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农村教会的异端危机
作者:康灵泉
来源:世纪沙龙
第一节 民间宗教的形式
一. 复原主义与灵恩倾向
本土派广为民众接受的原因. 三点;
1.真耶稣教会等有圣经主义. 国人尊重典藉权威.
2.非常看重撒但, 邪灵与天使等位置. 神明对人间有广泛的影响.
3.真耶稣教会强调圣灵的恩赐/说方言/圣灵充满(附体). 类似民间神灵附体.
童乩颇为相似.
人类不同宗教, 但有许多共同元素----注重经典. 相信超自然. 追求超自然的
经验和能力. 这些, 不为国人的拒绝。这些年基督教流传西方的高级神学(高级
宗教)形式. 有重大观念差距. 如能还原到一个较原始的形态. 如初期教会注重
圣灵能力的即时彰显, 且又变低教义与神学--较为国人接受。
十九世纪末兴起的灵恩运动, 大抵是最接迎较原始的形态.灵恩二个主要信仰取
向; 复原主义与末世主义.人面临终局时, 恢复子民所失去恩典. 在这最好与最
坏的世代, 圣灵与邪灵活动同样类似.
本土教派:
真耶稣教会: 强烈灵恩运动色彩.
聚会所: 不算灵恩. 受千喜年和圣洁主义影响.
注重圣灵, 直接在信徒生命中作用.
安息日会: 更是复原主义. 末世论的典型教派.
主因是信仰与传统的宗教形式接近.
中国教会与西方切断五十年, 以後, 信仰的特式受传统民间宗教的影响, 它是
跟中国民间宗教调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包裹了大量封建迷信内容. 与世界主流
基督教相比. 明显粗糙. 迷信成份较多. 在经济落後, 闭塞农村.少数民族地
区....信徒群众较易受民间传统的影响. 普遍唱灵歌. 跳灵舞. 主要是//人
歌//灵歌. 配上灵感随口唱出来, 称为灵歌. 其中人歌味道十足. 加上跳灵
舞, 很激烈, 甚至达癫狂的境界.
农村流行说方言, 作异梦. 见异象. 医病, 赶鬼....我们必须把敬拜礼仪和巫
术行为作区别.
* 巫术本身俱有神秘力量. 超自然力量的宗教.
* 基督教的灵恩行为, 可能超越了一般宗教力量.
* 民间宗教可能因应群众的需要, 由仪式宗教, 转变为
巫术宗教化.
* 灵恩运动的观念和行为并非纯粹来自基督教. 它有深厚的本土文化传统. 若
没有文化大改变, 灵恩形式很难在农村教会根绝.
二. 实用主义的信仰
中国五分之四是农民, 世界观是实现主义. 急功近利.家庭, 宗族和地方观念.
善恶报应的思想根深蒂固. 千百年的精神. 宗教观又不完全依赖宗教, 无事不
登三宝殿, 临时抱佛脚. 祈求的是合家平安. 万事如意. 招财进宝的个人生活
愿望. 决定神明的威力, 灵验. 对他们的虔敬程度. 导向对神明的「索取」。
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 民众对信仰的实践所持的态度.简直不可思议, 对参加宗
教活动, 多是遵守传统习俗的规 定和要求. 受到功利心态和欲望支配。如诗
歌:
「打开房门看青天, 不愁柴火不愁钱, 不愁食米不愁著,一切都在主面前」最後
全家信主. 身体好了, 生意也不错. 教人如何不感谢神恩. 不少农民是以基督
教来取代原来信奉的民间宗教. 教育水平和社会条件来改变其宗教信仰形态.
因此, 所奉的基督教, 主要是以民间宗教形式农村缺少受过正统训练的传道
人, 作教导牧养工作。
1987年适逢大旱, 传统宗教展开各种祈雨活动. 基督徒则禁食祈祷, 灵修. 认
罪. 形式不同. 目的相同. 基督教被民间宗教化与巫术化, 有人称为「农村基
督教道门化」
三. 基督教道门化
一切原如巫术或原始宗教, 都是企图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影响世界的秩序. 藉以
求财富. 长生, 健康, 荣誉和子孙後代, 也为在世获得较好的命运. 典型的中
国人的宗教心理。
大泛灵主义: 传统迷信观念与行为移进基督教, 为之贴上基督教标签. 相信人
间一切遭遇皆为邪灵污鬼, 游魂散魄之类在作祟; --祈祷. 唱诗便成驱魔除妖
的咒语. 圣经或其他圣物, 亦被视作压鬼镇魂的神具. //圣经用红布包好放在
枕头下, 或叫哈利路亚. 看成克制魔鬼的急刹令.登封县--佛道二教为政府不
容, 乃转到基督教来. 一些观念和惯例引进教会----有人不明白三位一体. 便
传四位耶稣. 1.预言的耶稣. 2.马利亚的儿子耶稣. 3.钉十字架的耶稣. 4.复
活的耶稣. 十字架也分二种; 红十字架--救人及魔鬼害人的黑十字架. 只有童
女可以做饼等谎谬说法。律法主义比较浓厚. 受苦....联想到魔鬼的攻击. 上
帝的管教。
灵媒: 都为做法事, 泄漏天机, 会有夭折等观念, 人民都不愿为之. 涉及神鬼
世界, 都由灵媒, 童乩为之.不少有医病赶鬼的传道人, 在农村都被看为有灵媒
性格的人。很多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充数. 却把封建, 迷信.巫婆, 神汉的一套
东西带进来. 如: 跳灵舞. 吃灵果. 放灵炮等说成圣灵充满. 高种模式正是他
们的需要. 如用红布包十字架, 贩卖, 挂在家中各个地方, 以避邪等。
传统有许多禁忌: 嫁娶, 生育, 节令. 居家. 丧葬. 行业. 祭祀等都要求人小
心行事. 不可稍有违背, 违者招灾他们相信神秘力量左右现实生活. 教会领袖
强化自己属灵权威的一个手段, 无心或有心的接受. 民间都有三期末劫之说
法: 民间宗教都以此宣扬劫变将临, 必须入教避劫,来争取信众. 许多打著基督
教末世观的幌子, 却是宣扬民间宗教为实的「神棍」所利用。
如末世来临: 坐圣船升天. 在山上建一方舟避难等候上天国等. 过份强调属灵
不属灵. 使家人或族人对立.防范异端方法--不是封闭, 而是开放。
四. 神迹奇事
对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而言; 信仰主要的是靠听与看而得神迹奇事是吸引他们
信教最大的原因----耶稣基督是一位拥有无上权柄. 无所不能的上帝. 大慈大
悲. 有求必应.因此, 将生活中一切所需事无大小, 都向他求告. 他是大医生.
保佑发财. 永生的大救主.
基督教神迹奇事与传统民间宗教的巫术甚难区别. 在功能上基督教更有效. 因
此转到基督教来. 要转移此本质和功能的理解. 才是, 难乎其难。
在聚会中对听道没有多大兴趣, 传道要按手祷告, 要满足信众的要求, 常是得
化上个把小时. 真耶稣教会在农村快速发展, 特别注重神迹奇事. 甚至有同工
说: 没有神迹奇事, 没有人信. 许多信徒. 标榜不迷信, 不拜偶像。生态环境
改变, 基督教的发展形式, 由民间宗教转变为理性化宗教。
五. 改善措施
要改善信徒的素质. 不是容易的. 目前, 多开义工训练班.组讲道团. 巡迥教
导. 开培训班. 时候成熟, 便能解决.
1. 外观上的问题尚好解决. 连结的是异端, 通常复杂性,不是三言二语可解决
的。
2. 由信徒圣经与神学知识薄弱. 甚难自给自足. 自行判断.他们顺服权威而非
理性的. 在农村权威比真理更为重要。
第二节 农村教会的现在和未来
一. 中国民间基督教
中国基督教与世界基督教的主流几乎完全隔绝, 独自在中国社会发展. 在不友
善环境中挣札求存. 只能以小教派的形式存在. 在禁令下, 是存留在个别的信
徒心中. 藉个人的信念. 道德操守与宗教经验来维系. 在各方限制下, 只有通
俗的神秘宗教层次. 提升到西方实证宗教的层次。
客观历史和现实的条件. 决定中国基督教取向; 只能依附於民间文化而保存发
展或基督教不能再称为经典宗教, 只存基督教经验. 简单的说: 农民只有民间
宗教的铨释框架来加以整理. 因为只有宗教概念和知识. 他们的理解便不可能
超越民间宗教层次. 这是基督教民间化的主要原因.
** 佛教传入中国後发展出多维度的中国佛教.既有民间化的, 不究佛理的净土
宗. 实践与佛理并举的禅宗, 偏重思辨学理的唯识宗, 并自己形成的传统, 若
基督教在中国之发展倘若没有注意教义及基本神学之定向为补正, 他们的偏
差; 否则最终难以应付现代社会之挑战。
如以正统模式而转变, 一则危机, 便是失去农村的适切性减媛了在农村增长的
势头. 现皆段基督教民间化, 是既自然又合理的。作为基督教主流的农村教
会. 能否突破这种被社会边缘化, 或只能以民间宗教形态存在的格局?
二. 中国式基要主义
一位循道会的宣教士说: 历史学家认为, 传教士离去, 中国教会及其机构被
迫, 切断西方的援助,乃是我们这个世代的一大祝福。
中国式的基要主义既是教条主义与独断论的, 也是复原主义和还原论式的.对中
国人而言却是熟悉的文化传统的方式传播, 不啻是基督教中国化. 不单单是一
般意义的本色化. 重要契机. 基督教在农村没有包袱, 是民初以来, 不少宣扬
要建构本色神学的人, 所梦寐以求的基督教理想。
直探基督教. 恢复耶稣精神. 化约主义, 平信徒主义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广阔的
空间, 容让基督教领袖与信徒,创造适切他们需要的基督教. 农村基督徒可以自
由地在传统社会和文化的积淀中撷取资源. 建构不折不扣的本土基督教. 在千
百年来, 在中国的基督教可以首次称她是中国的基督教. 植根於中国的土壤
里. 基督教本式化, 民族化历程的深入和光大是在八十年代.
三. 世俗化的危机
开放後, 带来新面貌, 造成教会的挑战, 分得土地积极生产, 提高生活水平,
为增加收入, 而家人一个代表参加聚会. 其余留在家干活, 物质供应较前改善
宗教热忱减低.信徒年龄分布不均. 年轻人往都市发展, 教会减低活力. 长远必
带来负面影响. 教会传讲的缺少吸引力. 而农村教会的一种划一性的合一. 不
是多元性的合一. 年轻人接受新兴事物. 多元思想冲击最多. 教会若不调整,
很难留住青年人.
大多数家庭教会领导人, 都宣称他们没有反政府的思想只要求一个独立自主的
活动空间.「 政教分离」, 故此必须采取某种可以宣示效忠的形式, 方能换取
和平共存的空间利用海外或人权组织的政治与论压力....因为这将是宗教形态
之争, 直接卷入东方与西方. 民主与极权. 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等的形态之
争.
农村教会在社会变迁中的自我转型问题.
1.逐渐由社会边缘化走入建制之内. 随社会发展而走向高级宗教模式的演化.
2. 维持社会边缘的位置, 继续扮演民间宗教的角式。
第一种可能性, 随经济的发展, 可以聘请神学院毕业生为传道. 那属灵气质与
信仰. 表达的形式必然随之转变.巫术化, 道门化的现象可望有所扭转。( 若传
道者, 也乐被神化, 也就难以转化.)
第二种可能, 在内陆地区较为显著. 信徒群体与外界接触较少, 逐渐形成一种
特徵, 解明. 具排外性的属灵传统.非组织化的宗教信仰, 便会更融入当地的社
会文化和社会架构中. 成为混合主义的宗教形态. 社群共生共长.不少人也是抱
著信奉民间宗教的心态, 来信仰它. 由於没有严谨的教义和礼仪以为规范, 要
适应社会的世俗化.因此, 民间宗教化的基督教, 也可以藉此而取得现代社
会的生存空间. 也得深切思考, 如何减缓基督教民间宗教化的趋势. 农村基督
教有其赖以滋生的生态环境, 故我们无法杜绝这个现象. 只能期望减低它的影
响力。(文化先锋网www.whxf.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