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想之二:灵魂与肉体孰重孰轻? |
送交者: 周峰 2002年03月16日01:19:34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边走边想之二:灵魂与肉体孰重孰轻? *周峰*
有时候想起记忆之中的“榜样人物”,总不免要这样问自己: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 宁可使自己的肉体受委屈,甚或是受伤害,而却毅然地走自己既定的路,毅然去做该做的事情。如果说为了别人是高尚灵魂的特征,那么这样的灵魂通常不会善待肉体,使之倍受劳苦,乃至于伤害。 耶酥可以选则把肉体挂在十字架上,而让灵魂回归天国。在灵魂达到终极时,肉体留给了泥土。 中国古代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比如佛家追随者的“面壁”和“涅磐”;比如习武之人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些大多是为了灵魂而牺牲肉体。 有时我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文化里是不是流淌着轻视肉体的血液?是不是习惯性地忽视肉体的感受?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感谢那个人的肉体还是灵魂?这咋看起来似乎是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因此很少有人会这样问一问自己。 我们有时评价一个人,说那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有求必应,是个好人。而问题是这种有求必应和处处为别人着想,究竟是灵魂使然还是肉体使然?可能有的人会不屑于这样的分析,以为那理所当然是灵魂使然。我们不是经常这样讲一个人的心好的话语吗?! 其实我觉得我们的确是有一种忽视肉体的传统,特别是在中国的儒佛文化里。精神的高尚更多的时候远比肉体的强健来得重要。“四题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接收着这样的训辞?那是我们自愿接受的吗? 人有一种顺从“成训”的天性,有时是因为人缺乏前进的方向。在茫茫的自然之中,很多的时候人们并不清楚前进的方向。因此有的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到哪里去? 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什么才是我们的精神方向?
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一个家庭外出游览被大雪阻住了归路。在生的希望日渐渺茫的时候,那个家庭中的男人在严寒的雪地里独行百里终于得救的故事。 电视中有这样一组画面,当那人几乎倒毙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妻子和孩子的笑容,她们鼓励他前行。于是他便真的毅然而前行,然后是一家得救。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个可怜的女孩子在圣诞夜的凛冽寒风里,在燃着火柴取暖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丰美的食物,天堂一般的豪宅。她那已故的亲人在里面等她!就在这样的状态中,女孩子死去。另一个故事是鲁迅先生的<<祝福>>之中的“祥林嫂”。在鲁迅回鲁镇时见到了当时已沦落街头的祥林嫂,她见了他问他是否真的有有鬼。是否真的有天堂和地狱。而就在这些问题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后,祥林嫂也就旋即死去。 这样的故事说明什么?说明灵魂之于肉体的重要性。肉体虽是灵魂的载体,但只要是灵魂决定了的事情肉体也就不得不顺从。 西方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强调过灵魂之于肉体的决定性。在西方的影片中类似的观点彼彼皆是。有一部电影说的是人如果吃了一种药水就可以永生,而其肉体并不是特别的重要。那肉体可以成土木,而不死的灵魂依然可以驱使它形同有生。在这部片子里,有的人选择了这样的永生,而有的人却选择了灵魂和肉体一齐消失。在影片的终了有这样一个场面:一大群人聚在一起,为其中一个选择了灵魂和肉体一齐消失的人开追悼会。就在被追悼的这个人的朋友中有人了了舍弃肉体而灵魂永生的活着。因此当他们来开追悼会的时候表现的并不以为然。尽管其它的人很严肃,但他们却有说有笑。 我觉得这部影片似乎反应了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追求灵魂的永生既使可能也不应该被推崇。因为一个脱离了肉体的灵魂并不是真正的生命。而似乎这样的观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就显得很是“物以稀为贵”。特别是道家文化中那些所谓得道升天,死后封神;佛家文化那种修行升天,灵魂脱离肉体而永生的故事比比皆是。尽管后世王充在<<论衡>>里告诉人们灵魂并不能脱离肉体,即所谓的“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但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如果在加上我们所接受的“精神至上”的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文化历来有忽视肉体而重视灵魂的问题。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