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是神嗎? |
送交者: 如鷹展翅 2004年08月01日16:36:22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我們必須在歷史之內察看,看看是否有任何神啟示的線索。聖經中有一條清晰的線索,約兩千年前,在巴勒斯坦一個平凡的村子裡,有一個嬰孩在馬槽中誕生。他的出生使當時的統治者希律王恐懼。他聽說這個嬰孩將來要作猶太人的王,為了消滅這個嬰孩,希律王曾殺死了許多嬰孩,歷史上稱之為"殘殺無辜"案。(馬太福音二1至18) 這個嬰孩和父母后來住在拿撒勒,並在那裡學習父親的木匠生意。他是一個不平凡的兒童。十二歲的時候,他就使耶路撒冷的教師和拉比(編按:猶太教士、教師)吃驚。當時,他的父母在離去之後,發現他仍留在耶路撒冷,就回去規勸他。他奇怪地回答他們:"你們豈不知,我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路加福音二49)這番話暗示,他和神之間存在着一種獨特的關係。 三十歲以前,他不惹人注意。三十歲之後,他開始公眾服務約三年之久。他這段時間的工作已經註定要改變歷史的進程。 他是一個滿有慈愛的人,一般人都喜歡聽他的話。而且"他說話有權柄,不像文士和法利賽人。"(馬太福音七29)
但是沒多久,他就說了一些有關他自己的話,叫人震驚駭異。他開始說明自己不只是個出色的教師或先知。他開始清楚地表明他是神。他開始將自己的身分當作教訓的焦點。他問那些跟隨他的人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馬太福音十六15至16)他並沒有震驚,也不責備彼得;相反地,他稱讚他! 他這公開的宣告,叫他的聽眾大受影響。聖經告訴我們:"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並且稱神為他的父,將自己和神當作平等。"(約翰福音五18) 在另一場合,他說:"我與父原為一。"(約翰福音十30)猶太人立刻拿石頭要打他。他問他們為了他所作的哪一件善事拿石頭打他。他們回答:"我們不是為善事拿石頭打你。是為你說僭妄的話,又因為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神。"(參約翰福音十33)。 耶穌明顯宣稱他有神所獨有的屬性。當人把一個癱子從屋頂上縋下,放在他腳前時,他說:"小子,你的罪赦了。"(馬可福音二5)這在文士中引起一陣騷動,他們心中嘀咕:"這個人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馬可福音二7) 耶穌知道他們心中的思想,就對他們說:"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樣容易呢?"(馬可福音二9)然後為了證明,他說:"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你們說只有神能赦罪,可是卻看不到),我要作一件你們看得到的事。"他就轉身命令癱子:"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馬可福音二11) "人子"這個稱號就是一個神的斷言,不是某些人所說的,這個名稱有否定(他是神)的意思;反而可以從耶穌所宣稱的人子的屬性印證到以上的斷言。這些屬性顯然只是屬於神的。 在那緊急關頭,他由於這樣地對大祭司宣稱,生命已經處於生死邊緣。大祭司直接問他:"你是不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他回答他:"我是。"然後他接着說:"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大祭司就撕裂衣服說:"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你們已經聽見他這僭妄的話了。"(馬可福音十四61至64) 司徒德作總結說:"他和神的關係很密切。他認為人對他態度怎樣,就是對神怎樣;所以認識他就是認識神(約翰福音八19,十四7),"看見他就是看見神(約翰福音十二45,十四9);相信他就是相信神(約翰福音十二44,十四1);接待他就是接待神(馬可福音九37);恨他就是恨神(約翰福音十五23)。尊敬他就是尊敬神(約翰福音五23)。"
耶穌這樣主張時,只有四種可能性:耶穌或是騙子,或是瘋子,或是傳說中的人物,或是真理。不管我們是否領悟到,如果我們說他不是真理,自然就是肯定了另外三種可能性之中的一個。如果我們的朋友持這樣的看法,我們可以請他舉出幾個能夠說服我們的證據,他們多數會初次發現:沒有什麼證據支持他們的觀點。相反地,全部證據和他們的觀點背道而馳。
他知道自己不是神,他惟有藉着謊話使他的教訓聽來更具權威。持這觀點的人,絕無僅有;甚至那些不肯承認他是神的人,也承認耶穌是一位偉大的道德教師。然而,他們卻看不到這兩者之間存有矛盾。如果耶穌在他教訓的焦點--即他的身分--上,故意撒謊,他就不可能是偉大的道德教師。
今天,我們給那些自稱為神的人一個名字--瘋子。如果基督在這一最重要的事情上自我欺騙,這個瘋狂的名字對他也合用。 可是,我們查遍耶穌的生平,找不到什麼可以證明他像瘋子般失常和不平衡的證據。我們反而發現他在壓迫之下,仍極之鎮靜。彼拉多審問他的時候,正是他的生命處在最危急的時間,他仍是那麼平靜安詳。正如魯益師所指出的,"除非他是真神,否則他深刻及明智的道德教訓,和他強烈自大的神學教訓之間的矛盾,就永遠沒法圓滿地解決。"
實際上,在第三、四世紀,那些熱心跟從他的人,曾故意把自己的話當作是他的,若他聽到的話,自己都會嚇一跳;如果他回來,一定斷然否認。 現代考古學的新發現大大駁斥了"傳說"理論。這些發現確定地顯示,記載基督生平的四本福言書,是基督同時代的人尚活在世上時寫的。不久前,世界馳名的考古學家,約翰霍金斯大學退休的教授亞爾布萊特博士(Dr.W.F.Albright)指出,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任何一本福音書是在主後70年以後寫成的。一個以福音書形式表達的傳說,若沒有一點事實作基礎,實在很難叫人相信它能流傳廣遠又有影響力。 這說法非常神奇,有如我們今天某個人寫羅斯福的傳記,在裡面說他自稱是神,能赦免人的罪,並從死人中復活一樣。這樣的故事太瘋狂了,一定不能流傳下去,因為現在有很多認識羅斯福的人仍然活着呀!因着早期的福音書手稿,傳說理論於是站不住腳。
無論如何,從某一個觀點看來,自稱並沒有什麼意義。講的話是沒多大價值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自我吹噓;為數不少的人都自稱是神。最近的一個是費城那個自稱為"父神"(FatherDivine)的人,他現在已經死了。我可以自稱為神,你也可以,不過我們都必須回答一個問題:"我帶來了什麼證據可以證實我所自稱的?"對我所宣稱的,不出五分鐘你就可以推翻了;要否定你的,大概也費不了幾分鐘。要證明那所謂"父神"的人不是神,也絕非難事,可是面對拿撒勒人耶穌時,就不是這麼簡單了。他有證據支持他的自稱。他說:"你們縱然不信我,也當信(我行的)這些事,叫你們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面。"(約翰福音十38)
我們曾看到許多精神病院內的病人,宣稱他們是名人或者神,可是他們的性格使他們露出了馬腳;基督卻不然。我們不是拿他和其餘的人比較,只是以他和其他人對照一下而已。他是獨一的--正如神是獨一的。 耶穌基督是無罪的。他的生活非常聖潔,所以他能用以下的問題向敵人挑戰,"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約翰福音八46)雖然那些聽他講這話的人,巴不得能在豆腐里桃出骨頭,可是他們也沒話好說。 我們讀過有關耶穌受試探的事,可是我們從沒有聽過耶穌承認有罪。他從未求赦免,雖然,他曾吩咐跟從他的人要這樣作。 真令人驚奇的是,耶穌竟然沒有任何道德的錯失。這和各世代聖徒的經驗比起來,簡直完全相反。人愈親近神,就愈覺得自己滿是失敗、墮落、和虧欠;人愈接近光,就愈發看出自己須要洗個澡。在道德上,一般凡人都是一樣。 令人矚目的是,約翰、保羅和彼得自小就受教導,相信普世的人都有罪,他們卻異口同聲說基督是無罪的:"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彼得前書二22)"在他並沒有罪。"(約翰壹書三5)耶穌是"那無罪的。"(哥林多後書五21) 彼拉多不是耶穌的朋友,卻說:"他作了什麼惡事?"(約翰福音十八38)他言下之意是承認基督的無辜。那個目擊基督死亡的羅馬百夫長說:"這真是神的兒子。"(馬太福音二十七54) 我們在耶穌身上發現了十全十美的人格。拉姆(Ramm)指出: "如果神是個人,我們可以預期他的人格顯示出真正的人性;只有神能告訴我們'真人'是怎麼樣的。從舊約敬虔人的身上,應可以預期到十全十美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完全的神的意識,還完全地獻身,並將生命獻給神。然後隨之而來的,有其它的德行、恩惠,和完全人特有的屬性。有聰明,卻不失其敬虔;有禱告,卻不會不行動;有熱心,卻不喪失理智;為人謹慎,卻不呆頭呆腦。在基督里,我們都有這些混合了的人格特性。因為當他道成肉身,他是完全人。沙夫(Schaff)曾在這一點上對我們的主作如下的描述:'他的熱心從不退化激情,他的堅定不成為頑固,他的仁慈不成為軟弱,他的溫柔不成為感情用事。他一點不屬世,但不會對人冷漠、孤僻,也不會表現出不恰當的親密;他舍己卻不愁眉苦臉,他節制卻不嚴厲。他兼有孩童般的純真和男子漢的力量。他虔愛神又恆常地關心別人的福祉,他溫柔地愛罪人但絕不跟罪妥協,他有尊嚴卻謙遜感人,他有無畏的勇氣卻機警小心,他堅強無比卻非常柔和。'"
他曾在加利利海平靜風浪。他行的這件事,使他同船的人因懼怕而發出以下的問題:"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了他?"(馬可福音四41)他也曾變水為酒,用五個餅兩條魚給五千人吃飽,使一個哀痛欲絕的寡婦的獨生子從死里復活,也使一個心碎的父親的女兒死而復甦。他曾對一個老朋友說:"拉撒路出來!"而戲劇化地使他從死里復活。最有意思的是,他的仇敵並不否認這個神跡,他們反而想殺他。"若任由他這樣,"他們說:"人人都會信他。"(參約翰福音十一48)
他使癱子行走、啞巴說話、瞎子得看見。他所醫治的一些疾病是與生俱來的,那是無法以心理影響肉體來治療的。最顯然的一個例子是記在約翰福音九章耶穌醫治瞎子一事。雖然那瞎子不能回答那些盤問他的人,但他的經驗足以叫他深信,"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見了。"(約翰福音九25)他很驚訝,因為他的朋友不知道那位醫治他的是神的兒子,他說:"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約翰福音九32)對他來說,證據是明顯的。
在他的生命過程中,他曾五次預言他將死,甚至預言他會怎樣,並在三天以後從死里復活,向他的門徒顯現。自然地,這是一個偉大的試驗。這樣的宣稱很容易加以驗明--發生或不發生。 "復活"是一個極重要的基本的題目,我們會用另一章來討論。如果復活一事是真的話,其它的神跡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如果我們能確定復活之事,那麼有關神、他的屬性,及我們和他的關係等大問題就有了答案。如果能回答這個問題,其它次要的問題都不難回答了。 只有神能改變歷史,而基督卻做到了。沙夫生動地說: "這個拿撒勒人耶穌沒有錢,也沒有軍隊,但他所征服的人比亞歷山大、凱撒、穆罕默德,和拿破崙還多;他沒有受過科學和教育訓練,但他在人和神的事物上所展示的洞察,比所有哲學家和飽學之士的還多;他沒有學者的口才,但所說的生命的訓誨卻是空前絕後的,其影響力遠超演講家或詩人;他沒有寫過一行字,但為他而寫的、以他為主題的講章、演講、討論、學術巨着、藝術作品、讚美詩等,比古今偉人的加起來還多。"
經驗本身不是決定性的,可是,配合了復活的歷史客觀事實,它就成為我們堅定信念的基礎。除了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以外,我們沒有其它假設能夠解釋這些資料。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