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奧古斯丁等西方神學家神化觀念 - 快來砍
送交者: 克利西亞 2024年01月19日00:38:1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淺談神化論(三):西方神學家神化觀念 https://blog.creaders.net/u/2518/202012/392982.html


奧古斯丁_ 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年,早期西方基督教的神學家、哲學家,希波_Hippo大主教


於是,許多神學家展開了一連串對西方神學派別在神化這項教義上的研討。他們驚訝,發現西方神學居然並非僅僅着重於法理稱義的一面,反而在生機救恩的『神化』論點上,與東方神學是一致的。Lampe研究了奧古斯丁,指出奧古斯丁比希臘神學家更常用『交換地位』的說法:『道成了我們的所是,使我們能達到我們所不是的。』


阿奎那_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是歐洲中世紀經院派哲學家和神學家。名著《神學大全》。


“Anna Williams1999年牛津大學出版的《聯合的立場:於阿奎那和巴拉馬寫作中的神化》(The Ground of Union: Deification in Aquinas andPalamas)中的結論是:阿奎那在他神學論述Summa Theologiae中的每一部分的主題就是神化論。神與人的聯合,乃是人性被合併到神裡面,而非神被合併到人里


這些研究發現,於西方神學的兩大支柱奧古斯丁與多瑪斯阿奎那的作品中,神化的思想將他們的神學理論聯結了起來。


馬丁路德_ Martin Luther14831546年,西方德國神學家、哲學家,羅馬帝國神學教授。


改教之後的神學思想,除了路德的成神論之外,另外幾位神學家的作品也被人研究了。為宗教改革寫出第一本系統神學的加爾文,經由幾位學者詳盡研讀他的著作後,發現他在新約聖經注釋對彼後一4曾寫着:


『我們應當注意,福音的目的是,或早或晚,都要將我們作成像神,這就是一種的神化。』


約翰加爾文_ Jean Calvin15091564年,西方法國瑞士律師、牧師、宗教改革時代神學家。


“Myk Habets指出,加爾文對神化的過程分成信徒與基督聯合的兩個部分,首先是基督的道成肉身,這表明『借着神性的成為人,人性要被神化』_a divinisingof humanity throughthe humanising of divinity,這第一步,清楚地在基督徒要義第四卷17章第2節講明:


『基督既然成為與我們同在的人子,也已將我們作成與祂同在的神眾子。借着祂的親自降臨於地,祂已經預備我們上升於天。祂既已接受了我們那不可避免的死,也就賜給了我們祂的不死。祂親自取了我們的軟弱,在祂的能力里已經將我們作成剛強的。祂既順服於我們的貧窮,就已經將我們遷入祂的豐富里。祂親自背起那叫我們受壓制的不義重擔,叫我們穿上祂的義。』第二步是借着聖靈的工作,就是借着聖禮與信徒活在聖靈的能力中經歷有分於神聖的性情,簡單地說,就是信徒有分於基督的性情。



其他:

“1991年,David Willis-Watkins在一本研究加爾文神學的書中指出,就是因為基督的神人二性,祂的人性被神化了,才叫人被神化成為可能;於是,當人與基督聯合時,基督的神性就能來神化人。[15]英國聖安德魯大學的Mosser2002年著文指出,『信徒的與基督並與父神聯合、內住於我們心中的那靈之同在、恢復神聖的形像、正在被作成與耶穌一樣、我們最終的得榮,這幾項都是加爾文的救恩論與末世論的主要題目,而在這些題目里,神化這辭瀰漫在其中。』


1988年,Arthur Allchin出版了他對聖公會(Anglican Church)的研究,發現其中的著名人物,包括Richard Hooker,John H. Newman, Edward PuseyC. S. Lewis等人,都一再地題及『神化』這教義。


聖公會於1833~1845年曾發起了一個牛津運動(Oxford Movement),重新溫習教父們所關心的項目,而神化就是其中的一項。


2002年,McCormick出版了他對衛理宗(Methodism)的研究,發現『衛斯理似乎使用了他對神化的認識,作為他組織得救的順序(ordo salutis)之原則,正如衛斯理照着神化的調子寫出他得救的順序,可能更適當說,……我們借着愛的能力(與我們的自由協調),正在成為神,正如祂在俯就的愛里成為我們的所是。』


《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2008年十月號刊登了James R. Payton Jr. 教授寫的評論成神論Theosis)的文章〈定睛結局〉(”Keeping the End in View”


文中陳明西方基督徒對得救僅停留在不至滅亡,卻對得救的目的絲毫不知,難道神沒有更深的目的?成神論絕不是異端,反而源遠流長,且在今天又開始煥發朝氣和活力,它對於西方基督教福音派所熟悉的救恩論應該是一個重要的重整(reordering


2009年底出版的一本專門研究二十世紀改革宗大師杜倫斯(Thomas Torrance)的『於多瑪杜倫斯神學中的神化』《Theosis in the Theology of Thomas Torrance》,作者Habets指出:『身為改革宗神學家,杜倫斯試圖圍繞着神化這主題,將東、西方的救贖論聯合起來。詳讀他的神學就可以清楚地並強烈地看見,神化這教義乃是他表示神在基督里與人和好的救贖行動之關鍵。作為真正的人和末後的亞當,基督代表了人類生存的起首與終結:所有人類都是照着祂的形像所造,並且所有人類都被命定要變化成為祂的樣式,從榮耀到榮耀。借着道成肉身,神子成為人,祂的神性卻沒有因而停止,將人性與神性聯合於一起,借着聖靈的工作,使人性的神化過程作在那些在基督里的人。


借着奇妙的轉換,基督取了我們的所是,並給了我們祂的所是。對杜倫斯而言,這就是救贖的中心。』[21]Habets並引用了杜倫斯於1964年八月五日在法蘭克福改革宗世界聯合大會中的發言,作為他對神化的總結:杜倫斯請求『改革宗教會能重新考慮希臘教父們所論及的神化(theosis)。


神化這詞乃是教父們用來強調,借着聖靈我們可以有分於神的莊嚴崇高(sublimity)並祂的聖別之事實;我們雖是地上的受造物,在聖靈里,神的救恩工作要叫我們有分於絕對的神聖、神的揀選、兒子的名分、聖別,我們唯獨借着恩典而有分於這些事。神化說出,人能有分於神此一浩大的工作,人被喚醒,發現他的真實存在,不在乎他自己,乃在乎神聖的神,在這非受造的神里,有聖靈創造的能力,人生活行動並存在着。希臘教父們使用神化一詞,希望表達一個事實,就是在聖靈新的降臨中,我們要正正的面對神, 面對這在完全聖別里的神。』


西方基督教正發現『神化』救恩論的寶貴,我們華人是否也應該敞開胸懷,反省並認識這項隱藏的真理瑰寶?


引用文獻略,部分摘自:王生台 謝仁壽 西方神學的新導向:Theosis『人成為神』— 東正教神學所持守的救恩,西方神學研究的新方向


未完待


0%(0)
0%(0)
    召會真是垃圾堆里找吃的一群死徒  /無內容 - 謹守 01/24/24 (1)
  對了!就是要這樣~~~~:P  /無內容 - oldfish 01/23/24 (2)
    都成了半神半人demigods,他們開發出來的新品種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4)
  大蔥劈死死克郎☝🏻 - 謹守 01/19/24 (6)
        他哪裡會回答。二種可能 - 追求永生 01/23/24 (8)
          前者是聖經中唯一不可赦免的罪;後者說明他根本沒認識神  /無內容 - 謹守 01/23/24 (2)
        N只會賊溜溜地迴避這些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5)
      大師兄離開自學成才的師傅了?  /無內容 - xiahong 01/19/24 (8)
        很長時間沒有聯繫了 - nngzh 01/19/24 (17)
          你若誠實點也不致於這麼囧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2)
          你若謙卑一點,至於淪落到如此境地???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2)
          可拉一族的下場就這樣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2)
          不好意思聯繫啊,怎一個囧字了得😂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2)
        你這是讓污老N陷於窘境😂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2)
          下作的正是你自己,因為你從不涉及真正的討論  /無內容 - 謹守 01/19/24 (2)
  大蔥劈死屎克郎 - 謹守 01/19/24 (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關於國際基督教福音聯合會
2023: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
2022: 希望你不會到的 “新天地”
2022: 李萬熙“新天地”釋經大謬誤
2021: 舊約律法與新約律法
2021: 車修好了
2020: 《慶餘年》觀感:無邏輯,無法制,立意
2020: 中共還在不斷逼迫家庭教會
2019: C.S路易斯:驕傲是人心對上帝的徹底背
2019: 舊約信徒的剪除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