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精神的戈壁》之十二
楊愛程
一九七一年八月間,我先去大姐家裡小住幾日。那時,大姐在卓尼縣城裡的小學教學,姐夫在國營貿易公司工作。卓尼縣城離開家鄉只有三十華哩,步行三小時就到了。從那裡,我再乘長途公共車到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在小學教書的表姐家裡住下來,第二天買好票,第三天早上六點鐘上車,六點半開車,乘車十三個小時,到傍晚才到達瑪曲縣。這一路搖搖晃晃,顛顛簸簸,翻山越嶺,沿着用沙土鋪成的公路行進,等到達目的地時,人已經累得站都站不起來了。
哥哥只有一間屋子,辦公室兼宿舍。他已經為我安排好了一張板床,我帶來嫂子為我縫好的棉褥子,大姐給了我一條床單,哥哥準備好了一床棉被。哥哥在取暖用的火爐上煮了一點麵條,我吃過後倒頭就睡,一覺睡到天亮。
我哥哥是一九六七年秋天被政府派來這裡工作的。由於「家庭出身」的關係,政府不把他派到氣候和教學條件比較好的地方,而是讓他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他當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去我原來就讀的臨潭一中。這間學校地處貧困的山區農村,自然不如縣城中學那樣有便利的交通和比較豐富的物資供應。但是,這間學校離我家只有十來華里路,哥哥如在那裡教書,可以在周末回家,他和嫂子也就不必這樣長久的分開了。不過,如果這樣就離父親更近了,由於父親戴着「階級敵人」的「帽子」,哥哥必定會受到影響,說不定也會挨斗挨批。再說,他也曾在這裡上初中,在這裡被誣陷為「反革命集團」成員,受到不少折磨。慘痛的記憶使他對這間學校產生了一種拒斥之心。所以,他毅然選擇了離家很遠的瑪曲縣中學,成了在這個縣裡創辦第一所中學的拓荒者之一。
瑪曲縣地處青藏高原東端,平均海拔3800公尺左右,距黃河發源地不遠。黃河從青海省境內自西向東流到這裡,遇到甘川交界處的高峻山脈後,又折回頭向西北流去,重新回到青海省境內。這樣,黃河便在瑪曲縣境內形成了第一個大河灣。俗話說:「九曲黃河十八灣」,這裡就是「黃河首曲」。瑪曲縣城就座落在黃河岸邊的大草原上。
這裡自古以來是藏族同胞的生息地,他們過着居無定所的游牧生活。政教合一的喇嘛寺,是管理藏族人經濟、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唯一組織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只是定期通過藏人中的土官頭人徵收一定量的稅金和貢品。他們的生活基本上不受外來勢力的干擾,過着自給自足,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的樸實生活。一九五八年解放軍進駐西藏後,藏漢矛盾趨緊。隨後,達賴喇嘛逃亡到印度,武裝反抗共產黨統治的暴動蔓延到整個藏區。
今天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有四個縣的藏人參加了「叛亂」。為平息「叛亂」,解放軍的騎兵部隊在茫茫大草原上縱橫馳騁,天上還有飛機助威。經過八、九個月的激烈戰鬥,才把「叛亂」平息下來。瑪曲縣一帶的牧人十分驍勇善戰,青年人個個都是神槍手。解放軍曾在這裡遭到很大傷亡,而藏族人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許多村落,青壯年男子全部陣亡,只剩下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被迫編入「生產隊」、「生產大隊」和「人民公社」,過上了一種他們世世代代從未經歷過的大集體生活。據說,全縣男人中有近百分之七十的人不是死於「平叛」戰爭,就是被送往內地的勞改農場,其中又有一大批因為不服水土,不適應強加於他們的生活方式而死在勞改農場裡。據說還發生過多次越獄逃亡的事件,許多藏人在圍捕中被擊斃。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大饑荒中餓死的也有不少。
為了加強對藏區的管制,政府在這片大草原上新設了兩個縣,一個叫做碌曲,這個名稱是從藏語音譯的,意思是洮河,因縣城設在洮河岸上之故。另一個就是瑪曲,藏語的原意是黃河。政府在這裡建了一些磚房,逐步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市鎮。縣裡派有駐軍,並把所有派到該地工作的漢族幹部組織成「民兵」,配有馬匹和槍支。全縣有七個「公社」,也就是現在的鄉。在各「公社」工作的幹部也都配有槍支,「公社」里還駐有武裝警察。這些人中有許多自從平息「叛亂」後就留下來工作,後來又有更多人調進來,在這裡辦醫院、獸醫站、機耕站、糧食供應站、商店、肉類加工廠、畜產品收購公司、小型機械廠、公路維修公司等各樣事業。
人們長期居住下來後,家屬也就慢慢增加了。於是,為孩子上學而辦了小學。等到一九六七年派我哥哥他們來的時候,小學也將有首批畢業生了,如果不辦中學,他們就得到幾百里地以外去上中學。我哥哥和另外一位老師是派到這裡的第一批中學教師,他們先在小學裡開附設初中班。
到我來到這間學校時,高中已經有了一屆畢業生。那時,經過「文革」中的改革,學制改為九年,小學五年,初中、高中各上兩年訧畢業了。因為「偉大領袖」說了一句「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話。按他的想法,接受教育越少的人,越容易控制。他最討厭知識分子,因為他們有獨立思想,最不容易馴服,是他實行愚民政策的最大障礙。瑪曲縣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生只有一人,一九七一年即將畢業的有六個人。高一,也就是我這一級原有六名學生,全是女生,加上我一共是七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