便问:"太太呢? ” 然而得到的回答令人意外:"她来不来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才不管她呢!” 他的口气很严肃,不是开玩笑。好在那时我已经信主,他们也不常来教会,对我的信心影响不大,衹是"惊”了一下。

后来得知,这对夫妻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几十年,竟然十几年”不共戴天”: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在同一个教会敬拜,彼此互不干涉、互不关心。

如果能说会道的"基督徒”,祇有头脑的圣经知识,却看不到生命的见证,是"自欺欺人”,所传的"福音”会大大打折扣,不能使人信服。尤其牧者或带领教会聚会的领袖,如果能说不能行、言行不一的话,必会给信心软弱的基督徒带来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会绊倒非基督徒,使他们可能永远拒绝神的恩典。

圣经说:"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2:26)

通常给家人传福音比较难,最有效的方法"身传”好于"言传”,因为活出来的见证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若说自己信耶稣,而在生活中没有好行为,却一味勉强人信主,一定收到相反效果。

认识一个姐妹,她不但"口才”很好,也很喜欢读经,业馀爱好没有别的,就是读经,对圣经经节了如指掌,甚至每周在家里带领人查经。然而,她的先生多年迟迟不肯信主。有一次,先生突然打电话给一个平时比较关心他的弟兄,说:"你快来吧,我在家实在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要出人命了!” 弟兄放下电话,急忙联络了一对夫妻、赶过去。原来这个丈夫在家从来得不到该有的尊重:女儿地位第一,房子不够大,丈夫就被安排在走廊地上睡,没有想到丈夫需要工作,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丈夫闲暇时间不可以看电视,逼著丈夫跟她一起读经,哪怕丈夫感冒发烧,也不放过;丈夫在家不可以有任何发言权;.....等等。

有一天她的先生的确受洗了,她很得意、很开心。但不久后,再也没有看到先生来教会。如果信主的太太愿意遵行神的话,久而久之必看到果效。

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如果要活出见证,必须扎根在祂的话语上,遵从祂的话语,顺服圣灵的引领。主耶稣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甚么。.......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爱里。(约翰福音15:4-10)

圣经说:”....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著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书1:21-25)

亲爱的弟兄姐妹,神要你我"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 (提摩太前书4:2a) 不但要用"口传”,更重要的是用你我活出来的生命传,让不信的人看见你我的好行为,就把荣耀归给神。

彼得对信徒说:”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彼得前书2:12)

亲爱的弟兄姐妹,愿你我把神的这些话记在心里,免得得罪神。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还没有信耶稣,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希望里面所引用的神的话,给你带来帮助,使你愿意转向神,认罪悔改、接受主耶稣牺牲的爱。要知道,祂爱你,祂愿意拯救你。.....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为什么祂不逃避痛苦羞辱和死亡
2022: 时隔70年,珍妮有关中国的预言又要验证
2020: “和子”争议,表明教义不是真理本身(
2020: ZT:“和子”争议
2019: ZT:John15:1-5解经
2019: 思考:我们成了一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