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后现代人:轮到你了(含音频) |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1年09月15日06:20:59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致后现代人:轮到你了 客观真理能够也必须升华为主观经历;理性可以升华为情感
文 | 杨义冠
音频为薇言姐妹朗读:
较之欧美社会,后现代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影响虽略有延迟,却也如期而至。“后现代”通过文学创作和建筑设计思潮正式登陆中国最早可追溯至1980年代,并很快波及和影响到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颠覆和重塑了人们的思想、文化、信仰、以及行为模式。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当时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以及以后出生的数代人,涵盖1970年代后期出生直到现在的所有人,尤以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群更为显著,即俗称的“80后”、“90后”、“00后”以及“10后”。
“后现代”对于诸多传统和理性的“挑战”和“摒弃”让理性主义者与传统人士感到忧心忡忡,甚至感叹“世风日下”和“人心不古”。事实上,“后现代”反对所谓“绝对真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因为“上一代人总以为自己绝对是正确的”;“后现代”高举和“夸大”感受与经历,无非是在质疑上一代人信仰与生活的脱节与僵化;“后现代”对理性的挑战,与其说是反对理性所指向的真理与秩序,不如说是反对上一代人将理性摆在了至高无上神的位置。所以在指责和批评“后现代”以前,上述这一切都值得每一个认真对待生命之人诚实的反思。
然而,对于“后现代”而言,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第一批“80后”与“90后”的“后现代”人已经成家立业并开始为人父母,“00后”也已开始踏入社会,如何面对和引导他们自己的下一代是第一批“后现代”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平心而论,“后现代”的父母在陪伴、交流、关怀下一代上普遍优于自己的上一代,这一点无论从时间、金钱、精力和情感的投入中都可见一斑。然而比上述这一切更重要,更基本的信仰与“三观”却或多或少“后现代”父母所漠视和忽略。信仰的缺失本身是“后现代”人最大的“软肋”之一,一个人的立场、信念和三观并不能由他(她)反对什么去体现,而只能由他(她)所坚信和支持的对象来表明。耶稣基督也明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因此不管愿意与否,“后现代”父母们最真实的信念、喜好与自我都会展现(暴露)在下一代面前并传递下去。
质疑绝对的真理并将 “真理宣言” (truth claim)等同于 “权力宣言” (power claim),注重个人经历与感受,并将其视为衡量与检验一切事物的标准已俨然成为“后现代”的标志。然而,如同 “后现代” 所扔出去的“回旋镖”(boomerang)一般,这一切正朝着他们自己飞回来。尤其对于那些为人父母和师长的“后现代”人而言,他们已经开始尝到到“自食其果”的苦涩,正所谓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摒弃了绝对真理的“枷锁”,相对主义的“光芒”非但不能带来人们期盼的个性自由与相互包容,反而埋下了诸多“祸根”,对“后现代”们的下一代遗憾无穷。人类始祖与上帝(真理)隔绝以后,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与人的彼此指责、猜忌和躲避,紧接着就是相互隔阂与冷漠。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冲突,如果没有对错、是非、善恶与好坏之分,人所能做的最多只是疏远和隔离。这种情况下想拥有亲密关系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孤独和与之而来的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不正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顽疾吗?如果继续任由其继续发展,很难想像这一代 “后现代”人的后代将会遭遇何种状况,陷入何等窘境。
如果后现代人以为这不过是个人“自由”的代价的话,相对主义的另外一个危害就更让人无法“视而不见”。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何为邪恶,或者邪恶是否存在已经无法达成共识。然而邪恶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却是每日生活的基本事实。这种缺乏共识和无法确定所带来的后果正在逐步摧毁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全球,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人类并没有因为“上帝已死”变得越来越好,恰恰相反的是,二十世纪直到今天却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杀戮最重,最残暴的一百多年。而这一切在近些年似乎更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人宣称任何对“邪恶”的批判本身就是邪恶的,所以是应当被批判和讨伐的。更有甚者,有人在作恶的同时居然大肆鼓吹“审判邪恶的行为比邪恶的行径本身更加邪恶”。
这一切都是相对主义的必然后果——然而却非相对主义失败所导致,反而恰恰是相对主义成功的结果。不难看出,后现代在试图揭露“真理宣言”背后的“权利宣言”的同时,在极力打倒“绝对真理”的同时,“一切都是相对的”却取而代之成为最绝对的一句“真理宣言”,也导致了更大、更残酷,也更无休止的权利斗争。人们已不再需要“师出有名”,这不正是士师记所记载:“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个人任意而行”吗?笔者诚恳邀请逐渐成为社会和家庭栋梁的“后现代”们,你们真地希望看到你们的后代生于、长于这样的环境吗?面对和你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下一代,你真地相信切希望一切都是相对的吗?——轮到你们了!
也许有“后现代”人会说:“我不关心也不在乎这个或那个主义,我在乎的是实实在在的个人经历与真实感受。如果没有真实的经历或感受,人生还有何意义和价值呢?我们所追求的不正是这个吗?”这句话正确,但不完整,且会带来极大的偏差与误解。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极具诱惑且似是而非的观念,其危害在短期内并不容易被察觉,从而让人放松戒备、疏于防范和反省。然而其造成的破坏与伤害相较于“相对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
理性主义者思想与情感的分裂,信仰与生活的脱节让“后现代”人在乎经历与感受,这无可厚非,且是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只是拨乱反正的同时切忌“矫枉过正”,否则就变成“过犹不及”。当个人经历与感受被推崇和高举到本不应属于它们的地位时,它们就会扭曲和变质,并吞噬一切向它们顶礼膜拜之人,正如C. S. Lewis先生所说:“任何好的事物被推崇至终极地位时,就会跌下神坛,沦为鬼魔”。
一旦被供奉于首位且成为衡量其它一切的标尺,个人经历与感受就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后果一发不可收拾。经历与感受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真实性”,然而感受的真实性却未必等同于正确。专注于经历和感受本身,让人不仅无法正确解读和反思其背后的思想、认知与信念,反而成为甄别和筛选信仰与价值观的基础。虽然“避祸趋福”是人之天性,然而每一个稍微正常的人都清楚:痛苦的经历并非总是坏事,爽的感觉却常常蕴含危机和陷阱。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只能基于与真实的对象之间正确的关系,否则神所赐给人的渴望就会扭曲为欲望、管理则会沦为掌控,激情则会误解为放纵。
经历和感受专注于“此刻”与“当下”,因此“即刻的满足”(instantgratification)是后现代的招牌特征。每一个为人师、为人父母的“后现代”人都深知成熟的标志就是“延迟的满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然而要在经历与感受高于一切的时代培养上述特质无异难于登天,因为他们缺乏生命成长的沃土与品格塑造的根基。此外,感觉的真实,强烈而脆弱,让其无法独自面对和承受生命之重。后现代人群中超乎历史任何时代的忧郁症和心理疾病问题,部分也归咎于这个感觉至上的时代。希伯来书作者告诉我们:“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12:11)如若不能培养延时满足,一个人既无可能建立坚实的品格基础,亦不可能收获真正的平安。
如果有人觉得这样的担心不过是杞人忧天、甚至是小题大做的话,经历和感觉被置于神坛以上的其他后果也许会让人三思。欲望的无限被放大是专注感受的必然结果,也不可避免导致人与人之间欲望的冲突,保罗·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也许是对其最好的注释。在高举“相对”与“包容”的同时,“后现代”却把感觉改造成为“绝对”的怪兽,随之而来的是更大、更残酷、更毫不掩饰、赤裸裸的“权力之争”。
已成为父母和师长的“后现代”们需要有反省的勇气和能力,充分意识到上述后果,否则混乱只会愈演愈烈,他们的下一代则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与施暴者。而这绝对不是第一批“后现代”人所希望看到的后果,和所能承受的伤痛。是时候需要这一代人拿出承认这些问题的勇气,需要这一代人展现迎接挑战的决心和激情——轮到你们了!
过去将感觉剥离并不代表现在就应该唯感觉独尊。如果 “矫枉”难免 “过正”的话,也许是时候“后现代”人面对问题和做出改变了。后现代创始人之一克尔·凯郭尔提出,真理必须成为主观的。他指出客观的真理必须要被个人主观地接受和拥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理性和情感可以不冲突,绝对和相对可以融合。客观的真理能够,也必须升华为主观的经历;理性可以升华为强烈的情感和产生相应的行为。
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尼采曾说:“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这句看似包含哲理的话其中却充满着绝望,人这座桥梁通往何处呢?保罗·萨特说:“对付绝望的方法就是走到绝望的对面“。然而,如果绝望的对面还是绝望呢?缺乏绝对之真理带来的永恒的盼望,人一切的努力不过是从一个绝望陷入另一个绝望。Os Guinness一针见血地指出:“生命的真相就是我们任何人都会受苦,所有人都将死亡。”这是个人感受和经历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放弃绝对真理,就放弃了超越时空盼望的根基。人慢慢会对一切失去盼望,进而失去盼望本身(give up hope on everything and give up hope eventually)。
调和真理的绝对性和个人认知的相对性,“后现代人”需要的不是用 “相对主义”的 “权力之争”去代替“理性之上”的 “权力之争”。我们需要的是谦卑,而非其他——我们需要承认正因为真理总是正确的,所以这意味着我们常常是错误的。只有在真理的恩典中,我们才能坦然无惧地面对真理的光辉;也只有借着真理的能力,我们才有机会去改变,有盼望去拥抱未来,并将这份希望传承下去。
此外,废除了绝对真理的“包容”绝对不是真正的包容,这个时代目睹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冷漠,疏离,敌视与对抗,各种“主义”被其狂热的支持者绝对化之后所造成的破坏与混乱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感的根基不复存在,而缺乏安全感的人是无法给予和享受真正亲密的关系。只有重新拥抱绝对真理与普世价值,人们才有可能实践真正的妥协和包容、牺牲和饶恕,人们才有机会进行真正的求同和存异,协作与互补,而这是当代“后现代”人的下一代所急需知道和经历的。
中国社会的第一批“后现代”人开始逐渐步入个人的成熟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努力拼搏,肩负起各样责任的同时,有一个神圣的、无法推诿的历史使命需要你们义无反顾肩负起来——绝对真理与个人经历的结合,生命与永恒的交汇迸发出的迷人光辉是这个时代所最需,因为人们需要经历真正的医治与盼望。这也是第一批“后现代”人责无旁贷的挑战,因为榜样是传承的必需。
“后现代”人,轮到你们了!
杨义冠 来自中国大陆,传道人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生命季刊最新微信公众号“生命团契”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0: | 从理解神的救恩金锁链再思“一次得救, | |
2020: | 道成为肉身的原则 | |
2019: | 认识一下花异端的双重先前恩典论 | |
2019: | 花偶像家的被父有效呼召的人重生了没有 | |
2018: | 约6:65. 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 | |
2018: | xiahong弟兄,请你进来澄清一下 | |
2017: | 忘了转贴 What is religion? | |
2017: | 这些是神的名字吗? | |
2016: | 新加尔文主义十二大特点 | |
2016: | 路德宗和改革宗在三位一体教义上的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