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教會生活:婆 媳
送交者: 教會生活 2011年04月15日10:00:58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本文以北美地區華人背景而論)
Bingchen

  有一個統計數字說一百對住在一起的婆媳,有九十七對相處得非常不愉快,那麼剩下的三對呢,應該快樂吧!其實不然,剩下的三對中,有二對是一見面就會“罵人”,另外一對是“千萬不能見面”否則一見面幾乎要“打架”。這個統計數字的正確性有多少,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婆媳問題不僅中國人有,美國人也有,基督徒也不例外。

一.不住在一起的婆媳

  我有一個美國女同事,她住在華府附近,她婆婆住在賓州,由於她先生自小喜歡吃藍莓鬆餅(Blueberry Muffin)所以她的婆婆每次來看兒子,順便帶一些親手做的藍莓鬆餅給兒子吃。這沒有可希奇的,麻煩就是婆婆來了,每次都要媳婦陪婆婆去華府“逛街”一兩次就罷了,這位婆婆是每個周末都要來,所以媳婦就成為周末導遊。婆婆百逛不厭,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可憐的媳婦幾乎得了“周末恐懼症”。有一次我問她“你為什麼不叫你先生陪媽媽去逛街呢?”她說:“就是我先生叫我陪婆婆去逛街的,而且我很怕我先生”。當然啦,同事們都幫著她出點子,結果好像都沒有用,末了她去看精神科醫生(心理諮詢)。靠著醫生的幫忙,病情似乎比較穩定,但是改善有限。過了幾個月,醫生告訴她“你若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吧”。總算想通了,不久之後我看她氣色比較好,她告訴我“婆婆身體不太好了,每次坐車三小時,來回六小時,受不了”決定不來了,真是感謝上帝。

二.住在一起的婆媳

另外一位同事是中東人,有一次聊天中,他告訴我他們家快要世界大戰了,原來他結婚後把父母接來同住,不幸有婆媳間的問題發生,後來媳婦把家人接來同住,在吵架時可以“助陣”,自己父母也把兄嫂叫來“助陣”,一大家子整天吵吵鬧鬧。後來這位老兄被調到別的單位去了,我們少見面。大約兩個月前,巧在餐廳遇見他,他老哥一見面就說:“兄弟啊!願上帝祝福你家,希望你們家沒有婆媳問題,別像我,下班之後,不知道家在那裡”。

三.基督徒婆媳

  有一次聽到一位中國婆婆(以前我們是鄰居,婆媳不住在一起)說:“我那媳婦真好,前幾天我生病,她煮了一大鍋雞湯為我進補,我吃得真開心啊!真好啊!非常有孝心,只可惜雞肉不夠爛,她忘了我老太太,牙齒不靈光啦”。這是我聽過少數公開讚賞媳婦的美言。

四.基督徒婆婆?

 當然啦,也有婆婆在禱告時說:“主啊,求禰可憐可僯那無知懶惰的媳婦,求禰教導她如何孝敬公婆,恩待妯娌……”。

  婆媳問題之所以難解,我個人認為,我們所看到的婆媳衝突只是表面而已,真正的起因是很“深”的,例如有些是當年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女方臉上的粉擦得太厚了,也有些是當年兩家有差距(沒有門當戶對)。要挖出這些幾十年前的“根”並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無從下手補救。還有婚後長出來的新“根”,比方說媳婦“大手”(花錢不手軟)而遇到勤儉持家的婆婆。難! 難! 難!

  下面我們來看的幾個不同的觀點:

一.婆婆眼中的媳婦:

  很多婆婆都要兒子找一個“又聽話,又能幹,出外能賺很多錢(卻要比兒子少一點點),回家能把家弄得井然有序”的媳婦。有可能嗎?想一想在你的辦公室里有又聽話又能幹的下屬嗎?我突然想到有一首台語歌“阿媽的話”游國謙作詞,劉福助原唱,真是道盡了婆婆的心聲(可以上網去聽)。我把這首歌詞翻成國語,供大家參考(意譯)

  做人家的媳婦要明白道理.晚晚去睡,早早起,天沒亮時要想何時天亮(好起來做事)要替小姑煩惱沒嫁妝,要替快結婚小叔煩惱沒傢俱。

  做人家的媳婦要明白道理,晚晚去睡,早早起,一早起來先梳頭,抹粉,點胭脂,然後去大廳擦桌椅,再去廚房洗碗筷,再踏入繍房做針線活兒。

  做人家的媳婦很艱苦,五更天起床還被別人嫌晚。拿熱水給別人洗臉還被罵水太燙。拿白米煮飯還被罵飯不夠白。真是恨不得去做尼姑。

  若是娶到了壞媳婦,早早去睡,晚晚起,若是你去叫醒她,那就一天沒有好臉色,整天披頭散髮,把鞋揹在背後,見人就罵,罵別人木頭木腦。

二.從媳婦看婆婆

  許多的“女留學生”經過一段艱苦的學習,好不容易得了學位,總算沒有愧對家鄉父老。再來和自己的男朋友論及婚嫁,組織小家庭。(坦白說在美國異地,要站住腳,並不很容易)稍微喘一口氣,先生便建議把國內的父母接來同住.以盡孝心,同享天倫,本是一件美事。

  媳婦想婆婆來可以“幫幫忙”“招呼一些家裡的瑣事”,半年後公婆回國,換自己的父母來住半年,太棒了,滿口答應。沒有想到這是“夢魘”的開始。待婆婆來住,不是來幫忙的,而是來做“主人”的,不是招呼瑣事,而是“主政大事”並且擁有“否決權”的。不是住半年而是住“永遠”──(因為他們把國內的房子賣掉了),嗚呼!!

  再者當今許多年輕人,都以“成果”論英雄。所以媳婦對於婆婆的“節儉持家論”“男主外,女主內的原則”都不盡贊同,不同意也就罷了,卻把不同意放在“臉上”,那這下子豈有不產生衝突之理。

  還有些非要“孫子”的婆婆也夠嗆的。

  另外有些媳婦覺得有“基督徒”的婆婆,應該比較好相處些,哈哈,對這些媳婦,我只能說:“凡事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畢竟我們都是“罪人”。

特別在中國人的圈子中,大多數媳婦總是處於弱勢,不禁令人想起中國的“孔雀東南飛”真是千古悲劇。

三.被夾在當中的兒子如何看婆媳

  有二段經文形容婆媳爭吵的家庭,(箴言27:15)“大雨之日連連滴漏,和爭吵的婦人一樣”。(箴言21:9)“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子與爭吵的婦人同住”,真非常貼切。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每逢下雨,就得全家總動員,因為房子漏雨,鍋、碗、盆、桶都用得上,而且漏雨的位置常常不固定,一會兒這邊漏,過一下子另一處又漏了,全無定數章法。婆媳爭吵也是一樣,誰都想不到那一個話題會引起爭吵,或者吵到多嚴重。

  大多數的兒子都要站在中間,兩面討好,兩面“哄騙”是謂委曲求全。

  我有一位同事,每次他媽媽從西岸來看他,他那幾天中午都要請假回家為他媽媽準備午餐,我問他說你老婆不是沒有上班嗎?還是你老婆身體有問題?他回答得很妙“老弟!有些話不能講明”。這是標準的“婆媳家醜不能外揚”。

  有一位朋友告訴我,有一次他們家婆媳大吵大鬧,實在是受不了,於是他只好走避(開車)出家門.到街上散心。他告訴我他都忘了如何發動車子的,只知道一直開,一直開,沒有目的一直開,兩個小時後.回過神來,發現停在超市停車場上。── 感謝上帝,沒有出車禍 ──。休息一會兒,喘過氣來,頭腦清醒,開車回家,準備收拾戰場。你猜怎樣,家裡天下太平,像沒有發生過婆媳大戰一樣。

  夾在婆媳之間的兒子們,最常問的問題:「我做錯了麼?難道大家住在一起,不該和和樂樂嗎?為什麼為一點點芝麻小事大吵大鬧?」你知道嗎,媽媽的回答:「看看你的媳婦,你是白癡嗎?」媳婦的回答:「你搞清楚,什麼叫芝麻小事?“腦殘”」真是兩面不是人。

  以上三種觀點,似乎沒有交集,難道婆媳之間就真的無解?
  
  總的來說,婆媳生長於不同世代(相差廿至卅年),生長環境不同,受教育不同,待人處世方式不同,想法不同,種種不同,難免有摩擦,世世相傳,不能罷休。但都在爭取兒子,如果婆婆能夠放手,兒子已經長大了,他有自己的家庭,媳婦好壞是他的命,是他自己選擇的,應該放手交給他的太太去照顧了,日子過的好壞也是他的命,因為兒子已經長大了。處在關鍵地位的兒子,免不了甜言蜜語,討好兩方面,或許可以減少,甚至避免衝突於無形。但怪的是世上有婆媳問題,而很少聽說有翁婿矛盾(除非發生家暴,老丈人挺身保護女兒),因為老丈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管不了許多。但如要婆婆承認娶了媳婦的兒子,如潑出去的水,那就難了。但至少要認同聖經說::「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二章 23~24 節)這裡的「離開」並非是孩子一定要與父母分開住,而是兒子必須獨立,不再仰賴父母的供應,學習成為可以治理家庭的人。及“自成立家”的中國古訓,或許婆媳之間的衝突可以減少。

當我們仔細去看那些婆媳之間衝突較少的家庭時,我們會注意到,他們大多數婆媳不住在一起。當我們聽到某些家庭婆媳之間關係有進步時,我們也注意到這些婆媳原本住在一起,現在分開住了,因此婆媳關係改善了許多。或許這就是中國人所謂“眼不見,心不煩”。由以上所述,或許我們有一個結論,要有良好的婆媳關係,就要婆媳之間保持某種『距離』“勸分不勸合”。各位讀者您覺得對嗎?

結論一  有一段聖經對於婆媳之間有衝突的家庭或許有幫助「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太 7:2 ) 也就是 -- 你要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先要怎樣對待別人-- 。
結論二  當我們面對教會中的姊妹有婆媳衝突時,願我們所看到的不是婆媳的差異,而是想到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太 5:9 ) , 也希望自己當婆婆的時候會善代媳婦.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有三個父母的胚胎,如果讓他/她生長不知
2010: 萬維首頁是黑幫主導!
2009: 請不要再利用聖經為當世人類的買賣婚姻
2009: PUZZLE
2006: 試煉是信心的糧食 - 今天的荒漠甘泉
2006: 看看我們的救主 --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