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不讓知識造成撕裂 |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4年10月21日08:25:51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主日祈禱文
文/生命季刊編輯 《生命季刊》第81期
慈悲的父,公義的神,滿有恩典的主,我們感謝讚美你!此刻,我們在地如在天,環繞你的寶座,瞻仰你的榮美,和千萬天使與眾聖徒,一同敬拜你,將尊貴、權柄、能力、榮耀歸與你,直到永遠!阿們!
父啊,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未曾造就,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你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也是我們的神。雖然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我們的隱惡擺在你的面光之中,但你差派你的愛子救贖了我們,叫我們脫離你的震怒,得着神兒女的名分,得以在如今所站的恩典中,稱呼你為“阿爸,父”。主啊,我們感謝你。求你叫我們照着你該受的敬畏,來敬畏你;指教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過討主喜悅的生活。
主啊,你滿有憐憫的心腸!求你借着你的靈,用你美善的聖道,來養育我們的生命與靈性;因為生活在這樣的世代,我們的生命太容易變得脆弱,我們的靈性太容易成為乾枯。主啊,求你光照我們的心,使我們明白什麼是我們當竭力持守的,也知道什麼是應該放棄的,叫我們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親愛的主,施恩憐憫我們吧!救我們脫離世俗的纏累,用更清潔的目光注視永恆。奉主基督的名,阿們!
主日信息
不讓知識造成撕裂
哥林多前書8:1-13
講員 周屈剛牧師
請點擊觀看周牧師信息視頻👇
以下為周牧師信息音頻:👇
經文:哥林多前書8:1-13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知識的世代,我們都非常尊重知識,從小就被教育:“知識就是力量”,“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們都追求知識,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同時也認識到知識的有限性,尤其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有各種各樣的知識,大家有各種各樣的觀點,因此,就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分歧。對於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人,大家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信息來源,也就有了不同的結論,所以,我們就有分歧,當分歧比較大的時候就會造成分裂。
撕裂和分裂有什麼區別?分裂是眼睛看得見的,大家分開了,是外面的東西;撕裂是我們心裏面的東西,因為我們比較大的分歧,我們在心裏面有了隔閡,雖然我們還在一個地方,還在一個教會,還在一個家庭,但是我們因為有了比較大的分歧,心裏面就有了隔閡,這就是知識造成了撕裂。我們的心願或者說神的旨意和聖經的教導就是:不要讓知識造成撕裂。
擺正知識和愛的關係
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擺正知識和愛的關係,這就是哥林多前書8:1-3,“論到祭偶像之物,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這三節經文就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真理,就是擺正知識和愛的關係。
“知識”這個詞在和合本聖經里大概出現過117次,大概只有在哥林多前書第8章這個地方的“知識”有負面的意思,其它地方“知識”都是正面的,所以弟兄姊妹,我們在讀這段經文的時候,一定不要陷入極端:“哎呀,知識讓人自高自大,我們就不要有知識了,那大家都要做笨蛋,大家都要做愚昧人”,就像以前傳道人所講的那樣:“哎呀,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虛幻,天上的事情才是真的,我們就不要讀大學,只要讀到小學一年級,認認字,能讀聖經就可以了,我們越窮越屬靈,越笨越愛主”。請問是不是這樣?不是的!
所以,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一節經文放到整個聖經裡面來看,問題不是出在知識這裡,而是出在人這裡。人的內在問題是驕傲,知識顯明了人的驕傲。
知識是好的,問題在於該怎樣運用。“知識”第一次在聖經裡面出現是在出埃及記31:3節,神說:“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智慧,有知識,能作各樣的工”。聖靈充滿了這個人,他就有了智慧、智慧和知識,他就可以為神作工了。所以,聖經裡面講到 “知識”經常是正面的,經常是好的,我們要有知識,要有好的知識,要有正確的知識,要善用知識。如果沒有知識,我們就愚昧,就犯罪,就像何西阿書4:6節所講的那樣: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這邊的知識特別是跟神的話語有聯繫,和律法有聯繫。當時有些人作祭司,但不熟悉神的律法,他們教導別人就誤人子弟,神的百姓就因為沒有知識而滅亡。
我們再講具體的一個例子。夫妻關係也是這樣,夫妻關係裡面知識重要不重要?重要,我們了解對方,這就是知識,了解對方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去彼此相愛。彼得前書第3:7節說:你們做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這就像打電話一樣,如果我們做先生的沒有按照知識愛我們的太太。咱們給上帝打電話能不能打通?就打不通了,就被切斷了。所以說我們要按照知識愛我們的太太,因為男和女不一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個性。我們覺得可能我們很愛自己的太太,但實際上可能拍馬屁拍到馬腳上去了。
問題不是出在知識上,而是出在人這裡。比如有的人掌握了知識,掌握了人的心理活動,他可以利用他的知識好好去愛別人,好好的去關心別人。但是有的人他也很聰明,他也知道人家的心理活動,他也知道對方需要什麼。結果他用知識去騙別人。一個有愛心的人可以好好利用知識可以去愛別人。一個邪惡的人可以利用知識去騙別人、害別人。
知識是為了愛服務的,就像哥林多前書13:2保羅所說: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說知識是為愛服務的。我們要有知識,但是我們要注意不要驕傲,不要去利用別人,而是要去愛別人。這邊有個簡單的圖表,希望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明白擺正知識和愛的關係。
知識是蒙恩之道,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愛上帝,彼此相愛。但沒有知識,也不可能做到愛上帝,彼此相愛。有了知識,也不能夠停留在知識這裡。知識是一個手段,是一個途徑。而且知識也是一個外在的東西,是頭腦和理性層面的。我可能知道很多,甚至知道很多愛的真理,但是不見得有愛的能力,有愛的生命。
也有的神學家把知識當作一種屬靈的恩賜,是個gift。請問有gift的人,有屬靈恩賜的人,是不是他的生命一定會好?比如我們聽這個人講道,講得很好,對我很有幫助。對你有幫助,感謝主。請問他自己的靈命是不是一定很好?不一定的。這個事情我也掙扎了很久,我看了很多以前的人寫的書,他們都是把這兩點分開的。有的人的聖經知識很豐富,講道很精彩,帶查經對很多人很有幫助,但是他自己不一定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他可能只是同意聖經的教導,但是自己沒有認罪悔改,重生得救。聖靈的光照和聖靈的重生是不一樣的,屬靈的恩賜和得救的恩典是不一樣的。
總之,我們需要有知識,但是不能夠過分高舉知識,不能把知識絕對化,不能把知識當目的。我們更要認罪悔改,重生得救,愛神愛人,學習謙卑,擺正知識和愛的關係。另外,如果不要讓知識造成分裂,就要擺正知識和真理的關係。
擺正知識和真理的關係
知識可以指任何我們知道的事情。但問題是我知道的是不是真的,有沒有假的,有沒有騙人的,有沒有錯誤的,有沒有片面的?有的。我們每天看很多的新聞,每天看很多的報道,每天看很多的書,這裡面的東西是不是都是真的?不是。有很多的是假的。就不要說一般的新聞,就連神學院也是如此。因為很多人覺得神學院是一個很神聖的殿堂。感謝上帝的恩典,的確有其神聖性,但是神學院所教的東西,是不是都是符合聖經的?不是的。北美有很多的神學院。像哈佛大學最開始就是一個神學院,就是培養牧師的,只有一個專業,那就是神學聖經,後來哈佛大慢慢有了其它專業,成了一個著名的大學。但是他的宗教系就慢慢不相信聖經了,只是把聖經當做一個學問來研究。我們稱之為自由主義。有些人就出來,創辦耶魯大學。耶魯大學一開始是比較保守的,後來也變得離譜了,就有了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一開始是比較保守的,是相信聖經無誤的。但是後來也慢慢變得自由化了,然後就有了Westminster神學院。北美有很多神學院,學術水平很高,但是許多老師是不相信上帝、不相信聖經的。
另外我們也要區分有些知識是相對真理,有些知識是絕對真理。絕對真理是非常重要,非常根本的。在此我們不能有分歧,否則就是異端,否則就在根本的問題上犯了錯誤。相對真理就是在次要的事情上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察、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這麼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基督徒的觀點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致的,包括夫妻也是這樣。大家總是有分歧。是不是有了分歧,我們就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我們就分道揚鑣了?不是的,有很多的事情是相對的,不是那麼重要的,我們可以保留我們的分歧,可以和平共處。
另外,我們還要區分真相和真理。我們有的分歧是關於真理,比如對聖經的理解;有的分歧是關乎真相。真相和真理是不一樣的,真相是對現實的把握,真理是關於對聖經的理解。最近又要開始大選,各種的信息層出不窮。我們要按照聖經來投票,要選一個總體上更接近聖經的候選人。請問哪一個政黨更接近聖經?哪一個候選人更接近聖經?這不僅關乎真理,也關乎真相。大家的信息來源不一樣,所以就得出不同的結論。這些事都是天邊的事,都是二手材料、三手材料、四手材料,…不知道經過多少人傳播才到我手裡來。如果問我身邊的人,這個林弟兄,或者於弟兄,我說他是個大好人,哎呀!感謝上帝,太愛主了,因為我對他比較了解,他就在我跟前。我們不要忘了,耶穌被釘十字架也是經過法院判決的,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冤假錯案。
所以,我們對某人或某事的了解,屬於真相,不屬於真理,大家都有可能會被誤導。但是對某人或某事的價值判斷,既關乎真理,也關乎真相。
那麼現在就比較快地講一講絕對真理。絕對的真理包含三個方面。第一,三位一體,就是我們信的對象。第二,因信稱義,就是我們怎樣建立和上帝的關係。第三,因信行義,就是我們信耶穌的目的,我到底是為了什麼信耶穌的?在教會歷史上,新教非常注重教義。弟兄姊妹,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背景。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催生了新教。新教相對於天主教和東正教來講,更注重教義。教義裡面我們又特別地強調因信稱義,導致的結果就是有的人認為行為不重要。請問行為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神救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行善。但是,非常遺憾,我們講異端的時候往往局限在教義方面。但是我們剛才已經講了,有的人的教義是很對的,比如同意使徒信經。但同意使徒信經的人是不是都是得救的?不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一點。如果你不同意,你就不得救。但是如果你同意了,就得救,那也不是這樣,因為同意不等於悔改,同意不等於相信,同意不等於重生。而行為是信心的果子,就像耶穌所講的那樣子,“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馬太福音7:21)“他們宣稱認識上帝,卻在行為上否認上帝,是可憎的、悖逆的、在各樣的善行上被棄絕的人。”(提多書 1:16,三一本)這樣的人有沒有得救?沒有。
新約裡面耶穌罵得最多的就是法利賽人,好像給我們的印象法利賽人是不信的。請問法利賽人是不是不信的?在人看來,在他們自己看來,他們是最信的,信得最好的,是最敬虔的,最愛神的,最高舉聖經的。但是大多數法利賽人實質上是不信的,是假冒為善的,沒有悔改的。雖然他們有很多知識,雖然他們宣稱認識上帝,卻在行為上否認上帝。保羅也說:“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嗎?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林前6:9-10)。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在這樣罪大惡極的光景里而沒有悔改,這樣的人說自己是基督徒,說他相信聖經,那就是假的,神是不數算他的,他們是不能承受神的國的。
保羅進一步作一些區分,他說:“我先前寫信給你們說:‘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此話不是指這世上一概行淫亂的,或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這樣,你們除非離開世界方可。”(林前5:9-10)這不是寫給不信的人,而是寫給信的人。如果我們要離開所有的貪婪的、拜偶像的人,我們就沒法生活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還有很多人不信耶穌的世界當中。那保羅說的是什麼?“但如今我寫信給你們說:若有稱為弟兄”(林前5:11),就是這樣的人,他說他是基督徒,說他信耶穌了,但還是繼續在罪惡當中,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就是與他吃飯都不可”(林前5:11)。這就牽扯到絕對真理了,牽扯到大是大非的問題了。
雖然他表面上說我相信使徒信經,我相信聖經無誤,但是行為上卻嚴重得罪神而又沒有悔改。這樣的人,我們能不能跟他合一?不能跟他合一。我們所說的“合一”是有原則的合一。聖經上講得很清楚,連吃飯都不要和他一起吃飯。我可以跟慕道友吃飯,但是如果有的基督徒還繼續如此犯罪,就不可與他吃飯。
保羅和雅各在不同的書信裡面,側重點是不一樣的。保羅在加拉太書裡講,我們不是靠善行稱義;雅各在雅各書裡面強調,我們要為善行稱義。稱義的基礎不是善行,稱義的目的是善行。實際上保羅也非常強調善行,非常強調行為,非常強調律法。他一方面說我們不可能靠着自己的努力來達到上帝的標準,說人稱義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羅3:28)。我們靠着自己的能力沒有一個人能百分之百遵行律法,達到上帝的標準,我們得救完全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我們得救完完全全是上帝的恩典,是耶穌替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承擔了神的審判。我們稱義是因着信,不在於遵行律法。但是保羅接着在羅馬書第三章馬上就說了什麼?“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羅3:31)。我們信的目的就是要有能力達到上帝的標準、遵行上帝的誡命。上帝救我們不是要降低標準,不是要走後門,不是的,上帝的標準是不變的。如果上帝的標準改變了,就意味着祂造人的計劃失敗了。
耶穌也說:祂來不是要廢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我們再強調一下律法和舊約的有效性。基督徒要不要讀舊約?基督徒要不要遵行舊約的律法?“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3:16),當然也可以包括新約,但是保羅寫提摩太后書的時候,有沒有新約正典成書?還沒有。這邊的聖經直接指的是舊約。新約“經上記着說”出現104次,都是指什麼?都是指舊約。耶穌面對試探,引用的經文都是引自舊約,而且是引自律法。所以,保羅、耶穌、約翰、雅各,讀的聖經是新約還是舊約?是舊約。嚴格來說,沒有舊約聖經的聖經不是聖經。如果你只讀新約,讀的挺開心的,結果到了天上,你發現你讀的聖經和耶穌讀的不一樣,耶穌讀的是舊約。當然我不是說新約不要讀,新約也非常重要,因為新約是舊約的正解。
什麼是善行,什麼是好的行為?海德堡要理問答第91 問說:“唯獨那些出於真信心,照着上帝的律法,為了上帝的榮耀,並非基於我們自己的觀點或者人的規條而行的,才是善行”。這就特別講到了“照着上帝的律法”,因為上帝的律法就是標準。標準是非常重要的,標準是非常根本的。當然上帝的律法很多,舊約摩西五經都是上帝的律法。但是最簡單的上帝的律法的總結是什麼?是十誡,所以十誡是我們最基本的善行的標準。根據十誡,我們反對科學至上,反對進化論,反對墮胎,反對廢除死刑,反對同性戀、變性,反對高稅收、高福利、大政府,反對社會公義、馬克思主義,反對政府集權,這都是根據十誡作出的一些原則。
我的孩子告訴我一個數字,美國建國開始一段時間,老百姓的收入大約 10% 奉獻給教會,大約5%給政府。現在老百姓的收入奉獻給教會大概2%,給政府大概40-70% 左右(每個州不一樣, Kevin Swanson, Generations),政府就充當了上帝的角色。我們給一個簡單的原則,上帝才收10%,政府收稅是不能超過 10% 的,超過 10% 就是什麼?就是偷竊。無論是通過加稅還是通貨膨脹,都是用合法的手段來作強制性的偷竊。這就是漸進的、溫和的、文化的共產主義。
去大公司工作,作為個人可能喜歡。美國有的政黨,通過劫富、大撒幣而渾水摸魚,公飽私囊,擴大政府權力和政客財富。我們辛辛苦苦要潤,好不容易潤過來了,但潤的目的在哪裡?神的工作在哪裡?教會的使命在哪裡?
所以我們要根據聖經的原則分辨,一方面是對真理的分辨,對標準的分辨;另外一個就是對真相的分辨。不讓知識造成分裂,我們要回到我們信仰的絕對方面。信的對象:三位一體,基督的神人二性;信的途徑:因信稱義;信的目的,因信行義。總結起來就是在教會上稱之為信心的界限,包含《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還有《主禱文》和《十誡》,《主禱文》關乎我們的敬拜和禱告,《十誡》關乎我們的行為,《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關乎我們的基本信仰。
所以,我們無論怎麼有分歧,怎麼有不同的觀點,有怎樣不同的信息來源,都不能說十誡不重要、無所謂,不能說信經不重要、無所謂。否則,我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所以,當我們說不要讓知識造成分裂、撕裂的時候,不包含這些絕對方面。如果在絕對方面有分歧,那麼有分裂、有撕裂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不能支持像宋江那樣,以“替天行道“、”服務窮人“、“自由平等”的名義,殺人放火、打、砸、搶的運動、團體、政客、政黨、政府。否則,我們就是善惡不分,就是稱善為惡、稱惡為善。
擺正自己和別人的關係
不要讓知識造成分裂,我們首先需要擺正知識和愛的關係,其次需要擺正知識和真理的關係。我們要愛神所愛,恨神所恨,我們要譴責聖經裡面譴責的東西,我們要支持聖經裡面支持的東西。第三,我們要擺正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如果不是關乎絕對真理,我們就可以妥協、讓步,就要有好的交通。這就是哥林多前書第8章第4節到第6節的內容。
首先,保羅做了一個立場的宣告:你是對的,你是有知識的。我們說你要妥協、讓步,不是說你是錯的。“論到吃祭偶像之物,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麼;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沒有別的神。雖有稱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許多的神,許多的主。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借着他有的,我們也是借着他有的。”
這裡保羅很清楚地說,祭偶像之物,你可以吃,但是有個底線:不要到別人的廟裡去吃。如果有人在市場上賣,也可以吃。或者有人請客讓你去吃祭過偶像的肉,你也可以吃。然而,你要注意對別人的影響。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知識,因為有的人就拜慣了偶像,他就以為所吃的是偶像之物。他一看到這個食物就想到偶像,偶像好像很了不起,吃了這個祭偶像的食物就等於拜偶像了,他的良心就被污穢了。而且他會產生混亂: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吃,怎麼這個人信了耶穌還會拜偶像之物呢?是不是我也可以吃?他沒有意識到,“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這樣的人良心軟弱,看見你吃祭偶像之物,就有可能也去吃祭偶像之物,甚至拜偶像。
這就關乎我們怎麼看待和對待別人,其他的基督徒在你眼裡面是什麼樣的位置。我們一般都是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重要,但聖經讓我們把別人看得很高、很重要。這樣的人,是基督為他死了,我們看到別的基督徒,我們要想到:基督為這個人死了,我如果得罪他,就是得罪誰啊?就是得罪基督。這是我們怎麼看待別人。
其次,我要敏感於我對別人造成的有可能的不良影響,而且有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影響。沒錯他是軟弱的弟兄,但是他因為你的知識就滅亡了,和合本翻譯成“沉淪”。當然我們很難說這個人就不得救了,但是我們應當確定他的信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同樣的詞也用在了猶大身上,“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參約17:12)。也就是說這麼一個軟弱的弟兄因為你的知識,因為他看到你吃了祭偶像之物,他的信心就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和影響,甚至可能不信了,甚至可能亂套了。我們叫他跌倒了,我得罪了他,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如果我吃肉讓別人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如果我喝酒讓別人跌倒,我就永遠不喝酒。
這就是我們怎麼看待和對待別人,這就是不要讓知識造成撕裂。我們有知識,我們是對的,感謝上帝的恩典,但是我們要善用我們的知識。知識不是至高的,知識不是絕對的,愛才是目的。
求神憐憫我們,我們一起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仰望你的恩典和憐憫,我們是有罪有限的人,又活在有罪有限的人中間,就像以賽亞所說的那樣,“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求聖靈多多地加添我們屬天的智慧,也多多地加添我們的愛心、謙卑,讓我們不要讓知識造成撕裂,願你憐憫你自己的教會,也憐憫美國,也憐憫中國,也憐憫這個世代。求你垂聽我們的禱告,赦免我們的罪,帶領我們悔改,加添我們的信心,拯救我們脫離各樣的罪,求聖靈帶領我們在真理里、在基督里彼此相愛,為了你自己的榮耀,奉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求,阿們!
周屈剛牧師 現在北美牧會並從事聖經翻譯及神學研究。
更多主日信息,請點擊👉主日信息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我能掌握自己的前途嗎? | |
2023: | 猶太復國主義是種族主義嗎? | |
2022: | 查經分享:列王紀下第十九章 | |
2022: | 曠野中的割禮 | |
2021: | 婚姻見證:在丈夫不可愛時仍舊愛他順服 | |
2021: | 【里程信仰問答之十三】怎麼知道有上帝 | |
2020: | 基督再臨時審判三件消極的事 | |
2020: | Pope怎麼了? | |
2019: | 聖經,我們該恐怕呢還是我們該坦然呢? | |
2019: | 聖經重生論: 孩童與成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