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題目為本人所加。可從這裡讀原文: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038364.html)
世俗化浪潮在最近500年來,貢獻了兩條“普世價值”。第一條,現代多元主義。在絕對真理或無限的上帝面前,每個人都是有限的;沒有任何人、任何種族、任何黨派擁有絕對真理;基於愛,人要彼此接納。這應該是從16、17世紀的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現、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和產業革命,19、20世紀的進化論和政治革命與世界大戰逐漸發展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告別了教皇主義、專制主義和種族主義。但這是一個充滿悖論的過程,因為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人正在失去最重要的超驗根基、充充滿滿的恩典與真理。一方面,寬容主義不斷喪失寬容的理由和基礎:“上帝存在、並唯有上帝是絕對無限的”;漸漸只剩下一種孤兒寡婦般的道理:每個人都是有限的。在這個空中樓閣的裡面,另一方面,上演着人作為上帝兒女自甘墮落為高等動物的驚天叛變。第二條、後現代相對主義。正是以現代性的危險為基礎,20世紀50、60年代以降,今天被稱為後現代性的思潮席捲人類。形形色色的後現代思想歸根結底認同這樣一條普世價值,就是相對主義。根本不存在絕對真理,因此一切都對。哲學上的相對主義解構了邏各斯中心主義;政治的相對主義宣稱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特殊的國情;道德相對主義告白,你幸福就是過你喜歡的生活,你就是上帝。但是相對主義有兩個致命的缺陷。第一是邏輯矛盾:一切都是相對的;但“一切都是相對的”這個道理本身是絕對。第二、違背常識。相對主義者也不接受瑪雅人的末世預言;“約瑟只有一個父親”,“拉結只有一位丈夫”。魔鬼從起初就是說謊的。
然而什麼是福音的“普世價值呢”?只有上帝是上帝,所以人不過是人;一方面,人要為上帝的緣故彼此寬容;但另一方面,上帝超越你的寬容、謙卑、順服和態度;你寬容不寬容祂仍然是上帝。恩典和真理高於“態度”。這一方恢復了真理的絕對性,並在此基礎上為寬容設置了根基;另一方面,不承認寬容和相對是最高的善,也拒絕人的態度對絕對真理的捆綁。寬容和相對的“普世價值”在這個不能寬容也不能相對的事實面前,只是世俗小學。事實上,所有多元主義和相對主義的終極目的是:取消唯一神信仰(“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和唯獨基督的信仰(“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讓人類不認“父”也不認“子”。這個無“父”無“子”的世代,希律繼續屠嬰,伯利恆的嬰孩成為永遠的孤兒和無人領養的孤魂野鬼,拉瑪的拉結一直嚎啕大哭,不得安慰。那麼最後只剩下一個問題,我們憑什麼相信你說的父親或天父上帝、聖子基督,就是這個唯一絕對的真理?這個答案不是理性辯論能解決的;我不能說服你。這是聖靈的工作,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你要聽道,你要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