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教會在中國宣教的先驅
楊愛程
馬禮遜來華
馬禮遜是有歷史記載的第一位赴中國傳福音的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 Church)宣教士,他於1807年到達廣州。
但是,我們必須指出,遠在1624至1662年荷蘭人佔據台灣期間,就曾有荷蘭新教宣教士在那裡向當地人傳福音。由於當時從福建沿海移民台灣的漢族人還不多,因此那時信主的主要是原住民,或稱為「高山族」、「山胞」。
馬禮遜於1782年出生在英國北部一個稱為莫培斯(Morpeth)的小城鎮,父母都是很虔盞幕酵健K雜拙禿藶敺f,記憶力很強,十二歲那年曾在一夜之間背下詩篇中最長的第119篇全文,並毫無錯誤地覆述出來。
少年時的馬禮遜也曾有過一段酗酒、狂歡、污言穢語的放縱生活,但他在十五、六歲的時候經歷了重生的喜悅,成為長老會的會友。兩年後,他決志奉獻自己,作一名海外宣教士。1802年,他赴倫敦求學接受裝備,在那裡領受到去中國傳福音的呼召,並於1804年向倫敦會(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申請遠赴中國。
當他還在倫敦求學期間,他就藉助大英博物館裡收藏的一部中譯本聖經手稿學習中文。他曾對一位同學說:
「且不論學習中文的困難和其他的困難-這些困難在我看來已經是非常大的了-我們若去,必定先有決死之心,不信靠自己,只信靠永生的上帝。」
就是抱著這種「決死之心」,馬禮遜排除萬難,踏上了前往中國的征途。1807年一月,就要出發去中國了。可是,當時壟斷對華貿易的東印度公司卻極不同情宣教士的工作,至使馬禮遜無法直接從英國搭船,只好先轉往美國,再從那裡乘船去遠東。
他於四月間到達紐約,便託人幫忙找去中國的輪船。輪船公司的職員聽說他要去中國傳福音,都覺得十分可笑。有人問他:
「馬禮遜先生,你真的相信你能改變中國人崇拜偶像的習俗嗎?」
「我不能,先生,」馬禮遜十分認真地回答道:「但我相信上帝會做得到。」
五月十二日,馬禮遜乘船從紐約出發,經過三個多月的航行,於九月四日到達澳門。當他從海上看到中國的海岸線時,便從心底裡發出一聲意味深長的感嘆:
「中國,啊,中國!」
這一聲呼喚之中,包含著多少期待,又包含著對未來的多少疑慮啊!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遠離自己的祖國和親友,來到一個如此遙遠,如此陌生的地方,不為別的,就為著把上帝的福音傳給古老的中國。這需要多麼大的信心和愛心才做得到啊!
這一聲呼喚,也讓我們想起,在馬禮遜去中國的二百年前,義大利耶穌會修士范禮安(Alexandre Valignani)就曾在澳門等待十年,始終未能踏足中國本土一步。他在1606年臨死前,遙望著中國大陸的方向悲痛而絕望地呼喚道:
「岩石啊,岩石!你何時才能開門呢?!」
馬禮遜會不會重演范禮安的悲劇呢?中國會不會再一次讓來自西方的使者失望呢? 在大海中開道路,在沙漠裡開江河的神啊,您讓「岩石」開啟大門的時候到了嗎?
中文聖經的問世
大家都知道,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把聖經譯成現代德文,從而讓每一個德國信徒,都能夠直接通過神自己的話語,來尋求神的真理。後來的宗教史家都一致認為,這一點正是宗教改革邉訉ξ鱂W,乃至全世界的近代化產生強烈衝擊的地方。現代民族語文聖經的出現,打破了羅馬天主教神職人員對聖經真理的壟斷,使普通信徒不再單靠神父們的解釋,就可以憑著神所賜的悟性來領受神的旨意。其結果,就是歐洲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它不但使普通信徒擺脫了羅馬教廷的思想禁錮,也使歐洲的宗教信仰和學術思想,從中世紀的封閉狀態中解脫出來。席捲整個西歐的民主化邉櫻部芍苯幼匪蕕漿F代民族語文聖經的廣泛傳播。
因此,新教(更正教)宣教士,稟承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這一傳統,每到一地,必先將聖經譯成當地當時的通行語文,好使當地人直接從聖經中認識上帝和祂的獨生子主耶穌基督。這一點,正是他們為當地人民所作出的最大貢獻。在中國也是這樣,第一本完整的中文聖經,就是更正教宣教士奉獻給中國人的。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忘記,最早把部份聖經譯成中文的,是遠在唐朝的景教宣教士。據考證,唐代景教譯本有【阿思瞿利容經】(福音書)、【傳化經】(使徒行傳)、【寶路法王經】(保羅書信)、【啟真經】(啟示錄)、【渾元經】(創世記)、【牟世法王經】(摩西書,可能是出埃及記)、【多惠聖王經】(大衛王的詩篇),等等。這些譯本雖未能流傳下來,但僅從標題的譯法看,就知道受了佛教用語的很多影響。咋一看,幾乎分辨不出是基督教的聖經,還是佛教經典。
除景教外,天主教宣教士也翻譯過部份或全本的聖經。最早的中文聖經,出於十六世紀在中國宣教的耶穌會修士之手。
馬禮遜於1807年來到澳門後,由於滿清政府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使他一時無法進入中國本土。但他一點都不氣餒,相神必定會為他開路。所以,毫不遲延,草草安頓下來之後,馬上開始學習中文。很快,他便決定親手翻譯聖經。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後期到達澳門的同工米憐(Milne)的協助下,終於在1819年完成了全部新舊約聖經的翻譯工作,並於1823至1824年間出版。
此外,英國浸信會派駐印度的宣教士馬士曼(John Marshman),也想著要為中國人準備一本聖經。他和一位擔任澳葡政府翻譯官的亞美尼亞人拉沙(Joannes Lasser)一道,花費了十六年的功夫,於1822年完成了【新舊約全書】的中譯本。 後來,又有英國聖公會宣教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德國宣教士郭實獵(又稱郭立士)(Karl Fariedrich Gutzlaff)、美國公理會宣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eman)和馬禮遜的兒子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合作翻譯,於1840年前後完成的全本聖經,其中的新約部份題目為【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經太平天國刪改後採用作欽定經書。
到了1853年,又出版了米憐、麥都思、施敦力(Stronach)、布朗(Brown)、馬儒翰、裨治文、理雅各(James Legge)和克陛存(M. S. Culbertson)等人合作修定的所謂「代表譯本」。由於參加者對神的名稱有分歧,因而出版了「神」版和「上帝」版兩種不同的譯本。
1890年,上海在華宣教士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準備出版一本全國通用的中文聖經,並於次年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分別負責文理(即文言文)、溛睦硨蛧Z三種譯本的翻譯工作。其中,「溛睦磣g本」於1904年出版了新約部份,「文理譯本」於1906年出版,而於1919年出版的【國語和合譯本】則成為最受歡迎,也流傳最廣的中文聖經譯本。至此,「神的話語」正式成為中華文化體系中的一個無法忽略的組成部份,默默地發揮著淨化心靈,匡正世道的功效。
馬禮遜在中國的宣教活動
馬禮遜於1807年9月8日乘美國貨輪「三叉戟」號由紐約抵達廣州,但由於清朝政府嚴格禁止外國人在廣州居住,馬禮遜之好躲在美國商館裡學習中文。翌年,馬禮遜轉往澳門,並於1809年2月接受東印度公司的聘請,擔任其譯員。對於他接受這份工作的原因,他向倫敦會作了如下說明:
「(一)可使我安全地居留此地;(二)大有助於我學習中文;(三)所得薪酬可減輕差會的財務負擔;(四)或可改變東印度公司敵視宣教工作的態度。」
盡管如此,他對此項工作的心情仍然顯得相當矛盾,他表示如有更好的辦法使他專心於傳教工作的話,他「將十分高興辭去現職。」
至於後來的學者指責他與走私鴉片的東印度公司掛鉤,從而使基督教(新教)的在華宣教事業有了一個「不光彩的」開始的說法,我認為應該用歷史的觀點看問題。首先,對馬禮遜來講,擔任東印度公司的職務是可以使他長期居住在廣州,並合法地出入中國內地的唯一途徑。第二,當時的東印度公司還不是以走私鴉片為主要業務的。第三,當時人們對鴉片的認識就如同現在人們對香煙的看法一樣,認為祇是一種無傷大雅的嗜好而已,因而並沒有非常強烈的道義理由讓那時的人自覺地反對鴉片貿易。而後來,正是在宣教士醫生的臨床觀察所積累的資料基礎上,才有越來越多的在華宣教士發起抵制鴉片貿易的邉櫻瑏K在英國國內信徒的呼應下,最終迫使英國政府採取了限制,以至取締鴉片貿易的立法行動。第四,馬禮遜所提供的祇是翻譯服務,並未參與公司的決策和管理,對於該公司的歷史罪責不可能,也不應該負任何道義責任。所以,我認為上述的責難是毫無道理的。
在馬禮遜的宣教工作中,文字工作佔了很大的份量。上期中我們已經提到他於1823年在馬六甲正式出版了新舊約全書中譯本,這是他和中國助手們十多年辛勤工作的結晶,也是他為中國人所準備的一份最寶貴的禮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顧長聲在他所著的【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中指出:「基督教的聖經全部譯成漢文在中國開始傳播,這是天主教在華活動了二百多年所沒有做的事,而由基督教(新教)把它初步譯成了。基督教的全部原始教義得以完整地介紹給中國,馬禮遜是第一人。」(p. 24)
此外,馬禮遜和後來的米憐(William Milne)等助手一起,編印了很多傳講基本信仰的小冊子,免費分發給中國人。他們於1815年8月創辦了【察世俗每月統計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據稱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民營中文報紙。他又於1818年在馬六甲創立「英華書院」,開了中國基督教教育的先河。
馬禮遜的另一項重大的文字工作是編纂【華英字典】,1817年在澳門出版了第一卷,到1823年陸續出齊,共六卷,4595頁,其中僅從康熙字典裡所收的漢字加英譯就達四萬餘字。這是他對中英文化交流所作的巨大貢獻。
雖然馬禮遜在文字事工方面取得了如此豐富的成果,同時又要為東印度公司作翻譯,但他仍然在傳福音的工作上有所收穫。據記載,在他來華開展宣教工作的第七年,即1814年,他為第一位中國信徒施洗,以後就有更多人信了主。其中有位梁阿發成為中國教會史上第一位華裔牧師,也是馬禮遜在文字、教育和傳教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之一。梁牧師所著的福音小冊【勤世良言】在當時曾廣泛流傳,影響到許多人,甚至後來的「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都是在這本小冊子的影響下決定發起成立「拜上帝會」的。
馬禮遜在中國工作二十餘年,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妻子和一個兒子都因病早逝,確實為主、為中國人作出了可歌可泣的犧牲。他自己也因患急癥於1834年去世,終年五十二歲,死後安葬在澳門。(「真理報」2000年12月及2001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