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该真诚的悔改 (ZT生命季刊) |
送交者: nngzh 2017年04月20日06:11:34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撒该真诚的悔改
文/倪希米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经文:路19:1-10
因为撒该是罗马政府的税吏长,为犹太人所不齿。但撒该从内心渴慕主耶稣,真正认罪悔改,蒙恩得救。在有财有势的信靠主耶稣的人群中,撒该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1、撒该是个“失丧的人”
罗马帝国对它的殖民地都课以重稅。在权力的威慑下,税吏通过勒索向犹太人征收超过规定上缴的税额。因此,税吏很有钱,为人所憎恶,在犹太人眼里就是“叛徒”、“汉奸”。撒该是当地政府的税吏长,管辖耶利哥城的税务,当然是个财主。
撒该虽然也是犹太人,但由于是税吏,而且是税吏长,所以为犹太百姓看不起。因此,众人看见耶稣进入撒该家并竟然住了下来,就都议论纷纷地说:“祂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路19:7)就如耶稣在税吏马太家里一样,法利赛人看见后,就对祂的门徒说:“祂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吗?”(可2:16)显然,法利赛人对耶稣到税吏家中,并和税吏一起坐席吃喝的现象感到非常惊讶。
撒该是个有权势的富人。但是权势和财富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他的人生充满困惑,他的内心可能很苦。虽然经文没有明确描述撒该的内心思想,但可从撒该对耶稣渴慕的行动中看出。当然,在耶稣的眼里撒该是个“失丧的人”,可以救赎。
2、撒该真诚接纳主耶稣
撒该应该是听到了耶稣所行的许多神迹奇事和各种教训。撒该在犹太人眼里是罪人,肯定被人疏远和冷落。因此,撒该知道自己的处境,但他仍然渴慕耶稣,信耶稣。
“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路19:3)话很短,但含意很多。说明了撒该对耶稣的热切盼望,想尽办法要见到耶稣;撒该聪明,在耶稣必经之处等候,而且怕拥挤爬到树上。堂堂的税吏长、大财主撒该爬到树上等候耶稣,既要勇气,也显明渴慕。
因为撒该是在桑树上,所以耶稣很容易发现他。耶稣到了那里,看到爬在树上的撒该,就主动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路19:5)可能撒该很奇怪耶稣怎么会知道他的名字。撒该听见耶稣说的话,非常激动。“快下来,”表示耶稣对撒该非常亲切。“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表明主已经把救恩临到他家,主以住在他家为确据告示众人,撒该是可以接纳和救赎的。“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1:12)撒该是有福的,以他的信心和行动,得到了主耶稣的悦纳。
3、撒该认罪悔改得恩典
耶稣说:“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
撒该渴慕主耶稣,马上就认罪悔改。撒该在家里公开承诺,对主耶稣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19:8)作为税吏长撒该,家里的财产有一部分是不义之财。但撒该主动认罪并马上有行动,公开表态,“将家产的一半分给穷人”,这是撒该悔改的表现。撒该很真诚,也很实在,并没有说将全部家产奉献。撒该的作法大大超过了法律的要求,如讹诈谁愿意还他四倍。这些都是撒该出自内心的悔改和感恩,也体现了他真心爱主所产生的公义。在现实中,也有一些富有的信徒,他们的信是为了能保守他们的财产,包括许多的不义之财。也有许多像少年财主那样舍不得财宝,所以主耶稣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太19:24)
耶稣很喜悦地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9-10)主耶稣是人类的救赎主,救恩临到一切相信的人,不论他的社会地位,不论他的财富资产。撒该的悔改是因为主的救恩临到了他,而不是因为他的表现才得到了救恩。“所以人得为后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属乎恩,叫应许定然归给一切后裔,不但归给那属乎律法的,也归给那效法亚伯拉罕之信的。”(罗4:16)显然,撒该也是真正的亚伯拉罕的子孙。
撒该有权势、有财富、有地位,但他热切地盼望主耶稣,以实际行动真诚悔改,主的“救恩到了这家”。撒该的故事有什么启示,有什么教训?对于有财势的人,虽然可能并不是要像撒该那样“将家产的一半分给穷人”、“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但要明白信靠主耶稣的信仰,就必须真心悔改,并有切实的行动。
倪希米 中国大陆基督徒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6: | 耶稣对卖主犹大说:“朋友,… | |
2016: | 井中蛙弟兄:慎用“阿们” (ZT) | |
2015: | 曹长青:遠志明柴玲誰該下地獄(ZT仅供 | |
2015: | 基督徒之间诉讼的一个解决方法 | |
2014: | 请欣赏几首复活节合唱 | |
2013: | 祷告 | |
2013: | let's all pray | |
2012: | Dandelions :你愿意相信那一个? | |
2012: | 林慈信博士「心理學與聖經」研討會系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