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美国的“胆小鬼博弈”能否再次取得成功?
“胆小鬼博弈”一词最先的起源是美国50年代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无因的反抗》。该影片于1955上映,讲的是一群熊孩子到悬崖边上玩一个游戏,两个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懦夫,都开着汽车向悬崖狂奔,在这个过程中,谁先从车上跳下来,谁就是懦夫,谁晚跳下来的就是英雄。
当时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期间,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罗素在1959年根据这个电影提出了一个模型,取名叫做“Chicken Game”,翻译过来就是“胆小鬼博弈”。罗素对电影情节进行了更改,根据当时世界上美苏两个国处在争霸的阶段,设计为两个车手沿着道路中心线互相开过去,这时任何一个车手左打方向盘或者右打方向盘,就能成功避免两车相撞,但先变道的那个人就会被指为懦夫。但如果两人都不变道,就会撞在一起同归于尽。这个博弈的重点就是双方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使对方认为自己不会变道,并死磕到底。美国曾在“古巴危机”中成功运用了“胆小鬼博弈”手段,伪装成死磕到底,让全世界都相信美苏将会爆发核战争,从而使苏联在关键时候选择投降。美国从一开始就想要在中美贸易中再现“古巴危机”的桥段,然而现实却没能按照美方的剧本走,这其中有许多原因。
美苏争霸期间,就“古巴导弹危机”而言,涉及的是世界两大阵营之间的博弈,而今日的中美贸易战,无非就是特朗普发起的,意在炫耀其所谓“谈判的艺术”,通过战略讹诈,极限施压,达到使中国屈服,从而捞取连任政治资本的手段,包括某些西方国家在内,并不支持美国的贸易战行为,这一点从近期美国要求盟国组团封锁华为一事中就能看出端倪,法国、德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均先后宣布不会响应,所以在贸易战领域,美国并不存在真正的盟友;
当年美苏阵营爆发的“古巴危机”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灭亡的一次。这一次博弈的两败俱伤的结果是双方可能爆发世界大战甚至核大战,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人类的灭亡。所以双方在博弈中是慎之又慎,最终以苏联的妥协结束。反观今日的中美贸易战,其两败俱伤的结果会对双方经济体系以及金融市场长期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但对中国人民目前的民生生活水平甚至不会有太明显的影响。反而因为贸易结构的问题,势必会造成美国无法购买廉价的中国商品,而导致国内生活必须品等消费价格提高,降低了购买能力;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关于政治斗争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层出不穷,同时中国自古以来并不是侵略成性的国家,讲究的是合作共赢,相较于西方的“零和博弈”“修昔底德陷阱”等理论,认为只能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中美之间必有一战的观念是不同的,贯穿中国文化的“儒家”思想允许各方一起共同发展,互相繁荣,构建共同的命运体,这一点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一带一路”等国家项目中都能够体现出来;
相对于苏联在当年“古巴危机”中的“正面硬刚”,从而被动落入美国预想的“胆小鬼博弈”局面,最终被美国的伪装迷惑而选择投降,中国的应对方式就更加显现出大国的智慧。针对美国的一系列关税措施,中方做到了不卑不亢,再一一反制的同时,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行谈判,从始至终都做好了两手准备,正是对太极拳武术中“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的哲学体现。包括此次5月10日美方宣布对中国两千亿美元商品增加关税后,中方在5月13日就宣布了反制关税措施,但同时将时间点推到了6月1日以后施行,做到了“先礼后兵”,既不在舆论上落下“中国软弱”的被动局面,同时又给谈判留足了时间。通过进退适度的手段,不落入美国预设的“胆小鬼博弈”的局面,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纵观世界历史,四大文明古国目前只剩中国一家。对经历过五千年的政治智慧的中华文明来说,美方企图将中国拉入其精心设下的“胆小鬼博弈”剧本是根本行不通的,所谓的“极限施压”在中国的应对态度面前不止一提,“谈亦可,战便来”正是今日中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