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是《圣经》记载的著名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信心之父"。在《旧约》中记载了他的许多故事,从亚伯兰受神的呼召奔向陌生的迦南地、与侄儿罗得的分开、为两城的民众向神乞求、与妻子撒拉的故事,到与夏甲生子、与撒拉生子等等,这些故事里能看到他的信,即他对神的相信、顺服和信心,也能看到他的智慧和善良。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读经者也凭信心领受来自神的信息。许多讲道者和作者谈过亚伯拉罕的信心和顺服,却会忽略一点,即信心与顺服的可操作性,因为只有成了行为的顺服才是真的顺服。这些行为的实施方案中体现了他的智慧,细节决定成败,这在《圣经》里早己谕示。
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在早己过了生育年龄之后,神赐给他们一子,取名以撒,是他的唯一嫡传。忽一日,神指示亚伯拉罕将他唯一的嫡子献为燔祭,他答应了。献燔祭是远古时期人类的一种崇拜活动,要将活物杀死,切成块后,祭奠时在祭坛上焚烧,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当时以撒己经成长为一位少年。
这是年迈的亚伯拉罕和撒拉唯一的儿子,要被他亲自献为祭品,非同小可。他答应。但《圣经》上未记载撒拉是否也答应了。以笔者的理解,亚伯拉罕根本就没有告诉她,而是独自承担了。他告诉妻子说,要和以撒出去给神献祭,就和两个仆人牵上一头驴出发了。他撒谎了吗? 没有。讲真话了吗? 讲了,但没有讲完。若是全说了,他还献得成吗? 出得了家门吗?
接着一行人走了许久,来到了一座山下,亚伯拉罕对仆人说,他和童子到山上拜一拜就回来。然后,他把俩仆人和驴留在山下,让以撒背着柴,他拿着绳子、刀和火钟,父子二人上了山。他为何不让两个仆人同行? 试想,两个仆人不一定是虎背熊腰,但力量之大也足以阻止他一个年迈之人。所以,他将他们留在山下。并且他讲的不全是真话。"和童子到山上拜一拜就回来",仅是拜一拜吗? 童子还能回来吗? 神是信实的。是神的预备使亚伯拉罕的这些话未成为谎言。
登山的途中,童子问父道,只有我两人上山献祭,咋没带祭物呢? 父答道,耶和华必预备。童子相信父的话。然而到了山上,设好祭坛,堆上柴,亚伯拉罕就将儿子捆了起来。这时,两人都明白是要杀谁了。笔者突然有一疑问,一位年迈之人是如何将这一少年人捆起来的? 若是以撒不愿赴死,以一个能背柴上山的少年人的力星来反抗,亚伯拉罕能捆得了? 谁捆谁也难说,人都惜命。唯一的解释是,这是以撒,不是其他人。以撒也是神捡选的人,他也是顺服神的。
亚伯拉罕遂举刀杀以撒,并无犹豫。神吩咐他献祭,他就献祭,沒有舍不得。
这时,空中有一声音响起: 亚伯拉罕! 你不可伤害童子! 这是神的声音。亚伯拉罕放下了刀,抬头观看,见一只公羊正卡在一个树杈上。耶和华必预备。于是,他放了以撒,捉了公羊,杀了,祭了。
这就是因信称义的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和以撒。
感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