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靈魂的紀錄”(6) |
送交者: 范學德 2004年02月11日07:28:58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magzine.jesuschina.org 11/17/2003 耶穌與中國
-----奧古斯丁讀書筆記 范學德
中文版《懺悔錄》筆者看到了兩個版本,一個是由周士良翻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印刷出版第1版,一個是由徐玉琴翻譯的全譯本,由台灣的志文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後者的翻譯在許多地方與前者雷同。 《懺悔錄》的原名是“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解做“承認,認罪”。但在奧的筆下,它兼有為自己的罪懺悔和感謝讚美上帝的雙重意義。《懺悔錄》全書共13卷,可以分為3部分:第1至9卷是第1部分:懺悔自己從出生到信主(33歲)的生命歷程;第10卷為第2部分:記敘自己身為主教而寫作此書時對上帝的感恩和懺悔;第3部分是從第11卷到13卷:注釋《創世紀》第1章,讚美上帝。
在第九卷中,奧古斯丁敘述了兩個歸家的故事:自己的受洗和母親的過世。 不久後,奧古斯丁辭去教師的職位。住進凡萊公都斯借給他們避暑的別墅,奧和母親及朋友們在一起,共同學習聖經,反覆思索,準備受洗。某日,他牙痛得連話都不能講。他想起請在場的親友們為他代求,他寫在蠟板上遞給他們看。他們雙膝剛剛下跪,熱切禱告,奧古斯丁便霍然而愈了。“多麼劇烈的疼痛:怎樣消失的呢?主,我的天父!我真是惶恐不安,我承認,因為我一生從未經歷過這樣的情況。你的德能滲透到我心坎深處,我在信仰之中感到喜悅,歌頌你的聖名,但這信仰對於我過去未經洗禮赦免的罪惡還不能使我安心。”(第169頁) 第二年,奧古斯丁離開鄉村回到米蘭,與阿利比烏斯意即愛子阿得奧達多斯(不久後過世)一起受洗。幾個月後,他們決定一起回到非洲為主服務。到了梯伯河口,奧古斯丁的母親去世了。在她去世前不久的某一日,他們母子兩人憑在一個窗口,縱目於室外的花園,暢談天國的神聖和美麗。 “我們的談話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我們肉體官感的享受不論若何豐美,所發射的光芒不論若何燦爛,若與那種生活相比,便絕不足道;我們神遊物表,凌駕日月星辰麗天耀地的穹蒼,冉冉上升,懷着更熱烈的情緒,嚮往‘常在本體’。我們印於心,誦於口,目擊神工之締造,一再升騰,達於靈境,又飛越而進抵無盡無極的‘膏壤’;在那裡,你用真理之糧永遠‘牧養着以色列’,在那裡生命融合於古往今來萬有之源,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的真慧。真慧既是永恆,則其本體自無所始,自無所終,而是常在;若有過去未來,便不名永恆。我們這樣談論着,嚮慕着,心曠神怡,剎那間悟入於真慧,我們相與嘆息,留下了‘聖神的鮮果’,回到人世語言有起有訖的聲浪之中。但哪一種言語能和你常在不滅,無新無故而更新一切的‘道’、我們的主相提並論呢?” 就在他們母子倆談話的過程中,奧古斯丁的母親對兒子說:“我兒,以我而言,此生已毫無留戀之處。我不知道還有何事可為,為何再留在此世;我的願望都已滿足。過去的所以要暫留此世,不過是望你在我去世之前成為基督公教徒。而天父的恩賚超越我本來的願望,使我見到你竟能輕視人世的幸福,成為天父的僕人。我還要做些什麼?”(第177至178頁) 大約五天之後,她發熱病倒了。病中她對奧古斯丁和他的弟弟說:“隨便你們葬我在哪裡,不要為此操心。我要求你們一件事:以後你們不論到什麼地方,在天父台前要想起我。”她勉強說完了這句話,便沉默不語了。病勢加劇。 病後第九天,她的靈魂離開了肉軀,享年五十有六。失去了慈母,奧古斯丁的靈魂受了重創,“母子兩人本是相依為命的,現在好像把生命分裂了。” (第180頁)
於芝加哥北郊橡樹鎮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