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上海 - 終結篇 |
送交者: 采蝶軒 2002年03月21日20:51:28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吃奇吃特吃惟一--尼泊爾菜 只有皇宮邊的馬路夠兩輛汽車並行,整個國家幾乎沒有超過六層的房子,老百姓都沉浸於宗教信仰中,物價低得要命,一個大餅只要幾分錢人民幣...... 現在的年輕人穿衣好奇好特,吃飯也是。如果你告訴他哪兒新開了一家聽也沒有聽說過的某國餐廳,保證第二天他就要去試試,哪管這個國家是地圖上螞 蟻大的一個點或是貧窮得缺衣少糧。尼泊爾餐廳的吸引力也在此。對於大多數人,她是很陌生的,餐廳老闆,一位很時尚的上海小伙子給我描述了這樣的 景象:只有皇宮邊的馬路夠兩輛汽車並行,整個國家幾乎沒有超過六層的房子,老百姓都沉浸於宗教信仰中,物價低得要命,一個大餅只要幾分錢人民 幣...... 近來,每走訪一個外國餐廳,我都試圖去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尼泊爾餐廳懸掛着的一幅幅圖片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我國藏族同胞一樣的裝扮,黑黑的 神情木然的臉,充滿佛教人物的叫做唐卡的繪畫,像中國過年貼的對子一樣的密密麻麻寫滿教義的紙片......這樣的國家會有什麼樣的菜餚呢? 先吃吃它很實惠的包含9種特色菜點的65元套餐:土豆竹筍湯、尼泊爾米飯、扁豆湯、尼泊爾烤羊肉、咖喱雞肉、醬汁、甜點、酸奶、茶或咖啡。 扁豆湯 是實實在在的尼泊爾貨,用一種黃色的豆粉做成,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我無法形容它的好壞。尼泊爾烤羊肉就跟新疆的羊肉串似的,不過那天烤得有點 硬。咖喱雞肉是我喜歡的,也許這與我喜歡吃印度菜有關。尼泊爾菜有印度的淵源,據說整個國家至少有1/4人口是印度血緣,所以菜里咖喱用得很普遍, 不同的是不像印度菜用量那麼多,因而味道也就不那麼濃重.這讓不大喜歡咖喱的人也比較容易接受。此外,尼泊爾菜還普遍用孜然。這種孜然比新疆的大 與嫩,一顆顆吃在嘴裡很香。套餐幾乎所有菜里都放了咖喱和孜然,很對我胃口。 如果讓我評價,我要說這份套餐的性價比很高。在上海,花65塊錢吃一頓異國風味的晚餐,而且還吃得不錯,還是比較難得的。張老闆說客人初來時,他 們都會推薦這份套餐,這樣就會對尼泊爾菜有個了解,同時知道自己喜歡哪道菜,下次來時就可以點了。 13位清帝堂上坐--滬上第一家滿族餐廳 菜挺精緻,餃子尤其好吃,每天都有顧客排隊等候。服務員一副清朝官員打扮,清帝的像片掛滿了廳堂,原木做的桌椅有東北大興安嶺森林的味道。 東北菜大多給人一種不上檔次的感覺--大大的盤子,粗糙的做工,且店店都以餃子做主打。一位被稱做"食神"的朋友甚至說吃東北菜就意味着在菜餚上沒 有選擇。如此,我這個東北人也不願意去吃東北菜了。今天發現了"大清花",終於揚眉吐氣了了一把。別看"大清花"這名字俗,它的淵源可不淺-創建於清 朝乾隆年間,店名由溥傑親筆題寫,為中國第一家滿族連鎖店(全國已有60家)。瞧這大木墩 一張弓和某種動物皮 瞧這打扮 喜歡的是大清花的復古味道--廳堂里到處掛着清朝皇帝的像片,從一樓直到四樓。包房乾脆就以清帝名字命名--順治廳、乾隆廳,雍正廳的。服務員則長 袍馬褂長辮帽,一副清朝官員的打扮。 完全手工的餃子 皇帝像 有森林味道的大廳 還喜歡的是它森林的味道--是大興安嶺原始森林那種:桌子用厚厚的本色原木製成,凳子就是一個個大木樁,桌與桌的空間很大,都聽不見鄰桌的講話 聲。 大清花的餃子可真叫名不虛傳,讓吃了三十年餃子的我都頻頻稱好,回到家後還禁不住去探討它餡料的奧秘。那天點的是酸菜和黃瓜蒸餃,酸菜餃有其酸 味,但又不失鮮,黃瓜餃有其鮮味但又不失香。感覺餡料里放了東北做餃子偶爾會用的一種肥肉炸過後的碎末,又好象放了一種蒸煮過的瘦豬肉。 石鍋酸菜白肉 紅燒牛口白 滿族香酥烤羊肉 大清花的菜不如餃子那麼令我讚美,但光是不同於其他東北餐廳這一點也算得上是特色了。那位被稱做"食神"的朋友總抱怨說東北菜的盤子太大,做工也 不精細。大清花在這一點上可謂借鑑了上海菜少而精的特點。不過價格也不貴,比如那天點的石鍋酸菜白肉、滿族香酥烤羊肉和紅燒牛口白,價格也只有 18元、24元和22元。菜單上幾乎所有菜的價格也多不超過30元。酸菜白肉是典型的東北菜,主料酸菜很正宗,是地道的東北味道,侍者說是從東北原裝托 運過來的。作為東北人我知道做道菜的講究,就是一定要用帶一點肥的肉,這樣酸菜才不會太酸,因而,白肉的切工很重要,得讓那些怕肥肉的人不覺得 肥才行,大清花做到了這一點。更好吃的還是隨菜一起上來的三小碟佐料-菲菜花醬、腐乳汁和辣椒醬。後兩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是菲菜花醬(想必這 是許多人不熟悉的),那確是北方調料中的美味,蘸一點就鮮得不得了,配酸菜尤其好。香酥烤羊肉也加孜然,有些像新疆菜和蒙古菜的燒法,不同在於 它是用長條的肉裹上面後炸出來的,很酥。三個菜中不滿意的是牛口白(牛舌),有些老,嚼不動的感覺,不知是不是切成塊的緣故,也不知為什麼侍者 總是向客人推薦這個。
下雨天的VABENE午後 走向坐落於新天地的VABENE意大利餐廳,總有一種曲徑通幽之感,印象中它低調而不張揚。進門之後,發現VABENE真是一家地道的意大利餐廳,只因餐 席間盡顯其好客、友好的性格,正是意大利菜的最大特色。這裡的服務生煞是熱情,客人盡可以向他詢問今天的哪道菜特別新鮮出色,他會不厭其煩地一一道來,使得點菜配酒合情合理,感覺吃得奢華,付帳 時則毫不離譜。進餐時,笑容可掬的經理Paolo也會像老朋友一樣來打個招呼,氣氛更顯溫馨。主廚Franco推薦的菜有這麼幾道:意大利粉配小龍蝦、黃菇、鮮番茄、馬蘇里拉芝士、意大利火箭菜、巴馬火腿比薩;香燴羊膝伴紅花飯;意大利酒 香芝士餅。其中小龍蝦的圓潤適口、羊膝的汁濃味厚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最出色的莫過於那份溫香可口的披薩,做法就很獨特:嚼勁十足的火箭菜和 鮮香的巴馬火腿,覆在溫熱的芝士和比薩上,一咬上去,香味直沁人心脾。真的好味道!憨厚的Franco介紹之際,情不自禁捲起一片塞進嘴裡,其實意大利酒香芝士餅也就是Tiramisu,它已經如同意大利的綠茵豪強,享譽全球,成為一種 文化的標誌了,據Franco說,Tiramisu原意是"拉我起來",也就是讓人有勁,使人健壯的意思,Tiramisu還有如此功用!怪不得托蒂的射門如此威猛,看 來Tiramisu功不可沒。除了美食,VABENE還有幾個好去處,一是樓上的酒吧和雪茄吧,二是樓下的一間藏酒室,各色各樣足有好幾百支,可最合心意的還是偏於一隅的"雅 室",昏暗的燈光映在毛皮牆面上,泛起優雅的褐藍色;雨天的午後,倚坐其間,斟上一杯VABENE特釀的Grappa甜酒,慵懶地透過簾窗,望着小巷中偶爾路 過的一二行人,恬淡閒適的心情油然而生。 就像上海大劇院-法國歌舞餐廳樂美頌 一樣紅與黑的兩色,一樣寬大的舞台,一樣閃爍的燈光,一樣分場換演員的表演方式。據說這是法國巴黎十九世紀就很流行的貴族味的餐廳式樣,就如有 名的"紅磨坊",如今在上海、在中國它也算是獨一無二的。 歌舞佐餐是時下許多餐廳的做法,尤其盛行在一些外國餐廳中。可如果留心一下,你會發現歌者舞者除了中國本土人就多是那些深色皮膚的老外了,比如 那些酒吧、那些中東的餐廳、甚至那些歐美人開的西餐廳。每每聽到菲律賓樂隊、黑人舞蹈團、土耳其舞的說法,我心裡總有一些別樣的滋味。也難怪, 只有來自比中國還不發達的國家,才不需要付很高的工資。 可是在樂美頌,我第一次看到了白人歌者和舞者,也是第一次與坐在台下的白皮膚的老外們一起欣賞他們同族人的表演。心裡有許多滿足感。這一周的表 演隊來自比利時,男子是西歐人的那種高頭大馬,女孩卻很纖細。長達1小時的表演就像進戲院看戲那樣前場、中場地安排得景然有序。序幕是木偶戲,小 熊小貓地在上面跳來跳去;之後便是歌與舞。七八個男孩女孩變換不同的衣著與樂曲,或激烈、或輕柔地舞着唱着,時而還會走到台下拉顧客同演,大方 的老外們往往立刻上去,學着他們的樣子誇張地扭來扭去,而羞澀的中國人多數推脫再三,老大不情願地紅着臉上台。歌舞間歇,還有類似中國雜技和小 丑的表演。 那日進場時已吃完晚飯,就選擇不點菜(點菜需消費150元),而花100元贈甜點或飲料的方式。我要的是甜點--一種芝士蛋糕,他們菜單上的價格為48 元。之所以要甜點是因為曾在電視上得知樂美頌是世界上最好的蛋糕品牌,當然也是最貴的,我想。蛋糕很精緻,有巧克力彩條棒和綠色植物葉相配。純 奶油很鮮,也沒一般的那麼甜。 近11點鐘,歌舞結束,一些人紛紛起立,就像戲院終場時那樣。其實這裡真的很像戲院,而且像上海大劇院,不是它的規模,而是色調與配置--一樣紅 與黑的兩色,一樣寬大的舞台,一樣閃爍的燈光,一樣分場換演員的表演方式。據說這是法國巴黎十九世紀就很流行的貴族味的餐廳式樣,就如有名 的"紅磨坊",如今在上海、在中國它也算是獨一無二的。 注釋:樂美頌餐廳每晚有兩場表演--7:30至8:30,10:00至11:00。每周變換不同的歌舞團。 地址:太倉路181弄新天地廣場北里23號樓單元一 電話:33071010 愛吃生煎的,看過來 聽說有一家叫小楊生煎的館子,天天排隊,心裡有些不相信,在上海,大街小巷,好吃的生煎店多了,"排隊"好像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往事了,沒想 到,沿着吳江路步行街朝東一直走,離開還有50多米遠,就看到了排着的隊伍。每個人都是3兩、4兩地"打包"回家,一鍋生煎瞬間就賣光。近旁,一位師傅正加緊趕製着即將出爐的一鍋--轉鍋、加水、再轉鍋、悶鍋、大把大把地撒上芝麻,再悶......,最後撒上許多的蔥花。上桌開賣時,揭 開圓木蓋,所有的生煎都被煎成1/2焦黃的個體,身子底下正"吱吱"地鬧着響。我開始有些明白小楊"俏銷"的原因了,它有這麼幾個與別處的不同點:(1)個頭大。每一隻都象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2)色澤焦黃。焦黃的部位不僅在"底兒"上,就連側邊的一圈也都着上了焦黃的顏色;(3)香味。捨得下芝麻、蔥花。就好象許多麵包房有意將烤麵包的香味排到街頭一樣,"香味"是最好的廣告嘛。許多吃客都是聞香而入的呀;(4)價平。1兩4隻,售1.7元。既然來了,當然要排隊買上2兩,沒有"打包",而是走到"小楊"的店裡吃。呵!"小楊"的店內,可實在不敢恭維,狹小的空間,簡陋的桌椅,還有一 個只能側身走上的小閣樓,居然也放了三、兩桌座位,放眼望去,這小店裡唯一亮眼的似乎只有盤子裡的只只生煎了。不得不承認,小楊生煎做得還可以,是有點兒水平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先在頂端咬個小洞,待生煎稍涼後,吮吸其中的湯汁,竟一口 吸不完,好像你吃着這生煎,就不用叫湯了似的。而吃到肉的部份,卻令我有點兒失望起來,肉打得太細、太松、太泡,咬下去軟棉棉的,好像不是在吃肉,也沒有肉特有的香味,在此,我可以歷數我吃 過的好幾家生煎館,其中的肉都比他"小楊"的鮮美許多。我想,也許"小楊"的優點太多,那"滿眼簡陋"和"缺乏肉香"的缺點被"光環"罩住了,還是令許多人如醉如痴不已。前些時,有位網友錢大新來信說:"淮海路上,淮海電影院對面,原來有一家'春江生煎包',自從'國際購物中心'建成後不知去向。'春江生煎 包'我敢說是上海最好的生煎包,誰能夠讓它重見天日,一定功德無量!"看了之後,頗想一探究竟,那麼就在此呼籲所有愛吃生煎的知情網友,給我指 點個方向,消息準確,定有獎品。在此,還是建議:如果回家方便,想吃"小楊"的人最好還是"打包"回去吃,這樣環境和味道都有了,吃東西有時還得講究一個"心境",對吧? 齊秦的餐廳,夠辣,夠文化 不麻不辣,人生無味;又麻又辣,恍然大悟;奇麻奇辣,四大皆空;齊麻齊辣,活在當下。 齊魯--內斂之味覺齊豫--超脫之美感齊秦--嗜辣之活力。 這是齊辣餐廳的廣告語,它由齊秦、齊豫、齊魯三兄妹共同投資創建。齊秦一家人長得可真像,尤其齊秦與大哥齊魯。"脾氣也很像,非常火爆,可能是我東北父母親的遺傳。"齊魯說。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長髮披肩。"這在 十年前是叛逆的象徵。"齊魯說。齊秦可真是個叛逆,連吃都是,"齊辣"便是其叛逆的產物。原本一家人並不嗜辣,只是從齊秦喜歡上音樂以後,辣癮就越來越濃,經常是在口舌全麻時,文 思才如泉涌。而齊魯又恰恰從事健康產業工作多年,頗知醫學藥理,便常為齊秦自製的辣鍋增補些調料或予以改良,不想竟創製出獨特口味來,引得眾演藝 界人士爭相品嘗。後來,大家就乾脆推舉齊魯創辦了"台北齊辣"火鍋店。至今它已有六年多的歷史,成為台灣演藝界人士常常光顧的"星光大道"。這種讓兄弟倆很驕傲的獨特火鍋叫胡椒螃蟹鍋,齊魯說它結合了東南亞和中國四川兩地的烹飪方法,"用科學觀點來講,胡椒與螃蟹經過化學作用生成了適 口的甜味。"這火鍋還有一絕,就是不用牛油,齊魯說這也有人體綠色環保的健康理念在裡面。耳聽為虛,親嘗為實。某一天,一行四人就特意去吃了這種神乎其神的388元的胡椒螃蟹鍋。 先上來的是一大鍋湯,不見油,也不見紅辣椒,卻能聞到一種有些嗆鼻的辣,想必是胡椒了。侍者說這湯已經熬了四五個小時了,主要用白胡椒、黑胡椒 和螃蟹作底料,不加一點鹽。奇怪的是吃時也不用蘸料,只提供一些蔥末、蒜末與香菜末。隨後上來的是一大盤涮料:紅膏蟹已切成四瓣,黃挺滿;日本 的鮮潮鯛魚片肉很肥厚,鮮草蝦有的還在動,北極貝個頭比一般的大,鮮生蚝已被剝了殼。盤裡層還有鮮乾貝、魚餃、魚丸、香菇、青菜、粉絲和手工面 條。 按照侍者的指示將湯舀到碗裡,就着涮好的東西一道吃。別說,還真是別具風味,而且竟沒感到少鹽。吃了那麼多的火鍋店,這種還真是頭一回。侍者還 讓我們連湯一起喝掉,朋友邊喝邊說,連感冒也會治好的。 所點的下酒菜中有三道比較特別:麻辣頭皮炫(28元)、黃瓜卷(18元)和齊風味炒紅油膏蟹(136元)。麻辣頭皮炫是由薄如蟬翼、肥瘦相間的豬肉覆蓋 着細細的白菜絲,再加麻辣拌料製成的,肉的香、菜的脆和醬的麻組合成一種特別的口感和滋味;黃瓜卷薄薄的卷中是細細的胡蘿蔔絲,做工之精緻可與 賓館菜媲美;齊風味炒紅油膏蟹是干炒的,也以麻取勝,意想不到的是,撒滿盤中的紅紅的碎屑竟然是炸過的大蒜粒。吃完時才發現我們所在包房的名字叫"秦",感覺很有文化,就問起其他包房的字,侍者也"很有文化"地一長串地報出:齊、楚、燕、韓、趙、魏、秦。原 來整個餐廳的布置全以齊秦的"秦"字為背景,餐廳的顏色也是--差不多只用那個時代的皇帝金、墨綠與暗紅三種。牆壁上還多處可見古體的齊字和水墨仕 女圖,連包房的門也是由篆體"齊"字的兩瓣構成。 看起來,"齊辣"是想走高格調的路,而從它所選擇的地理位置與包房內那些供名人簽名用的活動牆壁板也可知,它也想像台北齊辣一樣成為"星光大道"。 100年前的法國貴族大餐 在未吃法國菜以前我一直以為中國菜是最好的,有了這次經驗後我明白了味與色與精緻的含義,也忽然覺出一位法國餐廳經理話的道理:真正的好菜是不 用重味的,法國菜便是,中國的粵菜也是。去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法國餐館是"蓄謀已久"的。幾年前讀一本留美學生寫的文章,就有法國菜第一,中國菜第二的說法。那以後就對法國菜很是 心癢。 C'est La Vie 位於茂名南路上,就在那些酒吧、畫廊的集中區。走進去,就猶如走進了遙遠時代的某個遙遠地方:半圓形的窗子用木框隔成一個個小小 的格子,從篷頂直到地面,像根據大仲馬的小說改編的法國電影裡的鏡頭。牆壁全由石頭砌成,褐紅色的原木不規則地間隔在其間。篷頂亦是原木,就連 菜單的封面也是。同樣褐紅色的木製桌椅、燭台及壁燈都與整個房間的風格和諧統一。 正面牆上掛着一張電影海報似的宣傳畫--勇士的奇遇。扎着馬尾巴的服務生樣的老闆Yann說那是十九世紀的法國,到處都是這樣木頭與石頭結構的小餐 廳,貴族們常常進出那裡,吃的就是現在餐館裡供應的菜。 自製松子鵝肝糕 冰淇淋 然後我們就讓Yann推薦幾道貴族菜。先上來的是甜酒,接着是湯與烤麵包。蔬菜清湯(45元)其實並不"清",有玉米粉、蔬菜末,好象還有奶油,很香。開胃菜"自製松子鵝肝糕另加一小杯人頭馬"(110元)是與佐餐酒(50元)一起上來的。鵝肝糕弄得像盆花:橢圓形的盤子裡分別放着生菜色拉、烤麵包 片和三色相間的蛋糕狀鵝肝。我有過一次吃鵝肝的經歷,那次的感覺是腥而膩,這一次才算真正覺出其鮮、嫩、香的味道。膩其實還是有一點點的,不過 喝了那小杯XO後就清清爽爽了。偶爾咬到一顆夾在鵝肝里的松子時,就更加鮮香得很。牛排 今日特色魚 主菜是今日特色魚(時價)和"烤澳洲'安格斯'牛排"(170元)。魚與牛排的味道都比較清淡,不像鵝肝糕那樣吸引我,倒是五顏六色的配菜讓我對法 國菜的精緻有了很深的印象:麥穗狀金色的胡蘿蔔泥、三角狀綠色的西蘭花泥、山丘狀白色的土豆泥,以及其他很多種我叫不出是什麼的泥都很漂亮地擺 放在橢圓形大盤子的旁邊。甜點--自製薄荷巧克力冰淇淋(50元)和奶油杏仁糖冰淇淋(50元)個頭都很大,味道也與眾不同,薄荷的清涼尚在口中時,香甜的杏仁糖也擠到齒 上。 收尾的消化酒很令人難忘,黃里透紅的顏色,甜中略帶一點點的酸,好似日本的梅酒,卻又有另一種說不出的特別味道,挺爽。Yann說這也是自釀的,不 能告訴別人秘密的,法國人稱為巫婆的酒。 常去,愛晚亭 每次從上海浦東的陸家嘴金融區路過,一家名叫"愛晚亭"的酒店,總是清晰、醒目地牽走我的視線。走進若大的就餐大廳,絳紅深漆的裝裱、誘人的香氣,似乎明白無誤地告訴你,美食的王國到了。這裡經營的是大江南北各色菜餚上百款,而最拿手的竟 然是本幫菜。"愛晚亭"似乎感染了嶽麓書院的書卷氣,一份份店報,折射出紮實的企業文化功底。在您的桌子上,隨手可及的是店報中的精彩小品,從中,你能清楚 地知道--"愛晚亭"酒店自1996年由江蘇省江陰的陳氏先生在海南海口創建,歷時僅5年,就發展壯大起來,如今又帶着天南地北的各款佳餚登陸了上 海。這裡招牌菜之一--剁椒魚頭,是"愛晚亭"最自豪一道菜,"愛晚亭"的剁椒魚頭個兒大,別的地方沒法比。味道也不一樣,更鮮了;火候恰到好處, 嫩而不生,剛剛脫骨。據我深入了解,這"愛晚亭"的剁椒,有一個神秘配方,決不外傳的,滿滿地一盆剁椒魚頭,卻不貴,38元一份。"愛晚亭"的另一個自豪,是"左宗棠雞",這雞,每天都"不辭辛勞"地從海南"飛"過來。經加工、調味、香炸等多道工序精心製成,一眼看去,色 澤金黃;吃起來,外酥里嫩。細細咀嚼,方品出絲絲的辣味來,這感覺醇厚而深遠,仿佛向人們述說着它流傳一方的有趣典故--據說,有一年,左宗棠 打完勝仗回家,夫人給他燒了一隻雞,左宗棠一吃,心花努放,連叫"好吃"不止,並立即叫夫人做了很多,犒賞三軍,從此,"左宗棠雞"倒比左宗棠 本人更家喻戶曉起來。(35元/份)其實,愛晚亭也是一個吃本幫高檔菜的較好去處。翻開菜單,各種形形色色的魚翅燒法有點兒令我們目不暇接:金箔荷包翅(380/位)、紅燒丁級大鮑翅 (188元/位)、蟹肉燴魚翅(168元/位)、原盅椰青燉生翅(128元/位)、菜膽魚翅盅(128元/位)、龍蝦刺身(時價)、蚝皇原只吉品鮑(280元/ 只)......,裝盤精美,味道也比較新鮮和純正。紅燒丁級大鮑翅 蚝皇原只吉品鮑 龍蝦刺身 在愛晚亭您還可以品味淮揚菜、廣邦燒烤、潮州滷水、燉品、海鮮鮑翅等高檔美食,以及海南菜的精典美食,如紅湯東山羊、文昌雞、五指山野菜等各式 品牌菜餚。喜歡常去"愛晚亭"坐坐,除了宜人的文化氛圍、可口的菜式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幾乎每次去,都有幾個新菜,一些鮮貨,令我驚喜、叫人留戀。明 天,又要打那兒經過了,正盤算着,是不是約幾個朋友,再去一次"愛晚亭"。 探吃--小肥羊 也許是職業習慣,一探究竟的心靈牽動我的腳步,悄悄溜進了小肥羊的後廚房。忙着摘菜、剝蒜、刨肉的店員們身旁,引人注目地放着一隻只半米高的不鏽 鋼大圓桶,桶蓋處,全部由封箱紙密密實實地封住,揭開一隻已啟封的桶蓋,啊!原來是乳白色結成膠凍的湯底。再一看桶上的標籤,清一色寫着:"發 貨地點:包頭"的字樣。早就聽說,小肥羊的湯、肉、菜,就連店員,都原汁原味來自蒙古,今天想是被我證實了。第一次去小肥羊吃火鍋,是被她"不沾小料"的宣傳語勾起了食慾和好奇。一進店堂,一股異香撲鼻而來,生意好得令所有玻璃窗都蒙上了一層霧 汽,足足等了40分鐘才落座。不出幾分鐘,一份30元特色的滋補清湯鍋已經出現在面前,乳白的湯色醇厚誘人,其上飄浮着新剝的大蒜頭、黃姜和蔥段。點上的菜中,當然少不了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當年的羔羊肉,18元一份,密密匝匝的一盆,沉甸甸的份量中,似乎也摻進了草原的豪爽與 殷實。色澤艷紅的羊肉刨成一卷卷的,筷子輕易地夾起一卷,扔進湯中,不到30秒的光景,就可以撈出了。真的沒有沾小料,真接入口,只覺得這 羊肉綿軟異常,所以既便是刨得再厚些,也很容易咬動,綿軟的羊肉吸飽了湯的鮮、咸、香,因此,沒有小料,吃起來也是美味的。不沾小料,當然有它的道理在裡面:傳統的火鍋中,涮出來的小食,因為無甚鹹味,所以沾上有滋有味的小料,就變得可口了許多。而這樣做的弊 端是:所有的東西也就成了一個味--小料味。而小肥羊銳意創新之處就在於此:秘制的鍋底,用60多種調料精心配製而成,這湯底久涮而鍋不糊、味不淡。涮什麼,什麼好吃,同時又保住了該 食物原有的香味。一種味道的火鍋,變成了各色各味的火鍋,美味了許多,也有趣了許多。難怪吃客們一批批地來,又一次次地再來。當然,小肥羊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方說,就餐飲行業來說,色調應是明快、鮮亮、溫暖的暖色調,就好象肯德基的明黃、麥當勞的亮紅、必勝 客的七彩那樣,歡快的顏色帶來的是酣暢的食慾。而小肥羊的椅背、桌布,卻用了令人極壓抑的暗藍色。讓人吃在口中味雖好,而於眼中、心裡卻 難免有了一絲淡淡的不暢。也許是近來聽到客人提意見的緣故,據說,現在小肥羊陸家浜路總店已經不用這種暗藍的陳設了。 "聽八方意見,集眾家之所長"--看來這"小肥羊"離十全十美的境界該是不遠了吧。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