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查经(创1:9-13) |
送交者: 喜来登 2003年04月24日03:26:37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04/15/03
(创1:9-13)经节
1:9 [hgb]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 1:10 [hgb] 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 神看着是好的。 1:11 [hgb]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1:12 [hgb] 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 神看着是好的. 1:13 [hgb]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 遥投:"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从这节经文我们可以看到,起初的大陆是一块。这应该是大陆漂移学说最早的圣经依据。 ZT "早在公元1620年,英国人培根就已经发现,在地球仪上,南美洲东岸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到了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经过数十年后,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陆的确是漂移的。人们根据地质、古地磁、古气候及古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研究,重塑了古代时期大陆与大洋的分布。大约在2.4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这个大陆由北极附近延至南极。地质学上叫泛大陆。在泛大陆周围则是统一的泛大洋。此后,又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泛大陆开始解体,北部的劳亚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特提斯洋(1.8亿年前)。此后,大陆继续分裂,印度洋陆块脱离澳大利亚-南极陆块,南美陆块与非洲陆块分裂;此时的印度洋、大西洋扩张开始。到了6千万年前,已经出现现代大陆和大洋的格局雏形。以后,澳大利亚裂离南极北上,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红海、亚丁湾张开,形成现代大洋和大陆的分布格局。" 遥投:岁数大一点儿的人都熟悉这段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现在想来,光有舵手没有舵,那舵手也就成了剁手了。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倒是到位,可是跟那位老人家又有什么关系呢?从窗户望出去,外头阳光照样灿烂,可他老人家已经被人收到水晶匣子里去了。(约伯记38:14 )因 这 光 , 地 面 改 变 如 泥 上 印 印 , 万 物 出 现 如 衣 服 一 样 。 那么这万物是自动出现的吗?不是。这一切最初都来自于神:“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 Joshua:到第三天,镜头才真正对准地球。随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地球上的物质进一步聚变(原子最稳定的是铁,再多就裂变),本来是“气态”的地球,就变成了有固体和液体,“旱地”也就出现了(这时的地球表面又象一锅豆腐花)。当然体积也越来越小了,重力常数也越来越大了。地壳的压力就出现来山。这样地和海就分开了。这就好象做豆腐的第三阶段:用纱布把“豆腐花”团在一起,把清水滤出,并加上重物在上,进一步把水压出,豆腐就做成了(当然还可进一步出水做成“豆干”)。 Joshua:我对这一天的灵意理解是:凝聚与果子。引用圣经的话是:基督徒“不要停止聚会”。第一天罪人见到了光,第二天悔改并“分别为圣”,到了第三天,这些重生的基督 徒就要“常常聚集”,靠圣灵凝聚在一起,也就是形成“教会”。 在天主教时代,教会的概念没有异议,但到了宗教改革之后,随着老马提出“因信陈义”,强调了“人与神”的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那就是越来越否定了教会的公用。今天在基督徒中很常听见的话是“这是我与神的关系”。随着有形教会的衰败,有人甚至把有形教会全盘否定。我想这也是西方教会走向衰败的很大的原因。在西方注重的是“个人”,这一文化影响很深。一滴水不能叫海,一粒沙不能叫地。创世第三天,神把“天下的水要积聚在一处,让旱地露出来”。一滴水在海中才不会消失。旱地上才“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灵意理解是基督徒只有在教会(广义上的团挈)中才不回干死,也才能结出果子来。在中国文化中,非常强调“集体”和凝聚。我可以欲言当重凝聚的中国文化在基督教的信仰上“重生”之后,必然会带来福音的再一次复兴。从现在的韩国可以看到一定的VISION。 提问:在启示录好像是没有海的。那位前辈解解? 昨晚有机会领圣餐,刚好我还在想第三天的“地与海”的创造,得到一点启发,与大 家分享。圣餐包含饼与杯,也就是基督的身体和血,基督的血是为我们的罪而流,基督的身体为我们破脆是让我们能与他合一。所以基督的血是为我们的好处,而基督的身体是为他的国度。如把地看为基督的身体的预表,海看成是基督的血的预表,创世第三天就能更明白一些。得救的圣徒要聚集在一起,行成基督的身体。当然地是从海而出的(开始地是 被水覆盖的),可理解为基督徒要经历基督血的洗净。这样也可理解到新天新地没有海的原因:新天新地就是基督的身体,而基督的血对罪的洗净的工作已完成了,也就不在需要了。 ------------------------------------------------------------------------------- 讨论 思齐:在启示录中很20多处都提到了海呀一搜寻就出来了例如:Rev 5:13 And I heard every creature which is in the Heaven and on the earth, and under the earth, and those that are in the sea, and all who are in them, saying, Blessing and honor and glory and power be to Him sitting on the throne, and to the Lamb forever and ever.Rev 7:2 And I saw another angel ascending from the east, having the seal of the living God. And he cried with a loud voice to the four angels, to whom it was given to hurt the earth and the sea, Joshua:在新耶路撒冷降临时是没有海的:21:1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思齐:新天新地和天堂是一回事吗?新天新地没有海,那海里的动物也没有了?陆地上的动物有吗?他们是肉体的还是灵体的?天堂里的人是肉体的还是灵体的? Joshua:我想新天新地和天堂不完全是一回事。没有查过这个问题,但我想新天新地可能是天堂的“实华”,就象“道成肉身”一样,动物与人都是肉体与灵体的合一。 思齐:谢谢,动物的灵,和它的肉体也是可以分开的吗? 方周:报名参加彩虹查经,举手提问:1、水是什么时候被造出来的?2、1:1里的“天” 和1:8;里的“天”是否是同样的“天”? 全新的我:我猜:水 ---- 生命源头,始于神,自有永有。神使他自己的生命(formless)成为水的物质形态。 Joshua:我想这取决与1:1与后面经文的关系。 A)如果从1:2开始,是对1:1的具体说明和延伸,那水的创造是在1:1,现代宇宙学的关于宇宙的行成也应包含在1:1。B) 如果1:1与从1:2开始的描写是 不同的创造,宇宙的形成包含在1:2以后(这就是我的理解),那物质意义上的水的形成在1:9。而困难是1:9以前的水就不是物质意义上的水。我认为1:1的天不同与1:8的天,1:8应是SKY(物质意义上的天),而1:1是HEAVEN,是属灵意义的天。 ------------------------------------------------------------------------------- 参考资料 candle: ZT some points 第三天,地球上的水聚集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海。海露出陸地后,从地里,草、蔬菜、 果樹等就按种類長出来了。地球上划出界限来,区分了陸地和海。我們不知道在這里的“种 類”所表現出来的意思是否就是今天生物学中所定義的“种”和“類”,但我們還是可以根据外形来区分种類,包括相互繁殖的可能性。這里用“草地上長出来”的話来代替“創 造”這个詞,是因為希伯来人認為草本植物不同于呼吸動物,不能把他們看成生物,只把呼吸的動物即能夠呼吸走動的看成生命,犹如一般古代人,認為草是在地上随時都能長出来的。根据圣經的記錄,植物没有被帶入挪亞方舟,而根据現代科学的解釋,植物也是象動物一樣吸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有呼吸的生物。 我們所栖息的地球在宇宙中就大小而言,比一粒塵埃還小,但化学构成却很特別,例如宇宙全部的原子有10万个,其中氫原子有92714个,氦有7185个,氧有50个,氖有20个,氮有15个,碳元素有8个,其他8个包括在以上的元素中。維持生命体的地球表面有氫原子2882个、碳素55个、氧60425个、氮7个、鈉2554个、氧化鎂1784个、磷79个、硫磺33个、氯11个、鉀1373个、鈣1878个,其余的是由其他元素构成的。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有氫原子60563个、碳10680个、氮2440个、氧25670个、鈉75个、氧化鎂11个、磷130个、硫130个、氯33个、鉀37个、鈣230个和其他象氟、硅、釩、鋦、錳、鐵、銅、鈷、碘、洹⑩嫷24种人体必需的元素。 組成生命所必需的碳、氧、鈉、氧化鎂、磷、硫、氯、鉀、鈣等在宇宙中是非常稀有的元素,地球上却特別多。換一个角度說,維持生命体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均匀地分布于地球之上,靠着太陽能和這些元素,物質和能源才得以代謝,使地球上的生命体得以生存。 ———————————————————————— Candle: zt Dr.Gleason Archer圣经难题汇编 创世记一6-8代表第一阶段:苍天(expens;raqia')形成;将悬浮在天空的水份与凝结于地面的水份分开。raqia'的意思,并不是某些作者所以为的,指一个锤打成的金属盖(在任何古代文化中,都没有这种概念);这字的意思只是「铺张的穹苍」。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以赛亚书四十二5,该处运用同源字roqa',「创造诸天,铺张(源于动词natah[展开]窗帘或帐幕索)穹苍,将地和地所出的(名词se'sa'im时常指动植物)一并铺开(raqa')……的神耶和华如此说」。很明显,raqa'在本段经文并不是指「锤打」或「踩踏」的意思(若这字与金属工程有关,就可以作「锤打」或「踩踏」);而同义字。natah更可证明这字于本段经文应解作张开或膨胀的力量。因此,raqia'这名词的意思只是「苍天」,而没有硬金属盖的涵义。 —————————————————————————— 因心:ZT 何仲柯醫生:創世之初的地球 (十五)有人見過恐龍麼? 我們曾指出「侏羅紀公園」是個幻想,製片者與原著者都如此聲明。況且,從遺傳學的觀點是無可能的,若按照進化論的學說,恐龍必定是不可能與人類同時存在的,因為進化論相信恐龍是在七千萬年前絕種的,而當時的哺乳動物只是一些鼠類的小生物而已。按進化論,人類則要四百萬年前才開始進化出現,所以電視上的穴居人帶著家養的恐龍去散步,自然是與進化論大相逕庭了。 奇怪,無論是那個文化,都有某種巨形爬蟲類之古代傳說,概括稱之為龍。空穴來風,其來有因。不單在人類歷史有傳說,甚至近代用科學儀器亦有類似的發現。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在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一些日本漁夫在紐西蘭公海九百呎深水﹐釣到一只身長三十二呎的水怪,重約四千磅,頸長五呎,尾長六呎,有四蹼,每蹼約三呎長。那水怪已開始腐爛發臭,可惜那些漁夫不以為寶,只拍了照,取了一些屍體的樣本,丟回海裡。後來日本科學館鑑定是一種進化論認為已經絕了種七千萬年的水恐龍(蛇頭龍Plesiosaur)。據進化論它生存於「侏羅紀」(Jurassic Period),是一億年前之生物。當年日本郵政局還發行了一張紀念郵票。 其實世界各地都常有類似的發現,如蘇格蘭「尼斯湖」(Lochness)的水怪,加拿大卑斯省中部大湖「奧肯那根」(Lake Okanagan)也有同樣的水怪,稱之謂「奧哥波哥」(Ogopogo),一九七七年夏天還向整車旅客亮相,那時我們全家正在「卡加利」(Calgary)撿龍骨,可惜趕到時已失之交臂。 美國德州(Texas)河床裡也發現人和恐龍共存的腳印。這回我們去了看看那個腳印的造形,明顯是人和恐龍的腳印,而在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和俄羅斯都有發現類似的腳印。有人或者說可否是人猿或熊的腳印,但是明顯地,人腳五趾都是向前,腳底前面和後面的拱形(Metatarsal and Tarsal Arch)以及後跟的造型都是唯有人類才有的。 恐龍是甚麼? 其實恐龍(Dinosaur)一字只是恐怖的(Dino)蜥蜴(Saur)而已。換言之,是巨形的爬蟲類,包括四腳蛇。聖經在創世記一章24至25節:「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的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這是第六日的事。「昆蟲」原文作爬物,所以「新國際譯本」(NIV)作「爬蟲類」(Reptiles)。至於水中的「恐龍」,創世記一章21節說:「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大魚」原文作「海怪」(Sea Monster),是第五日的事。 聖經描寫恐龍 這樣,從聖經的立場,人類和爬蟲類同時生存,是理所當然的。聖經到底有沒有提到這一類的生物呢?在聖經約伯記四十章15-24節神向約伯挑戰祂創造的奇功,叫約伯去觀看一隻巨形的動物,中文聖經因找不到適合的字眼,姑且翻作「河馬」,其實原文只是「動物」(Behemoth)而已,或更好稱作「巨無霸」。「它吃草與牛一樣。它的氣力在腰間,能力在肚腹的筋上。」它的尾巴最特別:「它搖動尾巴如香柏樹。」,我們住在北美西北區,自然是常見香柏樹,到處見的常青聖誕樹,幾十呎高的很普通。在這裡稱之為「河馬」不大恰當,因為河馬的尾巴十分小,有人翻成「象」,但是「象」的尾巴也頂多比上一條繩子。這隻「巨無霸」「大腿的筋互相聯絡,它的骨頭好像銅管,它的肢體彷彿鐵棍。」又說:「它在神所造的物中為首」。這隻生物是所有的動物裡最大的,它喜歡住的地方是「伏在蓮葉之下,臥在蘆葦隱密處,和水窪子裡」,它終日浸在水裡,也不怕水位的高低,「河水氾濫,它不發戰,就是約但河的水漲到它口邊,也是安然。」,故它可能有個長脖子。地球歷史中最大的動物就是一種長脖子,長尾巴的巨龍(Sauropod),過去找到的最巨形者稱之為「雷龍」(Brontosaurus / Apatosaurus)有九十呎長,後來在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又找到「超級龍」(Ultrasaur),身長一百廿呎,有卵、有雛,初生出的幼龍有六呎長。但是目前的冠軍屬於約五年前在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發現的「地震龍」(Seismosaur),這巨無霸身長一百四十呎,估計九十噸重,所以猜想牠走起來正像地震一樣。 只是這巨無霸也逃不了人的摧殘。約伯記又說:「在它防備的時候誰能捉拿它,誰能牢凰┧谋亲幽兀俊梗瓉碓缭诩s伯的時候人類已在獵取這巨無霸,正如近代許多著名絕種的生物,人類的摧殘是促進絕種的一個因素。 下回我們繼續討論這些巨無霸為甚麼長得這麼大。 美國德州河床裡發現人和恐龍的腳印共存 (十六)洪荒世界 一般描寫恐龍的故事和科幻電影,都描畫當時世界環境與今日的不相同,其一是火山的活動,其二是當時動物植物都是十分龐大,連蜻蜓都有六呎的翅膀,其三是當時的生物有些現今已不生存了,當時的氣候好像比今日的暖和而潮濕。在文人畫家的筆下﹐恐龍可能比較被形容得誇大點,但是那些特點並不是沒有科學和地質學上的根據的。 火山的活動 古代生物的化石和腳印之保存與火山爆發是有直接關係的,正如我們曾討論過的恐龍與古代人的腳印,就是需要那些生物踏過潮濕的河床後立刻有極熱的火山灰把河床的泥蓋住,烘之成石頭(瓦),腳印才能保存下來。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夏威夷島(Hawaii Island)上的「火山國家公園」(Hawaiin Volcanoes National Park)的火山灰中,留下了一七九零年一位酋長的軍隊在火山爆發逃命時的腳印。問題是全世界那麼多被埋下來﹐被保存了的屍骨﹐是因局部地火山爆發,還是全球性的天災?為什麼那些屍骨都是那麼繁多,而保存的方式卻是一致的? 生物之龐大 雖然古代的生物表面看起來好像跟現代的生物很不同,但古時都有現代的植物、動物,分別在在古代的都龐大很多。例如在爪哇找到的古代長臂猿(Orang Utan)之骨頭有六呎多高,那種猴子如今只有三、四呎高。植物也一樣,小小的鳳尾草(Fern)當時可以幾十呎高。科學家都同意,原因是氣候之不同,但是為何全世界都如此?這問題我們會討論,因單單氣候並不能導致生物龐大而健康的。科學家發現,今日許多龐大的生物,最大的危機是面臨絕種。例如全世界的大貓類(Big Cats)如獅、虎、豹,目前正迅速地面臨絕種,雖然盡量為它們留下生活的特區,也不能挽救,原因是遺傳基因的突變,這些大貓有不少是精子不正常,所以不能成孕,這和太空透射進入地球環境的各種光線是有關係的。所以如今環保的一個大題目是「保護臭氧層」(Ozone Layer),其實這「臭氧層」已十分薄,而且已有破洞。但仍是地球一個十分重要的保護。 絕種了的生物 但是那些古代生物,杖挥胁簧偃缃褚呀洸辉俅嬖诹恕N覀冊浿赋觯瑥牡匮e面的記錄,古代生物的種類明顯比現代的多。自然,絕種的現象,如今還是有增無減的!我們會問,那麼這些生物為何絕種?自然是環境的改變。進化論者說是有多次的天災,每次只留下一些小生物,從新再進化。問題是,別忘記在古代一樣有現代的生物,難道上述的「小生物」竟然進化回原來同樣的生物?! 全球四季皆春 地理的証據確實支持古代的環境是一律溫暖而潮濕,卻又不是陰鬱的,因為植物要長得如當時的繁茂,一定是需要充足的陽光。而且﹐無論在南極洲(Antartica),喜馬拉雅山上(Himalayas)或是在北極圈內的格陵蘭(Greenland)都可以找到同樣熱帶植物及動物的化石。目前地球有明顯寒帶和熱帶之分,為何古時全球都是四季皆春呢? 聖經告訴我們 原來在古代,有一個時期地球的環境確實與現在不同。創世記一章六至7節:「神說,諸水之間(中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當時的空氣,就是大氣層(Atmosphere),既是在水之中間,就把地上的水分成兩半,一半在大氣層以下,一半在大氣層以上了。 空氣以上的水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水原是多於海洋可以容納的,如果兩極的冰源溶化,全球多數人口的中心以及平原都必在水下了!臭氧層的崩潰,正是產生以上全球溫室效應的危機。聖經告訴我們在古代地球上的水有一半被隔在大氣層以上(或作以外)。什麼是空氣以上的水呢?如今還有沒有?這水自然不是指著雲,因為雲是在空氣之中。明顯的,飛機在三萬五千呎高空時,雲是在飛機之下,而且雲裡的水比起地上的水也是十分微少,沒有一半,所以當時這一半的水是在大氣層以外,以氣體狀態包住地球,因為聖經告訴我們,透過這水氣層(Vapor Canopy)太陽、月亮、星星,仍然是十分清淅的。 原始的樂園 這水氣層,第一可以把一些有害的光線濾去,地球環境裡的放射線可能比現在少,空氣中的碳十四也是如此。這樣遺傳基因的突變(我們已經指出所有的突變都是有害於生物生存的。)和促進衰老的因素都比現代少,所以創世記五章記載的先祖,平均壽命是九百多歲。這壽命在創世記十一章裡突然先減到四百歲,後來又減到二百歲,原因是全球性天災之後所造成的結果,這証明環境改變了。這些事我們還要再討論。第二,水是持溫的好工具。加拿大溫哥華北於波士頓,為何冬天反而比較不冷?皆因受福於太平洋的暖流。古代大氣層以上既有如此厚的水氣層包住,這水氣層吸收了太陽的熱氣,可以均勻的再把熱氣分佈全球的大氣層,基本上地球成為一個溫室,四季如春,不分寒暑,也沒有寒帶熱帶之分。沒有寒帶熱帶,就也沒有氣流和天氣的變化了。今日的氣候基本上就是因為冷空氣在兩極下降,熱空氣在赤道上升,空氣對流而產生風雨,當時郤沒有風雨,所以創世記二章5-6節:「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但有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這種的灌溉自然是十分有益植物了,花苞不落、葉子不焦、果子也不被風搖掉,當時的河水也是不同。創世記二章10節:「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這河的水是從主流流進支流的,可見不像今日的河流是由於風雨才有水,當時河流源出於地下水泉,這兩種的灌溉,加上溫室保護的環境,難怪當時的植物動物都特別繁茂了。(取自"進化?退化?神化?"第16章)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