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穿越精神的戈壁》之二十
送交者: 杨爱程 2006年05月02日23:23:57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穿越精神的戈壁》之二十
杨爱程

能进自治州政府工作,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意外。按那时的常理,那样的工作似乎没有大后门是拿不到的。但我知道我唯一的靠山就是我哥哥,作为一个因出身不好而发配到偏远地区去工作的中学教师、臭老九,有多大门路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一点都没想办法。他虽然是数学系毕业,却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画的国画《虎下山》居然有人拿去挂在家中客厅里!他还会弄好几种乐器,县里要办文艺晚会之类的活动都是他带着学生老师编排节目。另外,他也常跟一帮喜欢运动的老师和干部打篮球、排球、开展友谊比赛什幺的。尤其是一帮跟他同样因出身问题而分配到那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些人中有教师、医生、兽医、气象、畜牧草原等专业人士,也有几个在县政府作文书的中文、历史专业毕业生。

他的这班朋友能起多大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从我被推荐上大学并被刷下来,第一次招工同届同学都得到安置,唯独剩下我的事实看,他和他的朋友们中间恐怕没有什人有真正过硬的后台。

我相信特殊的地埋环境是关键,那时省里的政策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除消化本地产生的知青外,不派外地知青,所以我那一届全县也只有九个待安置的知青,给八个名额就只有我一个倒霉蛋留下来。但是,下次有名额,那怕只有一个,也要先安置我。而我那批是28个名额,所以我得到优先安置,其余27个名额由下一届34位知青各显神通去争,那可真的得看谁的路子野了。

信不信由你,那个时候、在那个地区(切以军事设置组织起来),那个叫作组织纪律的东西还真能管点用,同一个单位上,有人就是因早一、两天参加工作工资就高一级,因为划线的规定是很死板的。我的最大优势就是比下一届同学早一年下乡。相比我老家临潭县,农村户口的毕业生不存在安置的问题—直接回乡。而城镇户口的毕业生每年也有300来号,而每年还要接受数十名省城兰州,甚至北京的知青。所以那里每届要安置的就有400多人,就算拿到比玛曲县多十倍的名额,仍然有四份之三,甚之五份之四的知青得像我一样翘首盼望下一次、甚至再下一次的机会。我在重庆的一位表兄就是插队12年才回的城。在那里当然更需要各显神通,千方百计找门路了。

无论如何,我能进州外贸局确实是一件稀奇的事。正如网友所说,我有一个最大的靠山,那就是眷顾人的神 -- 耶和华。

外贸局是一个新成立的政府机构,同时又直接经营外贸商品的购销。在执行上级政府的外贸政策,控制外贸商品的流通时,它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的一个部门;而在直接经营外贸商品时,又是一个外贸公司。其实,局和公司的职能从来就分不清楚,我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从来就没有搞清楚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因为「外贸局」和「外贸公司」名义上是两块招牌,实际上是一套人马,「局」也好,「公司」也好,都是政府所有,完全是一个官僚机构的架势,根本不讲经济效益。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外贸局同时招收了十四位青年职工,都是从甘南州各县农村插队知青中选调的。那时,由于商品奇缺,交通运输也不方便。所以,人们都争着去做卡车司机。只要一开上汽车,就可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便于为家人弄到在当地弄不到的东西,如肉、油、蔬菜、水果、煤、柴薪、木料等等。而且,这些东西都可以不花钱就能弄到手。因为,人们为了求司机捎带东西,或为了搭乘他的车,都会送给他东西。另外,拉运公家物资时,也不免要多装一点,少卸一点。所以,那时汽车司机是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可与之相比的另外两个职业是医生和商店店员,其中的原因自然也与药品和商品的紧缺有关。

十四位青年职工中,靠山最大的八位都去受训做司机,剩下六位中,一位做库房管理员,一位做会计,一位做物价统计员,一位做行政秘书,我和另外一位同伴做「业务办事员」。

名义上是「办事员」,其实并没有多少事可做。几乎每天上午都要坐在一起读报纸上的社论,「毛选」以及各种党和政府的「红头文件」。剩下的时间喝茶谈天。中午吃过午饭后,休息两小时,下午上班后,有事就办一办,多数时间也是在喝茶谈天中渡过的。

那时候,我找到了两个利用时间的好办法:上午开会学习文件时,我就拿几张纸练习写钢笔字,看上去好象在记笔记的样子。别人喝茶聊天儿时,我就躲进一个空屋子里念英文、古文和鲁迅的杂文。鲁迅的著作是当时唯一可以从书店里买到的,可以称得上是文学的书,其余都是所谓的「革命文艺」,满篇「万岁」呀,「斗争」呀之类的口号式语言,简直不忍悴读。

我们也常常去各县各公社,催交畜产品,推广畜产品增值技术,查验货物等。工作还算不错,月工资36元,住职工宿舍不用付房租,在职工食堂吃饭,面天只花五、六毛钱就够了,感觉蛮富余了。

但是,我天生不喜欢经商,也不喜欢作政府职员,成天都在作大学梦。直到那位四个伟大驾崩之后,我才终于有机会圆了我的这个梦。我迫不及待地参加了1977年第一届升学考试,没敢报考更高的学府,只报了本省内两间大学和一间大专。考试成绩在当地算是相当高的,可政审那一关又叫我好多天睡不好觉。我单位的政工干事上我老家外调回来后,很神秘地把我叫到一边说:小杨,现在的工作就很好了,别人想进还进不来呢!我担心你的政审可能有点儿问题。算了,安心在在这儿工作吧!我一听心里就凉了半截,强作镇静地回答他:这次要是不行,我就不再作上大学的梦了。

没想到,时代真的有点儿不同了,我接到了甘肃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录取通知书!1978年二月非常高兴地报到去了。虽然不是有名的大学,但上师范大学的好处就是不但不交学费,还有少量生活费补助,这对我这无依无靠的穷小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哥我大姐各有四个孩子,可想而知,他们能给我的资助十分有限。

补充一点: 甘肃师范大学原本是抗战期间从北京转移出来的,当时称为西北联大,其中的师范学院辗转迁至兰州,改称西北师范学院。1958院系调整时划归甘肃省,改为甘肃师范大学,80年代又改称回原名西北师范学院,稍后又改称为西北师范大学。全篇终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上帝原谅我这个罪人吧。
2005: 今天刚听一个姐妹几乎眼泪掉下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