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槽、十字架、空墳墓是基督教的三個重要記號,分別表達了耶穌基督的降生、受死與復活,與之對應的是基督教三大節日——聖誕節、受難節、復活節。耶穌的降生是向死而生,基督道成肉身是敬虔的奧秘;耶穌的受死是他作為人子的生之使命,生即為死,基督被釘十架是完全的獻祭;耶穌的復活是死而後生,為所有信他之人成就了奇異的恩典。這三個記號帶出的信息關乎生死問題,解決生死問題。
一、馬槽:向死而生,敬虔的奧秘
“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里。”(提前3:16)
經文提到“神在肉身顯現”是指基督道成肉身,降世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1:14),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作為恩典與真理的本體,將無限帶進有限,將光明帶進黑暗,將尊貴帶進卑微,將富足帶進貧寒。“被聖靈稱義”是指耶穌從生到死直到復活升天都在聖靈里,有聖靈的同在,“被天使看見”是指天使留心觀看基督所成就的救恩,“被接在榮耀里”是指主耶穌的復活升天,以及祂現今在天上的職事。這樣看來,這節經文已經將耶穌基督一生的計劃呈現,同時也向我們表達了基督耶穌的生與死與復活是有着密切的關聯,耶穌是向死而生,向生(復活)而生,這些都是偉大的屬神的奧秘,是人所共識、共認、共信的奧秘。
聖誕,確實是屬於上帝的偉大的計劃、敬虔的奧秘。基督降生方式本身就是一個奧秘。男女結合產生生命是普遍的生命規律。但這個生命規律是上帝自己定的,自然他就有能力在必要時候不使用或改變這個規律。比如在當初創造初人亞當時,在創造第一個女人夏娃時,在耶穌降生時,都沒有使用這個規律。但聖誕的奧秘,已經向我們顯明,這一已然的事實,“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開啟人類的新紀元。聖誕,毋庸置疑是劃時代的大事件,是全人類要慶賀的大喜信息。
當美國宇航員登月成功的那一天(1969年7月16日),總統說,這是全美國,乃至全人類最值得慶賀的日子,因為人終於上天了。此言一出,一位神的僕人也是總統的朋友,糾正道,“總統先生,人類最值得慶賀的日子不是地上的人上到天上的今天,而是天上的神下到地上的那天”。人類欲踏上征服外太空的漫漫長路,但對於征服內宇宙(心宇宙),卻少人問津,少作努力,甚或是無能為力。充滿萬有的主耶穌,掌管全宇宙,包括全人類的心靈,他的降生正是為此,要降臨凡塵,臨格人心,在人的心中作王,讓人的心靈成為他所居住的聖殿,成為靈宮。
聖誕誕聖,這位聖者的降生,這位馬槽的聖嬰,向死而生,他降生所在的卑微馬槽是朝向更為卑微甚至卑賤的十字架,以死擔當一切生於罪中又行在罪中的罪人的“罪與罰”,接受這位絕對完全的聖者,讓神的生命在我們裡面,從我們的肉身上彰顯出來,使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態度上有新生的樣式,成為新造的人,為基督活着,這就意味着明白並接受了這“大哉,敬虔的奧秘”。耶穌向死而生,或生或死,皆是為我,這就叫我們越發不敢放肆,乃是要敬虔度日。
耶穌的降生不僅作為人類公元紀年的開始,更應作為人類獲得新生的開始。
馬槽·十字架·空墳墓 <wbr> <wbr> <wbr>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黃幸平
二、十字架:生即為死,完全的獻祭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15-16)
這裡把基督耶穌降生的目的啟示出來。耶穌的生“為要拯救罪人”,正如在耶穌降生前主的使者對約瑟所說的那樣,“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1:21-23)耶穌的名字本身就已經帶出他人生的目標。
對於耶穌拯救罪人,有這樣一種解釋說得非常到位,耶穌不只是救人於罪惡之中,使其所犯罪惡得着赦免;且是將人從罪惡裡面救拔出來,使其脫離罪惡的權勢和能力,免再作罪的奴僕。主耶穌的拯救,不是局部的拯救,乃是完全的拯救;不是救生圈的救法(使人免於沉溺水中,但仍未脫離水的威脅),乃是救生船的救法(不但使人免於沉溺水中,且將人從水中救到船上)。
那麼具體是怎樣拯救罪人的呢?作為神的兒子耶穌首先要降生成為人,如果沒有人的身體,他怎麼會死呢,因為神是不會死的,所以為了替你我死,他必須成為人的樣式;那麼為什麼非要死呢,因為罪的工價、刑罰就是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而且他必須是無罪的人,故不能採用男女結合而生的方式,他無罪才能擔當、除去你我的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正如施洗約翰指着開始出來布道的耶穌說,“看哪,神的羔羊,背負(或作除去)世人罪孽的”。這話是在人子還活着的時候就說出來的,他要成為逾越節的羔羊,作為最美的祭物替全人類獻給父神,他一次被獻,就擔當了多人的罪,就成了完全的獻祭,成了完全的救法。(來9:28)
如此看來,耶穌降生的目的惟有通過死在十字架上方得完成。人都不想去死,都想永生,都想永垂不朽,生是為了金錢,為了成功,為了愛情,為了親情,為了揚名,為了立功,為了立德,為了立言等等,不一而足,但從來沒有一個生即為了死的人,除了耶穌。
三、空墳墓:死而後生,奇異的恩典
耶穌在世時就說,“我是復活,我是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張學良將軍就是以耶穌的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墓志銘要求後人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以表達自己對基督的篤信及對復活的盼望。耶穌能使人復活,當然也能使自己復活,他以復活的大能向歷世歷代的人顯明他是神的兒子,“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4:25)。世界的黑暗棄絕光,惡人拒絕聖者,撒旦置耶穌於死地,不料耶穌卻置之死地而後生,並要叫一切信他的人皆得死而後生的恩典。他是那粒不死的麥子要救一切怕死而作罪奴的人得自由得釋放。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如今這粒麥子結出了數以億計的子粒來。
“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約一3:8)耶穌道成肉身,走“神人”之路,除滅撒旦指使人走“人神”之路的詭計;耶穌被釘十架,除滅撒旦對罪人的控告,“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里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8:34);耶穌死而後生,為所有蒙基督拯救之恩典的人拿去死的“毒鈎”。空墳墓是敗壞撒旦權勢、勝過死亡權勢的記號,空墳墓所表達的耶穌基督的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當一位宣教士看到成千上萬的佛教徒俯伏在地向佛祖釋迦牟尼的一根遺骨頂禮膜拜時,感慨道,“如果耶穌基督有一根遺骨被發現,那麼基督教就立刻崩潰了!”因為空墳墓是基督復活的記號,他是生命的主,死亡不能拘禁他。正如今日聖地耶穌空墳墓墓門上刻着復活清晨天使所說的話,“他不在這裡,他已經復活了”。保羅曾說,耶穌若不復活,我們所傳是枉然,你們所信也是枉然。但耶穌的墳墓是空的,耶穌真的復活了,果真死而後生,讓我們看到“死後有生命”的真理與恩典。耶穌的死而後生,確實成了給所有信他之人莫大的恩典,奇妙非常。
物理學家牛頓,一生着述20%關於科學,80%關乎神學,他還曾寫過《但以理書注釋》等,因此他既是科學家,也是神學家。他一生有不少科學發現、總結出不少科學定律,有人訪問他一生中最大的發現是什麼,他這樣答道,“我一生中發現兩件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我是大罪人;第二,耶穌是大救主。”
另一個名字也叫牛頓(JohnNewton,1725-1807)的人,原是“罪人中的罪魁”,然而,他“蒙了憐憫”,從一位極力反對神、販賣奴隸的罪犯,轉變成一位全心愛慕神、關懷人的牧師,他自己寫的墓志銘是這樣概述自己的:“約翰·牛頓,牧師,曾經是不信者和放蕩者,是非洲奴隸的奴僕,可是靠着我們主和救主耶穌基督豐富的憐憫,得蒙保守、挽回、赦免,並受指派宣傳他多年以來努力摧毀的真道。”這位曾一度是“奴隸貿易的奴僕”,後成為“耶穌基督的奴僕”,他將自己的心路歷程、信仰歷程流於筆端,寫成美妙的詩歌,上達天庭,表達對賜恩的主的感恩;進入人心,讓歷世歷代的人心被恩感。歌中寫道,“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散,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根據詩歌英文原文全文用四言古體翻譯的版本還有這樣的內容,“衝決網羅,歷經磨難,風塵之中,我在歸來。恩典眷顧,一路攙扶,靠它指引,終返家園……此生此世,託庇於主,主在我心,我在主里。身心可朽,生命可絕,在主殿堂,我得慰藉。一生擁有,喜樂平和;豐沛人生,如泉不竭。大地即將,如雪消融;太陽亦會,黯淡隕沒。唯有上帝,與我永在,召喚遊子,回歸天國……”。他寫的這首《奇異恩典》被稱為基督徒的“國際歌”,意思是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喜歡唱這首歌,來表達基督徒之為基督徒本身就是奇異的恩典,我們確為蒙大恩的人。正如聖經所說,“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那麼蒙了如此奇異恩典的人應當有何回應呢,聖經又說,“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林前15:10)格外勞苦地做什麼呢?耶穌基督作為人子,他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呢?從生到死,不為自己留下絲毫,不為自己積蓄資財,為宣揚神國福音,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時徹夜難眠,通宵祈禱。如此廢寢忘食為要完成差他來者的旨意。至今我仍不忘新約教授駱振芳老師在世最後一篇題為“主耶穌是生命的糧”的講道中的最後一句話,“接受耶穌,以他的人生目的作為我們的人生目的”。是的,我們這些領受主恩的人,將耶穌降生受死所成就的完全救贖“傳於外邦”,將耶穌恩惠的福音宣揚以“被世人信服”,與人同得此奇異的恩典。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來2:3)。如此恩典,豈能忽略?接受此恩,死而後生。分享此恩,恩上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