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谷牧师说:“做人这玩意儿到底不可能是业余的,做的够不够专家那是很难说的;它要求我们全情投入,没有友情客串,也不能兼职;它要求我们殷殷勤勤地从一而终,并且最好是竭尽全能。”[- 杨牧谷《做人秘笈》]
近十年来,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位能全情投入的心理,我更愿意说心灵辅导。有专业知识的不乏其人,有爱心的也比比皆是,但就是少有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爱心的。一个人很难体会别人的痛苦,除非他和那个人有同样的经历,或者,他有象耶稣一样的慈心。就象Yaomi,我很喜欢和她聊天,但我会时不时地问她,“你为什麽会这样想?”,或是,“这个不是我的问题”,要不然,我就要时不时地重申我们谈问题的“common ground”。我想,她会很失望,但好像她就得掰开了,揉碎了,我才能明白个大概。
我也选过一些课,例如:family & marriage, childhood wound等等,但是到真正用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得劲儿,西方的体系很发达,也很成熟,但只基于对在西方文化成长下的人的研究。当然,也有一些对 Original Family的研究,但是很有限。 对我们这个特殊的族群缺乏了解,即使是基督教的辅导机构,对中国大陆背景的人也缺乏研究。一个人成长的背景对他的一生影响非常大。比如有一位姐妹,她天天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于是,她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约医生检查,从心肝肺查到耳鼻喉,从家庭医生看到专科医生,一圈儿下来,都没问题,她却说,“那个脑部的CT是年初做的,现在都过了十个月了,一定有新的问题”,就这样,一个循环,一个循环,一年又一年,家庭医生终于受不了了,介绍她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呢?是不看医生了,却天天说,她的儿子还小,她的父母也没人照顾,她死了没事,父母儿女没人管不行,就开始买人寿保险……另一位姐妹,自杀的念头从来没离开过她,自杀对她的吸引力超过一切,也住过精神病专科,也上一些心理辅导的课,但她总是说,自杀的念头从没离开过她,她向往自杀……,一位弟兄,奉献自己给主,开始读神学,逢人便讲,他一定会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正在写《红楼梦》的续集,青黛记,立志要把《圣经》翻成文言文……另一位姐妹,结婚快二十年了,相信自己是同性恋,而且是她做了Research 以后的结论……还有,还有,太多,太多,无法再写下去,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不是心理医生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世上的水喝了还会渴。永生神的教会,醒醒!(主饶恕我)要起来为神大发热心,下功夫钻研,读书,操练。因为“属灵的人可以参透万事 ”。
每一次读到耶稣为门徒洗脚,就很感动,不是感动耶稣为彼得洗脚,而是感动主为犹大洗脚,因为耶稣没有友情客串,他是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