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現了突破!(3) |
送交者: 范學德 2004年01月22日08:04:48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范學德 《路德選集》第三篇:《羅馬教皇權——答來比錫聞名的羅馬教徒》
萊比錫羅馬教徒用三個論據來攻擊路德。 他的第一個論據是謾罵,他辱罵路德為異端分子,瞎眼的,沒有知覺的蠢漢,被鬼附的,蛇,有毒的爬蟲,等等。這樣的辱罵充滿了全部書的每一頁。對此,路德諷刺說:就詛咒謾罵凌辱和毀謗來說,羅馬教徒實在是打敗了路德博士,他勝利了(第114頁) 萊比錫羅馬教徒攻擊路德的第二個論據分為兩點:第一點,世上每一個社會都必須在真正領袖基督之下有一個有形的領袖。 第二點,全基督教界,在世界上既是一個社會,便必須有一個領袖,即教皇。 對於第一點,路德說,這並不正確。“有許多侯國,堡壘,城市,和房屋,是由兩個兄弟或兩個有同等權威的主人管理。羅馬帝國有很長久的時候不是由一個首領來治理,也治理得很好。還有許多其他的國家,也是如此。”(第116頁) 在談論第二點時,路德首先闡述了什麼是教會:聖經談到教會,非常簡單,而且僅僅包含一個意義,“按照聖經,教會最初的意義乃是世上一切基督信徒的集會,正如同我們在念使徒信經時所說:‘我信聖靈,聖徒相通’。這個社會或集會包括那些生活在真正信,望,愛裡面的人,所以教會的本質,生命,和性質並不是一個有形的集會,乃是一個在同一信仰里屬靈的集會。”因此,“雖然在肉體方面他們相距有千里之遙,然而他們可稱為一個屬靈的集會,因為他們在講道,信仰,希望,愛,和生活各方面,彼此都是一樣的。”而信仰中的合一,“是指心靈的合一而言,因這合一便有聖徒相通。而且這種合一本身足夠成為一個教會,沒有這樣的合一,任何空間,時間,人物,事工,和其他等等的合一,都不足以構成一個合一的教會。”(第117至118頁) 基督說:“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這表明,上帝的國即教會,“不是在羅馬,也不是屬於羅馬,或任何其他地方,乃是在有信仰的人心裡,不拘這人是在羅馬,或在此處,或在別處。”(第118頁) 路德得出結論:“正如一個人在羅馬的合一中,並不使他成為一個基督徒,同樣,一個人不在羅馬的合一中,也並不使他成為異端分子,或非基督徒。”(第119頁)或者說:“屬於羅馬教會的教友,不見得就有真的信仰,不屬於羅馬教會的教友,不見得就沒有信仰”。(第120頁) 路德強調,基督教會稱為基督的教會就“表明基督教在地上,除基督為頭以外,沒有別的頭,因為基督教除了基督的名稱以外,沒有別的名稱了。”(第120頁)因此,“信仰是做基督徒的唯一條件,沒有真實的信仰,其他的一切決不能使他成為基督徒。因着這個理由,所以我們被稱為基督的信徒。”而“教會” 和“屬靈的”這些字眼不是指外表的事情,它們“只和信仰有關,這信仰在靈里運行,產生正大和真實的心靈和基督徒。”(第122頁) 路德由此區分了這兩種教會:“第一種教會是自然的,基本的,實際的,和真正的,我們就稱為屬靈的,和內在的基督教會。另一種教會是人為的,和外表的,我們就稱為有形的和外表的基督教會。。。基督徒集會,就心靈而論,是一種信仰相同的社會;雖然按照肉體,這樣的社會不能在一處地方集合,每個團體只能在它自己的地方集合。”(第123頁)“只有第一種基督教會,才是真教會,這樣的教會在世界上不能有一個頭,世上也沒有人能統治它,主教和教皇都不能統治它,只有在天上的基督是頭,也只有他統治。” 因為“沒有人能把基督的真信仰,思想,意志和事業灌輸到別人或自己的心靈中,只有基督自己才能這樣做。”教會的建立和生長,只是由於教會的頭基督。(第124至125頁) 如果那些教長不是屬靈教會的頭,那他們到底是什麼呢?路德回答:是使者 。“聖彼得是一個使者,其他使徒也都是使者。”(第126頁)這些使者的職務就是施行餵養,管理,做主教等等。因此,“就神權講,所有的主教,都是平等地坐在使徒的地位上,但我願承認,在外表的教會中,就人權講,一個人可居於他人之上。因為教皇可以灌輸他自己的思想,例如他的教會律例,和人為的東西,因而基督教界就為外表的炫耀所統制。”(第127至128頁) 儘管“教會是在信仰中的,”但它也有其外表的標記,這就是“聖洗禮,聖餐禮,和福音,而不是羅馬,或這個地方,或那個地方。因為凡洗禮和福音所在的地方,就無疑的必有聖徒,即令他們只是搖籃里的嬰兒。但羅馬和教皇權,都不是教會的標記。。。而是人為的制度。”(第128頁) 萊比錫羅馬教徒攻擊路德的第三個論據如下:舊約是新約的預表,因為舊約有一個有形的大祭司,新約必須也有一個。否則,預表將怎樣應驗呢? 路德批評說:“第一、顯然預表是物質的和外表的,預表的應驗是屬靈和內心的。凡預表對肉眼所顯示的,它的應驗就只能對信仰的眼顯示,否則,就不是實在的應驗。。。在全部舊約中,一切有形的肉眼可以看見的事物,在新約中都是指屬靈的和內心的事物。這些事物不能以肉眼看見,只能以信仰獲得。” 而教皇的外表炫耀和他教會的合一,既然能夠為肉眼所看見,所以他不能做任何預表的應驗(第130頁) 聖奧古斯丁曾經說過,在爭論中引用預表,除非有聖經的支持,否則是靠不住的。路德則指出:“凡有關信仰的地方,一個人必不可依據那不確實的經文來辯論,而要依據那些確定,明白,簡單和切題的經文;否則,魔鬼將把我們拋來拋去,直到最後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那裡。”在聖經中,“亞倫既是基督的預表,就不能做聖彼得的預表。那在聖經里所歸於基督的,斷不能歸於別人,這樣聖經能以永遠有一種簡單直接和不可爭論的意義,憑着這意義我們的信仰庶可堅定不移。”(第135至136頁)。
路德非常驚奇羅馬教皇居然把鑰匙權變為統治權,而統治權比鑰匙權廣泛多了。鑰匙權只及於告解禮,將罪捆綁或釋放,但統治權的範圍也包括講道,勸告,安慰,舉行彌撒,和聖禮等等。實際上,“這三段經文沒有一段是指教皇的權柄可以及於整個基督教界,只把他看為是惡人和罪人的聽認罪者,或咒詛者,僅對他們施行統治。。。所以每個基督徒要相信,在這些經文裡,基督既沒有把高高在上的統治權給聖彼得,也沒有給其他使徒。然則祂給了什麼呢?我將告訴你。基督的這些話不過是給了全教會仁慈的應許,如上面已經講過的,可使那良心上覺得有罪的人,當他們得‘釋放’或宣赦的時候,可以得着安慰。”(第141至142頁) 在《羅馬教皇權。。。》的最後,路德對於教皇的問題作出了以下的結論:“既然教皇對我們的主教有充分的權威,而且非由神意不克臻此——。。。並不是慈祥的神意,而是震怒的神意——所以我不願意任何人抵抗教皇,但願人人服從神意,尊敬這個權威,而且用耐心忍受,仿佛我們是受土耳其統治一般;這樣一來,它就不能為害。我僅為兩件事爭論。第一:我不容許人訂立新信條,也不容許人因世界上別的基督徒不在教皇統治之下,就糟蹋他們,誣陷他們為異端派,背教和不信的人。。。第二:凡教皇所頒和所行的一切,我願意接受,但有一個條件,就是我首先要把它們對照聖經來考驗。他必須在基督之下,並且要受聖經的判斷。”路德最後的禱告是:“原上帝應允我們雙方的禱告,幫助我從其中出來,讓他們停在其中。阿們。” (第153至154頁)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