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再回“批判基要派”的闪兄
送交者: waiter 2003年07月21日10:02:14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周六只匆匆上了彩虹一小会,今天上来比较仔细地看了闪兄的帖子,
包括新贴的。感觉很乱,跟你“对话”会很难,不知道讲什么好,
因为你通篇都在“高来高去”,似乎显示了很多知识,但是却有很
多是不求甚解,“抓住点羽毛就跑”。“文学青年”虽然可能景仰
你的“渊博”,像小夫那样真知道点东西的人就不以为然了。不过
我不打算跟你多切磋“高来高去”--虽然我并不反对把那些东西搞
清楚:基督徒应该是服膺真理的,跟方舟子争论都需要求真,何况
闪兄和小夫?

涉及信仰方面的,我有时间倒是愿意在这里讨论一些比较“科普”
的事情。闪兄的“高来高去”这里有一些基督徒觉得很有道理,说
明还是有人欣赏。不过依我看,闪兄的“谈信仰”有很多时候都是
“借用”一大堆神学术语,再发明一大堆高深名词,而其中有很多
“问题”都是自己生造出来的,“学术”上似是而非,思想上混乱
杂芜,同时又不像一般基督徒一样是“本着圣经”,所以要跟你讨
论实在是很难。不过我也知道这正是福音派基督徒跟新派人士切磋
最困难的地方。以下简单就几个具体的事情“漫谈”一下。我跟闪
兄也算是老相识了,知道闪兄经得起争论,又蒙闪兄平和回复上一
帖,我就放胆直言了。

我说闪兄“是来批基要派”的,闪兄说在下“看问题经常能抓住中
心”,大概我的推测是不错的。但是闪兄批的“基要派”到底是什
么意思,却很难以了解。如果按照闪兄列出的“基要五点”:

1圣经无误。
2耶稣是神。
3基督是童贞女所生。
4基督为人类代死和神和好。
5人类身体复活和基督肉身再来。

那么今天的福音派基督徒,又有几个不是“基要派”呢?福音派中
间对1可能看法略有不同,2,3,4,5应该是都相信的--连这些都不
信还能算是“基督教”吗?所以按这样的标准今天的福音派基督徒
全是90%-100%的“基要派”?闪兄自己也只是宣布对1有异议,我
想还不至于连2,3,4,5这些都“不信”吧?可见这个“基要派”
的定义基本上是跟方舟子羽箭那些非基督徒的定义一样的“宽泛”,
也是一样的错误。所以我说这些“基要”的信仰我是不敢乱“宽容”
的。闪兄自己也声明对“三一论,基督论,救恩论,还有人人祭司,
圣经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2,3,4,5正是“三一论,基督
论,救恩论”里面的主要和重要的内容(1跟“圣经权威”相关),
所以闪兄一方面批自己用5点定义的“基要派”,一方面又说“不敢
越雷池一步”,实在是自造“问题”,徒添混乱。

闪兄对“因信称义”“预定论”等等的“批判”,就更是风车般的
“伪问题”。好比你说你“以因基督称义代替因信称义”,我就不
知道这算是什么批判。稍微对“因信称义”有一点点基本概念的人
都知道,(新教的)“因信称义”的意思就是“唯独恩典”,也就
是“因基督称义(而不是靠自己称义)”,你这个“代替”如果不
是对“因信称义”的含义完全不了解,就只能是完全没有针对性的
“乱打”。又如“预定论”。小夫已经回应得很好了,我不用再重
复。顺便说一下闪兄批判的“把不相信预定论的人打成异端”(大
意)也是没有针对性的“空打”--这里跟闪兄意见不同的小夫苗兄
在下等都不会这么讲,而且小夫和在下还明确批判过这样的做法。
加尔文自己和绝大多数的“加尔文主义者”也不把预定论当作“不
可越雷池一步”的基要信仰。我自己反复说,相对于如“基要5点”
那样的“底线”,预定论是“相对次要”(小夫语)的。我的确说
过自己在网下网上都可以跟不同宗派/神学立场的弟兄姐妹同工,
我讲这样的话的上下文就是在讲预定论和“归正(改革宗Reformed)
神学”。举例来说,这里的人我跟新民罗七等等都一起同工过,而
我知道他们在预定论或者其它“相对次要”的神学立场上跟我的看
法并不一定一样。但是我们彼此都不觉得在一起同工有什么问题,
这正是因为在那些最“基要”的信仰上我们并没有任何分歧,比如
闪兄的“基要5点”,我们都100%地持守。但是我同时也说在一起同
工不比在一起打扑克,基要的那些“底线”还是得有基本的“合一”
的,要不然圣经所说的“信与不信的不能同负一轭”就正适用了。好
比假如闪兄连2,3,4,5那些都不信,我想我就没法跟您同工了。

“天赋人权”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天赋人权”的“人权”跟我
们上次谈的“人的自主”(antonomy)和“自由意志”(救恩论意义
上的,与“神的预定”相对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天赋人权”
启蒙运动/人本主义的人提倡,(新教)基督徒也提倡(而且恰恰是
最为“加尔文主义者”,如美国的清教徒,荷兰的Abraham Kuyper,
华人当中的唐崇荣等等所维护)。基督徒所说的“天赋人权”跟我
们的基要信仰不但毫不冲突,而且甚至可以说是这些基要信仰带出
来的世界观的必然结果。关于新教信仰与世界观,请参考:

《宗教改革思潮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ecb2e375f650af2885256d1600717c62

上次我回应你的“人权论”,是你在“非议预定论”中提出的跟
“神的主权”相对立的“人的主权”。针对你说“人权已经上帝赋予,
也就再难收回了。就是上帝本人反悔也不行”,我说:

>一个“给人主权,就再难收回,反悔也不行”了的“上帝”是什么
>样的“上帝”?!那也许是法国启蒙运动人本主义哲学家的上帝,
>但是绝对不是圣经所启示的那位有绝对的“100%的主权”上帝。。。
>那位绝对公义圣洁信实永不改变的上帝。

我想我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回应也是有针对性的,不过那里的“人
的主权”跟你和小夫现在争论的“天赋人权”完全是两码事。(有
人认为你和小夫是“武林派别”之争,其实没有那么“相对主义”
吧,你们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可以证伪”的历史事实,就此而言
小夫讲的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闪兄则有一些“硬伤”。)

闪兄诟病最烈的所谓的“中世纪的信仰”,更是“不知所云”。这
一点我们更不能不说到“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也好,
加尔文(神的主权)也好,这些人都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改教家”。
今天我们这些新教的基督徒(任何“福音派”),信仰上有这些人
的“精神传承”,当然是无可否认的。但是这并不让我们成为“信
仰还停留在中世纪”的“食古派”--因为(不好意思,这也太“科
普”了一点)宗教改革正是对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信仰的“反
叛”。而另一方面有几点也需要澄清。第一,宗教改革不是把天主
教“彻底推翻,重新来过”,就闪兄的5点而言,2,3,4,5新教
都有从天主教继承的内涵,同时也有一些批判,所以是“批判性的
继承”。而批判方面的重点正是闪兄“颇有微词”或者说根本没有
搞懂的“因信称义”和“神的主权”等等。(因为闪兄可能是没有
搞懂,所以我们也不能说你是“信仰还停留在中世纪”。)第二,
宗教改革的要旨是“归正”,是“回到圣经”。天主教的权威是
“圣经加教会(传统)”,新教否认后面的部分,强调“唯独圣
经”,所以新教不是推翻一切的权威,而是重新确定圣经的终极权
威。另外新教(尤其是“加尔文主义”)特别强调神的主权,以与
天主教的“神人合作”(表面上也讲“因信称义”,但实质上并非
“唯独恩典”)的救赎论等人本思想抗争。宗教改革的这两点跟闪
兄受其影响并作为论证依据的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思想哲学完全是
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的:启蒙运动的“精髓”,正是推翻圣经和一切
“宗教”(基督教)的权威而尊崇理性,以“人为万物的尺度”,
同时强调人的的自主(antonomy),把宗教(基督教)和信仰视为禁
锢人的“自由”的枷锁。宗教改革的精神则是向真正的符合圣经的
基督教信仰归正,而不是跟着人本主义跑的“革新”。

“圣经无误”方面,这里不再多谈。大家可以参考:

“圣经无误集”
http://noah.ccim.org/htdocs/archive.nsf/Inerrancy?OpenPage

我这里只点一下:像闪兄这样一面宣称“信圣经为权威”,一面又
不相信“圣经无误”的观点,其实是严重欠缺“理性上的自洽”的。

闪兄生造的“新约教”一词也是徒添混乱的说法。犹太教只信旧约
不信新约,天主教和新教都是同时相信新约和旧约,如果闪兄是想
说自己只信新约不信旧约,我就不知道你“独创”的这是什么“教”
了。

因心大哥说得好,基督信仰不像文学艺术,“创新”不一定是好事
(多半是很糟糕的事情)。闪兄不屑于“中世纪”当然是因为自己
完全把历史搞错了,但是基督徒并不需要搞“彻底推翻前人从头来
过”的“历史虚无主义”,更不需要“与时俱进”跟着世俗的思想
潮流跑。闪兄那种“这都是么年代了,你们这些基要派还相信这些”
(我的paraphrase,非闪兄原话)的生气是不必要的。了解点历史
(包括“高来高去”的启蒙运动等等),也可以让我们这些“福音
派”基督徒不被闪兄这样的“似是而非”的“高来高去”绕晕了头,
糊里糊涂地跟着叫好。闪兄表示自己是希望“只信基督”的,“唯
独基督”很好,我相信也是我们几位不“欣赏”闪兄的新派神学的
基督徒要坚持的。不过希望我们的“唯独基督”不只是“高来高去”
好听的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唯独基督”里面的基督是圣经所
启示,历时历代的普世教会的基督徒所领受的救主,而不是“与时
俱进”被人本哲学思想所塑造的“偶像”。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史怀泽访谈录 [多谢晓东兄, 我读了三遍
2002: 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 39 (四.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