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期六開始,東嶽,這位天使女孩牽動着無數多倫多人的心,我們為她心碎,為她花兒一樣的生命被踐踏而傷痛。整個星期天的晚上,我無法入睡,無數次在夜間醒來,在黑暗中,我體會着前所未有的心痛……
看着電視屏幕上的標題:Cecilia Zhang, 1994-2004。 突然間,“—”變得很醒目,仿佛是在說:無論我們在地上活多久,都是一個小小的,短短的“—”。難道,“—”只是以歡樂開始,以悲哀結束嗎?每次去墓地的時候,我都會靜靜地讀墓碑上的文字,在墓碑上,人一生在地上的年月都只是一個短短的“—”,仿佛是在說:壽數的長短沒有任何的區別。
“What is an opposite of death?”一位神父問
“live”會眾踴躍地回答
“Wrong, it’s a birth!” 神父很認真地說。
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的時候,我們就從死亡的權勢下被拯救出來,從此,在死亡時刻,我們就被擁抱着進入另一個豐盛的生,進入無法想象的輝煌一刻。羅斯是Bob Buford(《人生下半場》的作者)唯一的兒子,他離開世界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他在遺囑中這樣對他的父母說:“即使我死了,請記得一件事:我擁有一個美滿充實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請記得我現在是在一個更美好的地方”。Bob Buford 說,他從兒子的死學到:“我活在世上是旅客,不是地主;是管家,不是主人;是戰士,不是溫室小花”。
盧雲說:我們無法預測自己會怎樣死,對這個問題的擔心是毫無意義的。但是,我們需要預備自己,預備自己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任務……因為,神愛我們並不只是在我們生的時候,他的愛也不是在我們死的時候就停止了,他的愛是永恆的。
我們不知道我們在地上的年月有多長,再長也不過象手掌一樣窄,在神給我們在地上短短的“—”歲月里,讓我們好好預備,好好思想“該如何度餘下的日子”。詩篇說:“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經都滴下了脂油”,地上的日子是因着有主而美滿充實,也因着有主,死亡才無法轄制我們,別離的痛苦也無法摧跨我們,因為“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四月是清明,是祭日,但我們的紀念中沒有哭泣,只有感恩的淚;死亡的痛苦是生產的痛苦,陣痛卻孕育出一首永遠得勝的歌:
“死亡,別狂傲,縱或有人稱你
聲勢駭人,然而並非如此;
那些你自信可以推翻的人
是不滅的,可憐的死亡,你未能殺我。
從憩息與睡眠,(這不過是你給人的形象)
產生不少樂趣;這樣,更豐富的還要從你產生,
而瞬間我們當中最好的人都隨你而逝,
他們的身軀的安息,靈魂的釋放。
你不過受命運,機緣,帝王,絕望着奴役,
與毒藥,戰爭,疾病為伍,
然而罌粟或符咒也會是我們入睡,
而且比你的魔力更高明;你為什麽沾沾自喜?
短短的睡眠過後,我們將永遠醒來,
而死亡逐不再。死亡,你要喪命。” – 唐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