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讀今天的經文: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着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着,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着耶穌胸膛,說,主阿,賣你的是誰的那門徒。彼得看見他,就問耶穌說,主阿,這人將來如何?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於是這話傳在弟兄中間,說那門徒不死。其實耶穌不是說他不死。乃是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這一段是接着上面發生的“一百五十三條大魚”的神跡,而且主耶穌用在153條“生魚”中找“熟魚”的話提醒門徒,主的旨意是盼望信祂的人能夠成熟到如約拿那樣情願被人抬起來,拋在海里,在大魚的腹中經歷三天三夜的生命。
為此主在他們吃了自己為他們預備的早飯之後,三次用愛來“審問”彼得。稀奇的是,這次主用的名字是“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在原文的意思是“恩賜”,西門的意思是“聽見”。主此時用“約翰的兒子西門”,而不是自己所起的名字彼得,實乃提醒他:西門帶領其他六個門徒又去打魚的行為是他舊人生命的復活。從此我們看到,五旬節聖靈降下之前的門徒,沒有一個是“熟魚”,都還是“生魚”,不能用自己的死而復活為主作死而復活的見證。
有趣的事,中文翻譯的經文裡有“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我們曾經說過,“馬太”在原文也是恩賜的意思,馬太福音與約翰福音的深度相似,都是聖靈感動為願意成為主的聖徒之人而寫的。如果用馬太福音的“約拿”來替換這裡的“約翰”,主的話就變成“約拿的兒子西門” -- 從另外一個角度表達了主願意他們中間能夠出現有如約拿那樣的人物。這也印證了主這裡的三次“審問”,乃是要將起初給彼得的“得人如得魚”的呼召賦予一更清晰的內涵:不光叫人得生命,而且是得更豐盛的生命,而彼得自己一次次被主從跌倒的地步扶持起來,就成為牧養別人的起點。
在此我們看到,舊約先知約拿既是主耶穌的預表,又是主盼望跟從祂的人所是的預表。
我們從原文還看到,彼得確實是愛主,但他的愛僅僅是人情感的愛,還不是神聖潔的愛,因為教會的五旬節還沒有到,彼得也不能在別人之間領受應許的聖靈。聖靈此時雖然可以在外面感動他,但聖靈還沒有住在他的裡面,因此彼得無法抵擋邪靈的鼓動和自己肉體的主張。
主也清清楚楚地用這句話說到祂的意思:“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約翰的角注很清楚:“耶穌說這話,是指着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 彼得之所以後來能夠並願意倒釘十字架,是因為深深知道自己不配作新約的約拿,而正是看見自己不配,才具備了蒙主揀選的必要條件,成為後來配稱為“約拿的兒子”的彼得。
這時,還沒有成為“約拿的兒子”的彼得對主所說“你跟從我”的呼召遲疑了一下,因為他開始關心主耶穌對在後面跟從的另外一個門徒的旨意是什麼。這暴露出了彼得的舊人還有一絲叛逆的苗頭:他從心底里想要作大,容不得別的門徒搶走他的位置,哪怕與他相近都不可以。主的回話雖然嚴厲,仍是帶着寬容的愛,因為神太知道人的軟弱了:“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 後來證實,老約翰確實是最後一個離世的,證明主對約翰的安排不同於彼得,也不同於其他的門徒。第一個殉道的是小雅各,最後一個殉道的是老約翰,彼得僅僅是夾在中間。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 -- 這正是聖靈借着老約翰留下的伏筆。主的靈在五旬節進到門徒的裡面後,他們要成為真正的153條大魚,不單擁有復活的生命,而且其中還有人要成為“熟魚”,用主所成就的豐盛生命來餵養其他的人。主如此這般一直地行,這樣一代代地傳下去,直到主耶穌第二次再來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