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灵修版 创世纪13:14-18 |
送交者: candle 2003年12月09日09:18:52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13:14 [hgb] 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 丹尼斯·莫克 神为亚伯兰选择(13:14-18) from 查经与注经资料汇总http://cclw.net/gospel/asking/biblestudy/index.htm 创世记十三章一至十八节 亚伯拉罕在此放弃作为长者的权利,去选择定居的地方,恢复他信心的秘诀,与上述他在埃及所表现的以自我为中心,和在法老手上受处罚成显着的对比。在埃及,他看不见眼前以外的需要;在伯特利这里,他的眼光再次远大起来,而且他准备把前途交托上帝。上帝以重申应许褒奖他的慷慨和信心,而这故事讽刺了亚伯拉罕年青的亲戚罗得;他得到了亚伯拉罕所放弃的选择,岂知却选择错了。 (一) 这章的一至四节是绪论,很可以给它一个『悔改的旅程』的标题。如今亚伯拉罕相当兴旺(说他『很富有』恐怕有点夸大),而我们不需要记得他如何得到他大部分的财富。但所强调的乃是他的目的地。这一次他的前行是有目的的,因为他是朝向伯特利东的山地去,就是他『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 严格说,类似『从前』和『起先』的话,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次在应许之地体验上帝的临在,乃是在更北的示剑(见十二6)。但是如果有什么不正确使他急于求更大的名声的话,那是较早时那个唐突无礼的埃及护送所引起的危机,现在他完全信赖于上帝了。伯特利更加亲近!场面有一种从失体面回到体面的气味;从免除生命的妥协,而重新呼吸清洁的空气,这空气一度曾使信心得到新鲜和强壮。寇佩尔(译者注:William Cowper 1731-1800英国诗人和圣诗作者)在他的圣诗『紧靠上帝歌』中完全领悟这种羞惭和希望: 当我初见主, 我知蒙福何处? 耶稣和她的话, 更新灵魂何处? (二) 我们不能确定罗得与亚伯拉罕同在埃及,但是他与他同在伯特利。他现在堂堂正正的是一个小小的首领,饥荒已经过去,而他也是兴旺的。 不要以为族长们是骆驼游牧民,迅速跋涉于广大的沙漠之中,如现代的伯度英人(或圣经中的米甸人或亚玛力人)那样。当需要速度的时候,他们可能为特别的旅程而用骆驼(参廿四章),但是大体上,他们依循一种牧民经济,以羊群,有时以牛群为基础。他们移动,由一地往他地是预先计算而且是缓慢的,要看有无青草而定。必要时他们会进入多山和偏僻地区,但是如果不能在农业区长住或与城市人商妥和平条件的话,宁愿停留在多草的山谷。有时他们会与安居在一个地方的人争吵而被驱走,而且他们必然常常互相争吵,不论是否血亲。『我们先到这里!』『这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去年便占有了!』作为亚伯拉罕与罗得两人的家宰之间所发生的这类情形,必是当时巴勒斯坦的生活情态的描述。 两个首领会面,试求和解。他们同意分手是惟一的解决办法。亚伯拉罕因为同属一个部族集团的人,作这样不体面的争执感到烦恼;虽然他是长者,却慷慨地让罗得先选择要去的地方。 也许他们所站的地方是现在的北亭(Beitill)村略南的一个小丘,就是斯密特爵士(Sir George Adam Smith,译者注:苏格兰圣经学者,约生于一八五六年) 所描述为『巴勒斯坦的一个伟大的观察点』。从这里看去,环绕耶利哥的约但谷与死海北端都清晰可见。第十节的含意是那时死海尚未存在,而山谷延伸南至琐珥,琐珥的地点乃是在死海的南端附近。关于『平原城市』(参看十九章注释)的位置与毁灭的问题,以后再论。现在只说罗得选择往下进入山谷,而最后到了所多玛。亚伯拉罕所得的是高地,绝非不毛之地,但骤然看来,一定不如罗得所选的地区那么富吸引力。 (三) 骤看是运转的机会,由罗得自私的选择,产生出来致命后果,在故事中巧妙地预示出了。我们知道,约但谷只要适当地浇灌,有如耶和华的园子;换句话说,是一个真正的伊甸。可以与埃及地由于尼罗河而导致青葱丰产相比。但是亚当与夏娃作了错谬的选择所发生的结果是怎样,亚伯拉罕不久以前在埃及作的选择也是怎样,接着发生在罗得身上的又是怎样呢?叙述的相反相成性对于聪明的听众自会理会,甚至愚昧的人都明白那在记述罗得到达所多玛之后的要点。『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这里开始对罗得的分析,他的后裔不是到舒适安乐的地区,而是到不体面而又灾难之境;他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信心的堕落者,缺乏旅客精神的人。 因为亚伯拉罕再次把他自己放在上帝手中,这故事亲切地指出他的前途多不同呢!耶和华请他向清洁美丽的犹大山国周围向南,若对以法莲则向北(伯特利跨着两者)望去,那些地土不像下面的草地那么青葱繁盛,却是完全能以供给他和他的族人一切所需。这是他的产业,他可以自豪地拥有它。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巡视这以后成为圣地的每一角落,知道这地土将属于他的后裔,但未知道准确的面积,又听到他的后裔将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会是一种怎样爽快的感觉!在『尘沙』这个词里,或许只是一种暗示的警告,唤醒听众,使他们领略受造的人这一快乐场面(参二7;三19);但是它却被亚伯拉罕在那地上移动,最后在伯特利以南大约三十哩,正对犹大群山中央的希伯仑定居下来的喜乐所吞没了。 他又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一座坛。这故事最后的话总结起一个不变的信息:灵性的伟大与跟随上帝一起前进,正如它们的反面,自私与悖逆并行一线。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