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趙雪莉嫁給巴黎紳士的故事,
送交者: vvvll2 2005年06月20日10:44:50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身材高挑,五官精緻美麗,穿一套歐洲品牌時裝,氣質飄逸、優雅。記者在銀川市伊斯蘭飯店採訪了從法國回鄉探親的趙雪莉。這位“西部天使”在巴黎的婚姻生活,令人回味驚嘆!

   在“時裝之都”結識陽光男孩

  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後,我去了巴黎,在蒙巴納斯大街一家中資服裝公司擔任秘書兼翻譯。直到認識26歲的巴黎男孩Jan後,我平靜的感情湖面上才掀起陣陣漣漪。他是巴黎一家時裝公司最年輕的設計師,曾在上海留過學,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Jan身高1.85米,仿佛雜誌上走下來的俊美男子。一次,他熱情地約我出去喝咖啡,那張線條清晰如雕刻出來的臉,酷似好萊塢的大明星基努·里維斯。看着他,我的心跳莫名地加快,難道真的是“一見鍾情”?  我們見面的地點,在聖日爾曼小廣場邊上一家咖啡館,這裡從環境到服務在巴黎都是一流的。餐具雪亮,漿洗過的桌布雪白,男侍者打着領結,彬彬有禮,桌上有蠟燭和鮮花,鋼琴師輕輕地演奏着肖邦的優美的旋律,一切恍如人間天堂。

  那天晚上,我們聊的幾乎全是有關服裝的話題,他說現在在中國內地,時髦好像只是女人的事,女性服裝式樣的色彩可以一再翻新,可憐男人們最多只能在服裝品牌上做文章,難怪北京的一些新貴不肯摘下西裝袖口上的商標,這是讓人知道我這衣服哪點與眾不同。事實上,早在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男人的服飾在“花哨”上就已超過了女人!不僅如此,那時的男人還非常注重髮式。路易十四有一頭漂亮的長髮,因此出入凡爾賽宮的男女必須蓄長發,那些長不出漂亮頭髮的朝臣們便戴上假髮。後來此舉竟成了貴族男人的標誌之一……

  沒想到法國還有這麼多有關時裝的故事,Jan的博學讓我大開眼界!

  激情的異國婚姻生活

  隨着相互了解的深入,我們的感情也在不斷升溫,繼而由普通朋友變成了情侶。從此,Jan的每一句話,都讓我心情明亮如初春的清晨。情人節那天,我特意穿了件玫粉色的風衣。我一直覺得,玫粉色是屬於愛情的顏色。他看後果然說:“雪莉,今天你很漂亮。”他從包里取出一幅書本大小的沙粉畫,遞給我。上面畫着一個女孩被包裹在一顆暖橙色的心裡。線條有些抽象,但我能看懂。“送給你。”他說,“我自己用沙粉畫的,很粗陋吧。”畫很稚拙,但是真的很美,無論顏色,還是構思。我們一起去散步,透過暖黃色的街燈,我看到街道兩旁的梧桐樹枝已綻出稀疏的嫩綠葉片。

  忽然有一天,Jan說他父母邀請我到他家裡做客。那天我精心打扮了自己,穿上在巴黎買的一件短款黑色旗袍,東方韻味十足,還佩戴上從西藏帶回來的美麗飾物。24歲的我,身高1.73米,雙腿修長結實,皮膚柔細,眼睛又大又亮。見到Jan的父母時,他們很驚訝,說真沒想到,兒子的戀人竟是一位如此美麗純情的東方女孩!訂婚戒指是Jan定做的,由他親自設計,造型美麗又有點卡通,他說這符合我的性格和氣質。我們終於攜手走上了婚姻的紅地毯。

  婚後我和Jan過得很幸福。他喜歡吃中餐,我雖算不上烹調高手,但第一天就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菜:椒鹽八寶雞、三味燈籠蝦、熗菜花、奶油牛肉丁番茄湯。原味突出、葷素搭配得當、營養豐富。洋丈夫讚不絕口,且吃得津津有味。也許被他的讚揚沖昏了頭腦,後來我竟把買菜做飯當成了人生一大樂事,有時他還不斷請朋友來家裡品嘗中國料理,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宴會廚師兼服務小姐。雖累,但很快樂!

  後來在巴黎生活久了,我又發現了這樣一種怪現象:在對待婚外情這個十分“敏感”的問題上,法國男人同日本女性一樣,表現了一種驚人的“包容”。我的小姑子琳達是位迷人的時裝模特,結婚兩年多了,同先生的關係很好,但她卻告訴我她經常約情人外出度假。我大吃一驚。儘管早就聽說西方人在感情方面很開放,在婚姻以外找情人比較常見,但總該掩飾一下吧?這樣坦然、毫不掩飾,倒讓我這個旁觀者感到驚訝。

  “那你們一起外出,你先生知不知道?”我忍不住問道。“他知道我不是一個人,肯定會有男友相伴,但不知道具體是誰,也不會問。”琳達笑着解釋道。“當然,他在家也不是一個人,也會和女友約會。這一點,我也清楚,但我也不會問,這種事何必一定要挑明呢?我回家的時候,下了飛機我會先往家裡打一個電話,然後再回家。他也一樣。”

  我不禁有些震驚,丈夫和情婦、妻子和情夫4人竟能如此和平共處,如果情人也各有家庭,這就涉及3個家庭,如果情人的丈夫(妻子)也各有情人,還要再加兩個家庭,天哪,這中間要牽涉多少人?這些人得有多大的胸懷呀!

  與洋婆婆“過招”

  我的婆婆出生在瑞典一個富人家庭,為了愛情,她選擇了私奔,也就自動放棄了貴族身份。她和我的公公相濡以沫,生下了三個孩子,過着艱苦的生活,但是她沒有抱怨,把一切都奉獻給了這個家庭,變成了一個能幹的家庭主婦。靠着她和公公的共同努力,家裡不僅有了轎車、別墅和花園,還把幾個孩子培養成了時裝設計師和模特兒等。

  婆婆的奉獻、吃苦耐勞以及精明能幹毫無疑問地使她成為家裡的實權人物。平時,公公、Jan和哥哥、妹妹都對她言聽計從。即使婆婆有些時候固執得過分,大家也都遷就她。最初她對我很熱情,就像對自己的女兒一樣,曾讓我感到了母愛,可是相處久了,我就發現一切並不如我想象的那樣簡單。婆婆雖然出身名門,可畢竟40多年忙於家務,和社會接觸很少,因此她所接受的教育和一些知識都顯得有些過時而陳舊。偏偏她又沒有意識到這些,非常剛愎自用,總認為自己的意見永遠正確。

  一次我和Jan買了20萬法郎的股票和基金,這本來是一種很好的家庭投資方式,但婆婆知道後卻大為惱火,她責問我為啥不像所有的中國人那樣,把錢存進銀行里很保險地拿利息,而去毫無意義地賭博?她甚至說這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儘管自己當時很生氣,但我還是耐着性子向她解釋,這是一種回報率很高的投資行為,而且家庭理財在歐美國家都很流行。雖然向她講了很多有關證券投資方面的知識,但最後婆婆還是氣呼呼地走了。

  後來兒子卡爾松出世了,我認為孩子有二分之一的中國血統,應該學點中文,長大了好不要忘記中國這個根。所以從3歲開始就系統地教小卡爾松中文,在一個缺乏外語環境中學習外語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尤其是小孩。小卡爾松當然也不願意,但是迫於我的“淫威”也不得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學着。

  沒想到這件事竟導致了一場重大的婆媳衝突。本來法國的婆媳關係很簡單,雙方不住在一起,就是逢年過節走動走動,在中國人看來,雙方過於客客氣氣,不親熱但也不會有什麼衝突。事情發生在婆婆的一次來訪。當時她發現我正嚴肅地教小卡爾松學中文,兒子乘機向奶奶告了我一狀。老太太立即指出這麼小的孩子學兩種語言會影響第一語言的掌握,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思維發展。我也據理力爭,歐洲許多人都會說兩種以上的語言,壞影響在哪裡?再說,說到底,多學點知識有什麼不好?

  就是最後這句話將一場討論變成了爭論。婆婆冷冷地說,我的孫子沒有必要這麼有知識,只要快樂就可以了。天底下竟有這樣的人!我氣得說不出話來,這不是胡攪蠻纏嗎?

  好在Jan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對中國的情況有些了解。等我冷靜下來,他開始做思想工作:“法國人認為小孩子就是玩,玩得高興才行。你看我哥哥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才開始學20以內的加法。”提起這件事我倒確實有印象,去年去丈夫的哥哥家,發現他的孩子上小學了還在學20以內的加法,還得到老師的表揚,“這也值得表揚!中國的幼兒園孩子就會。”我當時就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丈夫也有他的道理。“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是玩。”“現在就是該學的年齡,因為越早學越好,否則太遲了。”“我知道中國有一句廣告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人的一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100米短跑,所以起跑慢一點沒有關係,關鍵是持續力。那就不應該追求快速起跑。你們中國足球,少年隊非常優秀,青年隊也不錯,可是到了成人就不行了。還有,和西方絕大多數國家的孩子相比,中國的孩子起跑得夠快吧,怎麼諾貝爾獎發了這麼多年,至今沒有一個本土的中國人得過獎?為什麼?”

  儘管我和婆婆之間有些小小的摩擦,但她對我們依然很好。每次離開婆婆家時,老人總是給我們準備一個星期的食物,大包小包的。告別的時候,抱着我親了又親,我總是很感動,繼而良心會受到譴責:我為什麼要和婆婆去爭呢?她是一個這麼好的老人。她有她自己的生活觀念,我為什麼要用我的觀念去衡量她呢?

  一個人的時候,我會認真地思考我和婆婆的關係,我發現我和婆婆存在的是意識和生活觀念上的矛盾。除了我不太贊成婆婆的某些生活觀念外,我還是很尊重她的,因為她真的是一位善良能幹的老人。此後,我就有意經常過去幫她幹家務,在談笑中進行思想溝通。後來我還請一位中國醫生用針灸療法,幫她治好了多年不愈的關節風濕病,這使婆婆大為感動。一次在聊天時婆婆感慨地說:“這一輩子,我沒有什麼遺憾的,我非常愛我的家人,而且很努力地讓他們幸福。我只希望在他們心目中我是一個好母親。”也許是說到心裡去了,婆婆有些激動,眼睛都濕潤了。我也被她的母愛感動了,那一剎那,我好像看到了我遠在中國的母親。我情不自禁地說:“媽媽,你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好媽媽!我很自豪我有您這樣的好婆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饞, 俗饞,雅饞
2004: 父親
2002: 心酸的浪漫
2002: 嘻嘻哈哈走天涯----Chincoteague三日行