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君王 敵擋神子(詩篇2默想二)
“2:2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詩篇2:2-3
人心總是抗拒神,即使神的選民也是這樣。士師記21:25記載,“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其實以色列一直都有王,耶和華神就是他們的王(撒母耳記12:12)。因為他們不依靠神,不遵守神的律例、誡命、典章,偏行己路,因此神藉着外邦人的手管教他們。他們不思己過,幡然悔悟,反而“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撒上12:12)。所以撒母耳警告以色列人說,“你們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華面前犯大罪了”(撒上12:17)。儘管如此,神還是通過撒母耳先立了掃羅為王,後又膏立了大衛為王。從掃羅以下,總計有39位君王(包括南國猶大和北國以色列),其中好王有8位,壞王31位。
舊約時代以色列人的列王是如此,那時的外邦君王也沒有兩樣(如果不是更壞的話)。兩約間的四百多年中,各國君王和臣宰光景大體也是一樣。所以新約時代一開始的時候,基督教會的會友們禱告感謝彼得,約翰被從公會釋放回來時,引用詩篇第二篇的話讚美神,“同心合意地高聲向 神說:‘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你曾藉着聖靈托你僕人──我們祖宗大衛的口說:‘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也聚集,要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註:或作“基督”)’ ’”(使徒行傳4:24-26)。
到了神的受膏者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界,“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翰福音1:11),一任任的君王(希律王、羅馬帝國皇帝)與臣宰商議,逼迫他和他的子民。
從那時到今時,又兩千多年過去了,各國歷史不斷演義着詩篇2:2-3所說的,“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