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ZT:城市裡的福音之火 作者:劉同蘇 (生命季刊)
送交者: 852 2004年01月15日11:51:08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城市裡的福音之火 作者:劉同蘇

城市裡的福音之火


■ 劉同蘇

久別的北京已經換了容顏,拓寬的街道像是挺起城市身架的骨骼,姿態各異的挺拔樓群似是青春期突起的健美肌群,華燈與綠地是城市的環佩和胭脂,都市的軀體正奇蹟般地撐破舊城區的“服飾”而擠滿郊區的空間。主幹道上川流或堵塞著新購的私人汽車,人行道上幾乎是清一色的青春面孔,全國乃至世界的青年似乎為了打工而齊聚北京,使這古老城市的血脈中奔流著活力的血液。在兩個昔日顯赫而今透著沒落氣息的中直機關大院之間,有悠閒的老人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地穿過清晨的淡霧,於此才依稀地見到往日北京的身影。我回來了,北京。然而,我回來不僅是要見你的面,更要貼你的心——在你竄起的高挑兒身軀里,是否跳動著一顆健康而聖潔的心?

持久而穩定發展的城市福音運動現狀

舊有意識形態的急劇衰退,造成了精神方面的空白;而物質文明的火爆發展,卻透著外形上的鮮亮。民族發展的內外失衡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好像這個迅速竄起個子的國家卻有著一個過於狹小的心臟。難道中國的未來會是一個毫無靈性的粗鄙壯漢?不,中國的良心尚在。在北京的十幾天裡,我們感到那良心細小卻強勁的脈搏在祖國的首都跳動。

中國的心臟不在權力的紅牆內,更不在財富的高樓上,甚至也不在知識的院落中,而是在尋常百姓的門戶裡面。在北京的日子裡,筆者在兩個教會分享了九堂信息。這兩所教會並不是聚集在帶有尖頂的高大教堂里,而是在普通居民的家中。聚會的人群使得居家的客廳略顯 促,但這裡卻展示了寬闊無比的心靈世界。在外邊的物質豐富里,激盪著只向錢看的拜金主義濁流,而在這些小小的天地中,卻有著屬靈生活的嚮往,卻有著迥異於銅臭氣味的生命馨香。中國的良心在這裡,中國的希望在這裡。在中國壯碩的青春軀體裡面,需要的不就是這樣的一顆心嗎?

這些隱沒在大都市樓群里的教會具有如下特點∶

(1)教會的常規聚會分散在不同的人家(聚會點),而各聚會點的常規聚會人數保持在“合法的”限度上。由於政府在結社方面的規定更趨於法制化,各地的行政法規對依法結社的人數都作了具體規定。在北京,要求按團體註冊的法定人數是“20”人。這意味著,只要不超過20人,在家庭中聚會已經被法律認可(即不被認定為結社,從而,無需依法註冊)。在北京聚會時,筆者發現當地的同工對“20”這個數字有著意味深長的注意,這表明當地教會已經有意識地運用法律所提供的活動空間,並據此而設立教會的結構。這種趨勢標誌著城市福音運動從開始就具有著某種合法的基礎。

(2)教會的成員大多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在中國,城市居民的教育程度遠高於農村,而且由於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城市居民中受過高等教育者的比例還會持續上升。另外,因為知識和技術在城市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知識階層和專業人士對都市文化具有主導作用。專業人士居多的教會結構意味著教會在城市裡真正紮根。知識和技術的回報不斷增高,使得專業人士構成了新興中產階級的主體(這與此前二道販子先富起來是完全不同的局面)。筆者去的一個教會,在北京常規聚會人數僅為40-50(成人),但兼有車房的家庭或個人卻有7-8個。教會在新興中產階級中的影響力象徵教會在城市中的希望。

(3)35歲以下的青年構成教會的主體。不用說教會裡的學生團契,就是家庭團契也是驚人地年輕,其原因是大多數已婚的夫妻是在校園裡信主且其畢業的時間不太長。工業化吸引了大批青年人湧入城市,目前中國的城市(特別是大都市)絕對是青年人的天下。筆者在長安街行走了一個小時,發現行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把握了青年,就把握了城市。

(4)海歸派的參與。從海外歸來的學人更認同家庭教會,特別是認同此種以專業人士為主的城市家庭教會。筆者參加聚會的兩個教會中都有從海外回來的專業人士,其中一個更是由海歸派創立並構成目前同工的核心。海歸派的加入不僅加強了當地教會的力量,更扮演了中介的角色,通過他們,海外和國內的生命交流和資源共享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5)未來的預備。城市家庭教會並不滿足於目前團契或查經班式的小組聚會。這些教會在深度和幅度上都試圖向更高的教會形式過渡。在小組的內部,諸教會都力圖增加更多的內容(如在主日敬拜以外增設禱告和查經等活動),從而,使信徒的生命更全面地進入教會生活。在教會的結構方面,設立專項的職能,例如,許多教會已經或正在設立兒童主日學,財政制度在不少教會也被提到議事日程上。注重全教會的聯結,例如,通過聖餐聚會,布道或培靈特會,郊外的退修會,將整個教會集合在一起。有些教會甚至在準備購置教堂的資金。

筆者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城市福音運動開始進入持久與穩固的發展階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基於法律所允許的活動空間,教會在城市中將主要採取家庭聚會的形式。由於現行法律默許了這種水平的家庭聚會,以此種合法形式聚會的教會將較少面臨非正常的干預(並不意味著沒有逼迫了),從而使教會可以持久並穩步地滲透到城市的各個層面。另外,不同於“三自”教會那種無根基的大型聚會,城市家庭教會的聚會形式使信徒的生命可以真正深入基督的身體,由此,為單個信徒的生命提供了真正可以依賴的根據地。

更上層樓∶城市家庭教會崛起的意義

近年來,許多中國教會的領袖擔憂家庭教會和福音運動正面臨著停滯甚至衰退的局面。然而,城市家庭教會的崛起,不僅為家庭教會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更將整個大陸福音運動推向新的階段。這裡請特別注意,神在城市中興起的新型靈命群體決不再是“第三工場”。如果這個群體仍然居於中性的“第三”,那末,他們就尚未進入中國福音運動的主流,他們就仍隔絕於聖靈引導並由十字架鑄造的偉大靈命傳統。事實上,這個靈命群體無論在生命形式上,還是在自我意識中,都自覺地認同家庭教會的偉大傳統。這一群體是家庭教會在城市中的發展,是那一偉大傳統在城市裡的繼承人,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家庭教會”。

(1)大規模城市福音運動的開始。在城市家庭教會崛起之前,城市福音運動的主導權表面好像是在“三自”所控制的教會那邊。然而,正是因為主導者自身的問題,福音從來沒有在城市中真正紮根。這裡不談更深的靈命問題,僅從聚會的形式看。由於“三自”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帶有“作秀”的性質,其教會生活幾乎完全局限於華美而大型的主日聚會。如果一個人的全部靈性生命僅僅 限於一周一次在誰也不認識誰的大型聚會裡露一下面,他的生命如何可能與基督的身體建立實質性的聯結呢?從而,他的生命也難被基督真正觸及。實際上,對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人,信仰與其說是生命,倒不如說是業餘的愛好,或是時髦的招牌。福音運動的實質是生命的再造運動。由此,無論“三自”教會在城市中有何等規模,它並不能使福音在城市裡真正紮根。

城市家庭教會的存在形式,已經提供了生命全面聯結的可能性。在這種生命相識(從而可以生命相交)者的持久和全面的聯結裡面,教會真正進入了個人的生命,個人的生命也真正地進入了教會,總括而言,教會對個人具有了真正的生命意義。城市家庭教會不是在規模上,而是在生命的實質上,已經主導了城市福音運動。也正是因為真正影響人們生命的家庭教會主導了城市的福音運動,福音才藉由城市家庭教會的崛起而真正大規模地進入城市。中國福音運動的“農村包圍城市”階段至此完成了。

(2)中國福音運動的新階段。城市家庭教會的興起,不僅開創了城市福音工作的新局面,更對全國的福音運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以往中國福音運動的中心在農村。由於歷史條件,過去對真道的持守主要依賴對聖靈引導的長久生命體驗,一對一的生命帶領,十字架的門檻;所缺乏的是對真道的明晰理性表述和教會組織的保障。改革開放以後,教會的迅速膨脹將以往福音運動的不足顯露出來。相對而言,外部逼迫的減輕使得信仰似乎不再是一件要拼上身家性命的事情。於是,在大量湧入的人群中,除了對生命的渴慕以外,也就不免夾雜著其它的成份,而這些生命里的雜質必然會扭曲我們對真道的領受。二十幾年便有四倍的增長,這無疑是舉世無雙的生命奇蹟。然而,單單依靠一對一式的經驗性帶領就難以應付一對百的形勢要求了。在一個相對單純的環境裡長時間的生
命體驗是一種局面,而在複雜的潮流衝擊下應對迅速的增長則是另一種境遇;後者要求我們對基督的生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領受。過去我們的領受單單是直覺的、經驗的、個人化的,今天的形勢則要求我們,除了保持以往的優勢,還要變得更理性化,更結構化,更團體化。對真道的明晰理性表述和基督身體的組織化是目前形勢變化對我們的生命提出的兩大挑戰。城市的文化資源和知識分子的加入,為我們應對這兩大挑戰提供了條件,而這些恩典主要是經由城市家庭教會賜予我們。

異端的盛行從反面揭示了我們的不足。以往家庭教會,對聖靈的領受就主要依賴經驗性的直覺和能力的證明。可是,離開了對真道的明晰理性表述,我們如何能夠使生命根基尚不牢固的新來者以自己的直覺區分聖靈與邪靈呢?當邪靈出來攪擾時,我們又有何種客觀標準將它區別於聖靈呢?異端是對真道的歪曲。只要我們自己尚不能用明晰的理性形式將真道表述出來,就只能任憑人們跟從異端。抵制異端不是說說誰對誰錯就完了,而是要說清楚誰為什麼對,誰為什麼錯,而要做到後者,就不能不訴諸理性(即以聖經真理為基礎的神學)。另外,如果沒有組織上和結構上的保護機制,就不能保證在實際牧養中濾除異端的影響。

基於南美弟兄姐妹獨特而強勁的靈命體驗(他們在軍政府獨裁和貧富極度懸殊的社會環境中持守了基督的生命),他們獨特的神學精神衝擊了西方的神學界。但是,中國家庭教會的靈命歷程同樣偉大,卻沒能對普世教會產生同樣的震動。為什麼?因為我們有東西,卻倒不出來;我們有獨特而強勁的靈命實踐,卻沒有獨特和強而有力的神學表述。一旦藉由城市家庭教會的崛起,而使家庭教會對真道的獨特生命持守同時也上升為對真道的獨特神學表述,中國家庭教會將深刻地影響普世教會的靈命發展。

由於歷史的原因,神學的“優勢”一向在“三自”手中。城市家庭教會的崛起將一舉改變這一格局。城市家庭教會不僅產生了神學的要求,也提供了回應這種要求的力量。

(3)與普世教會的聯結。現代都市的發展不得不倚仗全球性的文化、技術、商業、傳媒等等。城市是進入世界的窗口。中國的福音運動在以全球文化為背景的城市紮根,會使中國教會與普世教會的聯結進入更深的層次。

飛越太平洋
——北美教會的可能輔助

大陸福音運動的主流是家庭教會,而家庭教會目前發展的關鍵在於城市家庭教會的興起。當然,在神的計劃里,普世華人教會是一體的。這裡無法詳述大陸與海外生命交流的全貌,僅指出目前北美教會可以在大陸此次福音浪潮里盡力的幾個重點。

(1)信徒領袖的培訓。此次在某地的一個非“三自”的神學院分享了三堂信息。該神學院學制的正規和設施的完備竟強於不少在美國的華人神學院。據說,類似的神學院在此地還有三或四所。另外,在出發之前,筆者已經知道所去的一間教會,已有會眾在海外研讀神學,以備未來牧會(本教會)之需。與廣大的需求相比,海內外對牧者的培訓當然還遠遠不夠。但是,目前牧師並不是城市家庭教會發展的關鍵。當前真正決定城市家庭教會命運的是平信徒領袖,大多數牧養工作和教會的實際開拓都是由這批弟兄姐妹承擔的。目前城市家庭教會的存在形式已經決定了平信徒領袖的決定性地位。僅以講道為例,眾多聚會點的聚會是目前城市家庭教會敬拜的主要方式。一個或兩個牧師如何可能同時在十個八個聚會點講道?當前城市家庭教會的主日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平信徒
領袖宣講的。平信徒領袖的數量和素質決定了城市家庭教會的規模和質量。可以說,有多少平信徒領袖和多少開放的家庭(通常就是平信徒領袖本人的家庭),就會有多少聚會點。而據筆者觀察,大多數現有的平信徒領袖(還不用說正在源源不斷被呼召出來的)急需在各方面給予培訓。

(2)幫助建立專項的事工(教會的職能)。教會不是一個空的架子,教會是生命的集合體並履行有機整體的功能。建立教會也包括建立教會的職能。在諸功能中,目前對於大多數城市家庭教會所急需的是兒童主日學。根據侯君麗牧師此次在北京帶領和介紹的經驗看,如果通過介紹,提供首批教材,實際示範,幫助具體設計,可以切實並迅速地在此領域幫助當地的教會。

(3)訓練從事個別心理輔導的同工。由於從上到下的體制轉軌和文化變遷,個人在社會急劇變化的壓力下重新定位,造成了許多人的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崩潰。心理輔導顯然是當前福音和造就工作的一個突破口,而目前在中國教會裡能夠從事此項事工者幾乎是零。

(4)電子和影像技術上提供輔導。此次侯君麗牧師在神學院和教會介紹如何上網尋找神學、影像和詩歌等資源並幫助製作崇拜的投影片,很受當地同工的歡迎。由於城市家庭教會的聚會形式(家庭內的小型聚會)和會眾的成分(知識分子居多),他們對該類技術的需求比北美教會還大,未來的普及程度也可能會超過北美教會。因為牧者的講道無法覆蓋所有的聚會點,通過CD、VCD或DVD提供主日信息會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當我們向當地教會推薦遠志明弟兄的系列講道時,發現他們已經在使用該系列片。不過,當地同工告訴我們,目前真正急需的不是此類福音性的信息,而是實際牧養的講道。

正因為目前大陸福音事工的關鍵是城市家庭教會,對教會增長具有實際作用的支援才是真正的幫助。那種飛行集會式的大型聚會,不僅對當地教會沒有實質性的幫助,而且徒為他們招來危險。在聚會點的實際示範,針對具體教會的實際情況而輔助可行的設計,提出具體的建議,這應當成為北美教會幫助大陸城市家庭教會的主導方式。

城市家庭教會在北京有成百上千個聚會點,而這還不是北京的特有現象。筆者所在教會的一對夫妻返回中國南方的一個省會,也參加了類似北京的城市家庭聚會。他們告訴筆者,今年夏天該團契的成員第一次從各聚會點聚集在一起共同敬拜。該團契明顯已經進入向教會的過渡。筆者此次在北京服事的一個教會在北京附近的一個直轄市里也有聚會點,而且在另外兩個城市裡也有宣教點。這些初起的城市家庭教會是神在中國城市裡播下的火種,這播下的星火必將燃成燎原之勢。

(起筆於中國北京,終筆於飛往紐約的飛機上)

劉同蘇


來自中國大陸,現為紐約新生命宣道會牧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2。耶穌是你人生知己 (試寫歌詞)
2003: [ZT]落井之驢的好下場
2002: 菲利普·楊西:《靈魂生還者》(節譯1
2002: 親子系列之二《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