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大震撼:你所知關於孩子的事,大部分錯的!》:瞎子領路 |
送交者: hee9950 2024年09月18日15:48:1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教養大震撼:你所知關於孩子的事,大部分錯的!》:瞎子領路 張逸萍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op_psychology/S_nurture_shock.htm 當我第一次聽見《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NurtureShock,[1] 下簡稱《教錯》)這本書,當然先到家居鄰近的公立圖書館找找看,發現我們這個社區約有30間圖書館,共藏此書45本,全部被借出。所以我明白它不但轟動,而且必然有相當價值,於是購買一本閱讀,果然大開眼界。我一面讀、一面莞爾、一面傷感。作者們不單指出很多流行理論已經落伍、他們也誠實地表示一向以來專家們成積不佳、很多新研究和聖經中「人有罪性」的觀念吻合,但最叫我驚訝和不安的,卻還是作者們的結論(很可能也是以後研究的趨勢)。 長江後浪推前浪 既然說,教養兒童的理論有驚人錯誤,就是說:近年的研究推翻了很多舊理論,甚至是那些被人當作金科玉律、被教會當作聖經真理的流行言論。 舉個例,近幾十年教會內外人士都誤信「自尊/自信」(self-esteem)是美德,至少是好事,但它老早被新研究推翻,而且更多新研究也認為這個觀念有害無益,為它蓋棺定論了。和自尊理論同來的,當然是鼓勵父母們多多稱讚孩子,所以現代的父母和教師們都努力稱讚孩子,不敢提說孩子的錯誤。但是這個稱讚孩子的大潮流現在又被新的研究指為「毀了孩子」。[2] 除了上邊兩個老生常談的題目之外,《教錯》書中還提到其他很多已經被推翻的理論。 從前的專家們,例如創造 「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一詞的 Erick Erikson ,告訴父母「預期對立和違抗,如果孩子和你沒有衝突,是發育阻礙的信號。」換言之,孩子反叛是正常的。70年以後,各種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75% 的青少年和父母有良好關係」,反叛不是正常現象,「其餘25% 和父母鬥爭的孩子,在青春期以前早已反叛,進入青少年時期不是觸發原因。」[3] 兒童心理學先鋒G. Stanley Hall 說:「作為獨生子,本身就是一個疾病。」今天仍有很多心理學家持此立場。所以我們也都擔心獨生子不懂得跟人相處。後來已經有研究發現,獨子的學校成積比較好。自從1979年,中國大陸限制孩子數目,城市的家庭只能有一個孩子,這三十年來對中國獨生子的研究結果非常參雜。我們一向以為,獨生孩子因為沒有兄弟姊妹,所以沒有機會培養良好人際關係技巧,眼前的事實是:不見得。新研究指出,也許——孩子從兄弟姊妹處學到良好的社交技術,也學到壞的。[4] 另一個例:當討論同一家庭中孩子們能否相處,很多父母相信,年紀的差異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有相信孩子們年齡相差最好是少於兩歲,因為年齡接近,所以能在一起玩,感情較和洽;有些卻認為三四歲的差別更理想,因為每個孩子可以有機會獨立發展。研究結果完全參雜——每有一個研究顯示孩子年齡差別是原因,就有另一個研究反對它。[5] 還有一個例子:佛洛伊德說,兄弟姊妹間的鬥爭,最終是為了爭取父母的愛。但是,這位心理學之父錯了。一隊英國和美國研究員發現,兄弟姊妹間爭吵,最普通的原因是為了爭玩具(或擁有的物質),80%較大的孩子和75%較小的孩子都如此表示。爭取父母的愛:是最不重要的原因。[6] 的確,人最關心的是自己所擁有的物質,「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六10),「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提後三2)。成人為財物爭執,小孩子為玩具爭執,罪性也。
新研究指出罪性 由此可見,最新的心理學研究倒有它的長處。有些新發現竟和聖經吻合——指出人有罪性(當然心理學字典中沒有「罪」這個字,這是從基督徒角度說的)。 《教錯》有一章討論如何消滅種族歧視。一向以來,美國人都相信,孩子若有機會和不同種族接觸,歧視就會消失,所以在公立學校推動「廢除種族隔離」(desegregation),結果發現學校中的黑孩子和白孩子會自動「種族隔離」,黑的有自己的一黨、白的有自己一派。孩子會自動以膚色分類,並喜歡那些和自己膚色相同的孩子做朋友。[7] 聖經教導我們愛仇敵(太五44),我們怎麼能憎恨或輕視那些和我們皮膚顏色不同的人? 因為今天心理學理論所影響,幼小孩子的父母通常不太關心孩子撒謊,因為他們覺得孩子還未懂事,父母認為,當孩子長大以後,懂得好歹,自然不會撒謊。新研究顯示,這是錯得不能再錯。研究員發現,「孩子愈能分辨謊言和真話,他愈易於撒謊。」有研究顯示:四歲的孩子每兩小時撒謊一次;六歲孩子每小時撒謊一次。96% 孩子都撒謊,少有例外。[8] 研究員又表示:孩子撒謊,因為他們從父母那裡學來。我們鼓勵孩子說「白色的謊言」,慢慢地,孩子習慣說謊。他們學會,誠實只有帶來衝突,不誠實反是避免衝突之道。[9] 聖經稱撒謊為罪,犯罪不是因為沒有教導、不明白、未懂事,是因為人生而有罪性(羅五12-19;詩五十一5)。「誰是說謊話的呢?不是那不認耶穌為基督的麼?」(約壹二22) 另一個例:最近有學者研究侵略性行為(aggression)和「聲望地位」(popularity)的關係。[根據該研究,侵略性行為分為三類:(1)身體上:如搶奪玩具、推、扯、打;(2)關係上:不理睬某個孩子、不和某孩子玩;(3)語言上:罵人、辱罵(name calling)。[10]]兩位研究員解釋說:我們現在明白,侵略行為是維護支配地位的手段,是要控制別人和保護自己身份的辦法。侵略行為不是沒有社交技巧,事實上,侵略行為需要在人際關係上聰明靈巧。孩子「愈多和同輩相處,他愈想要一個更高的地位,他嘗試爬在別人的頭上,結果產生敵意。所有[父母所教的]與人分享和體諒別人的話,難於占優勢。」[11]這是新道理? 聖經稱侵略行為、支配人、控制人為「強暴、欺壓、結黨、侮慢」,行這樣事的人叫做「惡人」(參:詩篇、箴言多處)。當然,今天的人眼中沒有神,所以他們只看見「強暴的男子得資財」(箴十一16)和「你若利己,人必誇獎你」(詩四十九18),但最終「耶和華……施行審判,惡人被自己手所作的纏住」(詩九16)。
專家辦法效用低 專家們不明白人有罪性,怎麼可能改變人?怎麼可能解決人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的成積: 在嘗試過很多消除種族歧視的辦法之後,作者們說:我們可能以為這一代的人是多樣性的,所以孩子們長大,知道怎樣和其他種族相處,「但是,很多研究顯示,這是一個幻想,多於是事實。」[12] 《教錯》第四章標題是:「小孩子為什麼撒謊?」其簡介說:「我們可能珍視誠實,但研究[結論]很清楚:大部分我們一向用以促進誠實的策略,只有鼓勵孩子們成為更優秀的撒謊者。」[13] 美國學童吸毒是美國人的一大頭痛,曾有心理學家認為青少年酗酒和吸毒,是因為無聊厭倦,所以設計了一個很精美的課程,叫做「TimeWise」,教導孩子們怎樣應付無聊的感覺,怎樣積極打發時間。但發現,經過課程訓練的孩子,只有一星期的熱度,總而言之,曾經接受訓練的孩子,比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孩子,無聊的程度只是減少了3%。[14] 亦曾有人設計一個叫做「D.A.R.E.」(Drug Abuse Resistance Education)課程,教導孩子們拒抗藥品,約有80%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採用過它,亦獲得很多社會人士推介。「有些研究顯示,DARE對減少孩子用藥、吸煙、酗酒,短期有少許作用,可是所有的研究都指出,長期說來,沒有什麼效果。」[15] 基督徒都能明白,那還用說,酗酒和吸毒的壞習慣不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害處,更不是因為無聊;卻是因為酒精和毒品帶來快樂,有吸引力。「誰有禍患?……誰有爭鬥?……誰眼目紅赤?就是那流連飲酒、常去尋找調和酒的人。……你眼必看見異怪的事;你心必發出乖謬的話。」所以聖經提醒我們:「酒發紅,在杯中閃爍,你不可觀看,雖然下咽舒暢,終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可惜上癮的人還是說:「我幾時清醒,我仍去尋酒。」(箴廿三29-35)(今天的腦科研究倒發現了部分真相——上癮的原因是毒品引起快感。[16]) TimeWise和DARE不知道人有罪性,沒有教導孩子對抗試探誘惑,更沒有引導孩子接受新生命,從而得著勝過罪惡的能力。它們的成積如此低落,值得奇怪嗎? 《教錯》作者們說:學者們所發明的解決辦法中,若有15% 效用,那可算十分好的成積;若有4%,仍算相當好。這是不是說,學者們對自己的要求太低?不是,「這些數據指出,人的行為是難以置信地頑固,我們難於改變我們的習慣和癖性。想要鼓勵一少部分人改變,是有可能的,但若要改變大部分人,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17]
誠瞎子領瞎子也 既然新的研究看見人的罪性,那麼他們的新建議和新計劃能否針對問題? 上邊提說,孩子侵略行為是社交工具。所以,研究員表示,當父母教導孩子:不要排斥另一個孩子、不要散播謠言、不要打人,他們實在是在拿走孩子一些重要的社交工具。這些工具在他們的同輩中,是有用的。心理學研究員有什麼見解呢?他們說:我們一向以為有侵略傾向的孩子是不懂得與人相處的,現在我們必須質疑這個觀念。很多行為科學家亦向以「不利社會的行為」(antisocial)和「有利社會的行為」(prosocial)為相反的兩極,現在才明白,人的行為不能這樣簡化。他們發現,很多孩子同時並用侵略性和仁慈行為,重要的是懂得平衡,這樣的孩子是最受同輩歡迎的。[18] 上邊亦報導今天對孩子撒謊的研究。一位研究員設計了一個實驗,先為孩子讀《狼來了》的故事(因為牧羊的孩子常常撒謊,說狼來了,於是沒有人再相信他,最終孩子和羊都給狼吃掉了。)研究員也為另一些孩子讀《華盛頓砍掉櫻桃樹》的故事,華盛頓因為勇於承認自己的錯,所以獲得父親原諒。研究發現,華盛頓的故事更能預防孩子撒謊,所以研究員結果說:答案是:父母要教導孩子不撒謊的好處,因為這是一個社會化過程。[19] 上邊的新提議仍然看不見人有罪性的問題,日後成積如何,我們拭目以待。但是,請繼續看: 該書最後一章報導感恩和快樂的研究。最早的研究叫大學生每天寫下五件叫他們感恩的事情,研究員發現,25%寫感恩日記的學生比那些不寫的快樂、對前途樂觀、少生病。[20]後來又有人以中學生為對象,重複同樣研究,卻看不見這樣的好處。[21] 經過進一步研究,研究員認為,他們所設計的實驗,含有一些錯誤的假設。其中一個錯誤的假設是:「正向的品質和負面的行為是相對的,前者必然能叫人避免後者。」[22]換言之,正向的品質未必有價值! 《教錯》作者們最後結論說:當他們開始寫這本書時,他們首先寫下他們所願意看見孩子們能擁有的幾個「優越品質」——感恩、誠實、同理心、公平。他們假想,孩子們若能擁有,問題就自動消失。可是,一個研究告訴我們:孩子不誠實,是智力的徵兆;另一個:青少年欺騙是發展身分鑑別所必須的一步;又一個:盲目堅持公平,可以叫兄弟姊妹關係出軌;還有:同理心可能是邪惡的最佳工具……所以研究員們結論說:「好」和「壞」不必是同一個幅度的兩極,反之,它們可能是兩件獨立的事情。[23] 弟兄姐妹們,嗚呼哀哉! 人們放棄聖經真理,認為自己可以憑「科學」(其實是偽科學)找到真理,解決自己的問題,結果反結論說:沒有什麼良善和邪惡! 「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太十五14)
結論 讀《教錯》和已經被推翻的流行心理學:《流行心理學的五十個大神話》[24],看見今天教會中所流行的心理學教導,幾乎都已經落伍。首先,希望兄弟姐妹們得到提醒:心理學不是真理,更不是上帝的啟示,不像很多基督徒心理學家所宣稱的。見:「心理學豈不是科學?真理?上帝普通啟示?」 其次,這兩本書亦澄清了一個很多人的誤解:心理學是科學。事實上,心理學不是真正的科學,至少不是自然科學,算是偽科學,見:「心理學是科學?偽科學?」。心理學家科克(koch)曾稱心理學為「incoherent」[25],這個字的確很難翻譯,但我愈想愈覺得他用字高明。「incoherent」的意思是:不一貫,或可翻為「胡言亂語」。如果心理學理論隨著專家、隨著時代改變,今天告訴你某理論,明天把它推翻,或者同時又被另兩個專家推翻,你說不是「胡言亂語」是什麼? 只希望那些在教會中大力推動心理學的基督徒好好自省,你們有沒有誤導眾信徒?你可以在神面前良心無虧嗎?也希望所有華人信徒不會人云亦云,照單全收,不單不關心這些理論是否合聖經,有時甚至把基本邏輯推理能力都丟掉了。 有人曾對我說:心理學還在改良修正的階段,所以現在批評心理學是不公平的。弟兄姐妹們,從《教錯》的報導而觀,你同意心理學是在進步中嗎?即使如是,敬請基督徒心理學家們等待得到真理之後才帶它來教會教導眾信徒,否則也是不公平的。無論如何,所以我還是說:「中國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學」!
「……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詩十九7-9)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
請繼續看:我有沒有教錯我的孩子? [1] 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 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New York: Twelve, 2009). 當此書再版,它的次標題是:Why Everything We Thought About Children Is Wrong (UK: Ebury Press, 2010). [2] Ibid., chapter one. [3] Ibid., p. 151. [4] Ibid., p. 118-19. [5] Ibid., p. 128. [6] Ibid., p. 127. [7] Ibid., chapter 3. [8] Ibid., p. 80. [9] Ibid., p. 86-89. [10] Ibid., p. 179-80. [11] Ibid., p. 189-94. [12] Ibid., p. 61. [13] Ibid., chapter 4. [14] Ibid., p. 141-45. [15] Ibid.,, p. 159-60. [16] Ibid., p. 143-45. [17] Ibid., p. 160. [18] Ibid., p. 192-93. [19] Ibid., p. 83-86. [20] Ibid., p. 227. [21] Ibid., p. 230-32. [22] Ibid., p. 236-38. [23] Ibid., p. 238-39. [24] Scott O. Lilienfeld, Steven Jay Lynn, John Ruscio, Barry L. Beyerstein,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UK: Wiley-Blackwell, 2010). [25] Sigmund Koch, “Psychology cannot be a coherent science,” Psychology Today, September, 1969.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與神相遇、被主光照的經歷 | |
2023: | 【里程信仰問答之101】什麼是科學和科 | |
2022: | 主耶穌的苦杯,具體是什麼? | |
2022: | 我站在這秋天蒼穹下 | |
2021: | 致我的親人:善良的好人也需要信耶穌嗎? | |
2020: | 張伯笠訪談王志勇:談美國大選 | |
2020: | 快訊:金斯伯格去世,特朗普可以在任期 | |
2019: | “祂叫你們活過來、、、我們原是祂的工 | |
2019: | ZT: “Only” Or “Only Begott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