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一路恩典,一路雜談(4)
送交者: 通達行者 2023年03月26日00:04:53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倫敦(下)

在倫敦的第三天我們只有半天的時間。天氣跟昨天差不多,清早還有點雨,很快就轉陰再放晴了,感謝主!對了,我在旅館餐廳用早餐時又吃了五個雞蛋,太太吃了三個!還有早餐的黑蘑菇很好吃,平時我喜歡吃各種的菇類,在美國還沒吃過這種純黑色的。

還有早餐的小番茄煎熟了也很好吃,皮薄能吃,番茄味濃濃的,一點不酸。相比之下,我們在美國吃的番茄往往是個大、皮厚、生澀,沒有番茄味,還指不定有沒有被做過什麼生物工程。尤其是我們住在夏威夷,吃的番茄都是大老遠運過來的,通常都是便於遠距運輸的厚皮品種,採摘的時間也更早,看起來生,吃着夾生!

圖一:早餐(重發圖片---反正每天吃的是一樣的東西😊)

1679813570634521.jpg

想想也不能抱怨。能夠在太平洋中的一個小島上吃到遠自於幾千里外的番茄,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感恩的事情,而不是一個抱怨的理由。“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8)。這不是說人只需要衣食就行,而是說人應該滿足於基本的生活需要。保羅進一步在第9-10節中警告那些一心發財享樂之人,預言他們將會陷在迷惑,落在網羅,沉在敗壞和滅亡中。他並在此引導出了那句千古名言:“貪財是萬惡之根。”

同時,聖經也不是說有了基本生活的保障就應該躺平。保羅在接下來的第11-12節鼓勵信徒,“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當初的清教徒和無數的敬虔信徒就是秉承這樣的準則生活的。這樣的信仰一直傳承到今天的英美社會,成為英美文明的基石。人不應該是為了生存而生活的,而應該如同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所說,是為了更崇高的一個念想和一個理想!

不妨嘗試一下清教徒的生活實踐,多給你的外賣小哥一塊錢的小費,外加一個微笑和鼓勵,把神的愛傳遞給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又或者進一步嘗試一下更有價值、卻是更為困難的實踐,把神的真道見證出來,as easy as saying a prayer – God bless you!我發現自己用英文可以很自然地跟別人說這句話,但是用中文說卻覺得極不自然,感嘆中!

Premier Inn的早餐還有一個特點,相信你看過他們的網站後也會發現到。那就是每一天的樣式都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在所有的分店也是完全一樣的。我不知道這個特點對於別的人來說是不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如果你考慮在他們那裡住上幾天的話,請記得這個預警。對於我們倆則不是個事,同樣的食物吃上三五天問題不大。不過呢,在後續的旅行中,我們發現自己還是會被推到一個考驗的極限的,那是一個有趣的時刻!

我們今天的安排只是去兩個地方。第一個是聖保羅大教堂,我們希望參加早上8點鐘開始的晨禱和聖餐聚會。這個教堂是英國國教聖公會倫敦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英國最大的教堂之一。教堂裡面的確很大,舉行聖餐禮的地方只是教堂裡面的一個角落。因為是宗教儀式,所以是免費的。參加的人有十多個,特點是有各種的膚色---白人、黑人、南亞人,還有我們兩個華人。每個人都是非常友好、喜樂的樣子,雖然一句話都沒有說。可以看得出,我們的到來讓他們感到多麼的高興!我們也是一樣,如果有別的人參加進來,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就像是《啟示錄》中描繪的在天上情景那樣。我還想起有一首歌唱的,“在基督里,我們是一家人!”聖餐正是體現一家人在一起的最好時刻,與主同在,與主內肢體同在,即使你根本不認識他們。所以聖餐禮也被稱為Holy Communion。中文一般不會直譯,所以也沒有一個權威的譯文。我提議翻譯為“聖會禮”。

聖餐結束後,我們參觀了這個大名鼎鼎的教堂。這個成語有兩個“鼎”吧。第一個鼎就在於那個宏偉的建築。她高大的穹頂在很遠的河對岸都能看到,在二十世紀前是倫敦天際線上的標誌。穹頂內部的精美程度實在令人驚嘆,而且與其下方的內牆和大理石地板非常對稱、互相襯托,完全是渾然一體。教堂內部的藝術風格是屬於早期的巴洛克派,相對比較樸素和抽象一些,用不同的幾何線條、圖形、對稱、組合展現出時間的永恆和空間的深邃,又用不同的光色、材質表達出神性的特質---聖潔、榮耀、全能、勝利、豐盛。它的彩色玻璃牆一定不可錯過,是我有限的見識中規模最大的,可以讓你看着思想半天,也可以什麼都不想。

圖二:聖保羅大教堂外觀

1679813787726935.jpg

圖三:聖保羅大教堂穹頂內觀(圖片放大後可以看到圖案的筆畫和雕塑的手工非常精細)

1679813843361613.jpg

對於英國人來說,聖保羅大教堂的另外一個“鼎”在於裡面埋葬的很多名人,最為有名的是帶領英國海軍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納爾遜海軍中將和帶領英國軍隊戰勝拿破崙的威靈頓公爵。這兩位可以說是在危機時刻拯救英國的大功臣,所以被埋葬在教堂的地下墓室中。他們的棺槨比我們後來看到的天主教教皇的還要精美、氣派很多。把一些當地的功勳人物埋葬在教堂地下是英國國教沿襲天主教的傳統做法,其它的新教教派甚少這樣做的,尤其在現代就更少了。

相較於這個做法,我們更感驚訝的是,這個教堂的主禮堂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軍事紀念堂,而不僅僅是一個敬拜神、傳福音和施行聖禮的地方。裡面充斥了不同的戰爭戰役、元帥將軍和部隊的紀念物,包括英國軍隊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幾次戰爭。威靈頓公爵威風凜凜的塑像在大堂中占據着重要的位置。教堂的告示上寫着參觀者可隨時要求調閱歷史上為國捐軀的將士的名錄。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聖壇四周的大理石地板上用大大的一圈金字寫着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美國和英國將士的文字。我一下子覺得正在參觀的是英國的靖國神社,而不是一個教堂。老實說,作為福音派信徒,我們倆都覺得無法理解這種做法,我想即使天主教的教堂也不會有這種作派。

圖四:聖保羅大教堂聖壇地上的紀念文字

1679813877490907.jpg

英國國教從天主教改為聖公會的結果的確是有點半吊子的情形。一方面它的教義是徹底的新教思想,完全貫徹了克蘭麥的改教思想,與馬丁路德幾無二致。另外一方面因為亨利八世本質上還是一個天主教徒,而且王公貴族向來都喜歡富麗堂皇的形式,注重繁瑣的禮節儀式多於信仰的實質,克蘭麥需要照顧到他們的感受,於是基本上保留了天主教會的禮儀和制度。這樣的狀態被英國的貴族和教會刻板地恪守了五百年,也被稱為“高規教會”(high church)事實上,這對於英國人---尤其是底層百姓---的信心和靈性是一個很大的阻礙。

那麼,為什麼我在上一集中會說英國的改教是最徹底的呢?這就關繫到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約翰衛斯理故居和循道宗紀念館。由約翰衛斯理和他的弟弟查理以及喬治懷特非創始的循道運動可以被看成是英國改教的繼續。聖公會在成為國教以後,英國的信仰版圖中出現了一個很難解釋的奇特現象,就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現代歷史中的基督教宗派大多源自於這個時期的英國,包括蘇格蘭長老會、清教徒運動、公理會、浸信會、貴格會,等等。另外還有一些離開了正統基督教思想的教派。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些教派基本上都屬於“低規教會”(low church)的風格,更適合於草根階層,沒有固定的形式,而且沒有國家的統一管治。正是在這個時候,循道運動和約翰衛斯理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與清教徒運動不同,約翰衛斯理主導的循道運動不是一個激進的改革,而是一個植根於廣大底層民眾的、波瀾不興的屬靈大復興。它的影響和結果要遠比清教徒運動更為廣闊和深入。可以說,它深深地改變了英國和美國,以至於全世界。從教會歷史來看,約翰衛斯理無疑是近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宣教家之一。

約翰衛斯理的偉大事工就不多說了。簡單地說,英國因為約翰衛斯理的事工變得非常的不一樣。除了福音工作取得了極大成功以外,很多的歷史事物或多或少源自於循道運動,包括現代醫療和護士制度的建立、兒童普及教育的開創、職業培訓和進修學校的建立、無數慈善機構和社會救濟制度的創立、禁止奴隸販賣、禁止使用童工,反酗酒運動,男女平等運動,和平反戰運動,等等。循道會還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優秀的大專院校,包括我們家三個成員的母校---南加州大學USCTrojans, Fight On! 在約翰衛斯理出生的時候,英國被認為是一個野蠻人的社會,階級矛盾非常尖銳,惡性事件無日無之。在他離世的時候,很大程度上因為他的工作,紳士和淑女成了英國人的代名詞。

圖五:循道會倫敦中心教堂門外的銘牌(看了這個牌子才知道聯合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大會居然是在這個教堂舉行的)

1679813914402719.jpg

約翰衛斯理是一個“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的美好榜樣。他在五十年的傳道生涯中騎在馬背上走遍了英倫三島,一年到頭幾乎都是在旅行當中,從不停止。(瓦特的蒸汽機和鐵路基本上是他過世以後的事情。)而且他的佈道大多不是在教堂裡面,而是在街道上、工礦中、市集裡,尤其是在當時工業革命初期出現的“農民工”聚居區、貧民區。你可以想象在這些人群當中做福音工作有多麼的困難!神卻大大使用他,也祝福他的生命。雖然歷經糟糕的英國天氣和惡劣的生活環境,他竟然活到了88歲,而且一直耳聰目明。直到去世前的一個禮拜,他還在戶外佈道!

循道運動在很大程度上也塑造了十八到二十世紀的美國。衛斯理差遣到美洲的宣教士採取了同樣的宣教方式,騎在馬背上走遍了新大陸的東西南北。可以想象,在開拓新邊疆的洪流裡面,在沒有教堂和牧者的蠻荒之地,這些宣教士的福音工作就像火種一樣,迅速燃遍了美洲大地,成就非凡。在美國建國後的大部分時間裡,循道會是最大的新教宗派,並且是美國歷史上數次屬靈大復興的主要推動力量。今年二月份因發起最新一次復興運動引起全美國關注的Asbury University就是循道會背景的學校。

除了是一個勤奮的工人,約翰衛斯理還是一個謙遜、謹守的僕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刻板、低調地做同樣的工作,以極大的愛心和熱誠服事那些處在社會底層的窮人。即使在後期他的追隨者裡面有很多的達官貴人甚至王公貴族,他都從不花時間參與他們的社交活動和官方儀式什麼的。教會的收入越來越多,他的生活方式卻沒有任何改變。所以從他的人生結局來看,他對百姓的熱忱的的確確是真實無偽的。神知道,屬神的百姓也知道!

更難得的是,約翰衛斯理是一個和睦的友人。他是在喬治懷特腓的帶領下開始戶外佈道工作的,但是不久之後懷特腓就因為對教義的歧見離開了他。有一陣子懷特腓甚至在同一條街上開了另外一個循道教會跟他對着幹。他當然非常的傷心,但是他仍然非常尊重懷特腓,常常會記得是懷特腓帶他走上了這條宣教道路的。他們之間的君子之爭最終結出了美好的果子。雖然懷特腓是個少有的演講天才,講道能力遠在衛斯理之上,他的教會卻並不成功,直至終於辦不下去關門了事。後來懷特腓花了很多時間在北美宣教,沒想到在那裡大受歡迎,成了北美屬靈大復興的領軍人物,貢獻不在約翰衛斯理之下!可見懷特腓也是一個屬靈的偉人。正是在懷特腓的追思禮拜上,衛斯理創造了英文中的一句名言: We agree to disagree”。中文就是“求同存異”。

但是,約翰衛斯理的成功並不在於他的這些個人品格,而是在於神賦予他的一個特質---他是一個充滿神愛的屬靈人!這個特質反映在他例行的一天是如何開始的。他通常是早上四點鐘之前起床,禱告兩個小時。他會在禱告中親近主,讓主復興他自己,讓主的愛點燃自己的激情,然後他會去到一個廠礦工人上班必經的路口,然後站在一個木箱子上向路過的工人講道,為他們祝福。想想看,通常他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去抓住經過他面前的人,如果他是依靠的是一種個人能力,那麼即使他能口若懸河,也是無濟於事的。剛好相反,成就這個偉大事工的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寒冷、漆黑的清晨,人們往往遠遠看到他,就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情感和暖意。他們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他們願意停下來聆聽他用非常簡潔、樸素的語言傳達來自神的愛和神的信息,然後帶着他的祝福和點燃的熱情開始新的一天的工作。詩篇119:130說,神的話語一旦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頑人通達!

約翰衛斯理故居紀念館的開館時間是11點鐘。在我們停留的30分鐘裡,只有我們兩個參觀者。我們在留言簿上寫下:“我們從夏威夷特別到此,向一位屬靈的偉人致敬!他所結的果實永存世間和天上!”我們在那裡禱告,求主幫助自己,做一個像約翰衛斯理那樣的屬靈的人、一個被神得着和使用的人!

圖六:約翰衛斯理塑像(塑像腳下刻着他的名言:“The World Is My Parish” “世界就是我的牧區”)

1679813947441142.jpg

我們回到旅館時剛好是12點鐘退房時間,拿好行李就出發上火車站去Gatwick機場。在車站的電梯裡面,我們碰上了兩位退休阿姨。她們自我介紹是90年代從香港移民來英國的,住在倫敦,一直做餐廳工作。這次是要到外地的姊妹家走親戚。出了電梯後我們一起走了一小段,我忽然有種衝動想問問她們是不是基督徒。不要問我為什麼,相信很多基督徒與我們有同樣的經歷---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你會禁不住覺得對方很可能是基督徒,而且你的直覺往往是正確的。那種自然流露的平安和喜樂,那種從聖靈發散出來的神采,是實在可見的,即使他們自己完全不自覺!

不過我還來不及問她們,就到了下去站台的電梯前面。我們互相道別,她們沒有行李,就直接走扶梯下去了,我們則選擇使用升降梯。我們下去沒多久,火車就來了。正當我開始把兩個行李箱搬進車廂的時候,只見兩位阿姨之一從另外一節車廂跳了出來,急急地走到我們面前,對我們說:“你地唔可以坐呢部車嘠,呢部車唔去機場嘅。”然後她指着我們後面牆上的電子顯示器說,“你地要睇住噶個告示牌,要寫住去機場先至得。那,果度話下一班車就系去機場嘠啦,你地等後邊個班車就啱啦。拜拜!”說完以後,她又快快的離開我們,回到她的車廂,車子就開動了。感謝主,聖靈通過她們祝福了我們!她們真是兩位天使,有天使的眼睛和心腸!

我們在出發前看了一些介紹,說到這條鐵路線是英國鐵路中最老舊的幾條之一,常常出狀況,甚至停擺。我們感覺列車是全新的,非常現代化,相當舒服。可能因為是周間的下午,人也不多,只坐了不到一半的位子。行使途中就的確有點問題,車速比計劃的要慢很多,數次短時間的停車。幸好電子通告牌上說這是線路升級工程在進行當中的緣故,並且即時告知乘客列車預計到達下面幾個車站的時間,不至於讓人憂心忡忡。

還好沒有坐錯火車,我們到達機場辦理好行李託運後還有個把小時。太太提議去吃英國的國菜“魚和薯條”。我們看到一家叫Giraffe(長頸鹿)的餐廳有這個菜式,經理是個中年南亞人,在門口熱情地招呼我們。於是太太問他,你們的炸魚和薯條正宗嗎?經理一邊引導我們入座,一邊興奮地回答,不但正宗,我們的炸魚和薯條是全英國最好的!

品嘗下來,覺得味道不錯,魚很鮮嫩,價錢也不貴。是不是正宗、最好?You bet!我喜歡這樣的自吹自誇!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最好的,如果不是,你就有責任把你的做成最好的!我最喜歡的經文之一就是:“凡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哥林多前書16:14) “Let all that you do be done in love.” 一個人若用心做事,那麼他所做的在神的眼裡肯定是好的!若是憑愛心而做的,那麼當然配稱為最好的!這個定理適用於約翰衛斯理的福音事工,也同樣適用於長頸鹿餐廳的炸魚和薯條。

圖七:英國最好、最正宗的炸魚和薯條!(UK’s Best and Most Authentic Fish and Chips!)

1679813991647873.jpg

不過,這裡有一個但書---你不可覺得是你比別人更好更強,因為“各人當存心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 嗯,我們如何調和這兩個互不對稱的訴述呢?讓我們看看,是誰讓你心所謀的與眾不同呢?是誰讓你腳所行的通達致遠呢?是誰讓你手所造的卓爾超凡呢?這不僅僅是一個約翰衛斯理需要回答的問題!The quest goes on ....

圖八:飛越英吉利海峽---God Bless, England!

1679814053578690.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查經分享:撒母爾記第七章
2022: 致親人:明天若有意外,你能坦然面對嗎
2021: 預苦期靈修第三十八天 站在同一陣營
2021: 《當我仰望十字架》
2019: 預苦期靈修第二十日 哥拉汛:知而不信
2019: 北京市政府正式取締守望教會(ZT僅供參
2018: 第四十天 砍倒綠色生命樹
2018: 第四十一天 為祂的衣服拈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