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主義休矣 |
送交者: RottenWood 2004年02月13日06:54:3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比如上文所提到的一段話: 這一理論的提出,要歸功於20世紀初在歐洲的盛行的“實證原子”(Verification Principle),),起源於Vienna Circle里一群分析哲學的倡導者,其特點是反對一切哲學的行而上學說(metaphysical statements),認為任何一個學說只有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時才有意義:(1)解析性,即按邏輯是真實的,(2)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驗證。這一哲學流派與羅素(Russell)在北美的“原子邏輯”理論遙相呼應。它們的目的都是試圖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哲學上的模糊語言問題”。這種理論在哲學界很快就因其本身的缺陷和Vienna Circle的解體而走向衰落,但在其它思想領域卻被當成了至寶。特別是在信仰界,“實證原則”幾乎是所有無神論者為自己辯護的最有力根據。 讓我們從上面這句號着手,稍微動一下腦子,看看這套理論的花樣吧。首先,“物理科學是建立在邏輯和實證的基礎上,任何理論需要通過實驗的驗證才能得到確認.”這句話在科學界是沒有問題的,這是任何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應當持守的最基本原則。但是,這句話清楚的限定了這條理論的適用範疇,是形而下的物質界(Physical world),也就是科學所能觸及的領域,其根據是出於被動的地位的物質運動的規律性和可重複性。但接下來,“也就是說,任何理論可以推導出一系列的結果,通過實驗所測量得到的結果,必須和理論所推導出來的結果想吻合,才能確認理論的正確性”。這裡的“任何理論”如果仍然局限在行而下領域,也還說的過去。但是,很明顯的,這裡的“任何理論”已經把“形而上”領域(Metaphysical World)包含進去了。這一作法,如同將數學上一個平面幾何的定律(如二永不相交直線必平行)簡單的應用到立體幾何上一樣,其結論就不一定正確了。 回到“實證原則”本身,用“科學的方法”可以解決“哲學問題”這一理論本身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所有不滿足實證原則的第一原則;形而上領域不象形而下領域一樣是被動的、在人意識之下的存在(Exist),它的涉及的範疇是主動的、在人意識之內和之上的存在(Being),在這樣一個範疇,“實證原則”本身的正確性就不能被證實,因此,這一理論同樣不滿足它自己的第二原則。因此,按照“實證原則”本身的定義,“實證原則”本身在哲學上就是錯誤的。 因此,分析哲學的倡導着如羅素等,極力強調他們的哲學重點不是形而上領域裡的Truth,而是在形而下界哲學語言所要表達的Meaning。因為他們的理論在形而上界行不通,導致他們對形而上觀念的完全排斥。這一觀點,成為許多人反對基督教信仰的“理論根據”。 至今,仍有千千萬萬糊裡糊塗的人,死死抱着“實證原則”這具殭屍不放。然而,對於被唯物主義哲學完全洗腦的人來說,他們完全不具備形而上學的世界觀,除了“實證原則”這種經驗主義者獨有的認識論以外,他們怎麽能理解“理性”和“信心”在認識論上所占的重要位置呢? 實在不知道那些以“理性主義者”自稱的“經驗主義者們”,知不知道“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真正的區別在什麽地方?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