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起初的愛
送交者: huang45 2002年07月09日13:06:1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起初的愛

唐崇懷

使徒行傳19﹕17-20

  凡住在以弗所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這事,也都懼怕,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那已經信的,多有人來承認訴說自己所行的事。平素行邪術的,也有許多人把書拿來,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他們算計書價,便知道共合五萬塊錢。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


  從使徒行傳當中,我們很明顯地看到神在教會中,尤其是在初期教會中所行的奇妙大事。使徒行傳提到幾個很出名的教會,例如耶路撒冷的教會、撒瑪利亞的教會、安提阿的教會、以利亞的教會和以弗所的教會。以弗所的教會是在啟示錄中第二章所講的七個教會中的第一個教會。約翰在年老的時候,神帶領他在拔摩海島看到異象,讓他聽到神對祂自己的教會所要傳揚的信息。主對約翰說:"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說,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個金燈台中間行走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然而你還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 (啟示錄2﹕1-7)。在教會中,當人們在談到起初的愛心的時候會經常提到這段經文。從一般屬靈的角度來看,一個教會失去起初的愛心的時候,它最大的表現就是,它仍然有各樣的運作、各樣的活動,外面看起來仍然是非常興旺和熱烈,基督徒在神面前的追求也仍然是非常熱誠。但是很明顯的,當一個人來到神面前、在神面前單獨思考的時候,在他的心靈深處,他知道他和神的關係已經有了一些隔膜。

  一般來說,起初的愛心就是把神放在生命中的首位。然而別人對此是很難知曉和評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愛心是很抽象的概念,而行為就很具體、明顯了。我們的主對以弗所的教會說:你應當行起初所行的事。那麼,以弗所教會所當行的事應該是什麼?仔細讀使徒行傳19章就會發現,當保羅經過哥林多到以弗所的時候,以弗所的信徒非常熱誠,但是他們對主的真理不夠了解。後來,保羅跟他們談到聖靈的洗,他們了解並且接受了保羅的教導。以後保羅在以弗所設有一個學堂,在那裡和眾人談論神的道。保羅住在以弗所的時間總共有三年。在這期間,他教導他們真理,他們也得到了真理。以弗所信徒在真理上所得的造就是很明顯的,19:20說:"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使徒行傳中幾次講到了主的道興旺和主的道在教會裡所顯出的活的見證。主與祂的門徒同在,在祂的教會中顯出了祂的大能。

  在19:17-20這段經文的上半段中,講到了以弗所教會的經歷,以及以弗所教會在神面前所做的一切事情。首先,他們對真理有渴慕的心。雖然他們一開始對神的道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願意有一顆渴慕的心,想要進一步了解神的真理。保羅也盡他所能的跟他們談論。有時候,我們可能對於聖經的真理了解得不夠清楚,但是只要有一顆追求的心,神會帶領我們步步進深,讓我們在主的真道里更深切了解祂。耶穌曾說,許多在前的都要在後,在後的要在前。在這些事情上,真理也實實在在地這樣印證了。當一個人剛剛信主的時候,他可能對主的真理不很了解,但是因為他有一顆追求的心,他在神的裡面不斷長進,我們也看到神的恩典在他的身上顯明得越來越深,神的愛在他的心中顯明得越來越大。但是很可惜的,許多信主很久的人,雖然有一些屬靈經歷,但是對主的道沒有渴慕的心,慢慢地退步了,也逐漸對主的真理沒有清楚了解,甚至越來越模糊了。不但如此,反而還認為自己懂得很多,不知不覺地,在教會的事奉中成為阻礙。他們對主的真理沒有真正的渴慕和謙虛的領受。以弗所教會的人們有渴慕的心。保羅在那裡與大家辯論有兩年之久,結果整個亞細亞的人都聽到耶穌基督的福音。雖然他們未必全都信了,但是最低限度,在那個時候,整個亞細亞的人都在談論着主的真道。這是以弗所教會在起初第一個很好的表現,就是常常談論主的真道。許多時候,我們聽了道回去以後,就忘記了。如果這個真理跟我們有切身的關係,我們也真正領會了它的重要性的話,就一定會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提到它。我們在家中、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沒有談到主的真理?當我們能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周圍的人都可以為着我們所信的道一同談論。這是以弗所教會的第一個特點。

  在19:11-16中,當以弗所教會的信徒接受了真理以後,第一個表現就是,他們對所信的道很新奇。有一些人受了感動,真正有所得着,有一些人要模仿這些得到真理的人。那些得到真理的人經驗了福音真理在他們的生命中大能的作為,他們的生命經歷了神的觸摸,得到了改變。但是另外有一些人,雖然他們也有一些經歷,但是他們卻只是模仿別人的行為。有一些人因為神在保羅身上所行的大能,叫人得到醫治,另外有一些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惡鬼也出去了。那時,有幾個遊行各處、念咒趕鬼的猶太人,向那被惡鬼附着的人,擅自稱主耶穌的名,說,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勒令你們出來。作這事的,有猶太祭司長士基瓦的七個兒子。惡鬼回答他們說,耶穌我認識,保羅我也知道,你們卻是誰呢?惡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們身上,勝了其中二人,制伏他們,叫他們赤着身子受了傷,從那放在里逃出去了。凡住在以弗所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這事,也都懼怕,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徒19﹕12-15)。以弗所教會的基本情況在這裡被描述得十分清楚。原則上來說,以弗所教會和其它的教會大同小異,有一些真正信靠主的人,但是也有一些是只有在名義上信主的人。在這些人的生命中,神的大能、作為和神的道並沒有顯明出來。魔鬼在此不但藉機顯明那些基督徒虛偽的表現,也在這幾個人身上施展了它的能力。但是感謝神,就在這兩種形態中間,聖經給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在啟示錄第二章,我們看到耶穌基督稱讚以弗所的信徒說:你們分辨那些假使徒,你們甄別的態度和能力,這是我所喜悅的,你們也恨惡尼哥拉一黨的人,我心中也恨惡他們。在這裡我們看到以弗所教會的第二個特點,他們使主的名得尊大。他們不是要顯明自己,乃是要顯明耶穌基督真理的純正。這也是每一個教會都應當重視的事情。在真理中惟有耶穌基督是永恆的,惟有主的道和福音是正確的。感謝主,在很多華人的教會中都有這種可喜的現象。我們對異端邪說和虛假的東西存着厭惡的心,我們為此感謝神。但是需要特別謹慎的是,許多時候當我們把真理和虛假分辨出來之後,我們卻把自己當作主了。在這種情況下,不知不覺之中,就丟失了對真理的追求的心。當一個人對主不再追求的時候,他就會認為他所信的、所講的就是真理。在以往的日子裡,神在中國的教會,特別是在家庭教會中有很多奇妙的作為。中國的家庭教會對主有特別多、特別純正的熱誠,也為主的真理受了特別的苦。我們為他們感謝主。但是曾幾何時,有很多基督徒卻忘記了在神的裡面繼續追求,以至於他們以為自己站在主的一邊,無形中,把自己當作真理,結果不但自己沒有追求,還把自己所有的當做衡量別人的標準。看自己比別人好,而失去了對福音和真理的熱誠,忽略了真理的愛。這就是以弗所教會的優點,也是他們的弱點。

  18節說:已經信的人多有人來承認訴說自己所行的事,他們把以前的道路完全放棄了。以弗所教會起初的愛心表現之一,就是在他們認識主的真理以後,立刻就把從前的罪和以前所做的一切在主的面前澄清。他們在主的面前有認罪和離開罪惡的過程。我們知道,約翰年老的時候在以弗所事奉。當他為以弗所的信徒寫約翰一書的時候,他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公義的,是信實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許多時候,我們都誤以為那句話是對不信主的人說的,其實這句話是對任何一個已經接受主的人說的。真正起初的愛心乃是在主面前保守一顆純潔、聖潔的心,並且對罪有敏銳的感覺。多少時候,我們認為認罪是剛信主時期的事情,以後就沒有必要再認罪了。無形之中,就陷在罪惡中。以弗所教會的信徒們一信主,就把他們素來所行的帶到主的面前,向主陳明,讓主為他們解決一切的罪惡。主也如此潔淨了他們,拯救了他們。他們起初的信心就是如此。今日的基督徒也是一樣,初信主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對罪有敏銳的感覺,任何或對或錯的事情,都會帶到主的面前,也願意在主的面前敞開心,讓主來潔淨、拯救,救我們脫離一切捆綁和罪惡。但是我們現在的景況如何呢?我們能夠看到別人所犯的罪,竟然看不到自己的罪;我們可以看到別人眼中的釘,而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梁木。我們多少時候在主的面前可以為別人認罪,說:主啊,你赦免他,因為他所做的他不知道。我們所做的我們知道。在教會中我們可以共同認罪,但是我們個人認罪的經歷和過程已經少之又少了。我們可以為教會禱告,可以為信徒禱告,為神的國度、為傳福音的事工禱告,但是卻沒有為自己的罪禱告,沒有在神的面前為着為自己所行的每件事向神有所交待。但願主恩待我們,讓我們通過這一段經文可以學習以弗所信徒的榜樣,能夠清清楚楚地把我們所做的一切陳明在神的面前。也許我們有時候也會認罪,但是仔細想一想,我們在神面前的悔改是籠統性的還是細節性的?是完整性的還是個別性的?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認罪就象洗衣服,要一件一件洗才洗得乾淨。然而我們常常會這樣說:"主啊,你赦免我所有的罪。"我們好像不方便一件一件拿出來。我們對人、對事如何?對主的工作如何?要一件一件地解決,不能籠統地混在一起洗。但願主憐憫我們。

  19:19說:"平素行邪術的,有許多人把書卷拿來,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他們計算書價,便知道共合五萬塊錢。"這些書都是關於行邪術的書。許多以弗所信徒早期沒信主之前是行邪術的,靠着這些書過活。路加特別把這些書的價錢記錄了下來。在當時來說,一天的工價是一塊錢。如果以現在一天的工價60塊美金來算,就是五萬乘60,結果是300萬美金。對某些人來說,那是無價之寶,就這樣燒掉了。簡單地說,他們把整個生計都燒掉了。他們為着信仰,肯放棄生計。今天的人們為了什麼而生存?有人靠着欺騙來生存。為了信主的緣故,他離開欺騙的道路。而以弗所的這些人是靠着交鬼來生存,為着主的緣故,他們放棄了交鬼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種犧牲嗎?不是!那是一個智能的決定。五萬塊錢只是在別人眼中的價值,而事實上他是在欺騙和出賣自己。其實數目是相對性的,對那些交鬼的人,伍萬塊錢的確很可觀,對那些已經離開罪惡的人來說,則一點價值都沒有。路加在這裡指出,為着信仰,人應該付出代價。而那個代價其實不是代價,而是本來就該放棄的一些東西,在神的眼中,那是極大的智能,因為你願意把信仰放在生命中的首位。當你向神打開心的時候,神絕不會讓你因此而吃虧、而活不下去。什麼是在神面前起初的愛心?就是一個人了解他生活的根據和根本,生活的源頭,一切力量和福分的源頭就是上帝,願意求告祂的恩,求告祂的福分,除祂以外沒有什麼福分可以羨慕。就如聖經所說的:在天上我還有誰呢?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這是起初的愛心,為着主的緣故,你可以放棄一切,可以對主說:你是我的至寶。

  在二十章中,當保羅要去耶路撒冷之前,特別請以弗所教會的長老來,跟他們談話。這段談話在教牧神學中很重要。其中有兩個要點。第一,保羅在他們中間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說,"我在你們中間三年,流淚禱告,常常勸戒你們,給你們做了榜樣。"很明顯,在起初的時候,以弗所教會的信徒、長老和保羅同心合一,常常在一起。保羅給了他們一個榜樣,這句話暗示了一件事,就是以弗所的信徒常常看到保羅所行的事,而且以弗所的信徒同心合一與神的僕人一起做神國度的工作。許多時候,在教會中,只有傳道人自己工作,因為信徒認為傳道人是受聘而來的,會眾奉獻支持他,他理當為大家工作,傳道人需要替信徒禱告、祝福、傳道、帶領,做一切服事的工作。這種心態不是好基督徒應有的心態。許多剛信主的信徒都會問牧師說:牧師,我可以幫忙做什麼?信主幾年以後,可能不但沒有這樣問,反而說:牧師,你能為我做什麼?與神的僕人一同工作,就是起初的愛心。讓我們反省自己,在教會中,我們有沒有與神的僕人一同做主的工?如果沒有,我們心中就必定會有許多批評。當人的手不工作的時候,口就一定會工作。求主保守我們。

  第二,保羅在二十章33-35節說:"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做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基督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從這些話中,我們看到,保羅在他們中間做了很寶貴、也很有果效的工作。當保羅離開的時候,他們哭了。37節說:"眾人痛哭,抱着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叫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他說以後不能再見我面的那一句話。"以弗所教會的信徒和神的僕人同心作工,一同憐憫教會那些困苦和需要的人,不單出錢出力,他們的心也完全地獻上。這是以弗所教會起初的情形,是他們起初的愛心。每一個基督徒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也可能有一些人正在這樣的經歷中,但願主恩待我們,不要等到一段時間以後,主對我們說,你還是一樣的勞苦,你還是一樣做很多工作,但是你的勞苦和以前的勞苦不同了,你起初的愛心是真誠的、單純的、實實在在的,現在你在為什麼而做?主說,你要悔改,但願主恩待我們,在神的教會裡常常持守起初的愛心,做我們以前所當做的一切。   

http://www.21sz.org/jrjh/jmlt/1qcda.ht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