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再回“批判基要派”的閃兄
送交者: waiter 2003年07月21日10:02:14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周六隻匆匆上了彩虹一小會,今天上來比較仔細地看了閃兄的帖子,
包括新貼的。感覺很亂,跟你“對話”會很難,不知道講什麼好,
因為你通篇都在“高來高去”,似乎顯示了很多知識,但是卻有很
多是不求甚解,“抓住點羽毛就跑”。“文學青年”雖然可能景仰
你的“淵博”,像小夫那樣真知道點東西的人就不以為然了。不過
我不打算跟你多切磋“高來高去”--雖然我並不反對把那些東西搞
清楚:基督徒應該是服膺真理的,跟方舟子爭論都需要求真,何況
閃兄和小夫?

涉及信仰方面的,我有時間倒是願意在這裡討論一些比較“科普”
的事情。閃兄的“高來高去”這裡有一些基督徒覺得很有道理,說
明還是有人欣賞。不過依我看,閃兄的“談信仰”有很多時候都是
“借用”一大堆神學術語,再發明一大堆高深名詞,而其中有很多
“問題”都是自己生造出來的,“學術”上似是而非,思想上混亂
雜蕪,同時又不像一般基督徒一樣是“本着聖經”,所以要跟你討
論實在是很難。不過我也知道這正是福音派基督徒跟新派人士切磋
最困難的地方。以下簡單就幾個具體的事情“漫談”一下。我跟閃
兄也算是老相識了,知道閃兄經得起爭論,又蒙閃兄平和回復上一
帖,我就放膽直言了。

我說閃兄“是來批基要派”的,閃兄說在下“看問題經常能抓住中
心”,大概我的推測是不錯的。但是閃兄批的“基要派”到底是什
麼意思,卻很難以了解。如果按照閃兄列出的“基要五點”:

1聖經無誤。
2耶穌是神。
3基督是童貞女所生。
4基督為人類代死和神和好。
5人類身體復活和基督肉身再來。

那麼今天的福音派基督徒,又有幾個不是“基要派”呢?福音派中
間對1可能看法略有不同,2,3,4,5應該是都相信的--連這些都不
信還能算是“基督教”嗎?所以按這樣的標準今天的福音派基督徒
全是90%-100%的“基要派”?閃兄自己也只是宣布對1有異議,我
想還不至於連2,3,4,5這些都“不信”吧?可見這個“基要派”
的定義基本上是跟方舟子羽箭那些非基督徒的定義一樣的“寬泛”,
也是一樣的錯誤。所以我說這些“基要”的信仰我是不敢亂“寬容”
的。閃兄自己也聲明對“三一論,基督論,救恩論,還有人人祭司,
聖經權威”“不敢越雷池一步”,2,3,4,5正是“三一論,基督
論,救恩論”裡面的主要和重要的內容(1跟“聖經權威”相關),
所以閃兄一方面批自己用5點定義的“基要派”,一方面又說“不敢
越雷池一步”,實在是自造“問題”,徒添混亂。

閃兄對“因信稱義”“預定論”等等的“批判”,就更是風車般的
“偽問題”。好比你說你“以因基督稱義代替因信稱義”,我就不
知道這算是什麼批判。稍微對“因信稱義”有一點點基本概念的人
都知道,(新教的)“因信稱義”的意思就是“唯獨恩典”,也就
是“因基督稱義(而不是靠自己稱義)”,你這個“代替”如果不
是對“因信稱義”的含義完全不了解,就只能是完全沒有針對性的
“亂打”。又如“預定論”。小夫已經回應得很好了,我不用再重
復。順便說一下閃兄批判的“把不相信預定論的人打成異端”(大
意)也是沒有針對性的“空打”--這裡跟閃兄意見不同的小夫苗兄
在下等都不會這麼講,而且小夫和在下還明確批判過這樣的做法。
加爾文自己和絕大多數的“加爾文主義者”也不把預定論當作“不
可越雷池一步”的基要信仰。我自己反覆說,相對於如“基要5點”
那樣的“底線”,預定論是“相對次要”(小夫語)的。我的確說
過自己在網下網上都可以跟不同宗派/神學立場的弟兄姐妹同工,
我講這樣的話的上下文就是在講預定論和“歸正(改革宗Reformed)
神學”。舉例來說,這裡的人我跟新民羅七等等都一起同工過,而
我知道他們在預定論或者其它“相對次要”的神學立場上跟我的看
法並不一定一樣。但是我們彼此都不覺得在一起同工有什麼問題,
這正是因為在那些最“基要”的信仰上我們並沒有任何分歧,比如
閃兄的“基要5點”,我們都100%地持守。但是我同時也說在一起同
工不比在一起打撲克,基要的那些“底線”還是得有基本的“合一”
的,要不然聖經所說的“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就正適用了。好
比假如閃兄連2,3,4,5那些都不信,我想我就沒法跟您同工了。

“天賦人權”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天賦人權”的“人權”跟我
們上次談的“人的自主”(antonomy)和“自由意志”(救恩論意義
上的,與“神的預定”相對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天賦人權”
啟蒙運動/人本主義的人提倡,(新教)基督徒也提倡(而且恰恰是
最為“加爾文主義者”,如美國的清教徒,荷蘭的Abraham Kuyper,
華人當中的唐崇榮等等所維護)。基督徒所說的“天賦人權”跟我
們的基要信仰不但毫不衝突,而且甚至可以說是這些基要信仰帶出
來的世界觀的必然結果。關於新教信仰與世界觀,請參考:

《宗教改革思潮對歷史文化的巨大影響》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ecb2e375f650af2885256d1600717c62

上次我回應你的“人權論”,是你在“非議預定論”中提出的跟
“神的主權”相對立的“人的主權”。針對你說“人權已經上帝賦予,
也就再難收回了。就是上帝本人反悔也不行”,我說:

>一個“給人主權,就再難收回,反悔也不行”了的“上帝”是什麼
>樣的“上帝”?!那也許是法國啟蒙運動人本主義哲學家的上帝,
>但是絕對不是聖經所啟示的那位有絕對的“100%的主權”上帝。。。
>那位絕對公義聖潔信實永不改變的上帝。

我想我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回應也是有針對性的,不過那裡的“人
的主權”跟你和小夫現在爭論的“天賦人權”完全是兩碼事。(有
人認為你和小夫是“武林派別”之爭,其實沒有那麼“相對主義”
吧,你們爭的只是一些簡單的“可以證偽”的歷史事實,就此而言
小夫講的基本上是符合事實的,閃兄則有一些“硬傷”。)

閃兄詬病最烈的所謂的“中世紀的信仰”,更是“不知所云”。這
一點我們更不能不說到“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因信稱義)也好,
加爾文(神的主權)也好,這些人都是宗教改革時期的“改教家”。
今天我們這些新教的基督徒(任何“福音派”),信仰上有這些人
的“精神傳承”,當然是無可否認的。但是這並不讓我們成為“信
仰還停留在中世紀”的“食古派”--因為(不好意思,這也太“科
普”了一點)宗教改革正是對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信仰的“反
叛”。而另一方面有幾點也需要澄清。第一,宗教改革不是把天主
教“徹底推翻,重新來過”,就閃兄的5點而言,2,3,4,5新教
都有從天主教繼承的內涵,同時也有一些批判,所以是“批判性的
繼承”。而批判方面的重點正是閃兄“頗有微詞”或者說根本沒有
搞懂的“因信稱義”和“神的主權”等等。(因為閃兄可能是沒有
搞懂,所以我們也不能說你是“信仰還停留在中世紀”。)第二,
宗教改革的要旨是“歸正”,是“回到聖經”。天主教的權威是
“聖經加教會(傳統)”,新教否認後面的部分,強調“唯獨聖
經”,所以新教不是推翻一切的權威,而是重新確定聖經的終極權
威。另外新教(尤其是“加爾文主義”)特別強調神的主權,以與
天主教的“神人合作”(表面上也講“因信稱義”,但實質上並非
“唯獨恩典”)的救贖論等人本思想抗爭。宗教改革的這兩點跟閃
兄受其影響並作為論證依據的啟蒙運動的人本主義思想哲學完全是
大相徑庭南轅北轍的:啟蒙運動的“精髓”,正是推翻聖經和一切
“宗教”(基督教)的權威而尊崇理性,以“人為萬物的尺度”,
同時強調人的的自主(antonomy),把宗教(基督教)和信仰視為禁
錮人的“自由”的枷鎖。宗教改革的精神則是向真正的符合聖經的
基督教信仰歸正,而不是跟着人本主義跑的“革新”。

“聖經無誤”方面,這裡不再多談。大家可以參考:

“聖經無誤集”
http://noah.ccim.org/htdocs/archive.nsf/Inerrancy?OpenPage

我這裡只點一下:像閃兄這樣一面宣稱“信聖經為權威”,一面又
不相信“聖經無誤”的觀點,其實是嚴重欠缺“理性上的自洽”的。

閃兄生造的“新約教”一詞也是徒添混亂的說法。猶太教只信舊約
不信新約,天主教和新教都是同時相信新約和舊約,如果閃兄是想
說自己只信新約不信舊約,我就不知道你“獨創”的這是什麼“教”
了。

因心大哥說得好,基督信仰不像文學藝術,“創新”不一定是好事
(多半是很糟糕的事情)。閃兄不屑於“中世紀”當然是因為自己
完全把歷史搞錯了,但是基督徒並不需要搞“徹底推翻前人從頭來
過”的“歷史虛無主義”,更不需要“與時俱進”跟着世俗的思想
潮流跑。閃兄那種“這都是麼年代了,你們這些基要派還相信這些”
(我的paraphrase,非閃兄原話)的生氣是不必要的。了解點歷史
(包括“高來高去”的啟蒙運動等等),也可以讓我們這些“福音
派”基督徒不被閃兄這樣的“似是而非”的“高來高去”繞暈了頭,
糊裡糊塗地跟着叫好。閃兄表示自己是希望“只信基督”的,“唯
獨基督”很好,我相信也是我們幾位不“欣賞”閃兄的新派神學的
基督徒要堅持的。不過希望我們的“唯獨基督”不只是“高來高去”
好聽的口號,而是要落到實處。“唯獨基督”裡面的基督是聖經所
啟示,歷時歷代的普世教會的基督徒所領受的救主,而不是“與時
俱進”被人本哲學思想所塑造的“偶像”。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史懷澤訪談錄 [多謝曉東兄, 我讀了三遍
2002: 我為什麼不願成為基督徒 39 (四.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