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谷牧師說:“做人這玩意兒到底不可能是業餘的,做的夠不夠專家那是很難說的;它要求我們全情投入,沒有友情客串,也不能兼職;它要求我們殷殷勤勤地從一而終,並且最好是竭盡全能。”[- 楊牧谷《做人秘笈》]
近十年來,一直苦於找不到一位能全情投入的心理,我更願意說心靈輔導。有專業知識的不乏其人,有愛心的也比比皆是,但就是少有既有專業知識又有愛心的。一個人很難體會別人的痛苦,除非他和那個人有同樣的經歷,或者,他有象耶穌一樣的慈心。就象Yaomi,我很喜歡和她聊天,但我會時不時地問她,“你為什麽會這樣想?”,或是,“這個不是我的問題”,要不然,我就要時不時地重申我們談問題的“common ground”。我想,她會很失望,但好像她就得掰開了,揉碎了,我才能明白個大概。
我也選過一些課,例如:family & marriage, childhood wound等等,但是到真正用的時候,還是覺得不得勁兒,西方的體系很發達,也很成熟,但只基於對在西方文化成長下的人的研究。當然,也有一些對 Original Family的研究,但是很有限。 對我們這個特殊的族群缺乏了解,即使是基督教的輔導機構,對中國大陸背景的人也缺乏研究。一個人成長的背景對他的一生影響非常大。比如有一位姐妹,她天天懷疑自己得了癌症,於是,她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約醫生檢查,從心肝肺查到耳鼻喉,從家庭醫生看到專科醫生,一圈兒下來,都沒問題,她卻說,“那個腦部的CT是年初做的,現在都過了十個月了,一定有新的問題”,就這樣,一個循環,一個循環,一年又一年,家庭醫生終於受不了了,介紹她去看心理醫生,結果呢?是不看醫生了,卻天天說,她的兒子還小,她的父母也沒人照顧,她死了沒事,父母兒女沒人管不行,就開始買人壽保險……另一位姐妹,自殺的念頭從來沒離開過她,自殺對她的吸引力超過一切,也住過精神病專科,也上一些心理輔導的課,但她總是說,自殺的念頭從沒離開過她,她嚮往自殺……,一位弟兄,奉獻自己給主,開始讀神學,逢人便講,他一定會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正在寫《紅樓夢》的續集,青黛記,立志要把《聖經》翻成文言文……另一位姐妹,結婚快二十年了,相信自己是同性戀,而且是她做了Research 以後的結論……還有,還有,太多,太多,無法再寫下去,我深深地體會到,這不是心理醫生能解決的問題,因為,這世上的水喝了還會渴。永生神的教會,醒醒!(主饒恕我)要起來為神大發熱心,下功夫鑽研,讀書,操練。因為“屬靈的人可以參透萬事 ”。
每一次讀到耶穌為門徒洗腳,就很感動,不是感動耶穌為彼得洗腳,而是感動主為猶大洗腳,因為耶穌沒有友情客串,他是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